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年末,去了趟以色列,是为参加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和闪亮文化传播公司(Shinework Media)共同发起的《犹太人在近代中国》大型历史图片展开幕礼。这个展览是我和国内著名学者、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教授近30年交情的写照。30年来,我们的友谊始终凝聚在一件事上:向全世界介绍中国人民向犹太民族伸手相助的动人事迹,用民间和人文交流的办法促进中国和以色列的友好合作关系,并为中美关系的顺利发展争取在美国犹太人群体的支持。
犹太人最早在公元8世纪前后就进入中国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在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同時,无私接纳、救助了数万被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拒绝入境的欧洲犹太难民,成为历史佳话,充分表明了中国人民和犹太人民之间的珍贵友谊。让更多人了解它、记住它、流传它,是和平的需要、友谊的需要、人道的需要。
潘光专注学问,我侧重传播,我们的这项事业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汪道涵先生的鼎立支持和悉心指导,直到2005年他老人家去世都没有停止过。我们最大的一个成果便是策划了《犹太人在近代中国》图片展,使用的图片多由犹太难民家庭捐赠,真实再现了近代特别是二战期间受迫害犹太人辗转来华的经历。我们把展览办到了洛杉矶、旧金山,在当地引起轰动,美国犹太人面对珍贵历史影像拭泪的场景一次次撞入眼帘。
2008年主持洛杉矶展览开幕活动的是前外交部副部长、常驻联合国代表王英凡大使,他后来对我说,从事外交工作半个多世纪,只有那次洛杉矶之行“自始至终面对的都是感激和尊敬的目光”。
2016年12月2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犹太人在近代中国》图片展走进以色列,在特拉维夫巴伊兰大学拉马特甘校区的莱斯利与苏珊·贡达纳米技术馆开幕,巴大校长丹尼尔·赫斯考维茨拉比和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前中信集团董事长孔丹共同剪彩。中国驻以使馆临时代办蔡蔚鸣致辞指出,二战期间犹太人和中国人惨遭法西斯屠杀,人类的这段历史应该永远被铭记,更要以这段历史记忆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两国人民、两个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蔡代办还宣布该展览拉开纪念中以建交25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展览的以方主办机构巴尔伊兰大学副校长阿里·扎班教授在讲话中说,“以色列和中国在25年前建交,但在今天之前从来没有举办过如此规模的展览”。美国犹太人委员会驻以办事处主任莱博维琪致辞说,美国犹太人深刻理解中美、中以关系的重要性,愿为中犹人民友好和中以、中美关系发展付出更多努力。著名国际犹太人组织西蒙·维森塔尔中心执行主任亚伯拉罕·库珀(注:《世界知识》杂志2015年第16期曾发表对他的专访)与隶属该中心的宽容博物馆馆长丽碧·杰福特女士专程从洛杉矶赶来,表示希望这个展览能实现全球巡展,将来再去柏林、维也纳、华沙、莫斯科……
在以停留期间,专门前往耶路撒冷参观了大屠杀纪念馆和哭墙、大卫城,听《金色的耶路撒冷》那首歌反复唱:“我坐在高墙下一遍遍缅想,重寻那远去的时光;哭墙下的泪水至今从未干过,摇曳的烛光下有受难者的脸庞”;“愿和平不再只是奢望,你不再悲伤……”听这歌声,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心灵是相通的,记忆是传承的,历史上相似的苦难和相互伸出的援手比共同利益更能撑起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持久关系,中国要真正走向世界必须抓住“人心工程”这个纽带,而我们今天所做的连通人类基本价值的点滴工作,正是筑就未来“美好之城”的抔土。
令我伤心的是,此次展览赞助者之一、20世纪初曾活跃在上海滩的巴格达犹太家族的著名慈善家奈姆·丹古尔先生本答应为展览发来祝贺视频,却在开幕前夕以101岁高龄在伦敦家中去世,以他名字命名的巴伊兰大学丹古尔中心正是此次展览的以方承办机构。他的去世也使我想起在闪亮公司制作的纪录片《天堂的记忆》中出镜的那些犹太老者。
