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青的草原在天边青青的草原在眼前草原啊,当你缭绕炊烟升起曙光毡房里的姑娘唱起悠长的歌草原啊,草原当我思念,当我遥望你是那么遥远,那么遥远当我离开,当我回来你就在我的身边……
这首歌曲,没有知名歌手演唱,更没登上过大的舞台。但在内蒙古草原的许多婚礼以及各种聚会上,伴着美酒,这段歌詞以及旋律,总是不断被唱起。
这段歌詞,来自一首题为《望草原》的诗,作者叫广子。在当代诗歌圈子,广子是个为人熟悉的名字,他被称作内蒙古诗歌的代表。
但关于广子这个人,却少有人识。他写诗不多,也从不投稿。早些年,他的作品多从朋友手中流出;如今,许多诗歌刊物编辑从他的博客里找寻作品。难怪许多诗歌圈子里的人所言,广子是个“‘蛰伏’起来的著名诗人”。
10月7日晚,在北京建德门地铁站外,远远一个着西装、身材粗壮的男士扬起手机,和记者打招呼。在附近一个餐厅,他点菜前自己先要了一瓶“小二”。这就是广子,今年41岁,本名郭广泉。现在北京参与筹办一个高档蒙餐品牌“蒙古往事”。
在草原传唱的诗歌
诗人、文学编辑阿翔这样写广子:读广子的诗,你会感到犹如聆听大风之下的岿然不动的厚实,闻到木质之中纯朴的香味。他行走的背包总是带着地图、故乡、母语、石头、酒瓶等太多的东西,就像他的诗那样。
许多刊物对广子的简介是这样的:七十年代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有参与或主持创办并执掌多家媒体与企业高管经历。他从中学时期开始写作,作品见诸海内外文学刊物、各类选本及大中院校课外读本,部分被译介到国外。曾获《草原》文学奖、首届内蒙古青年文化名人等。著有诗集《往事书》等三部。
我热爱的草原风吹草低通向新生活的柏油路上跑着破旧的吉普车在相反的向度上,乌云堆上了远处的山岗伫立风中的蒙古族少年唱起忧伤的长调
这是广子的作品。他说,牧歌在草原上流传,牧歌所到之处需要一颗会生活的心和一双会聆听的耳朵。对于不善表达的蒙古人,一句话或一句歌詞就可以延伸为绵长、悠远、无限回旋的曲调。在广子的作品中,草原、马、酒常常出现。和许多人的想象相反,广子是汉族,父亲是地道的农民,母亲是来自乌海的知青。广子11岁那年,由于母亲返城,全家从鄂尔多斯来到乌海。
广子在自述中说:我1970年5月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黄河套里一个偏僻的乡村,并在这里度过了11年、在我的生命中最为重要的童年光阴。在我看来,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在我的家乡,男人粗壮,女人结实。1981年,我随父母离开家乡到内蒙古乌海矿区。在这里我生活了十二三年,中学时期编印校园文学刊物《漠泉》,流落社会后还与一群文学青年编辑过另一本油印杂志,期间在从事多种体力劳动。如果命中注定要“漂泊”,这应该算我的第一次所谓“漂泊”。
1988年,18岁的广子高中毕业。他估摸着自己考不上大学,干脆没有参加高考,直接去打了零工。此时,广子早已是个小有名气的文艺青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值文学热。那时候,邓丽君的歌才刚刚进入大陆,大家还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文学就是时尚。据说,那时的求爱方式之一,就是在半路拦住一个姑娘,问:“你喜欢文学吗?”文学处在整个社会关注的中心,一大批文学青年狂热地崇拜着文学。
在这种大环境下,喜欢写作的广子成了学校的名人。尽管偏科严重,高考无望,在学校却受到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的一致欢迎。1986年,他在学校创办了校文学社,编纂文学刊物《漠泉》。学校还专门给漠泉文学社批了一间大教室。那时候,《漠泉》在当地影响很大,当地主要报纸的副刊多从这里选稿。一直到广子离开学校多年,《漠泉》上的作品,还持续不断在《乌海日报》等报发表。
