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学生“ 村官”
大学生观念新,文化高,知识面广,思想活跃,充满朝气与热情,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1.推广科学技术,扩宽农民致富路
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预见性和创新性的发展思路是大学生“村官”的优势领域。毕业于河南财经学院的郑梦洁被选聘为息县小茴店镇李甲道村村主任助理,她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和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在村里免费为村民进行电脑培训,共培训村民310人。她拿出自己的10万元积蓄与村民合办养猪场,组织31家养殖户成立了生猪养殖合作社,同时利用自己掌握的网络知识,将村里的茶园、板栗园等特色项目发布到新农村商业网站上,加大了本地特色产业的宣传,扩大了客源,带来了效益,受到群众交口称赞。
2.传播新知识,带来新思想
平桥区明港镇的村民们反映,来到他们村工作的大学生们有知识、有见解,为农村带来新知识、新观念。“农村大多数人还是有点重男轻女,如有些人家为了生男孩子就想法设法找门路,有些人找关系检查知道是女孩子还会做流产,对女孩子教育也不够重视,但小宋(段湾村村主任助理)就把村民集起来开会、讲道理,还逐一做工作,通过录像、实例甚至法律等来做村民工作,效果比以前直接罚款、扒房子好多了。在村里办起了教育班,主要讲解如何更好引导孩子、管理教育孩子等问题,现在我们的观念和以前有了很大变化,大家有什么事就会想到找小宋商量一下”。
3.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
大学生村官们务实高效,求新求变的工作方式给当地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罗山县子路镇张店村委会办公室里的电脑和打印机原来一直处于休息状态,上面落满灰尘,自从大学生黄倩来了以后,便捡起这个长久以来很少有人动用的电脑设备,起草、修改、打印各类资料、协议,大大提高了村委会的办公效率,让村民们很佩服。同时她还利用网络远程教学技术,把农作物生产技术、农民创业经验等以便捷的方式传授给农民,改变了以往主要通过专家面授、村民交流等费时、费财的技术传播方式,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赢得了村民的一致称赞。
4.利用创业资金,推动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村官”们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村办实体,有力的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信阳市明确要求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农村改革发展,并为他们提供信息咨询、小额贷款等服务,鼓励创业。市委组织部通过银行争取信贷资金3亿元,其中重点扶持创业大学生“村官”100个,资金1000万元。良好的环境激发了大学生创业的激情,据统计,全市大学生“村官”在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参与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1432个,帮助发展专业大户887个,创办经济实体208个,争取项目资金1970多万元,参与招商引资790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做法给农村带了新观念、新技术、新的工作方式,有效的缓解了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受到了农村各方面广泛欢迎和充分肯定,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还缺乏相应配套的管理制度和保障制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我认为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资福利低,地区差异大,贫困地区“村官”扎根农村困难
在这次调查中,每当我问到“村官”们的工资和福利的时候,他们总是无奈的咧嘴一笑。大学生“村官”面临的第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经济待遇偏低。据潢川县张集村主任助理童怡伟(湖北大学毕业生)讲:“市里面拨发的安置费和补助以及每个月的工资都能够按时按量的发放。但是按照这里村干部的工资标准,村主任月工资最高为800元,我上任一段时间了,还没领到工资,就已经倒贴了1000多元。村里没有什么企业,村民都是靠种地生活,实在太穷,连办公经费都拿不出,就不忍心再问村里要钱了。复印个啥东西,上县城办事的路费,都是我自己出钱倒贴”。
这成为了大多数大学生“村官”的现实写照。在不同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待遇也不相同,对他们的影响也很大。北京市农村大学生“村官”每月工资在2000到3000元之间,且还缴纳各类社会保险;非北京生源的高校毕业生还可获北京户口。而北京户口,甚至成了某些大学生“村官”的“原始出发点”。信阳的大学生“村官”无法享受北京户口的优越条件,月工资仅仅800元,刚刚毕业的高校学生,没有其他任何经济收入,工资仍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与拥有7000万农民的农业大省河南比较,河南全省的人均月收入水平尚且有724元。
2.缺乏农村需要的专业技能,难以发挥自身优势
据统计,在信阳市的2867名农村大学生村干部中,从专业知识结构来看,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占约5% ,医学占2% ,工学占6% ,法学占4% ,经济与管理专业占20% ,哲学、历史以及其他占18% ,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47%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的知识背景远离农业发展和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没有与农村需要相符的知识背景,就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很难在农村更好地开展工作。许多大学生“村官”普遍感觉到,在农村无用武之地,发现所学的专业知识很难派上用场,工作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
