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文明讲礼貌,不仅是一种美好的口号,更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种优良的品德教育。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由于幼儿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采取相应活动策略,善于结合幼儿教育活动,以良好的环境熏陶,以家园合力策略,以活动中渗透引导策略,运用激励性语言,树立幼儿形成良好行为意识,并能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注意纠正自己不良行为,从而促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获得培养。
一、环境创设中融入文明礼貌教育,树立养成意识
由于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资料显示,绝大部分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受到成人、伙伴的不良行为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环境熏陶感染对幼儿行为的影响是深刻的,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空间,以及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以环境暗示和积极鼓励的方法,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让幼儿善于模仿成人及同伴的良好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行为习惯感染,促使幼儿树立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例如,很多幼儿洗手因为怕水冷,把手弄湿了就算洗完手了。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先给幼儿讲一讲手上有很多细菌,如果不认真洗手,就会生病的,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幼儿不认真洗手,就拿东西吃,导致感冒肚子疼等案例,让幼儿感受到饭前便后养成洗手的习惯;同时,教师在盥洗室的墙面上贴上放大的细菌图片,让幼儿懂得自己的小手上有许多细菌,洗手时必须用肥皂才能把这些细菌清洗干净;在水龙头上方贴上正确洗手的步骤图,幼儿洗手时看到这些生动形象的图片,自然会按照图片上的方法进行洗手,把手清洗干净了。还要要求幼儿洗完手后,主动用毛巾擦手,在挂毛巾的地方贴上童话中人物笑臉,旁边写着“我们是好朋友,记得亲亲我”,幼儿看了都会很喜欢,就会主动地用毛巾擦手。又如,幼儿在家里或园里吃饭时,有的挑食,有的要教师、家长喂,有的还会边吃边玩。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轻松、有序、愉快地进餐呢?教师播放动画片《食物旅行记》,让幼儿观看与观察后,了解食物吃入肚子中是如何消化的?在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如:小朋友是怎么长高的?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脸像红苹果那样,很漂亮?为什么爸爸那么高?他为什么经常生病?幼儿在讨论中懂得挑食的危害性,接着以游戏的方式模拟饭菜,要求幼儿自主吃饭,在游戏氛围中,幼儿愉快地学会一口饭一口菜地吃,克服了边吃饭边走动的坏习惯。
二、利用家庭生活融入文明礼貌教育,促进习惯形成
幼儿文明行为形成的重要场所是在幼儿园和家庭中,根据实践经验得出,家园形成合力是提高幼儿养成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活动策略,着重促进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教师与家长要经常性地相互沟通和借鉴,使家长和教师双方随时了解幼儿在园里、在家中的行为表现,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对幼儿日常生活的行为方面的教育,双方要努力做到力向一处,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有效形成。首先,教师要拓宽与家长沟通的渠道。如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在会上说一说自己孩子在家中的生活习惯,请家长在会上相互交流,把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好方法、好经验介绍给其他家长,让大家相互学习、借鉴,教师还要与家长一起探讨幼儿不良习惯形成原因,同时开展亲子游戏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生活能力强与生活能力弱的幼儿安排在同一组比赛,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因为生活能力较弱,穿衣扣不上扣子,穿鞋不系鞋带,吃饭手忙脚乱,无法把碗中的饭菜吃干净,此时,家长就会发现和体验幼儿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都是由于自己平时溺爱孩子,为孩子包办代替造成的后果,通过这种游戏活动,家长就会支持教师在幼儿园中让幼儿独立做自己的事情,回到家里也会尽量让幼儿自己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次,教师要建立家园联系手册,以书面形式与家长定时联系,随时与每一个家长进行沟通,举行家园共育活动,邀请家长到幼儿园中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幼儿园里习惯,从而促进家园合力策略地实施,对幼儿能够针对性的教育。如有些幼儿由于挑食,导致进餐特别慢,教师可以与家长一起监督幼儿进餐,要求家长对幼儿无理要求要以教育引导为主,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并让家长把幼儿在家中进餐情况制成表格,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和家长对幼儿每天进餐状况及时相互交流,对幼儿的点点进步,应该采取鼓励的方式,使幼儿激发成功的情绪体验,努力改正挑食、进餐慢的缺点。只有家园双方进行密切合作和共同的努力,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教育策略,才能促使幼儿改正不良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结合日常生活学习活动融入文明礼貌教育,端正行为习惯