广子与诗与煤
离开学校,广子尝到了另外一种生活——是在砖瓦厂打工,那是当地除了矿井以外最艰苦的工作,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广子的具体工作是“拱红土”——把红土从土崖上“拱”下来装到车上,此外还有拉“坯车”——用人力拉走沉重的装满砖坯的板车。
很累的时候,广子躺在沙地上,望着落日、黄昏、沙漠,以及静谧的矿区,写出了《墨玉乡晚情》。这篇稿子被《宁夏日报》一个出差的编辑在一个教师处发现,发表在了《宁夏日报》副刊。
尽管《乌海日报》几乎每周都有发表广子的作品,但文学并不能维持生计。广子在砖瓦厂干了三年。期间,他在市区开了一家“青山书店”。没多久,书卖完了,钱也没收回一分,血本无归。广子说,那时候文学正热,和古代一样,大家时兴“慕名来访”,每天都有小诗人、小作家来到书店谈论文学,当然要好酒好肉招待。这样,书店就被“吃空了”。
开书店血本无归,广子又回到了砖瓦厂干苦力。1991年,乌海在当地招工,广子成为了一名矿工。并且从事井下最辛苦最危险的工种——回柱工。所谓回柱,就是回收采空区的铁柱子。广子回忆,那时候地上要穿着皮袄,但下井只能穿单衣。在井下爬来爬去,升井的时候,全身湿透,上下只有眼睛和牙齿有点白色。然后走五六里地去澡堂子,到澡堂的时候,单衣已经冻成了冰衣。
井下本来就是四块石头夹块肉,回柱最是危险。回柱的工作面,有时候三四米高,跳起来也够不着顶;有的时候三四十厘米高,人得在地上跪着撤柱子。广子刚下井半年的时候,往回收一根柱子,感觉顶上的石头有点悬,就在撤柱子时猛往回跳——瞬间,石头砸下,好悬!
作为文学圈的名人,矿上的领导尽量对他照顾,但这种照顾,充其量不过是可以休班,仅此而已。1993年,当地报纸给广子做过一个专访,题目是《广子与诗与煤》。
走进民间诗歌史的《坚持》
广子至今还记得,自己最后一次下井,是哭着走上地面的——石头砸到了手上,顿时血肉模糊,也看不出伤情。恐惧加上疼痛,广子手上留着血,眼里流着泪,走了三千多级阶梯,走上地面看到天空。从这一刻起,广子发誓自己再也不下井了。在家人的帮助下,他调到了煤矿供应科下属的坑木场,做锯木工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正值全国兴起民间诗社。北岛、顾城办了《今天》,于坚、韩东办了《他们》。1994年,作为锯木厂工人的广子和朋友们一起,创办了《坚持》。至今,《坚持一直在坚持》和《今天》、《他们》一起,走进了中国文学史。
1993年秋天,广子像当时许多怀揣梦想的文学青年那样,交了380元的会务费,去北京参加一个笔会。在这个会上,广子第一次见到了民间诗报。1994年的一天,一个叫夜风的写诗的人来到了广子家。这次见面,直接促成了《坚持》的诞生。
由于地域和作者的局限,广子说,《坚持》第一期的水平基本上是业余的。通过这个《坚持》,广子结识了一批内蒙古小有名气的诗人。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广子从自发的写作转向自觉写作。
1994年初,广子以一个煤矿作者的身份,从内蒙古乌海市首次出远门,到首府呼和浩特市参加内蒙古文联《草原》的学习班。通过时任《草原》编辑的尚贵荣师,开始接触内蒙古的诗歌大腕。在《草原》一个月的时间里,广子组到了大批稿件。此时的《坚持》周围,已经有了一大批内蒙古本土作者。
1995年,广子办出了《坚持》的第二期。此时的《坚持》和第一期相比,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开始进入全国的诗歌圈子并小有名气。
1995年,广子带了200元钱,坐火车去了呼和浩特。他觉得,在坑木场没有未来,没有意义。临行前,约定接站的是一个在养鸡场工作的笔友赵卡,但两人错过了。于是,广子在文化厅招待所住了下来。
