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90后”学生干部个体的思想行为特点,分析对学生干部队伍能动性的影响。并分析学生干部队伍选拔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当代大学生学生干部选拔培养机制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学生干部;选拔;培养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活跃的学生群体,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管理者,协助教师管理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的领导力、感染力、凝聚力的情况会影响高校教学、活动、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为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血液、新的活力。因此针对组建一支战斗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的研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现实意义。
一、当代学生干部思想行为的特点对学生干部队伍能动性的影响
1.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心态开放。“90后”的学生干部生活在现代化信息时代,网络,WiFi,4G等网络无处不在,当代大学生从小便对网路有所接触,同时也接触到网络中的大量信息和各国文化,使得他们思维活跃,心态开放,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增强了学生干部队伍的创造性。
2.自尊心强,抗挫折能力弱,心理防线脆弱。许多“90后”学生干部的家庭状况优越,在家养尊处优,在家大都是“小阿哥”、“小格格”,得到家庭成员无微不至的呵护,听到的都是称赞、表扬的话语,得到的都是家长的肯定,形成了很强的自尊心,而在学校的集体生活、学习、工作中,大家相互包容度是有限的,同学之间难免会出现摩擦,遭到同学的数落;在学习、工作中出现纰漏,老师轻微的批评,这些都会导致其自尊心受挫,一蹶不振,甚至造成心理问题,对学生干部的个人发展形成阻力。
3.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弱。“90后”学生干部大多为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家庭成员对其要求想法大都惟命是从,使得这些学生干部的分享、相互理解、体谅、换位思考意识弱。在学校的工作中,往往只考虑自己的想法,独断独行,忽视其他同学的想法和感受,忽视合作的力量,缺少合作意识。影响学生干部队伍的团结合作的精神。
4.虚荣心强,功利心强。许多“90后”学生干部的家庭情况优越,父母都会尽最大努力让子女享受较好的生活环境,从小就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抱有“别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要有”的思想,使得当代大学生形成了很强的虚荣心,而大学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阶层的家庭,家庭环境差异悬殊,个人能力有所差异。在同学间相互接触中便会对个人奖励、荣誉、成就等相互攀比,甚至不择手段,形成很强的功利心,极易引发学生干部队伍的内部矛盾。
5.个人发展期望高,欠缺持续的毅力。许多“90后”大学生对自身的发展规划期望很高,这源自于家庭对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定立很高的预期目标,而在努力过程中,往往希望尽快得到老师的认可和称赞,一旦未如其所愿,便会感到失望,而缺乏继续努力的動力,欠缺持续努力的毅力,影响学生干部队伍的活力。
二、当代大学生学生干部选拔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干部选拔缺乏规范性和民主性。在一些学生干部竞选过程中缺少必要的保证竞选公开、公平、民主的程序,有很大程度的竞选包含教师的主观随意性,随意指定亲属、老乡、同事、朋友等亲朋家的孩子或自己交往甚密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不遵守学生干部选拔流程,不按程序办事,没有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竞选,严重影响了“90后”大学生竞选的积极性。
2.学生干部选拔只重视能力,忽视思想道德的考察。在学生干部选拔的过程中,老师重视的是“谁能办事”、“谁能办好事”的学生,更注重学生的办事效率。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考察,一些含有“嫌贫爱富”、“瞧不起人”、“ 官本位”等思想的学生进入到了学生干部行列,并未得到及时纠正,致使其他学生对学生干部产生仇视心理,影响了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
3.高校对学生干部队伍培养缺乏重视,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削弱。一些高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干部队伍培养不重视,在管理体系、激励机制、人员配备、资金投入上不到位,认为学生干部一般均是学生中的精英,有自我调节提升的能力,可以不必花大量的精力在他们身上,甚至一些教师认为参加学生组织只会浪费时间,不如坐下好好学习等等。这些严重影响了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4.学生干部重使用,轻培养;重执行,轻创新。高校团委教师、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繁杂,工作量繁重,时间和精力有限,因而更加偏爱自身素质高、工作效率高的“成手”,能够快速准确的完成交办的各项事务,注重执行力。忽视了对其他学生干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干部还是办事的“卒”,而不是指挥的“将”的现象。