我参加过三次犹太难民重返中国的团聚活动,一次在哈尔滨,两次在上海,参加者们把这项活动称作“集体回归”。2006年的上海聚会是潘光教授组织的,我们闪亮公司派记者做了采访,以之为素材制作了纪录片《天堂的记忆》,内容便是年迈的犹太难民对当年上海生活的追忆。他们最终带着没有讲完的故事在过去十年间纷纷离世,2006年的上海聚会终成“集体回归”的绝响。
由此我们必须思考,感人的故事谁来继续讲述。
犹太人最早在公元8世纪前后就进入中国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在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同時,无私接纳、救助了数万被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拒绝入境的欧洲犹太难民,成为历史佳话,充分表明了中国人民和犹太人民之间的珍贵友谊。让更多人了解它、记住它、流传它,是和平的需要、友谊的需要、人道的需要。
潘光专注学问,我侧重传播,我们的这项事业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汪道涵先生的鼎立支持和悉心指导,直到2005年他老人家去世都没有停止过。我们最大的一个成果便是策划了《犹太人在近代中国》图片展,使用的图片多由犹太难民家庭捐赠,真实再现了近代特别是二战期间受迫害犹太人辗转来华的经历。我们把展览办到了洛杉矶、旧金山,在当地引起轰动,美国犹太人面对珍贵历史影像拭泪的场景一次次撞入眼帘。
2008年主持洛杉矶展览开幕活动的是前外交部副部长、常驻联合国代表王英凡大使,他后来对我说,从事外交工作半个多世纪,只有那次洛杉矶之行“自始至终面对的都是感激和尊敬的目光”。
2016年12月2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犹太人在近代中国》图片展走进以色列,在特拉维夫巴伊兰大学拉马特甘校区的莱斯利与苏珊·贡达纳米技术馆开幕,巴大校长丹尼尔·赫斯考维茨拉比和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前中信集团董事长孔丹共同剪彩。中国驻以使馆临时代办蔡蔚鸣致辞指出,二战期间犹太人和中国人惨遭法西斯屠杀,人类的这段历史应该永远被铭记,更要以这段历史记忆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两国人民、两个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蔡代办还宣布该展览拉开纪念中以建交25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展览的以方主办机构巴尔伊兰大学副校长阿里·扎班教授在讲话中说,“以色列和中国在25年前建交,但在今天之前从来没有举办过如此规模的展览”。美国犹太人委员会驻以办事处主任莱博维琪致辞说,美国犹太人深刻理解中美、中以关系的重要性,愿为中犹人民友好和中以、中美关系发展付出更多努力。著名国际犹太人组织西蒙·维森塔尔中心执行主任亚伯拉罕·库珀(注:《世界知识》杂志2015年第16期曾发表对他的专访)与隶属该中心的宽容博物馆馆长丽碧·杰福特女士专程从洛杉矶赶来,表示希望这个展览能实现全球巡展,将来再去柏林、维也纳、华沙、莫斯科……
在以停留期间,专门前往耶路撒冷参观了大屠杀纪念馆和哭墙、大卫城,听《金色的耶路撒冷》那首歌反复唱:“我坐在高墙下一遍遍缅想,重寻那远去的时光;哭墙下的泪水至今从未干过,摇曳的烛光下有受难者的脸庞”;“愿和平不再只是奢望,你不再悲伤……”听这歌声,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心灵是相通的,记忆是传承的,历史上相似的苦难和相互伸出的援手比共同利益更能撑起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持久关系,中国要真正走向世界必须抓住“人心工程”这个纽带,而我们今天所做的连通人类基本价值的点滴工作,正是筑就未来“美好之城”的抔土。
令我伤心的是,此次展览赞助者之一、20世纪初曾活跃在上海滩的巴格达犹太家族的著名慈善家奈姆·丹古尔先生本答应为展览发来祝贺视频,却在开幕前夕以101岁高龄在伦敦家中去世,以他名字命名的巴伊兰大学丹古尔中心正是此次展览的以方承办机构。他的去世也使我想起在闪亮公司制作的纪录片《天堂的记忆》中出镜的那些犹太老者。
我参加过三次犹太难民重返中国的团聚活动,一次在哈尔滨,两次在上海,参加者们把这项活动称作“集体回归”。2006年的上海聚会是潘光教授组织的,我们闪亮公司派记者做了采访,以之为素材制作了纪录片《天堂的记忆》,内容便是年迈的犹太难民对当年上海生活的追忆。他们最终带着没有讲完的故事在过去十年间纷纷离世,2006年的上海聚会终成“集体回归”的绝响。
由此我们必须思考,感人的故事谁来继续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