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上交付WAF能力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en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亚马逊AWS(亚马逊云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北京技术峰会召开。作为全球著名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AWS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事实上,亚马逊AWS非常强调生态系统的建设,所以也更加开放。这样的发展策略就使一批优秀的服务商围绕在亚马逊AWS周围,它们与亚马逊AWS共同打造完整的云服务体系并交付给用户。
  在亚马逊AWS的众多合作伙伴中,有一个安全公司的身影,它认为,安全的本质就是服务。通过云计算的模式,安全可以更好地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它就是安全宝。
  在云上做安全
  在亚马逊AWS北京技术峰会上做了主题演讲的安全宝CTO Tony Lee,近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告诉记者,安全宝作为与亚马逊AWS中国合作的首批安全厂商,它已经可以为AWS中国的用户提供Web应用防护等安全服务。
  安全宝是李开复创办的“创新工场”中唯一一个安全领域的投资项目,为用户提供的是基于云的网络安全服务。相对于传统的安全厂商,安全宝最大的特点和创新在于,其“替身安全”的服务理念和“一站式”的安全解决方案。它可以帮助网站在零部署、零维护的情况下,为用户主动拦截和抵御包括黑客渗透、CC、DDoS等类型在内的网络攻击。
  “使用了安全宝的Web应用防护服务之后,用户的IP地址实际上就被屏蔽掉了。黑客如果要对用户实施攻击,是看不到用户IP地址的,只能看到安全宝的IP地址。安全宝就相当于一块盾牌,挡在用户的网站之前,帮用户抵御可能遭到的恶意攻击。”Tony说。
  事实上,安全宝突破传统安全厂商的交付模式,利用云服务的特性,为用户提供云安全服务。安全宝在亚马逊AWS上提供的Web应用防护也被称为云WAF(Web Application Firewall,Web应用防火墙),和传统的WAF对应,云WAF就是在通过云服务的方式交付了WAF的安全防护能力,同时不需要用户购置设备,更不需要用户进行管理和维护。
  “我们始终认为,安全就是一种服务。用户需要的其实是安全防护的能力,但是大多数用户没有专业的技术能力,更没有必要进行人员、设备的投入。通过云服务的方式,这些用户就可以非常容易地享受到安全宝提供的安全防护能力,这种基于云服务的安全交付模式对用户是非常有利的,大幅降低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需的安全技术门槛和成本。”Tony说。
  管家式服务
  安全宝的云WAF相对于传统WAF,为用户节约了高昂的硬件部署成本和人工运维成本。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普通用户通过云模式,可以非常容易地享受到专业的安全技术能力。
  “在安全领域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防火墙在部署后很长时间都不进行更新,一次配置完成后就一直沿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安全威胁,这种方式根本行不通。”Tony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很多企业没有专业的安全技术能力,即使购置了安全设备,也无法进行及时的更新和防护策略调整。
  Tony介绍,安全宝提供的管家式服务,就是把企业所有的安全保障和运维管理工作都交由安全宝的专家团队来做。这些安全专家每天都会对日志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安全规则及时进行修正,帮助用户解决各类问题,能够保证恶意攻击拦截率在99.9%以上,同时将误报率降到最低。
  事实上,安全宝的管家式服务非常灵活。比如,用户在使用传统的抗DDoS产品都会遭遇带宽瓶颈,而安全宝独特的替身代理模式,在用户遭遇DDoS攻击时,自动将攻击流量调度到安全宝抗DDoS中心,完全不占用用户的网络资源。此外,针对黑客发起的CC攻击,传统DDoS产品往往无能为力,而安全宝专家团队能进行应急响应,快速解决这类问题。
  推出混合云
  “亚马逊AWS是目前业界非常出色的公有云服务平台,它在多区域迁移、弹性计费等方面的优势,让用户可以获得更多收益。”Tony认为,亚马逊AWS上汇聚了很多高端的用户,它们对Web安全防护的需求更加迫切。作为亚马逊AWS中国的首批合作伙伴,安全宝的Web安全防护能力完全能够满足它们的Web安全需求。
  “作为国内率先推出的网站安全云品牌,安全宝提供的服务本身就是基于云端的,与亚马逊AWS同样具有‘云’的基因,因此两者的合作理所当然,也可谓天作之合。同时,云计算应用的不断落地,也推动着安全服务的云化。未来,60%到80%的安全服务将会搬到云端,这不仅可以为企业降低硬件部署成本,而且将减少繁琐的运维压力。”Tony说。
  事实上,安全宝目前已经跟新浪云、腾讯云、金山云、电信云等国内诸多云计算平台达成合作,为其用户提供加速、安全等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之时,安全宝为基于这些云平台的移动开发者,提供了全面的安全服务,助力这些企业和开发者成长壮大。
  Tony告诉记者,安全宝目前已经为数十万用户提供了云服务,具有丰富的经验。为了支持大型企业用户的安全防护需求,目前安全宝还推出了混合云的交付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安全宝可以为大型用户的公有云和私有云环境提供一体的安全服务。
  “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它们所面临的网络攻击的水平和强度都更高,很有可能会遇到APT这样的高级攻击。所以,它们更加需要专业化和定制化的安全服务。”Tony表示,安全宝的混合云服务,正是为了满足这些企业的安全防护需求。
其他文献