200元钱即将花完。一天,广子坐上2路公交车出去找工作,突然听到有人叫他名字。一抬头,原来是火车上认识的一个建筑工人大哥。此前在乌海到呼市的火车上,广子帮过这位大哥一个小忙。老大哥问了广子的情况,就把广子带到家里,烧菜做饭买酒,帮他租了房子,带去被褥,还把自己的自行车给广子用。
今天广子说,没有这位老大哥,自己在呼和浩特呆不下去。后来,广子找到了《草原》主编、著名作家丁茂。丁茂对广子早有耳闻,就打电话给内蒙古日报社社长胡涌。胡涌把广子介绍给了《内蒙古商报》。从此,广子在呼和浩特有了份工作。1996年初,《内蒙古青年报》创刊,广子去了《内蒙古青年报》,从记者到主任,一直干到主编。1999年,广子又在《读者世界报》做了一年的主编。那时候都市报刚刚兴起,《纳税人报》要办都市报,广子就做了副总编。2003年,内蒙古团委创办机关刊《这一代》,广子成为执行总编。
按照广子自述,1995年,他流浪到呼和浩特。在这个城市,他做过新闻、电视、企业等不计其数的策划工作,从报刊主编、电视导演、撰稿人、公司企划总监等,写了数十万字的各种文案。期间三度下海经商,赔得血本无归。“种种身份的变化无常让我再次感到了命运的乖戾。2005年、2006年和2007年,我曾几度离开又重返北京。分别寄居在石景山、和平里和劲松桥一带。”
这些年,广子从事过许多职业,写的作品一直不多,发表的也不多。但是国内近百十种诗歌选本,都有他的作品。广子不管做什么,都是以诗人的身份存在着。
由于《坚持》一直在坚持,并且越办越好,许多诗人加盟并参与到主要的编辑工作,质量发生飞跃,受到海内外诗人及评论家的广泛赞誉。《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年诗歌卷》,收入了《坚持》的11个作者。其实,《坚持》一共才38个作者。广子说,这证明了《坚持》的质量,因为《坚持》只关注默默用心写作的人。
2003到2008五年间,广子工作不稳定,婚姻也发生变故,突然间很是落魄。每次朋友叫他吃饭,都在酒店门口等着给出租车付钱。等他喝醉了,大家还往他口袋里塞钱,有时候三五百,有时候三五千。
广子说:“我是一个生性懒惰的人。在近20年的写作生涯里我大概只写过几百首诗歌和少量的散文、随笔类文字。我平均每年写下的诗歌不会超过三十首,而其中仍然有大量的无法让我满意的废品。除了朋友们的约稿,我发表的作品也极为有限。但正是这些有限的少量的写作与发表成全了我和诗歌的相互依存关系。”
他说,诗歌现在被边缘化,但这是正常的。本来就不该如此火热。在任何情况下,只有失败的诗人,而没有失败的诗歌。在任何情况下,你都可以糟蹋诗人,但就是不能糟蹋诗歌。
责任编辑 华南
这首歌曲,没有知名歌手演唱,更没登上过大的舞台。但在内蒙古草原的许多婚礼以及各种聚会上,伴着美酒,这段歌詞以及旋律,总是不断被唱起。
这段歌詞,来自一首题为《望草原》的诗,作者叫广子。在当代诗歌圈子,广子是个为人熟悉的名字,他被称作内蒙古诗歌的代表。
但关于广子这个人,却少有人识。他写诗不多,也从不投稿。早些年,他的作品多从朋友手中流出;如今,许多诗歌刊物编辑从他的博客里找寻作品。难怪许多诗歌圈子里的人所言,广子是个“‘蛰伏’起来的著名诗人”。
10月7日晚,在北京建德门地铁站外,远远一个着西装、身材粗壮的男士扬起手机,和记者打招呼。在附近一个餐厅,他点菜前自己先要了一瓶“小二”。这就是广子,今年41岁,本名郭广泉。现在北京参与筹办一个高档蒙餐品牌“蒙古往事”。
在草原传唱的诗歌
诗人、文学编辑阿翔这样写广子:读广子的诗,你会感到犹如聆听大风之下的岿然不动的厚实,闻到木质之中纯朴的香味。他行走的背包总是带着地图、故乡、母语、石头、酒瓶等太多的东西,就像他的诗那样。
许多刊物对广子的简介是这样的:七十年代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有参与或主持创办并执掌多家媒体与企业高管经历。他从中学时期开始写作,作品见诸海内外文学刊物、各类选本及大中院校课外读本,部分被译介到国外。曾获《草原》文学奖、首届内蒙古青年文化名人等。著有诗集《往事书》等三部。
