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使上海面临空前压力,未富先老,养老体系尚未成熟,使上海这个经济发达的城市遭遇尴尬。
老人“满意度”下降
人口老龄化对养老模式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对社会的消费需求甚至生产结构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据上海市民政局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经济状况与养老保障方面,被调查的上海市城乡老年人中96.9%的享受养老金或养老补贴,2005年的平均收入均比2003年调查有所增加;而2005年上半年,城镇老人的平均个人收入为1068.0元/月,比2003年的调查结果增加53.1元/月;而农村老人在2004年的平均个人纯收入为452.8元/月,比2003年的调查结果增加149.0元/月。
上海全市养老金普及率很高,96.9%的老人享受各类养老金(或养老补贴)。其中,90.3%的老人以养老金(或养老补贴)为主要收入来源。而在享受养老金(或养老补贴)的数字上仍然存在“城乡差别”:城镇老人的平均养老金(或养老补贴)收入为970.7元/月,农村老人的平均养老金(或养老补贴)收入为266.7元/月。
据介绍,在医疗保障方面:被调查老人中94.6%的城镇老人享受各类医疗保险待遇,92.6%的农村老人享受各类医疗保险待遇;79.5%的城镇老人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74.9%的农村老人享受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待遇;8.2%的城镇老人和8.4%的农村老人享受小城镇医疗保险待遇;6.6%的城镇老人和9.3%的农村居民享受征地医保待遇;只有2.3%的城镇老人和1.8%的农村老人在医疗上完全自费。
调查资料还显示,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自我评价方面,被调查老年人中94.8%的老年人生活能自理,3.8%的老人认为部分能自理,1.4% 的老人认为完全不能自理。与2003年的调查结果相比,能自理的比例上升了1.5个百分点,不能自理的比例下降了1.1个百分点。
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教授、上海市老年学学会副会长桂世勋认为:尽管上海市老年人的各方面生活质量都提高了,但老人对整体生活状况的满意度却下降了。
他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老人对整体生活状况表示不满,是因为他们作比较的参照系发生了变化。虽然现在退休养老金比以前有所提高,但在职职工以及临退休的人员收入增长的幅度却更大,退休人员工资增长幅度低于在职人员增长的幅度,因此老人在和现今的年轻人及临退休的人员对比之下满意度降低了。”
“两高一冠”慢性病隐患
仍然利用问卷的方式,《中国经济周刊》3月底在南汇调查了解到,多数老年人知足常乐、安度晚年。以家用电器及饮用水为例,一件没有的有9人,占被访人数的9%,有一二件的41人,占42.3%,饮用井水的56人,占57.70%。
很多老人因为防病治病的需求,生活简朴。如曾荣获四次劳模称号的退休老工人盛锡渊,老夫妻俩每月养老金700多元,平时捡柴禾、割芦苇在柴灶上烧水煮饭,平时靠捉小鱼虾来改善生活,经常是为了买到价格相对便宜的东西宁可多走一些路,通过各种方法节约每一个铜板,至今家里仅有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和一台电风扇,饮用的是井水。像盛锡渊这样的老年人不在少数。
另据调查,上海市郊区老人,“两高一冠”慢性病较突出。《中国经济周刊》在南汇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健康老年人24人,占24.7%,亚健康老年人15人,占15.4%。在饮食起居方面,有72位老年人日常生活能自理,占74.2%。慢性病老年人58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比较多。
机场镇卫生院预防保健科吴惠翠医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机场镇高血压患者(44人)居各种疾病之首,除家族遗传影响外,这与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饮食,缺少运动(锻炼),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有关。有的是重病号、老病号,生活不能自理,面对医疗费、药费的攀升,负担过重。
该镇一队纯农户乔林昌夫妻,年过80,居住在低矮破旧的平房,因长期患高血压、脑梗栓、糖尿病等慢性病,尤其是妻子摔伤后生活不能自理。现在两老是“药罐子”,“拄拐棍”维持日常生活。每月仅药费开支就300多元,而身边子女自身经济比较窘迫,使老人望而兴叹,仅去年透支就在4000元左右,经济十分困难。
