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区别于以往的传统媒体时代,当前的传媒发展进入到数字时代。以借助新媒体工具,传播更加高效、迅速、多样化为特点的数字时代的到来,为传统出版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出版业一线工作人员的图书编辑,面对转型时期更高的素质要求,如何让自身转变业务观念,提高专业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此,笔者在文中就数字时代下图书编辑人员的转型方向与策略简要分析,以期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数字时代 图书编辑 转型发展
一、引言
我国新闻出版总署于201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对“数字出版”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即“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 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彩信、彩铃、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
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为传统出版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编辑形式,拓宽了传播渠道,摆脱了传统出版业品类单一、过度依靠纸质出版的局面。当然,数字出版在带来这些好处的同时,也意味着出版业的工作方式、工作内容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也对出版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出版编辑要在新时期转变工作观念,寻求更高的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二、数字出版时代下图书编辑转型的意义
在数字时代中,图书编辑要尽快实现个人转型的发展以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具体来看,图书编辑的转型有着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首先,图书编辑转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们处于传播更加便捷、迅速、多元、丰富、多样的数字化时代中,其传播媒介逐渐多样化,对于图书编辑人员来说,同样要掌握多元化的专业技能。若固步自封,依旧按照传统的审稿式方式工作,是与时代的发展相悖离的,不利于数字化出版业的发展。
其次,图书编辑转型是实现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数字化时代对图书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编辑人员难以顺应时代潮流而严格要求自己,则会逐渐被时代的洪流淘汰,难以实现个人的发展。
三、数字出版时代下图书编辑转型策略
(一)更新编辑观念
在信息时代,以网络为传播介质的手机和电脑逐步取代传统纸媒,电子书和移动端的APP也在逐渐取代纸质图书。对于“纸质图书”是否会继续存续的问题,有人认为其终将消亡,有人认为其阅读范围只会缩减而不会消失,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出版行业的转型问题迫在眉睫。
对于图书编辑而言,转型意味着自身编辑观念的转变。首先在数字时代,图书编辑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便捷,因此会降低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对于提高图书编辑的工作效率有较大的帮助;其次,在数字时代,人们的生活逐渐丰富多元,因此对于出版产品的内容要求也更高,图书编辑要善于选取新的商机、新的内容,拓宽出版的产品内容,增加受众面;最后,在数字时代,图书编辑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并将其与工作内容资源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内容采集、编辑、制作、加工和营销等环节的数字化操作。
(二)提高信息的鉴别能力
当前人们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类信息会实时涌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一方面丰富了大众的生活,拓宽了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我们快速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对人们鉴别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图书编辑要能够辨别网络中的信息是否有用,不能妄加使用,而是讲求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图书编辑要不断学习与扩充自身的知识理论,关注最新的新闻动态,培养科学、创新的意识。
(三)具有较强的服务观念与协作能力
在新的传媒时代,编辑从原来的“做嫁衣者”转变为“传播经营者”,其不仅仅要关注文稿的正确与否,同时也要更多地关注出版选题的“生产”和“销售”,以及及时根据市场反馈进行调整。作为一个“经营者”,图书编辑首先要有良好的服务观念,将用户置于出版工作的中心,一切以用户的需求为主,关注用户和受众的需求,才能创造出更易被用户接受的作品。其次,要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由于目前工作内容和职能的多元化趋势,使得图书编辑日常工作环节复杂多变,从过去的单一型模式转变为综合型办公模式,因此需要编辑人员将多项工作有机协调,团结协作,合理协调每个人的分工,在整体上把握图书的策划、校对、编辑制作、发行、营销等工作环节,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
以本单位为例,以前本单位的产品比较单一,员工的工作也主要是审稿等文字性的工作,近些年来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职工的工作内容和范围都得到扩大,文字性工作比重逐渐下降,策划、发行、营销等工作逐渐增加,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员工将各项工作统筹起来,协调完成。