3.身份尴尬,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大学生担任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再加上现有的户籍限制,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村官”身份的两难境地:既不属于乡镇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又不是村民。这种尴尬身份使很多大学生“村官”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更为现实的是他们的薪水不能正常增加,职务不能正常晋升,社会保障也不能及时办理,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工作积极性下降,甚至出现了不辞而别的现象。
4.农村工作排他性,大学生“村官”工作难度大
农村村级干部对于大学生的到来一方面积极欢迎,另一方面却又担心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日后会取而代之。在这种封建的“官本位”思想影响下,村干部对大学生是存在戒备心理的。从实际情况看,农村做“村官”的都是本村人,外来人几乎没有在村里工作的,村民也已经习惯选择他们所熟悉的人做“村官”。在城市里生活长大的大学生到村级组织工作,村民不了解他们,要与村民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就会比较困难。乡村中这种特有的排他性和封闭性,使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的难度加大,许多人难以融入到农村和农民中去,比农村基层干部需要付出更多和更艰辛的努力。
5.期望值高,功利性强
调查期间,问到一些大学生“村官”三年任期结束以后他们有何打算时,他们毫不避讳的告诉我,其实当初考“村官”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考公务员享受诸多优惠条件,把这三年当“村官”作为考取公务员的“ 跳板”和“ 直通车” 。三年以后他们将进入下一个目标状态。我所调查的36名大学生“村官”对象中,以考取公务员为明确目标的占95%以上。
三、着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建议
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迫切需要有一支高素质农村干部及技术人员。实际上近年来,大批有文化的中青年作为农民工走向城市,农村上大学的毕业生基本上再也不返回农村,许多地区农村,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干部素质相对较低,农业技术人员少,更缺乏有文化的劳动力,严重障碍新农村建设。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中央一项战略决策。它的重大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署。
1.制定明确政策,提高工资待遇
大学生“村官”的工资低是一种普遍现象。适当提高他们的工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就成了当务之急。试想,在生存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却要他们奉献,这是很不现实的。为让大学生“村官”能够安心工作,就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明确政策,特别是在工资待遇方面,要有一个政策标准,保证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报酬随着公务员工资的上涨和物价的上涨而不断提高,切实满足他们的生存需要。
据《瞭望周刊》报导,四川省在2007年以前,10年选聘到农村和基层社区任职的8000余名大学生,流失率高达70%之多。2007年度以后按照显著提高了的待遇标准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安心工作的比率则在90%以上。
2.加强农村工作能力培训,帮组提高综合素质
目前,服务于农村一线的大学生“村官”大部分都不是农学专业毕业,多数是在城市长大,既没有农村工作经验,又对农村情况陌生,农村政策了解不多,理解也不深,更不了解农村文化习俗,甚至不会用农民的语言和农民一起交流,容易与村民产生隔阂,致使部分村民对大学生当“村官”持不信任态度。政府有关部门在招聘“村官”后,首先应进行一定时间综合培训,然后再分配下去。在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后,根据情况再集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真正帮助他们提高农村工作能力。作为大学生“村官”自己沉下身子,静下心来,从头学起,尽快融入农村,提高在农村工作的综合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
3.实行政府“雇员制”,解决“村官”身份困境
在我国现行职业大典分类中,没有大学生“村官”这种职业。建议应将大学生“村官”作为一种职业进行定位,作为政府一种雇员,实行“雇员制”,真正解决他们的身份问题。这样既减轻了村里的经济压力,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福利待遇有解决的途径,又明确了政府和大学生“村官”之间的责权关系,便于对大学生“村官”服务期内的管理,使得大学生“村官”们对未来有个稳定预期,能够安心工作,使他们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4.优先选拔农村生源,鼓励农村大学生返乡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农村长大的大学生“村官”,具有城市长大的大学生“村官”更多有利条件,熟悉本地风土人情,易于与当地村民沟通,能够静下心来去为农民服务,更容易融入到农村的生活中去,开展工作也会得心应手。目前各地所开展选聘大学生“村官”计划主要是招聘大学毕业生,是否有农村背景、是否有在农村工作的经历上则没有考虑。建议在以后的招聘工作中,在同等条件下应该优先考虑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分配上应该就近分配。鼓励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返乡,在新农村建设这个大舞台施展青年人的抱负。
5.完善激励机制,注重培养“不走的”大学生“村官”
当地政府对于服务期限满的大学生“村官”考取研究生、公务员都有优惠政策。据了解,2008年以来,信阳市的大学生村官中只有17人考取了公务员。对于那些还在“村官”岗位的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如何鼓励他们立志扎根于农村、奉献自己,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甚至连最基本的鼓励措施都没有。
据了解,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57%的毕业生认为,担任“村官”是自己在就业压力下的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仅仅占到24%。应制订相应的鼓励政策,让大多数大学生“村官”能够真正扎根农村,当“村官”与公务员一样有发展前途。着力培养那些“不走的”大学生,造就一支宏大的大学生“村官”队伍,才能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
