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四岁多,经常问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但令我诧异的是,在自己的课堂或别人的课堂上都只是教师向学生提问,而很少看到学生提问。这不禁让我疑惑;三四岁的小孩都会围着大人不停地提各种各样的问题,怎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就没有问题了呢?
一直以来,教师问,学生答,似乎天经地义。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专利”,但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按照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再加工来设计的,学生只有被动接受,失去了提问的权利,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说不上创新能力的发展了。
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引导学生质疑有助于教师知道学生的疑难不解之处,从而有针对性进行教学。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1.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从教十几年来,我有一个固定的做法:每篇课文学习前都要求学生提前预习,预习的内容除了字词等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的问题自问自答,有的问题给同桌解答,实在不会的课堂上提出来由老师解答等,通过这种训练方式让学生明确 “带着问题读书”、“读书必发问”的重要性。
2.通过课题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经常推敲文章标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上出示课题后,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这样既理解了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
如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将”和“相”分别指的是谁?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将相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课文是写“将”还是“相”?“将”和“相”为什么不和?又是怎样和好的?等等。质疑后我很快抓住“将和相为什么不和?又是怎样和好的?”这个主要问题,让学生初读课文后,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很快理清了文中三个小故事,了解了小故事中“不和”到“和”的内在联系,而其他的几个故事在读的过程中便迎刃而解了。
3.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时,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这是引导学生质疑的好机会,教师在阅读中要指导学生从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重点段、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课文结构、表达方法等方面进行质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养成读书时随处置疑的习惯,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如: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最后3个自然段,要求学生联系上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问“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的问“小女孩为什么死了,嘴角还带着微笑呢?”也有的问“小女孩死得那么惨,为什么还说‘幸福’?”等等,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深受感动。
4.在教学结束后继续培养质疑能力
学生学习完课文后,整合全篇课文内容,再联系生活实际,又会产生新的疑问。如教学《凡卡》后,学生问:凡卡的信他爷爷能收到吗?他今后的生活会怎样?这样学生就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学了《一夜的工作》后,有学生问:周总理为了全国,工作是那么劳苦、简朴,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大小官员工作不认真,还贪污受贿呢?此问更是拓展了学生思维。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看、多问、多说、多思考,让他们能自己“跳起来摘果子”,尽量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余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因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的质疑解疑,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他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的依赖心理,由一个“学会者”真正变为一个“会学者”。
一直以来,教师问,学生答,似乎天经地义。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专利”,但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按照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再加工来设计的,学生只有被动接受,失去了提问的权利,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说不上创新能力的发展了。
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引导学生质疑有助于教师知道学生的疑难不解之处,从而有针对性进行教学。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1.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从教十几年来,我有一个固定的做法:每篇课文学习前都要求学生提前预习,预习的内容除了字词等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的问题自问自答,有的问题给同桌解答,实在不会的课堂上提出来由老师解答等,通过这种训练方式让学生明确 “带着问题读书”、“读书必发问”的重要性。
2.通过课题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经常推敲文章标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上出示课题后,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这样既理解了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
如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将”和“相”分别指的是谁?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将相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课文是写“将”还是“相”?“将”和“相”为什么不和?又是怎样和好的?等等。质疑后我很快抓住“将和相为什么不和?又是怎样和好的?”这个主要问题,让学生初读课文后,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很快理清了文中三个小故事,了解了小故事中“不和”到“和”的内在联系,而其他的几个故事在读的过程中便迎刃而解了。
3.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时,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这是引导学生质疑的好机会,教师在阅读中要指导学生从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重点段、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课文结构、表达方法等方面进行质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养成读书时随处置疑的习惯,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如: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最后3个自然段,要求学生联系上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问“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的问“小女孩为什么死了,嘴角还带着微笑呢?”也有的问“小女孩死得那么惨,为什么还说‘幸福’?”等等,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深受感动。
4.在教学结束后继续培养质疑能力
学生学习完课文后,整合全篇课文内容,再联系生活实际,又会产生新的疑问。如教学《凡卡》后,学生问:凡卡的信他爷爷能收到吗?他今后的生活会怎样?这样学生就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学了《一夜的工作》后,有学生问:周总理为了全国,工作是那么劳苦、简朴,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大小官员工作不认真,还贪污受贿呢?此问更是拓展了学生思维。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看、多问、多说、多思考,让他们能自己“跳起来摘果子”,尽量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余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因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的质疑解疑,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他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的依赖心理,由一个“学会者”真正变为一个“会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