幼儿在学习与游戏活动中,往往进行着交往的技能与习惯的训练,因而,教师要善于结合幼儿的学习活动,渗透良好的行为意识,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应着重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对活动出现的情况善于思考,学会喜爱提问倾向,努力做到坐姿和写姿正确,并能在阅读或游戏活动中爱护图书和玩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在活动中潜移默化树立良好行为意识,自觉地制止不良的行为习惯,使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生成。例如,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有一个幼儿摔倒在地上大哭起来,其他幼儿有的旁观,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呆立着,还有的正取笑这个摔倒在地上的幼儿,教师则走过去鼓励幼儿自己爬起来,并教育其他幼儿要做到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要取笑别人,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幼儿们听了教师的话后,有的搬来椅子,有的拉着这个幼儿的手让他坐下。后来,无论在学习或游戏活动时,一旦有幼儿摔倒,立即有其他幼儿跑过去帮助他,鼓励他,此时,幼儿间相互鼓励就成了良好表现的纽带。又如,进行主题活动“他怎么了”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教材中的表情图,让幼儿观看这幅表情图后,在小组里相互交流讨论图中有哪些不同的表情?接着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猜猜我怎么了,引导幼儿表演不同的表情,要求表演的幼儿积极参与,观看的幼儿在一旁要安静观看,不要说悄悄话或做小动作,不能影响表演的幼儿,表演后让幼儿对表演活动进行评议,引导参与表演的幼儿积极谈感受,鼓励观看的幼儿对表演的幼儿在活动中的不足提出自己的观点,提醒幼儿要让讲的幼儿讲完了,才能举手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做到有礼貌、遵守纪律。幼儿在反复的讨论和表演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认识,并能把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到的转化成体谅他人情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学习活动中渗透良好行为意识,有助于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锤炼良好行为习惯,既发展幼儿言语表达能力,又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培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幼儿的良好文明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贵在坚持,只要我们重视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运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和行为训练,让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让文明之花开遍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文明教育一定会结出累累的硕果。
一、环境创设中融入文明礼貌教育,树立养成意识
由于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资料显示,绝大部分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受到成人、伙伴的不良行为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环境熏陶感染对幼儿行为的影响是深刻的,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空间,以及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以环境暗示和积极鼓励的方法,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让幼儿善于模仿成人及同伴的良好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行为习惯感染,促使幼儿树立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例如,很多幼儿洗手因为怕水冷,把手弄湿了就算洗完手了。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先给幼儿讲一讲手上有很多细菌,如果不认真洗手,就会生病的,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幼儿不认真洗手,就拿东西吃,导致感冒肚子疼等案例,让幼儿感受到饭前便后养成洗手的习惯;同时,教师在盥洗室的墙面上贴上放大的细菌图片,让幼儿懂得自己的小手上有许多细菌,洗手时必须用肥皂才能把这些细菌清洗干净;在水龙头上方贴上正确洗手的步骤图,幼儿洗手时看到这些生动形象的图片,自然会按照图片上的方法进行洗手,把手清洗干净了。还要要求幼儿洗完手后,主动用毛巾擦手,在挂毛巾的地方贴上童话中人物笑臉,旁边写着“我们是好朋友,记得亲亲我”,幼儿看了都会很喜欢,就会主动地用毛巾擦手。又如,幼儿在家里或园里吃饭时,有的挑食,有的要教师、家长喂,有的还会边吃边玩。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轻松、有序、愉快地进餐呢?教师播放动画片《食物旅行记》,让幼儿观看与观察后,了解食物吃入肚子中是如何消化的?在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如:小朋友是怎么长高的?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脸像红苹果那样,很漂亮?为什么爸爸那么高?他为什么经常生病?幼儿在讨论中懂得挑食的危害性,接着以游戏的方式模拟饭菜,要求幼儿自主吃饭,在游戏氛围中,幼儿愉快地学会一口饭一口菜地吃,克服了边吃饭边走动的坏习惯。
二、利用家庭生活融入文明礼貌教育,促进习惯形成
