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世界格局中,中俄印关系虽然不属于头等重要层次的一组三角关系,但随着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发展,对地区乃至国际形势的影响在不断扩大。目前,中俄印三角关系面临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消极因素的制约。
中俄印关系发展势头良好
第一,中俄印三角关系的发展在三国都具有内在的动力和巨大的潜力。中俄印三国同属“金砖四国”行列,人口合计占全球总人口的40%以上,GDP合计占全球GDP总额的15%以上。三国地理上接近,中俄、中印均有上千公里的陆地边界。三国都致力于提高各自国家的国际地位,都认为必须对现存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秩序进行必要改革,在国际事务上持有相同或相近的看法,都面临着反对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任务,三国都将发展本国经济和加强彼此经贸合作视为战略合作的重要平台。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发生后不久,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印并在与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会谈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提出:中俄印三角关系“在多边对话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大大有助于加强新出现的多极化并促进世界主要国家的集体领导”。
第二,中俄印三角关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机制化”基础。中俄印“战略三角”最早在1998年由俄总理普里马科夫访印时首次提出,但当时并未得到响应。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三国都认识到,加强三角关系有助于维护自身的重要利益,有助于应对日益明显的美单边黩武政策,因而首先于2001年9月在二轨层次开始探讨合作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官方接触。2002年9月和2003年9月,三国外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了非正式会晤,2004年叉在阿拉木图亚洲安全与信任会议期间进行了会晤。2005年6月三国外长首次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正式的“非正式会晤”,会后正式发表联合公报,认为“加强中俄印三边伙伴关系符合三国长远的国家利益”,深信三方具体领域的互利合作“将对巩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实质性贡献”。2006年7月,八国峰会期间三国领导人举行了历史性的会谈,标志着中俄印三国将开始逐步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
第三,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俄印三角关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西方主要经济体均受重创。中俄印三国虽然不能独善其身,特别是以能源资源出口为经济主要拉动力的俄罗斯遭到的打击最大,但中印两国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俄罗斯巨大的发展潜力亦不容忽视。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是给中俄印调整经济结构、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占得发展先机提供的难得机遇,其中,中印经济的持续发展将对世界尽早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发挥重要作用。花旗首席执行官潘伟迪在2009年6月举行的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表示:“在一段时间内,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金融危机还为以中俄印等新兴大国团结一致应对危机并争取在世界政治舞台上获得更重要地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首届“金砖四国”峰会即是证明,比邻而居的中俄印三国在国际问题上的协调则更加引人注目。
中俄印关系深入发展仍面临制约
第一,中俄印三方的国家利益存在区别。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政治经济和金融体系决定了中俄印三国协调立场的不易和在地缘政治、安全和经济领域及其他各领域关注议题的不同。这种内在差异决定了三国都会根据自身利益来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进行国际合作。因此,中俄印三国很难形成比较紧密的组织或类似大西洋联盟那样的结盟关系。
第二,中俄、中印的政治互信还有待加强。中俄、中印和俄印之间虽然已经相互结成了战略关系,但三组双边关系还没能形成等边三角形。俄印关系问题较少。而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但中俄战略互信还需进一步加强。中印已经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取得长足进展,但双边关系还存在着一些棘手的难题,其中包括达赖问题和边界问题。而且中印两国民间层面的互信也不足,舆论不时炒作中印竞争的话题。
第三,美国因素对中俄印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早在普里马科夫提出“俄中印战略三角”构想之初,美国就十分警觉,担心一旦三国结盟,将挑战美欧日地理上的“一条线”。但实际上,虽然三国原则上都一致认为,应该建立一个更加民主公平的国际体系,致力于推进世界多极化,但作为单个国家,中俄印三国都把对美国的关系视为各自外交的重中之重,都希望加强这种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美国因素对中俄印三角关系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奥巴马上台以后,继承了小布什政府对美印关系的调整,“重启”了美俄关系,提升了美中关系定位,因而使得美国因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了中俄印进一步深化相互关系的外部动力。奥巴马执政一周年,但在很多问题上都还没有取得重大实质性的收获,现有政策能否继续还有待观察,对中俄印三角关系发展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也就可能长期并存,从而使之更具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王栋)