大学生观念新,文化高,知识面广,思想活跃,充满朝气与热情,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1.推广科学技术,扩宽农民致富路
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预见性和创新性的发展思路是大学生“村官”的优势领域。毕业于河南财经学院的郑梦洁被选聘为息县小茴店镇李甲道村村主任助理,她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和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在村里免费为村民进行电脑培训,共培训村民310人。她拿出自己的10万元积蓄与村民合办养猪场,组织31家养殖户成立了生猪养殖合作社,同时利用自己掌握的网络知识,将村里的茶园、板栗园等特色项目发布到新农村商业网站上,加大了本地特色产业的宣传,扩大了客源,带来了效益,受到群众交口称赞。
2.传播新知识,带来新思想
平桥区明港镇的村民们反映,来到他们村工作的大学生们有知识、有见解,为农村带来新知识、新观念。“农村大多数人还是有点重男轻女,如有些人家为了生男孩子就想法设法找门路,有些人找关系检查知道是女孩子还会做流产,对女孩子教育也不够重视,但小宋(段湾村村主任助理)就把村民集起来开会、讲道理,还逐一做工作,通过录像、实例甚至法律等来做村民工作,效果比以前直接罚款、扒房子好多了。在村里办起了教育班,主要讲解如何更好引导孩子、管理教育孩子等问题,现在我们的观念和以前有了很大变化,大家有什么事就会想到找小宋商量一下”。
3.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
大学生村官们务实高效,求新求变的工作方式给当地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罗山县子路镇张店村委会办公室里的电脑和打印机原来一直处于休息状态,上面落满灰尘,自从大学生黄倩来了以后,便捡起这个长久以来很少有人动用的电脑设备,起草、修改、打印各类资料、协议,大大提高了村委会的办公效率,让村民们很佩服。同时她还利用网络远程教学技术,把农作物生产技术、农民创业经验等以便捷的方式传授给农民,改变了以往主要通过专家面授、村民交流等费时、费财的技术传播方式,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赢得了村民的一致称赞。
4.利用创业资金,推动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村官”们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村办实体,有力的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信阳市明确要求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农村改革发展,并为他们提供信息咨询、小额贷款等服务,鼓励创业。市委组织部通过银行争取信贷资金3亿元,其中重点扶持创业大学生“村官”100个,资金1000万元。良好的环境激发了大学生创业的激情,据统计,全市大学生“村官”在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参与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1432个,帮助发展专业大户887个,创办经济实体208个,争取项目资金1970多万元,参与招商引资790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做法给农村带了新观念、新技术、新的工作方式,有效的缓解了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受到了农村各方面广泛欢迎和充分肯定,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还缺乏相应配套的管理制度和保障制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我认为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资福利低,地区差异大,贫困地区“村官”扎根农村困难
在这次调查中,每当我问到“村官”们的工资和福利的时候,他们总是无奈的咧嘴一笑。大学生“村官”面临的第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经济待遇偏低。据潢川县张集村主任助理童怡伟(湖北大学毕业生)讲:“市里面拨发的安置费和补助以及每个月的工资都能够按时按量的发放。但是按照这里村干部的工资标准,村主任月工资最高为800元,我上任一段时间了,还没领到工资,就已经倒贴了1000多元。村里没有什么企业,村民都是靠种地生活,实在太穷,连办公经费都拿不出,就不忍心再问村里要钱了。复印个啥东西,上县城办事的路费,都是我自己出钱倒贴”。
这成为了大多数大学生“村官”的现实写照。在不同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待遇也不相同,对他们的影响也很大。北京市农村大学生“村官”每月工资在2000到3000元之间,且还缴纳各类社会保险;非北京生源的高校毕业生还可获北京户口。而北京户口,甚至成了某些大学生“村官”的“原始出发点”。信阳的大学生“村官”无法享受北京户口的优越条件,月工资仅仅800元,刚刚毕业的高校学生,没有其他任何经济收入,工资仍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与拥有7000万农民的农业大省河南比较,河南全省的人均月收入水平尚且有724元。
2.缺乏农村需要的专业技能,难以发挥自身优势
据统计,在信阳市的2867名农村大学生村干部中,从专业知识结构来看,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占约5% ,医学占2% ,工学占6% ,法学占4% ,经济与管理专业占20% ,哲学、历史以及其他占18% ,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47%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的知识背景远离农业发展和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没有与农村需要相符的知识背景,就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很难在农村更好地开展工作。许多大学生“村官”普遍感觉到,在农村无用武之地,发现所学的专业知识很难派上用场,工作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
3.身份尴尬,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大学生担任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再加上现有的户籍限制,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村官”身份的两难境地:既不属于乡镇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又不是村民。这种尴尬身份使很多大学生“村官”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更为现实的是他们的薪水不能正常增加,职务不能正常晋升,社会保障也不能及时办理,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工作积极性下降,甚至出现了不辞而别的现象。