幼儿文明行为形成的重要场所是在幼儿园和家庭中,根据实践经验得出,家园形成合力是提高幼儿养成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活动策略,着重促进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教师与家长要经常性地相互沟通和借鉴,使家长和教师双方随时了解幼儿在园里、在家中的行为表现,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对幼儿日常生活的行为方面的教育,双方要努力做到力向一处,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有效形成。首先,教师要拓宽与家长沟通的渠道。如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在会上说一说自己孩子在家中的生活习惯,请家长在会上相互交流,把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好方法、好经验介绍给其他家长,让大家相互学习、借鉴,教师还要与家长一起探讨幼儿不良习惯形成原因,同时开展亲子游戏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生活能力强与生活能力弱的幼儿安排在同一组比赛,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因为生活能力较弱,穿衣扣不上扣子,穿鞋不系鞋带,吃饭手忙脚乱,无法把碗中的饭菜吃干净,此时,家长就会发现和体验幼儿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都是由于自己平时溺爱孩子,为孩子包办代替造成的后果,通过这种游戏活动,家长就会支持教师在幼儿园中让幼儿独立做自己的事情,回到家里也会尽量让幼儿自己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次,教师要建立家园联系手册,以书面形式与家长定时联系,随时与每一个家长进行沟通,举行家园共育活动,邀请家长到幼儿园中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幼儿园里习惯,从而促进家园合力策略地实施,对幼儿能够针对性的教育。如有些幼儿由于挑食,导致进餐特别慢,教师可以与家长一起监督幼儿进餐,要求家长对幼儿无理要求要以教育引导为主,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并让家长把幼儿在家中进餐情况制成表格,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和家长对幼儿每天进餐状况及时相互交流,对幼儿的点点进步,应该采取鼓励的方式,使幼儿激发成功的情绪体验,努力改正挑食、进餐慢的缺点。只有家园双方进行密切合作和共同的努力,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教育策略,才能促使幼儿改正不良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结合日常生活学习活动融入文明礼貌教育,端正行为习惯
幼儿在学习与游戏活动中,往往进行着交往的技能与习惯的训练,因而,教师要善于结合幼儿的学习活动,渗透良好的行为意识,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应着重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对活动出现的情况善于思考,学会喜爱提问倾向,努力做到坐姿和写姿正确,并能在阅读或游戏活动中爱护图书和玩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在活动中潜移默化树立良好行为意识,自觉地制止不良的行为习惯,使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生成。例如,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有一个幼儿摔倒在地上大哭起来,其他幼儿有的旁观,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呆立着,还有的正取笑这个摔倒在地上的幼儿,教师则走过去鼓励幼儿自己爬起来,并教育其他幼儿要做到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要取笑别人,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幼儿们听了教师的话后,有的搬来椅子,有的拉着这个幼儿的手让他坐下。后来,无论在学习或游戏活动时,一旦有幼儿摔倒,立即有其他幼儿跑过去帮助他,鼓励他,此时,幼儿间相互鼓励就成了良好表现的纽带。又如,进行主题活动“他怎么了”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教材中的表情图,让幼儿观看这幅表情图后,在小组里相互交流讨论图中有哪些不同的表情?接着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猜猜我怎么了,引导幼儿表演不同的表情,要求表演的幼儿积极参与,观看的幼儿在一旁要安静观看,不要说悄悄话或做小动作,不能影响表演的幼儿,表演后让幼儿对表演活动进行评议,引导参与表演的幼儿积极谈感受,鼓励观看的幼儿对表演的幼儿在活动中的不足提出自己的观点,提醒幼儿要让讲的幼儿讲完了,才能举手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做到有礼貌、遵守纪律。幼儿在反复的讨论和表演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认识,并能把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到的转化成体谅他人情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学习活动中渗透良好行为意识,有助于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锤炼良好行为习惯,既发展幼儿言语表达能力,又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培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幼儿的良好文明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贵在坚持,只要我们重视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运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和行为训练,让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让文明之花开遍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文明教育一定会结出累累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