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总结应用2种不同角度的进针方法,对危重老年患者进行手背静脉的穿刺技巧,并探讨其成功率与疼痛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于我科进行治疗的200例危重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患者自身对照法,于前1天用常规的方法穿刺(A组),于后1天以改良法穿刺(B组)。对2种方法穿刺后血管的充盈度与穿刺成功率以及疼痛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采取手臂的自然下垂法,较握拳法的静脉充盈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针角度较大时,患者静脉穿刺时,疼痛感能够减轻,并且成功率也较高。结论:采用改良法进行静脉穿刺,能够增加患者静脉的充盈度,有利于其穿刺的成功。并且取50度角进针,不但具有回血速度快,还具有局部疼痛轻以及成功率高等特点,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应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重症;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技巧
目前静脉穿刺为临床应用最为广泛与最基本的穿刺技术,同时也是护理治疗与抢救患者最重要的措施[1]。患者静脉穿刺能否成功,就直接会影响到其抢救成功的概率[2]。本文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于我科进行治疗的200例危重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患者自身对照法,于前1天用常规的方法穿刺(A组),于后1天以改良法穿刺(B组)。对2种方法穿刺后血管的充盈度与穿刺成功率以及疼痛的情况进行对比。目的在于,总结应用2种不同角度的进针方法,对危重老年患者进行手背静脉的穿刺技巧,并探讨其成功率与疼痛感的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于我科进行治疗的200例危重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有男性患者89例,有女性患者111例,患者年龄在65至82岁之间,患者均系重症患者,但患者意识较清,均能够正确的表达其自身感受,均无精神与肢体皮肤的感觉障碍。
1.2方法:应用患者自身对照法,于前1天用常规的方法穿刺(A组),于后1天以改良法穿刺(B组)。对2种方法穿刺后血管的充盈度与穿刺成功率以及疼痛的情况进行对比。
1.3判定标准:
1.3.1 疼痛判定标准:依据患者对疼痛感觉所进行的語言描述,把疼痛分成3度:①0度:患者没有疼痛反应;②Ⅰ度:患者疼痛程度能够忍受;③Ⅱ度:患者疼
痛程度不能够忍受。
1.3.2 血管充盈的判定标准:①充盈表浅:皮下仅能够见到血管;②充盈明显:静脉血管能够凸出皮肤的表面,其静脉血管没有明显的张力;③充盈饱满:静脉血管能够凸出皮肤的表面,并且张力较大。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产品与服务的统计学解决方案)软件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及处理,其数据以X±s来表示,其计量资料则用t检验,其计数资料则用X2检验,对两组间的相互比较则采用q检验,将P<0.05做为其差异标准。
2 结果
采取手臂的自然下垂法,较握拳法的静脉充盈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针角度较大时,患者静脉穿刺时,疼痛感能够减轻,并且成功率也较高,详见表-1,表-2,表-3。
表-1两组静脉充盈度对比(n,%)
表-2两组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对比
表-3两组进针疼痛程度对比(n,%)
3 讨论
3.1老年患者皮下的脂肪较少,并且皮下组织较疏松,多皱褶,其血管均发生程度不同的硬化,容易滑动,同时血管壁也变厚,其血管的管腔狭窄,以及弹性差和脆性大等,另外在加上重症老年患者大多患有多种的慢性疾病,多次反复的住院,以及常期输液,其静脉受到穿刺与药物的刺激导致血管被破坏,能够有效穿刺的部位明显减少[3]。患者手腕部以上的血管进行穿刺时,需嘱患者将拳握紧,不但有利于进行穿刺,在患者手臂下垂时,还可增加其肢体远端的浅静脉压力,而其数值增高即相当于患者心脏到此静脉段的垂直血管而产生的压力,致使患者血管处于一个最佳的充盈状态。
3.2 而采取加大进针的角度为50度角,不但能够快速的刺入其皮下组织,还能够减少了对患者皮下组织造成的切割与撕拉现象,而针头同皮肤所接触的面积较小,并且表皮受损的范围较小,因此会减轻疼痛;同时,从静脉的上方进针,不但速度快,还可避免血管的滑动,并且回血也快,能够提高患者穿刺的成功率。
3.3 综上所述,采用改良法进行静脉穿刺,能够增加患者静脉的充盈度,有利于其穿刺的成功。并且取50度角进针,不但具有回血速度快,还具有局部疼痛轻以及成功率高等特点,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应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唐丽娟. 关于降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疼痛方法的探讨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0, 07 (30) . 100-101
