125I粒子辅助放疗对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薄层切缘患者的疗效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w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对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薄层切缘患者肿瘤复发及生存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威海市立医院行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存在薄层切缘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5I粒子植入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影响患者生存和复发的因素。

结果

患者随访时间为(45.0±18.4)个月,其间无125I粒子植入相关死亡发生。125I粒子植入组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42.0个月比21.5个月,P<0.05);125I粒子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4%、58.3%和41.6%,对照组分别为86.1%、33.3%和25.0%(P<0.05);中位总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47.0个月比38.0个月,P<0.05);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7.2%、69.4%和52.8%,对照组分别为94.4%、52.8%和27.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125I粒子未植入、肿瘤无包膜是肝细胞癌术后薄层切缘患者复发和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2.112,95%CI:1.155~3.860,P<0.05;HR=2.492,95%CI:1.272~4.693,P<0.05)。

结论

对于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存在薄层切缘的患者,在薄层切缘区域植入125I粒子行辅助放疗安全有效,能明显减少肿瘤复发,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其他文献
神经影像学技术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然而,随着新的影像设备及其技术迅速发展,如何正确使用和分析其结果,对临床精准诊疗非常关键。本文从临床角度,简要介绍脑血管病最常应用的影像学技术原理、特征及临床应用的意义。并配有相关影像图片,帮助理解和正确应用分析。同时介绍了多模态影像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KI)对帕金森病患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门诊或住院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30例为病例组,同期招募健康者20名为健康对照组。应用3.0 T GE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分析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嗅觉皮质相关脑区,比较两组嗅觉皮质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系数(MD)、平均扩散峰度(MK)值之间的统计学差异,并分
认知障碍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主要与相关脑区异常蛋白沉积、突触功能受损、多种递质系统紊乱和神经免疫异常有关。该症状在帕金森病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目前脑脊液、外周体液、基因和神经影像学上有一些早期诊断标志物,可用于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预警和早期识别。对帕金森病认知障碍应重视预警和早期诊断,必要时可进行一定的干预治疗,同时有关帕金森病认知障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种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双下肢难以忍受的感觉异常,患者被迫活动下肢以缓解症状,常于休息或夜间加重。近年来,陆续有报道称RLS可累及口腔、腹部、生殖器、膀胱等不典型部位,并提出变异型RLS。文中将变异型RLS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误治。
目的研究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行走时步态的时空和运动学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8例(Hoehn-Yahr分级≤2.5级),以及患者配偶或同期来源于社区的健康志愿者共7名作为对照组。利用三维光学运动分析系统来进行步态测试,计算相应运动学时空参数,比较两组受试者在自由行走、转身以及不同认知负荷下(单任务行走和双重任务行走)的步
目的分析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pithelioid glioblastoma,eGBM)患者的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并定量分析其表观弥散系数(ADC)、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8例eGBM患者的MRI图像,观察病灶的部位、边缘、信号、瘤周水肿、邻近脑膜侵犯及强化特点,并分析其ADC、相对脑血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临床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可进展至痴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因此正确认识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及机制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血管因素与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血管相关因素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联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myoclonus-dystonia syndrome,MDS)是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种以肌阵挛和肌张力障碍为临床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运动障碍综合征,可伴有一定的精神症状,通常在儿童时期起病,肌阵挛和肌张力障碍多累及上肢、躯干和颈部。MDS的主要致病基因是ε-sarcoglycan基因(SGCE),目前该基因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MDS持续进展可致残,给
目的回顾分析经二代测序确诊的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7型(CLN7)一家系的临床表型与MFSD8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采用二代测序方法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并对家系成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确诊的MFSD8基因突变所致CLN7一家系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基因突变特点。结果先证者,5岁9个月女童,临床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和不典型失神,伴轻度认知发育落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患者视网膜结构改变[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黄斑容积、黄斑厚度]与帕金森病病情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之间的内在关联。方法纳入2014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36例帕金森病患者及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12名,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