中俄印关系发展势头良好
第一,中俄印三角关系的发展在三国都具有内在的动力和巨大的潜力。中俄印三国同属“金砖四国”行列,人口合计占全球总人口的40%以上,GDP合计占全球GDP总额的15%以上。三国地理上接近,中俄、中印均有上千公里的陆地边界。三国都致力于提高各自国家的国际地位,都认为必须对现存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秩序进行必要改革,在国际事务上持有相同或相近的看法,都面临着反对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任务,三国都将发展本国经济和加强彼此经贸合作视为战略合作的重要平台。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发生后不久,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印并在与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会谈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提出:中俄印三角关系“在多边对话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大大有助于加强新出现的多极化并促进世界主要国家的集体领导”。
第二,中俄印三角关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机制化”基础。中俄印“战略三角”最早在1998年由俄总理普里马科夫访印时首次提出,但当时并未得到响应。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三国都认识到,加强三角关系有助于维护自身的重要利益,有助于应对日益明显的美单边黩武政策,因而首先于2001年9月在二轨层次开始探讨合作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官方接触。2002年9月和2003年9月,三国外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了非正式会晤,2004年叉在阿拉木图亚洲安全与信任会议期间进行了会晤。2005年6月三国外长首次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正式的“非正式会晤”,会后正式发表联合公报,认为“加强中俄印三边伙伴关系符合三国长远的国家利益”,深信三方具体领域的互利合作“将对巩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实质性贡献”。2006年7月,八国峰会期间三国领导人举行了历史性的会谈,标志着中俄印三国将开始逐步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
第三,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俄印三角关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西方主要经济体均受重创。中俄印三国虽然不能独善其身,特别是以能源资源出口为经济主要拉动力的俄罗斯遭到的打击最大,但中印两国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俄罗斯巨大的发展潜力亦不容忽视。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是给中俄印调整经济结构、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占得发展先机提供的难得机遇,其中,中印经济的持续发展将对世界尽早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发挥重要作用。花旗首席执行官潘伟迪在2009年6月举行的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表示:“在一段时间内,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金融危机还为以中俄印等新兴大国团结一致应对危机并争取在世界政治舞台上获得更重要地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首届“金砖四国”峰会即是证明,比邻而居的中俄印三国在国际问题上的协调则更加引人注目。
中俄印关系深入发展仍面临制约
第一,中俄印三方的国家利益存在区别。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政治经济和金融体系决定了中俄印三国协调立场的不易和在地缘政治、安全和经济领域及其他各领域关注议题的不同。这种内在差异决定了三国都会根据自身利益来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进行国际合作。因此,中俄印三国很难形成比较紧密的组织或类似大西洋联盟那样的结盟关系。
第二,中俄、中印的政治互信还有待加强。中俄、中印和俄印之间虽然已经相互结成了战略关系,但三组双边关系还没能形成等边三角形。俄印关系问题较少。而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但中俄战略互信还需进一步加强。中印已经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取得长足进展,但双边关系还存在着一些棘手的难题,其中包括达赖问题和边界问题。而且中印两国民间层面的互信也不足,舆论不时炒作中印竞争的话题。
第三,美国因素对中俄印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早在普里马科夫提出“俄中印战略三角”构想之初,美国就十分警觉,担心一旦三国结盟,将挑战美欧日地理上的“一条线”。但实际上,虽然三国原则上都一致认为,应该建立一个更加民主公平的国际体系,致力于推进世界多极化,但作为单个国家,中俄印三国都把对美国的关系视为各自外交的重中之重,都希望加强这种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美国因素对中俄印三角关系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奥巴马上台以后,继承了小布什政府对美印关系的调整,“重启”了美俄关系,提升了美中关系定位,因而使得美国因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了中俄印进一步深化相互关系的外部动力。奥巴马执政一周年,但在很多问题上都还没有取得重大实质性的收获,现有政策能否继续还有待观察,对中俄印三角关系发展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也就可能长期并存,从而使之更具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