记者采访了解,这一情况尽管的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但是,毕竟杯水车薪,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养老机构“两少一高”门槛高
《中国经济周刊》在机场镇望三村的调查中了解到,该村的老年人口比重也较高: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58人,占全村总人口1889人的18.9%。其中70-79岁的123人,80-89岁的67人,90-99岁的7人。
不过,该村的老年“四有”状况较好。在被访的97人中,在老有所学方面:学习科学文化、书报,8人;学习技能,1人;收看收听电广播,56人。老有所为方面:种田,14人;做家务,58人;发挥余热,1人。老有所乐:参加健身活动,7人;参加棋牌活动,10人;参加其他活动,12人。老有所养:有保障,18人;基本有保障,21人;欠保障,12人;无保障,7人。
“老年之家”形式的养老院已经成为很多老年人期待的一种生活方式。
望三村有一个“星光老年之家”,其面积有近200平方米,从2002年以来,领导重视,有专人负责,管理有序,老年活动丰富多彩,多次举办健康讲座,每天有30多人参加棋牌、健身等活动,尤其是每月一次的“业余沪剧大家唱”活动,深受老年人的赞誉和众多爱好者的积极参与。
不过,农村老年人的“四有”活动还受到城乡差别、公共资源配制以及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所以,老年人平时收看(听)广播、电视,或做家务占多数,参与活动比较单一,农村老年“四有”还需开拓。
而养老院的收费价格高也制约了一批老年人的选择。《中国经济周刊》调查了解,上海浦东新区社会福利院养老设施较优,每个床位月费用达1000-1500元,而机场镇第二敬老院每床月费用也在480-880元。
养老机构少、养老床位少、费用高,即“两少一高”使上海市农保(低保)的老人望而却步。如在望三村,尽管“老年之家”的养老生活让很多当地老人向往,但因为个人收入与入住价格的差距,居家养老仍然是当地一些老人的首选。
对望三村97位老年人的调查显示,他们对养老方式的选择依次是:居家养老有62人(靠子女57人,雇请保姆5人),占63.9%,其次是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和其他。
老人“满意度”下降
人口老龄化对养老模式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对社会的消费需求甚至生产结构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据上海市民政局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调查资料显示,在经济状况与养老保障方面,被调查的上海市城乡老年人中96.9%的享受养老金或养老补贴,2005年的平均收入均比2003年调查有所增加;而2005年上半年,城镇老人的平均个人收入为1068.0元/月,比2003年的调查结果增加53.1元/月;而农村老人在2004年的平均个人纯收入为452.8元/月,比2003年的调查结果增加149.0元/月。
上海全市养老金普及率很高,96.9%的老人享受各类养老金(或养老补贴)。其中,90.3%的老人以养老金(或养老补贴)为主要收入来源。而在享受养老金(或养老补贴)的数字上仍然存在“城乡差别”:城镇老人的平均养老金(或养老补贴)收入为970.7元/月,农村老人的平均养老金(或养老补贴)收入为266.7元/月。
据介绍,在医疗保障方面:被调查老人中94.6%的城镇老人享受各类医疗保险待遇,92.6%的农村老人享受各类医疗保险待遇;79.5%的城镇老人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74.9%的农村老人享受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待遇;8.2%的城镇老人和8.4%的农村老人享受小城镇医疗保险待遇;6.6%的城镇老人和9.3%的农村居民享受征地医保待遇;只有2.3%的城镇老人和1.8%的农村老人在医疗上完全自费。
调查资料还显示,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自我评价方面,被调查老年人中94.8%的老年人生活能自理,3.8%的老人认为部分能自理,1.4% 的老人认为完全不能自理。与2003年的调查结果相比,能自理的比例上升了1.5个百分点,不能自理的比例下降了1.1个百分点。
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教授、上海市老年学学会副会长桂世勋认为:尽管上海市老年人的各方面生活质量都提高了,但老人对整体生活状况的满意度却下降了。
