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多媒体走进语文课堂,当它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有一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淡化甚至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集中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弱化学生语言学习能力,无视学科特点,图解课文,限制学生想象力,淡化了教学语言,抹杀了学科个性,走进了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对此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摆正教与学的关系,研究认知规律,尊重学科特点,提高课件质量,从而让多媒体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多媒体的介入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像、音乐、动画等各种媒体信息结合起来,使“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给我们语文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但是,多媒体无论怎样变化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片面追求多媒体的“多样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走进了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淡化甚至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
多媒体教学只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作为教师,在发挥自己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一些优质课课堂上,一些教师的多媒体的演示可谓“异彩纷呈”,在“花样”上大下工夫,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把课堂上所要讲解的课文内容、问题和答案都预先罗列在课件上,教学程式是固定的,在教学中一旦教师产生了“灵感的火花”,却很难对教学进行及时调整。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也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主动创造的火花逐渐悄声熄灭。更有甚者,一些教师把多媒体当做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增强练习密度的“法宝”,多媒体成为他们固守应试教育阵地、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帮凶”,在课堂上学生没有时间对课本内容进行细读、研究 ,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学生,造成画蛇添足、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所以多媒体本是一种教学工具,教师不能只当“解说员”,而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一堂生动的语文多媒体课如同一件伟大的艺术品,需要给欣赏者以更多的想象空间,这样才会给他们带来思考、启迪与智慧。
二、集中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弱化学生语言学习能力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反而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这对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显然是利少弊多,如此下去,势必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甚至造成学生思维水平的停滞不前。
另外,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使传统的“黑板+粉笔十教材”的单一表现方式,变得多元化、可视化,从而让整个教学活起来。但是,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第一点是板书在课堂上留时间较长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复习。第二点是好的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第三点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增删。所以,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这样取长补短,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图解课文,限制学生想象力
语文学习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和想象,文字是一种有着无比巨大想象空间的独特艺术,这种想象空间,是任何视觉的手段都无法替代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学习的课堂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许多东西是需要心灵感悟的。如果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忽略语言文字本身的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把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景统一于某一图像中,就会剥夺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而且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学离不开语文教师的创造个性,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演示员,更是一个教育者、引导者。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这是一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展示自己创造的个性,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让学生领悟学习的真谛,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盲目移植,为用而用
一些老师在需要使用多媒体手段时在互联网上到处搜索,盲目移植,张冠李戴,或是只是照搬现存的多媒体课件,按照别人的设计来讲课,教学过程格式化、受制于人,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语文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来设计制作,它凝聚着制教师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盲目移植的。事实告诉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上都有其个性特征,即使是对同一课文,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在教学中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但只要运用得当,就都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出现使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成为教育领域的另一次革命。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大大增强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我们在大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不能忽略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和传统的教学规律。要以传授知识、提高学生能力为宗旨,达到优化课堂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多媒体的介入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像、音乐、动画等各种媒体信息结合起来,使“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给我们语文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但是,多媒体无论怎样变化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片面追求多媒体的“多样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走进了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淡化甚至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
多媒体教学只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作为教师,在发挥自己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一些优质课课堂上,一些教师的多媒体的演示可谓“异彩纷呈”,在“花样”上大下工夫,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把课堂上所要讲解的课文内容、问题和答案都预先罗列在课件上,教学程式是固定的,在教学中一旦教师产生了“灵感的火花”,却很难对教学进行及时调整。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也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主动创造的火花逐渐悄声熄灭。更有甚者,一些教师把多媒体当做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增强练习密度的“法宝”,多媒体成为他们固守应试教育阵地、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帮凶”,在课堂上学生没有时间对课本内容进行细读、研究 ,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学生,造成画蛇添足、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所以多媒体本是一种教学工具,教师不能只当“解说员”,而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一堂生动的语文多媒体课如同一件伟大的艺术品,需要给欣赏者以更多的想象空间,这样才会给他们带来思考、启迪与智慧。
二、集中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弱化学生语言学习能力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反而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这对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显然是利少弊多,如此下去,势必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甚至造成学生思维水平的停滞不前。
另外,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使传统的“黑板+粉笔十教材”的单一表现方式,变得多元化、可视化,从而让整个教学活起来。但是,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第一点是板书在课堂上留时间较长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复习。第二点是好的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第三点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增删。所以,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这样取长补短,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图解课文,限制学生想象力
语文学习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和想象,文字是一种有着无比巨大想象空间的独特艺术,这种想象空间,是任何视觉的手段都无法替代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学习的课堂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许多东西是需要心灵感悟的。如果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忽略语言文字本身的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把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景统一于某一图像中,就会剥夺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而且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学离不开语文教师的创造个性,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演示员,更是一个教育者、引导者。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这是一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展示自己创造的个性,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让学生领悟学习的真谛,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盲目移植,为用而用
一些老师在需要使用多媒体手段时在互联网上到处搜索,盲目移植,张冠李戴,或是只是照搬现存的多媒体课件,按照别人的设计来讲课,教学过程格式化、受制于人,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语文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来设计制作,它凝聚着制教师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盲目移植的。事实告诉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上都有其个性特征,即使是对同一课文,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在教学中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但只要运用得当,就都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出现使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成为教育领域的另一次革命。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大大增强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我们在大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不能忽略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和传统的教学规律。要以传授知识、提高学生能力为宗旨,达到优化课堂和提高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