4.农村工作排他性,大学生“村官”工作难度大
农村村级干部对于大学生的到来一方面积极欢迎,另一方面却又担心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日后会取而代之。在这种封建的“官本位”思想影响下,村干部对大学生是存在戒备心理的。从实际情况看,农村做“村官”的都是本村人,外来人几乎没有在村里工作的,村民也已经习惯选择他们所熟悉的人做“村官”。在城市里生活长大的大学生到村级组织工作,村民不了解他们,要与村民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就会比较困难。乡村中这种特有的排他性和封闭性,使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的难度加大,许多人难以融入到农村和农民中去,比农村基层干部需要付出更多和更艰辛的努力。
5.期望值高,功利性强
调查期间,问到一些大学生“村官”三年任期结束以后他们有何打算时,他们毫不避讳的告诉我,其实当初考“村官”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考公务员享受诸多优惠条件,把这三年当“村官”作为考取公务员的“ 跳板”和“ 直通车” 。三年以后他们将进入下一个目标状态。我所调查的36名大学生“村官”对象中,以考取公务员为明确目标的占95%以上。
三、着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建议
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迫切需要有一支高素质农村干部及技术人员。实际上近年来,大批有文化的中青年作为农民工走向城市,农村上大学的毕业生基本上再也不返回农村,许多地区农村,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干部素质相对较低,农业技术人员少,更缺乏有文化的劳动力,严重障碍新农村建设。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中央一项战略决策。它的重大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署。
1.制定明确政策,提高工资待遇
大学生“村官”的工资低是一种普遍现象。适当提高他们的工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就成了当务之急。试想,在生存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却要他们奉献,这是很不现实的。为让大学生“村官”能够安心工作,就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明确政策,特别是在工资待遇方面,要有一个政策标准,保证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报酬随着公务员工资的上涨和物价的上涨而不断提高,切实满足他们的生存需要。
据《瞭望周刊》报导,四川省在2007年以前,10年选聘到农村和基层社区任职的8000余名大学生,流失率高达70%之多。2007年度以后按照显著提高了的待遇标准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安心工作的比率则在90%以上。
2.加强农村工作能力培训,帮组提高综合素质
目前,服务于农村一线的大学生“村官”大部分都不是农学专业毕业,多数是在城市长大,既没有农村工作经验,又对农村情况陌生,农村政策了解不多,理解也不深,更不了解农村文化习俗,甚至不会用农民的语言和农民一起交流,容易与村民产生隔阂,致使部分村民对大学生当“村官”持不信任态度。政府有关部门在招聘“村官”后,首先应进行一定时间综合培训,然后再分配下去。在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后,根据情况再集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真正帮助他们提高农村工作能力。作为大学生“村官”自己沉下身子,静下心来,从头学起,尽快融入农村,提高在农村工作的综合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
3.实行政府“雇员制”,解决“村官”身份困境
在我国现行职业大典分类中,没有大学生“村官”这种职业。建议应将大学生“村官”作为一种职业进行定位,作为政府一种雇员,实行“雇员制”,真正解决他们的身份问题。这样既减轻了村里的经济压力,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福利待遇有解决的途径,又明确了政府和大学生“村官”之间的责权关系,便于对大学生“村官”服务期内的管理,使得大学生“村官”们对未来有个稳定预期,能够安心工作,使他们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4.优先选拔农村生源,鼓励农村大学生返乡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农村长大的大学生“村官”,具有城市长大的大学生“村官”更多有利条件,熟悉本地风土人情,易于与当地村民沟通,能够静下心来去为农民服务,更容易融入到农村的生活中去,开展工作也会得心应手。目前各地所开展选聘大学生“村官”计划主要是招聘大学毕业生,是否有农村背景、是否有在农村工作的经历上则没有考虑。建议在以后的招聘工作中,在同等条件下应该优先考虑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分配上应该就近分配。鼓励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返乡,在新农村建设这个大舞台施展青年人的抱负。
5.完善激励机制,注重培养“不走的”大学生“村官”
当地政府对于服务期限满的大学生“村官”考取研究生、公务员都有优惠政策。据了解,2008年以来,信阳市的大学生村官中只有17人考取了公务员。对于那些还在“村官”岗位的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如何鼓励他们立志扎根于农村、奉献自己,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甚至连最基本的鼓励措施都没有。
据了解,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57%的毕业生认为,担任“村官”是自己在就业压力下的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仅仅占到24%。应制订相应的鼓励政策,让大多数大学生“村官”能够真正扎根农村,当“村官”与公务员一样有发展前途。着力培养那些“不走的”大学生,造就一支宏大的大学生“村官”队伍,才能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