5.学生干部培养缺乏系统性,忽视梯队培养。一些高校对学生干部的培养缺乏长期的规划,多采用“零星式”培养,针对单独工作进行指导,缺乏全面的、专业的、重点的、阶段的、普遍的、系统的岗位能力培训,校、院、班三级学生干部各自为阵,主要岗位和次要岗位学生干部有重有疏,忽视梯队培养,极大地削弱了基层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三、当代大学生学生干部选拔培养机制的构建
1.构建统筹兼顾、公平民主的选拔流程机制。制定学生干部选拔工作的规章制度,制定选拔程序,包括自愿报名、组织推荐、公开竞聘、民主投票选举、公开公示等环节。坚持公开原则,包括竞选岗位、竞选条件、竞选时间、竞选程序、以及竞选结果,及时广泛的公开,提高竞选的公信力,并通过考察、试用、定岗等程序,把素质高、能力强的大学生吸纳到学生干部队伍当中。对竞选者一视同仁,不偏私,确保竞选结果符合广大学生群体的意愿。
2.构建团学工作能力培训体系,打造学习型学生干部队伍。“90后”大学生学生干部的能力培训工作要重点抓住政治理论学习、事务性工作能力训练、经验交流研讨、案例探讨、基层社会实践、人际交往技巧培训、心理承受力训练、抗挫折训练、团队精神培训、团学工作方法和模式训练等,培训内容要多角度、全覆盖,既有理论培训,又有模拟训练;既有自主学习又有组织培训;既有短期培训又有长期跟踪。针对于个别事件和问题案例,进行处理问题或解决矛盾的方法、技巧的讲解,并模拟状况,提升学生干部对培训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
3.构建学生干部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完善学生干部任免机制。建立健全学生干部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有利于确保学生干部队伍的精良、高效,确保“优胜劣汰”、“能者居之”。考核体系包括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老师评定与学生互评等体系。对于任劳任怨、踏实肯干的学生干部要予以提拔和重用,确保其工作的积极性;对于耍滑偷懒、阿谀奉承的学生干部,及时予以纠偏;对于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或担任学生干部期间触犯学校纪律的学生干部,予以更换岗位或免职,以确保学生干部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
4.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奖惩激励机制,确保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学生干部奖惩激励机制,可根据学生组织不同岗位的职责分工和工作内容而不同,制定出量化的奖惩标准,对于能力强、素质高、扎实肯干、认真负责、工作卓有成效的学生干部通过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及时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对其工作成果予以肯定,适当予以提拔和重用,保护其工作的积极性。对于能力差、素质低、头花耍奸、能混则混、碌碌无为的学生干部及时予以批评、警告或免职,确保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作者简介
车晓彦,女,辽宁沈阳人,硕士,营口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学生干部;选拔;培养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活跃的学生群体,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管理者,协助教师管理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的领导力、感染力、凝聚力的情况会影响高校教学、活动、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为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血液、新的活力。因此针对组建一支战斗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的研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现实意义。
一、当代学生干部思想行为的特点对学生干部队伍能动性的影响
1.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心态开放。“90后”的学生干部生活在现代化信息时代,网络,WiFi,4G等网络无处不在,当代大学生从小便对网路有所接触,同时也接触到网络中的大量信息和各国文化,使得他们思维活跃,心态开放,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增强了学生干部队伍的创造性。
2.自尊心强,抗挫折能力弱,心理防线脆弱。许多“90后”学生干部的家庭状况优越,在家养尊处优,在家大都是“小阿哥”、“小格格”,得到家庭成员无微不至的呵护,听到的都是称赞、表扬的话语,得到的都是家长的肯定,形成了很强的自尊心,而在学校的集体生活、学习、工作中,大家相互包容度是有限的,同学之间难免会出现摩擦,遭到同学的数落;在学习、工作中出现纰漏,老师轻微的批评,这些都会导致其自尊心受挫,一蹶不振,甚至造成心理问题,对学生干部的个人发展形成阻力。
3.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弱。“90后”学生干部大多为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家庭成员对其要求想法大都惟命是从,使得这些学生干部的分享、相互理解、体谅、换位思考意识弱。在学校的工作中,往往只考虑自己的想法,独断独行,忽视其他同学的想法和感受,忽视合作的力量,缺少合作意识。影响学生干部队伍的团结合作的精神。
4.虚荣心强,功利心强。许多“90后”学生干部的家庭情况优越,父母都会尽最大努力让子女享受较好的生活环境,从小就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抱有“别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要有”的思想,使得当代大学生形成了很强的虚荣心,而大学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阶层的家庭,家庭环境差异悬殊,个人能力有所差异。在同学间相互接触中便会对个人奖励、荣誉、成就等相互攀比,甚至不择手段,形成很强的功利心,极易引发学生干部队伍的内部矛盾。
