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以及中外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交际和阅读能力,又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外语教学之中。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呢?我通过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成为学生表率,营造德育气氛
  俗话说“为人师表”,教师是在育人,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这才是德育。教师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形象会对学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教书育人,离不开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教书育人的最基本要求。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认为注重“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自己的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要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启迪学生;要处处以身作则感染学生。
  二、注重学生情感教育,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研究表明,中学阶段是学生情感性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要始终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例如: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地向学生道歉;对学生的哪怕是丁点的进步都要及时表扬,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受尊重的,自己的努力是得到老师的认可的。这样不但不会使教师的面子受损,反而能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初中英语教材是一套系列教材,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情感,感染和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学习外国风俗习惯的时候,教师一方面传授给学生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国内外风俗习惯的异同,让学生了解中国更多的文化,适时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比如,如果被人当面赞美“You are a pretty girl!”、或“You look beautiful today.”时,西方式的回答一般都是:“Thank you.”西式的回答直截了当,而中式的回答因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体现出谦虚谨慎的语气。另外在课堂上,每节课刚开始的时候都会有Free Talk 这一环节。也就是让大家轮流给同学们读一些英语名言警句、外国名人小故事等。此做法的好处有很多,除了锻炼学生的口语,还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学到很多课本之外的道理,以此也就受到了良好熏陶。
  我们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将德育自然地渗透在平常的教学中。随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生理和个性特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不但丰富了课堂文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善恶、美丑。
  四、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然而英语又是一门实践课程,英语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与课内、外活动相结合,例如在说的方面,我鼓励学生在课堂多发言,并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圣诞晚会等活动创造机会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充分展示自我。对于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采取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的方法,给予更多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出学习热情。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树立学生的良好品德,教师必须深究教材、合理设计教学,找到最佳的切入点,做到既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又能成功地渗透德育内容,达到英语教学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水乳交融的境界,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其他文献
【摘要】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环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选用合适的软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 数学课程;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期刊
根据多年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想象力、对数字不敏感、感觉数学学科复杂而导致畏惧心理的困难现象,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许多教师均开始针对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寻找方法——课堂教学“生活化”这个教学手段也就出现了。然而,现实中对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运用却存在着诸多误区,作者通过在某年级连续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在正确认识误区的同时也初步形成了系统的
期刊
【摘要】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因此,在小学数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才能真正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使学生真正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并将数学融于自身的整体素质之中。  【关键词】 数学;生活;联系  小学数学
期刊
几年的数学教学经历告诉我们,在数学课堂上如果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调动不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教师无论有多大的能力和多深的学问,最终的教学效果还是失败的。爱因斯坦曾经把兴趣比喻成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充分表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学内容深深出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成探求新知的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
期刊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惧怕”高中数
期刊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少老师认为,作业评价就是批改作业,没有把作业批改上升到作业评价的高度。有的老师甚至连给学生评定一个等级和分数的功夫也省去了,只是简单的打一个“√”或者“×”,或者写一个“阅”字了事。有的老师在作业评价时,对好学生的作业往往批改得十分仔细
期刊
多媒体由于具有图、文、声、像并茂这样的特点,所以,它能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并将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因而,在数学课堂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变*苦学*为’乐学’,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理性的传授和令人愉悦的陶冶融为一体,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主动获取知
期刊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阅读跟数学技能的水平很不对称。有的学生面对文字题、应用题时就“傻眼”了,难以应对。例如当学生直接计算两个数字的和或者差时,他们可以准确无误地完成;然而,把这两个数字放在文字题中时(例如比多比少问题),他们就不知道是应该求和还是求差。甚至,有的学生见到应用题就说不会做,可如果你让他把题目读一读,有的学生则马上会说我会了而且解答的十分正确。事实上,很多学生对数学中的基本语
期刊
课堂教学中的引入是一堂课的启动点,是从一个问题转到另一个问题的连接键。富于艺术的引入,可使学生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可立即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的思想、思维集中到课堂上,并能把学生的思路带到一个新的境界,诱发学习动机、兴趣和积极性。数学课堂中常用的引入艺术如下:  一、复习引入  通过复习旧知识,承上启下,导入新课,从而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正所谓温故知新。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时,先复习等腰三
期刊
后进生不是永恒的,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这样揭示后进生:“后进生是后来进步的学生”。后进生问题给教育工作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但是如果多给他们一点时间,运用恰当对他们进行教育,他们还是会转化为优秀生。作为后进生本人,应正视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对自己有信心,不言败,不放弃,不断锻炼自我的意志。在学习生活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与教师接触,老师也是沟通孩子与家长的桥梁。能不能使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