他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老人对整体生活状况表示不满,是因为他们作比较的参照系发生了变化。虽然现在退休养老金比以前有所提高,但在职职工以及临退休的人员收入增长的幅度却更大,退休人员工资增长幅度低于在职人员增长的幅度,因此老人在和现今的年轻人及临退休的人员对比之下满意度降低了。”
“两高一冠”慢性病隐患
仍然利用问卷的方式,《中国经济周刊》3月底在南汇调查了解到,多数老年人知足常乐、安度晚年。以家用电器及饮用水为例,一件没有的有9人,占被访人数的9%,有一二件的41人,占42.3%,饮用井水的56人,占57.70%。
很多老人因为防病治病的需求,生活简朴。如曾荣获四次劳模称号的退休老工人盛锡渊,老夫妻俩每月养老金700多元,平时捡柴禾、割芦苇在柴灶上烧水煮饭,平时靠捉小鱼虾来改善生活,经常是为了买到价格相对便宜的东西宁可多走一些路,通过各种方法节约每一个铜板,至今家里仅有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和一台电风扇,饮用的是井水。像盛锡渊这样的老年人不在少数。
另据调查,上海市郊区老人,“两高一冠”慢性病较突出。《中国经济周刊》在南汇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健康老年人24人,占24.7%,亚健康老年人15人,占15.4%。在饮食起居方面,有72位老年人日常生活能自理,占74.2%。慢性病老年人58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比较多。
机场镇卫生院预防保健科吴惠翠医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机场镇高血压患者(44人)居各种疾病之首,除家族遗传影响外,这与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饮食,缺少运动(锻炼),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有关。有的是重病号、老病号,生活不能自理,面对医疗费、药费的攀升,负担过重。
该镇一队纯农户乔林昌夫妻,年过80,居住在低矮破旧的平房,因长期患高血压、脑梗栓、糖尿病等慢性病,尤其是妻子摔伤后生活不能自理。现在两老是“药罐子”,“拄拐棍”维持日常生活。每月仅药费开支就300多元,而身边子女自身经济比较窘迫,使老人望而兴叹,仅去年透支就在4000元左右,经济十分困难。
记者采访了解,这一情况尽管的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但是,毕竟杯水车薪,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养老机构“两少一高”门槛高
《中国经济周刊》在机场镇望三村的调查中了解到,该村的老年人口比重也较高: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58人,占全村总人口1889人的18.9%。其中70-79岁的123人,80-89岁的67人,90-99岁的7人。
不过,该村的老年“四有”状况较好。在被访的97人中,在老有所学方面:学习科学文化、书报,8人;学习技能,1人;收看收听电广播,56人。老有所为方面:种田,14人;做家务,58人;发挥余热,1人。老有所乐:参加健身活动,7人;参加棋牌活动,10人;参加其他活动,12人。老有所养:有保障,18人;基本有保障,21人;欠保障,12人;无保障,7人。
“老年之家”形式的养老院已经成为很多老年人期待的一种生活方式。
望三村有一个“星光老年之家”,其面积有近200平方米,从2002年以来,领导重视,有专人负责,管理有序,老年活动丰富多彩,多次举办健康讲座,每天有30多人参加棋牌、健身等活动,尤其是每月一次的“业余沪剧大家唱”活动,深受老年人的赞誉和众多爱好者的积极参与。
不过,农村老年人的“四有”活动还受到城乡差别、公共资源配制以及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所以,老年人平时收看(听)广播、电视,或做家务占多数,参与活动比较单一,农村老年“四有”还需开拓。
而养老院的收费价格高也制约了一批老年人的选择。《中国经济周刊》调查了解,上海浦东新区社会福利院养老设施较优,每个床位月费用达1000-1500元,而机场镇第二敬老院每床月费用也在480-880元。
养老机构少、养老床位少、费用高,即“两少一高”使上海市农保(低保)的老人望而却步。如在望三村,尽管“老年之家”的养老生活让很多当地老人向往,但因为个人收入与入住价格的差距,居家养老仍然是当地一些老人的首选。
对望三村97位老年人的调查显示,他们对养老方式的选择依次是:居家养老有62人(靠子女57人,雇请保姆5人),占63.9%,其次是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和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