(四)熟悉操作流程,实现个人的多元发展
数字时代下的编辑工作多数依靠新媒体技术进行操作,因此图书编辑首先要熟悉这些设备的操作技能,以微信为例,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微信公众号推送软件是“美篇”APP,编辑人员就要在日常工作中多去了解这一软件,将其娴熟操作;再比如图书编辑需要借助office办公软件和InDesign、CorelDRAW排版软件来进行日常的编辑排版工作,所以图书编辑要熟悉这些软件的操作流程,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工作之余多去豆瓣、微博、贴吧、QQ等网络媒体或者网友互动论坛与专业人士、广大网友交流软件使用心得,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五)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善于运用新媒体营销
编辑要成为社会活动家这一观点早有人提出,但却没有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目前部分科技文化公司与网络运营商依托新媒体技术着力打造全新的出版产业链,如盛大文学网,并且拓展到数字出版、影视、动漫等其他领域,这对于传统出版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威胁。新媒体主要依靠数据流量和网络技术,以互联网作为其传播载体,借助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传递信息,在传播信息方面突显出明显的时效性。因此传统出版产业应转变思想观念,借助多种新媒体工具,包括微信、APP、网页等进行信息的实时传递,这就需要图书编辑人员在日常实践中,要多去学习与掌握新媒体的操作技术,为图书宣传拓展新的营销渠道,如微信公众平台营销、微博营销等,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面广、相对立体的优势,以获取传统营销方式不能达到的宣传效果。
四、结语
在新的传播时代,传统的图书编辑工作职能和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如今图书编辑不仅仅是文稿的校对者,更是数字出版项目的经营者,以此来为读者提供更为立体的服务。因此编辑人员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完善与扩充自身的学识,从而为数字化时代的出版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立群,娜仁高娃.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与管理[J].科技传播,2014(22).
[2]陈燕莉,高瑶,郑怡洁.“十二五”期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体系发展成果分析及管理建议探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10).
[3]任艳梅,刘丹丹.探析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J].中国传媒科技,2012(16).
[4]阎晓宏. 关于出版、数字出版的几个问题[J] . 新华文摘,2013(15).
[5]院金谒.浅谈数字出版时代对科技期刊传统编辑素质的要求[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02).
(作者简介:雷兰娇,女,助理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关键词:数字时代 图书编辑 转型发展
一、引言
我国新闻出版总署于201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对“数字出版”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即“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 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彩信、彩铃、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
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为传统出版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编辑形式,拓宽了传播渠道,摆脱了传统出版业品类单一、过度依靠纸质出版的局面。当然,数字出版在带来这些好处的同时,也意味着出版业的工作方式、工作内容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也对出版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出版编辑要在新时期转变工作观念,寻求更高的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二、数字出版时代下图书编辑转型的意义
在数字时代中,图书编辑要尽快实现个人转型的发展以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具体来看,图书编辑的转型有着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首先,图书编辑转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们处于传播更加便捷、迅速、多元、丰富、多样的数字化时代中,其传播媒介逐渐多样化,对于图书编辑人员来说,同样要掌握多元化的专业技能。若固步自封,依旧按照传统的审稿式方式工作,是与时代的发展相悖离的,不利于数字化出版业的发展。
其次,图书编辑转型是实现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数字化时代对图书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编辑人员难以顺应时代潮流而严格要求自己,则会逐渐被时代的洪流淘汰,难以实现个人的发展。
三、数字出版时代下图书编辑转型策略
(一)更新编辑观念
在信息时代,以网络为传播介质的手机和电脑逐步取代传统纸媒,电子书和移动端的APP也在逐渐取代纸质图书。对于“纸质图书”是否会继续存续的问题,有人认为其终将消亡,有人认为其阅读范围只会缩减而不会消失,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出版行业的转型问题迫在眉睫。