5.个人发展期望高,欠缺持续的毅力。许多“90后”大学生对自身的发展规划期望很高,这源自于家庭对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定立很高的预期目标,而在努力过程中,往往希望尽快得到老师的认可和称赞,一旦未如其所愿,便会感到失望,而缺乏继续努力的動力,欠缺持续努力的毅力,影响学生干部队伍的活力。
二、当代大学生学生干部选拔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干部选拔缺乏规范性和民主性。在一些学生干部竞选过程中缺少必要的保证竞选公开、公平、民主的程序,有很大程度的竞选包含教师的主观随意性,随意指定亲属、老乡、同事、朋友等亲朋家的孩子或自己交往甚密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不遵守学生干部选拔流程,不按程序办事,没有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竞选,严重影响了“90后”大学生竞选的积极性。
2.学生干部选拔只重视能力,忽视思想道德的考察。在学生干部选拔的过程中,老师重视的是“谁能办事”、“谁能办好事”的学生,更注重学生的办事效率。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考察,一些含有“嫌贫爱富”、“瞧不起人”、“ 官本位”等思想的学生进入到了学生干部行列,并未得到及时纠正,致使其他学生对学生干部产生仇视心理,影响了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
3.高校对学生干部队伍培养缺乏重视,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削弱。一些高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干部队伍培养不重视,在管理体系、激励机制、人员配备、资金投入上不到位,认为学生干部一般均是学生中的精英,有自我调节提升的能力,可以不必花大量的精力在他们身上,甚至一些教师认为参加学生组织只会浪费时间,不如坐下好好学习等等。这些严重影响了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4.学生干部重使用,轻培养;重执行,轻创新。高校团委教师、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繁杂,工作量繁重,时间和精力有限,因而更加偏爱自身素质高、工作效率高的“成手”,能够快速准确的完成交办的各项事务,注重执行力。忽视了对其他学生干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干部还是办事的“卒”,而不是指挥的“将”的现象。
5.学生干部培养缺乏系统性,忽视梯队培养。一些高校对学生干部的培养缺乏长期的规划,多采用“零星式”培养,针对单独工作进行指导,缺乏全面的、专业的、重点的、阶段的、普遍的、系统的岗位能力培训,校、院、班三级学生干部各自为阵,主要岗位和次要岗位学生干部有重有疏,忽视梯队培养,极大地削弱了基层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三、当代大学生学生干部选拔培养机制的构建
1.构建统筹兼顾、公平民主的选拔流程机制。制定学生干部选拔工作的规章制度,制定选拔程序,包括自愿报名、组织推荐、公开竞聘、民主投票选举、公开公示等环节。坚持公开原则,包括竞选岗位、竞选条件、竞选时间、竞选程序、以及竞选结果,及时广泛的公开,提高竞选的公信力,并通过考察、试用、定岗等程序,把素质高、能力强的大学生吸纳到学生干部队伍当中。对竞选者一视同仁,不偏私,确保竞选结果符合广大学生群体的意愿。
2.构建团学工作能力培训体系,打造学习型学生干部队伍。“90后”大学生学生干部的能力培训工作要重点抓住政治理论学习、事务性工作能力训练、经验交流研讨、案例探讨、基层社会实践、人际交往技巧培训、心理承受力训练、抗挫折训练、团队精神培训、团学工作方法和模式训练等,培训内容要多角度、全覆盖,既有理论培训,又有模拟训练;既有自主学习又有组织培训;既有短期培训又有长期跟踪。针对于个别事件和问题案例,进行处理问题或解决矛盾的方法、技巧的讲解,并模拟状况,提升学生干部对培训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
3.构建学生干部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完善学生干部任免机制。建立健全学生干部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有利于确保学生干部队伍的精良、高效,确保“优胜劣汰”、“能者居之”。考核体系包括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老师评定与学生互评等体系。对于任劳任怨、踏实肯干的学生干部要予以提拔和重用,确保其工作的积极性;对于耍滑偷懒、阿谀奉承的学生干部,及时予以纠偏;对于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或担任学生干部期间触犯学校纪律的学生干部,予以更换岗位或免职,以确保学生干部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
4.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奖惩激励机制,确保学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学生干部奖惩激励机制,可根据学生组织不同岗位的职责分工和工作内容而不同,制定出量化的奖惩标准,对于能力强、素质高、扎实肯干、认真负责、工作卓有成效的学生干部通过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及时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对其工作成果予以肯定,适当予以提拔和重用,保护其工作的积极性。对于能力差、素质低、头花耍奸、能混则混、碌碌无为的学生干部及时予以批评、警告或免职,确保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作者简介
车晓彦,女,辽宁沈阳人,硕士,营口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