我热爱的草原风吹草低通向新生活的柏油路上跑着破旧的吉普车在相反的向度上,乌云堆上了远处的山岗伫立风中的蒙古族少年唱起忧伤的长调
这是广子的作品。他说,牧歌在草原上流传,牧歌所到之处需要一颗会生活的心和一双会聆听的耳朵。对于不善表达的蒙古人,一句话或一句歌詞就可以延伸为绵长、悠远、无限回旋的曲调。在广子的作品中,草原、马、酒常常出现。和许多人的想象相反,广子是汉族,父亲是地道的农民,母亲是来自乌海的知青。广子11岁那年,由于母亲返城,全家从鄂尔多斯来到乌海。
广子在自述中说:我1970年5月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黄河套里一个偏僻的乡村,并在这里度过了11年、在我的生命中最为重要的童年光阴。在我看来,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在我的家乡,男人粗壮,女人结实。1981年,我随父母离开家乡到内蒙古乌海矿区。在这里我生活了十二三年,中学时期编印校园文学刊物《漠泉》,流落社会后还与一群文学青年编辑过另一本油印杂志,期间在从事多种体力劳动。如果命中注定要“漂泊”,这应该算我的第一次所谓“漂泊”。
1988年,18岁的广子高中毕业。他估摸着自己考不上大学,干脆没有参加高考,直接去打了零工。此时,广子早已是个小有名气的文艺青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值文学热。那时候,邓丽君的歌才刚刚进入大陆,大家还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文学就是时尚。据说,那时的求爱方式之一,就是在半路拦住一个姑娘,问:“你喜欢文学吗?”文学处在整个社会关注的中心,一大批文学青年狂热地崇拜着文学。
在这种大环境下,喜欢写作的广子成了学校的名人。尽管偏科严重,高考无望,在学校却受到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的一致欢迎。1986年,他在学校创办了校文学社,编纂文学刊物《漠泉》。学校还专门给漠泉文学社批了一间大教室。那时候,《漠泉》在当地影响很大,当地主要报纸的副刊多从这里选稿。一直到广子离开学校多年,《漠泉》上的作品,还持续不断在《乌海日报》等报发表。
广子与诗与煤
离开学校,广子尝到了另外一种生活——是在砖瓦厂打工,那是当地除了矿井以外最艰苦的工作,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广子的具体工作是“拱红土”——把红土从土崖上“拱”下来装到车上,此外还有拉“坯车”——用人力拉走沉重的装满砖坯的板车。
很累的时候,广子躺在沙地上,望着落日、黄昏、沙漠,以及静谧的矿区,写出了《墨玉乡晚情》。这篇稿子被《宁夏日报》一个出差的编辑在一个教师处发现,发表在了《宁夏日报》副刊。
尽管《乌海日报》几乎每周都有发表广子的作品,但文学并不能维持生计。广子在砖瓦厂干了三年。期间,他在市区开了一家“青山书店”。没多久,书卖完了,钱也没收回一分,血本无归。广子说,那时候文学正热,和古代一样,大家时兴“慕名来访”,每天都有小诗人、小作家来到书店谈论文学,当然要好酒好肉招待。这样,书店就被“吃空了”。
开书店血本无归,广子又回到了砖瓦厂干苦力。1991年,乌海在当地招工,广子成为了一名矿工。并且从事井下最辛苦最危险的工种——回柱工。所谓回柱,就是回收采空区的铁柱子。广子回忆,那时候地上要穿着皮袄,但下井只能穿单衣。在井下爬来爬去,升井的时候,全身湿透,上下只有眼睛和牙齿有点白色。然后走五六里地去澡堂子,到澡堂的时候,单衣已经冻成了冰衣。
井下本来就是四块石头夹块肉,回柱最是危险。回柱的工作面,有时候三四米高,跳起来也够不着顶;有的时候三四十厘米高,人得在地上跪着撤柱子。广子刚下井半年的时候,往回收一根柱子,感觉顶上的石头有点悬,就在撤柱子时猛往回跳——瞬间,石头砸下,好悬!