对于图书编辑而言,转型意味着自身编辑观念的转变。首先在数字时代,图书编辑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便捷,因此会降低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对于提高图书编辑的工作效率有较大的帮助;其次,在数字时代,人们的生活逐渐丰富多元,因此对于出版产品的内容要求也更高,图书编辑要善于选取新的商机、新的内容,拓宽出版的产品内容,增加受众面;最后,在数字时代,图书编辑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并将其与工作内容资源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内容采集、编辑、制作、加工和营销等环节的数字化操作。
(二)提高信息的鉴别能力
当前人们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类信息会实时涌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一方面丰富了大众的生活,拓宽了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我们快速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对人们鉴别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图书编辑要能够辨别网络中的信息是否有用,不能妄加使用,而是讲求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图书编辑要不断学习与扩充自身的知识理论,关注最新的新闻动态,培养科学、创新的意识。
(三)具有较强的服务观念与协作能力
在新的传媒时代,编辑从原来的“做嫁衣者”转变为“传播经营者”,其不仅仅要关注文稿的正确与否,同时也要更多地关注出版选题的“生产”和“销售”,以及及时根据市场反馈进行调整。作为一个“经营者”,图书编辑首先要有良好的服务观念,将用户置于出版工作的中心,一切以用户的需求为主,关注用户和受众的需求,才能创造出更易被用户接受的作品。其次,要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由于目前工作内容和职能的多元化趋势,使得图书编辑日常工作环节复杂多变,从过去的单一型模式转变为综合型办公模式,因此需要编辑人员将多项工作有机协调,团结协作,合理协调每个人的分工,在整体上把握图书的策划、校对、编辑制作、发行、营销等工作环节,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
以本单位为例,以前本单位的产品比较单一,员工的工作也主要是审稿等文字性的工作,近些年来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职工的工作内容和范围都得到扩大,文字性工作比重逐渐下降,策划、发行、营销等工作逐渐增加,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员工将各项工作统筹起来,协调完成。
(四)熟悉操作流程,实现个人的多元发展
数字时代下的编辑工作多数依靠新媒体技术进行操作,因此图书编辑首先要熟悉这些设备的操作技能,以微信为例,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微信公众号推送软件是“美篇”APP,编辑人员就要在日常工作中多去了解这一软件,将其娴熟操作;再比如图书编辑需要借助office办公软件和InDesign、CorelDRAW排版软件来进行日常的编辑排版工作,所以图书编辑要熟悉这些软件的操作流程,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工作之余多去豆瓣、微博、贴吧、QQ等网络媒体或者网友互动论坛与专业人士、广大网友交流软件使用心得,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五)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善于运用新媒体营销
编辑要成为社会活动家这一观点早有人提出,但却没有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目前部分科技文化公司与网络运营商依托新媒体技术着力打造全新的出版产业链,如盛大文学网,并且拓展到数字出版、影视、动漫等其他领域,这对于传统出版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威胁。新媒体主要依靠数据流量和网络技术,以互联网作为其传播载体,借助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传递信息,在传播信息方面突显出明显的时效性。因此传统出版产业应转变思想观念,借助多种新媒体工具,包括微信、APP、网页等进行信息的实时传递,这就需要图书编辑人员在日常实践中,要多去学习与掌握新媒体的操作技术,为图书宣传拓展新的营销渠道,如微信公众平台营销、微博营销等,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面广、相对立体的优势,以获取传统营销方式不能达到的宣传效果。
四、结语
在新的传播时代,传统的图书编辑工作职能和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如今图书编辑不仅仅是文稿的校对者,更是数字出版项目的经营者,以此来为读者提供更为立体的服务。因此编辑人员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完善与扩充自身的学识,从而为数字化时代的出版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立群,娜仁高娃.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与管理[J].科技传播,2014(22).
[2]陈燕莉,高瑶,郑怡洁.“十二五”期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体系发展成果分析及管理建议探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10).
[3]任艳梅,刘丹丹.探析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J].中国传媒科技,2012(16).
[4]阎晓宏. 关于出版、数字出版的几个问题[J] . 新华文摘,2013(15).
[5]院金谒.浅谈数字出版时代对科技期刊传统编辑素质的要求[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02).
(作者简介:雷兰娇,女,助理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