[2] 莫小眉.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后两种针头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J]. 现代临床护理, 2009, 8 (5) _2 . 14-15
[3] 杨丽. 浅谈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技巧与体会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1, 08 (3) . 119-120
【关键词】 重症;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技巧
目前静脉穿刺为临床应用最为广泛与最基本的穿刺技术,同时也是护理治疗与抢救患者最重要的措施[1]。患者静脉穿刺能否成功,就直接会影响到其抢救成功的概率[2]。本文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于我科进行治疗的200例危重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患者自身对照法,于前1天用常规的方法穿刺(A组),于后1天以改良法穿刺(B组)。对2种方法穿刺后血管的充盈度与穿刺成功率以及疼痛的情况进行对比。目的在于,总结应用2种不同角度的进针方法,对危重老年患者进行手背静脉的穿刺技巧,并探讨其成功率与疼痛感的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于我科进行治疗的200例危重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有男性患者89例,有女性患者111例,患者年龄在65至82岁之间,患者均系重症患者,但患者意识较清,均能够正确的表达其自身感受,均无精神与肢体皮肤的感觉障碍。
1.2方法:应用患者自身对照法,于前1天用常规的方法穿刺(A组),于后1天以改良法穿刺(B组)。对2种方法穿刺后血管的充盈度与穿刺成功率以及疼痛的情况进行对比。
1.3判定标准:
1.3.1 疼痛判定标准:依据患者对疼痛感觉所进行的語言描述,把疼痛分成3度:①0度:患者没有疼痛反应;②Ⅰ度:患者疼痛程度能够忍受;③Ⅱ度:患者疼
痛程度不能够忍受。
1.3.2 血管充盈的判定标准:①充盈表浅:皮下仅能够见到血管;②充盈明显:静脉血管能够凸出皮肤的表面,其静脉血管没有明显的张力;③充盈饱满:静脉血管能够凸出皮肤的表面,并且张力较大。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产品与服务的统计学解决方案)软件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及处理,其数据以X±s来表示,其计量资料则用t检验,其计数资料则用X2检验,对两组间的相互比较则采用q检验,将P<0.05做为其差异标准。
2 结果
采取手臂的自然下垂法,较握拳法的静脉充盈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针角度较大时,患者静脉穿刺时,疼痛感能够减轻,并且成功率也较高,详见表-1,表-2,表-3。
表-1两组静脉充盈度对比(n,%)
表-2两组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对比
表-3两组进针疼痛程度对比(n,%)
3 讨论
3.1老年患者皮下的脂肪较少,并且皮下组织较疏松,多皱褶,其血管均发生程度不同的硬化,容易滑动,同时血管壁也变厚,其血管的管腔狭窄,以及弹性差和脆性大等,另外在加上重症老年患者大多患有多种的慢性疾病,多次反复的住院,以及常期输液,其静脉受到穿刺与药物的刺激导致血管被破坏,能够有效穿刺的部位明显减少[3]。患者手腕部以上的血管进行穿刺时,需嘱患者将拳握紧,不但有利于进行穿刺,在患者手臂下垂时,还可增加其肢体远端的浅静脉压力,而其数值增高即相当于患者心脏到此静脉段的垂直血管而产生的压力,致使患者血管处于一个最佳的充盈状态。
3.2 而采取加大进针的角度为50度角,不但能够快速的刺入其皮下组织,还能够减少了对患者皮下组织造成的切割与撕拉现象,而针头同皮肤所接触的面积较小,并且表皮受损的范围较小,因此会减轻疼痛;同时,从静脉的上方进针,不但速度快,还可避免血管的滑动,并且回血也快,能够提高患者穿刺的成功率。
3.3 综上所述,采用改良法进行静脉穿刺,能够增加患者静脉的充盈度,有利于其穿刺的成功。并且取50度角进针,不但具有回血速度快,还具有局部疼痛轻以及成功率高等特点,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应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唐丽娟. 关于降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疼痛方法的探讨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0, 07 (30) . 100-101
[2] 莫小眉.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后两种针头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J]. 现代临床护理, 2009, 8 (5) _2 . 14-15
[3] 杨丽. 浅谈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技巧与体会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1, 08 (3) . 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