作为文学圈的名人,矿上的领导尽量对他照顾,但这种照顾,充其量不过是可以休班,仅此而已。1993年,当地报纸给广子做过一个专访,题目是《广子与诗与煤》。
走进民间诗歌史的《坚持》
广子至今还记得,自己最后一次下井,是哭着走上地面的——石头砸到了手上,顿时血肉模糊,也看不出伤情。恐惧加上疼痛,广子手上留着血,眼里流着泪,走了三千多级阶梯,走上地面看到天空。从这一刻起,广子发誓自己再也不下井了。在家人的帮助下,他调到了煤矿供应科下属的坑木场,做锯木工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正值全国兴起民间诗社。北岛、顾城办了《今天》,于坚、韩东办了《他们》。1994年,作为锯木厂工人的广子和朋友们一起,创办了《坚持》。至今,《坚持一直在坚持》和《今天》、《他们》一起,走进了中国文学史。
1993年秋天,广子像当时许多怀揣梦想的文学青年那样,交了380元的会务费,去北京参加一个笔会。在这个会上,广子第一次见到了民间诗报。1994年的一天,一个叫夜风的写诗的人来到了广子家。这次见面,直接促成了《坚持》的诞生。
由于地域和作者的局限,广子说,《坚持》第一期的水平基本上是业余的。通过这个《坚持》,广子结识了一批内蒙古小有名气的诗人。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广子从自发的写作转向自觉写作。
1994年初,广子以一个煤矿作者的身份,从内蒙古乌海市首次出远门,到首府呼和浩特市参加内蒙古文联《草原》的学习班。通过时任《草原》编辑的尚贵荣师,开始接触内蒙古的诗歌大腕。在《草原》一个月的时间里,广子组到了大批稿件。此时的《坚持》周围,已经有了一大批内蒙古本土作者。
1995年,广子办出了《坚持》的第二期。此时的《坚持》和第一期相比,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开始进入全国的诗歌圈子并小有名气。
1995年,广子带了200元钱,坐火车去了呼和浩特。他觉得,在坑木场没有未来,没有意义。临行前,约定接站的是一个在养鸡场工作的笔友赵卡,但两人错过了。于是,广子在文化厅招待所住了下来。
200元钱即将花完。一天,广子坐上2路公交车出去找工作,突然听到有人叫他名字。一抬头,原来是火车上认识的一个建筑工人大哥。此前在乌海到呼市的火车上,广子帮过这位大哥一个小忙。老大哥问了广子的情况,就把广子带到家里,烧菜做饭买酒,帮他租了房子,带去被褥,还把自己的自行车给广子用。
今天广子说,没有这位老大哥,自己在呼和浩特呆不下去。后来,广子找到了《草原》主编、著名作家丁茂。丁茂对广子早有耳闻,就打电话给内蒙古日报社社长胡涌。胡涌把广子介绍给了《内蒙古商报》。从此,广子在呼和浩特有了份工作。1996年初,《内蒙古青年报》创刊,广子去了《内蒙古青年报》,从记者到主任,一直干到主编。1999年,广子又在《读者世界报》做了一年的主编。那时候都市报刚刚兴起,《纳税人报》要办都市报,广子就做了副总编。2003年,内蒙古团委创办机关刊《这一代》,广子成为执行总编。
按照广子自述,1995年,他流浪到呼和浩特。在这个城市,他做过新闻、电视、企业等不计其数的策划工作,从报刊主编、电视导演、撰稿人、公司企划总监等,写了数十万字的各种文案。期间三度下海经商,赔得血本无归。“种种身份的变化无常让我再次感到了命运的乖戾。2005年、2006年和2007年,我曾几度离开又重返北京。分别寄居在石景山、和平里和劲松桥一带。”
这些年,广子从事过许多职业,写的作品一直不多,发表的也不多。但是国内近百十种诗歌选本,都有他的作品。广子不管做什么,都是以诗人的身份存在着。
由于《坚持》一直在坚持,并且越办越好,许多诗人加盟并参与到主要的编辑工作,质量发生飞跃,受到海内外诗人及评论家的广泛赞誉。《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年诗歌卷》,收入了《坚持》的11个作者。其实,《坚持》一共才38个作者。广子说,这证明了《坚持》的质量,因为《坚持》只关注默默用心写作的人。
2003到2008五年间,广子工作不稳定,婚姻也发生变故,突然间很是落魄。每次朋友叫他吃饭,都在酒店门口等着给出租车付钱。等他喝醉了,大家还往他口袋里塞钱,有时候三五百,有时候三五千。
广子说:“我是一个生性懒惰的人。在近20年的写作生涯里我大概只写过几百首诗歌和少量的散文、随笔类文字。我平均每年写下的诗歌不会超过三十首,而其中仍然有大量的无法让我满意的废品。除了朋友们的约稿,我发表的作品也极为有限。但正是这些有限的少量的写作与发表成全了我和诗歌的相互依存关系。”
他说,诗歌现在被边缘化,但这是正常的。本来就不该如此火热。在任何情况下,只有失败的诗人,而没有失败的诗歌。在任何情况下,你都可以糟蹋诗人,但就是不能糟蹋诗歌。
责任编辑 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