央企在成立之初普遍没有平台概念,发展到现在进行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急需一个平台产品作为支撑。近日在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用友公司)举办的主题为“新技术、新模式”UAP、NC6产品技术研讨会上,中外运长航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经理王百谦这样表达了对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迫切需求。  关注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集团企业CIO,王百谦不是一个特例。在当天的研讨会上,国药集团信息中心主任雷万云、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
不管是云服务提供商,还是传统软件供应商,都应该在云计算面前重新审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采取一条适合自己的扩张或者转型之路。  —— 本报记者 邱燕娜  近日,知名ERP云计算厂商NetSuite宣布,将通过与三维设计软件提供商欧特克达成战略合作,将云PLM系统纳入其SaaS服务中,以便制造业的企业从开发设计、产品交付、生产再到多渠道销售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上都能够全方位地使用云服务。
11月29日,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研发建立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可信应用平台及其对外服务窗口“利猫网”正式上线发布。据悉,该平台是国内首个保障移动应用软件全生命周期安全的第三方综合性服务平台,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规划司、科技司等司局的部署与指导下,历时三年建设完善并正式对外推出。  移动应用管理新思路  目前,移动互联网软件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变化迅速,直接引发许多新问题的出现以
随着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开始注意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环境问题。对于上班族来说,在办公室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在家中的时间,办公室的环境问题成为了上班族非常关注的问题。人们也开始注意办公室中破坏环境的污染源。  打印机作为日常办公必不可少的用品,在每个办公室都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有些业务繁忙的办公室,还配备了多台打印机以满足大印量的需求。  成像原理造成污染无法避免  在日常办公中,激光打印机得益
本报讯 2月28日,为期四天的201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13)闭幕。国内手机厂商成为此届MWC的潜在主角。  作为全球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通信展会,MWC每年都吸引除苹果以外的国内外终端厂商参展。从以往的展会情况来看,包括三星、摩托罗拉、索尼、诺基亚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手机巨头都会在展会上发布重磅或者旗舰级产品。不过在本次大会上,国际厂商推出的新品与以往有所不同,价格高昂的旗舰机型数量减少,
深圳市赛蓝科技有限公司(Cylan,简称赛蓝科技)于2005年9月成立于深圳,是深圳市认定的双软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云计算技术、虚拟化技术、VPN技术、统一安全认证技术等,并致力于通过先进的技术满足人们的移动办公和信息安全的需求,是国内移动虚拟化方案的领导者。  依托强大的技术实力,赛蓝科技于2010年进行移动互联网相关产品的研发,其中移动云产品iCAB将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应用于手机和i
2014年对于南大通用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南大通用的核心产品率先进入金融领域的关键业务系统,与IBM战略合作后获得Informix技术授权,搭建PB级的结构化大数据测试验证平台,公司人员规模快速扩张等种种迹象表明,南大通用在2014年厚积薄发。本报记者近日独家专访了南大通用董事长崔维力博士,听他讲述过去一年南大通用的蜕变。  蓄势待发  记者:2014年,南大通用的数据库发展和创新之路经历了哪些变
IDC预期,今年全球半导体营收增长6.9%至3200亿美元,5月预估为增长3.5%。该市场研究公司还预测,2014年半导体营收较2013年增长2.8%至3290亿美元,2017年将达到3660亿美元。
一位用户打开千千静听软件,随着曼妙音乐的播放,网络的另一头已透过电脑摄像头监视到了用户周围环境;  一个带有新浪微博标识的提醒用户中奖的网页,实际上只是套取用户信息的钓鱼网站……  3月26日,在广州举办的“真的安全”消费者普及教育活动中,微软通过视频向众人展示了装有非正版Windows的电脑被黑客攻击的真实一幕。微软“真的安全”活动旨在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非正版软件带来的安全风险,推广正版软件知
多年来,统一通信一直难以摆脱“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问题。企业的巨大投资,在实际应用时往往很难兑现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通信”:不同通信平台融合得并不顺畅,不同沟通方式难以统一,跨平台操作时要重新学习操作方法,新出的好用的沟通工具总不在“统一通信”的管辖范围内……很多时候,企业用户不得不努力适应这些问题带来的不适。  统一通信市场似乎对用户提出了一条“潜规则”:要想实现高效的企业通信协作,就注定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