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玖玲的国际“表”情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E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香港人说:“去上海没到过曾玖玲的家,就不算去过上海。”还有人说:“身为上海人,不知道Juli Zofia手表诞生在上海,就枉为上海人了。”
  听到这样说法,许多人心里直嘀咕:曾玖玲是谁?Juli Zofia手表与上海有何关系?
  原来,曾玖玲是一位有着上海血统的old money。她从上海移居香港,又从香港搬回上海,一去一来之间,聪慧能干的曾玖玲,就在旁人看来深不可测、完全由老外世家把控的奢侈腕表领域,将自己创设、诞生在上海的品牌Juli Zofia打响了。当普通人对Juli Zofia还感到陌生时,Juli Zofia几乎红遍国内的明星名流界,从影像资料看,王菲、刘嘉玲、杨澜、吴小莉、徐静蕾、袁咏仪、黄奕、胡军、小宋佳、吕良伟、伍咏薇、周韵等诸多明星对Juli Zofia的珠宝设计和制作工艺青睐有加,在派对聚会上常佩戴Juli Zofia腕表。
  曾玖玲,如何在外国奢侈品牌云集的珠宝腕表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事业道路?
  首先,取决于她的眼光和魄力。或许受祖荫传承,曾玖玲天生就对艺术和设计相当敏感。在她上海的家里,一座硕大的黄花梨龙椅格外惹眼,曾玖玲介绍说,“这是乾隆下江南时行宫里放的,祖上收来的”。她的家布置得像博物馆,有着让收藏家心跳加速的紫檀镶金叶贝壳八仙桌、明代太师椅、清代书案以及各种古瓷,满屋的宝贝,天天耳濡目染,独特的审美意识便融入她的血液。尽管她出生时家道已变,但骨子里,她与奢侈艺术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其次,就我与曾玖玲不多的交谈里,我感受到,她异常果敢、坚定,是个帅气的“女汉纸”。聊起国际腕表,她几近霸道地说:“那些经典品牌都太老气横秋了,没有时尚感和设计感,也没有中国味道。”对于打造“Made In China”的腕表奢侈品牌,她认为自己有几方面的优势:一是腕表的每个部件,从瑞士原产的机芯,到蓝宝石水晶表面、珍珠贝母表盘、镶嵌的钻石,再到法国产的鳄鱼皮表带,都要过得了她几近苛刻的一关。二是国际化的优秀团队,她不仅选取零件挑剔,组织人手同样毫不含糊,公司里既有从全球招来的外国设计师,也有本土的知名钟表师傅,骨干来自世界各地。三是Juli Zofia款式设计,既注重时尚感和设计感,还凸现中国元素,“这方面,老外要讲中国故事,终究是理解太浅”,曾玖玲对此信心满满。目前,Juli Zofia腕表的外在部件来自全球,但中国元素成为腕表的艺术基因,起初由蝴蝶设计开始,后又发掘了龙、凤、蛇等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每每推出都倍受好评。新近又着力推出以中国乐器为主角的艺术系列腕表,表盘镶有点点闪钻,部分留白,中间的琵琶或二胡则变成关注的焦点。在收获了艺术系列的成功后,曾玖玲将目光放到了更具内涵的工笔花鸟上,她的灵感来自其收藏的珐琅彩瓷器,上面的喜鹊、蜻蜓、杜鹃,往往能吸引曾玖玲痴痴地凝望半天,那些经历了上百年却仍旧色彩娇艳的图案,令她突发奇想,如果将它们移至腕表,将毫不逊色于香奈儿的刺绣山茶花以及爱马仕的大明火珐琅……
  Juli Zofia登陆香港尖沙咀时,当地媒体曾如此评价:“举凡世界知名的钟表品牌,无不深具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要想从中开创出新的天地殊非易事。却有中国人不畏艰难,敢和这些国际大牌同分市场一杯羹。来自上海、以‘中国’为概念的名贵钻石腕表品牌Juli Zofia向世界证明,中国并非只有舶来名店,同样也可以向外输出自己的品牌。”
  曾玖玲无疑取得了商业成功,但她并不沉湎于商业,慈善是她的人生另一面:宋庆龄基金刚开始建立时,她是最早的积极参与者;“微笑行动”首次在沪举办活动,她是其中活跃分子;她还每年为嫣然天使基金设计限量款的珠宝腕表,将售卖所得全部捐给基金。
  曾玖玲的“表”情背后充满了故事。当你见了她一面,定会过目难忘。
其他文献
2014年1月19日,《首届观念写实油画展》在上海多伦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阵容颇为浩大,中国当代油画名家冷军、王华祥、石冲领军30位优秀青年艺术家共同呈现70多件绘画作品,算是2014年绘画界开年第一盛事。本次展览由知名学者彭锋先生担任策展人,青年策展人胡志亮和赵子龙担任执行策展,国内知名文化产业品牌德美艺嘉作为出品人,与上海多伦美术馆一起向公众贡献了这一展览盛事。  本次展览试图重新理清“写实”
期刊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财富数量和财富群体的增长速度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伴随着财富人群的壮大,中国高端消费市场也日渐繁荣。于此同时,房地产调控依然严密、限购令加码及房产税相继出台的情况下,豪宅的成交套数同比仍出现大幅度上涨,顶级豪宅在通胀时代逐步成为硬通货首选。  随之而来,如何为这样的高端人群定制属于他们的住宅,做到艺术品般的极致,毕竟,知富阶层越发壮大,揭开他们的品味和追求成为开发商的难题。 
期刊
春节前夕,受上海《财富堂》杂志邀请,撰写关于国画家樊洲先生的评论文章。笔者首先到北京798艺术区的“太和空间”拜访著名艺术批评家、太和空间主持人贾廷峰先生,交流对樊洲作品的观感,仔细观摩了贾先生收藏的众多原作,收获颇多。贾先生说,“樊洲让世人看到山水画应有的风骨与神采”;我则坦言“在多年艺术评论中,一直在找寻‘既立足于传承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又在国际化的文化发展中有所创新’的作品,樊先生的成就使我眼
期刊
2013年12月29日,青年艺术家袁秋萍个人展览“自我&本我”在上海瑞金南路500号“品执”艺术空间开幕,此次展览展出艺术家袁秋萍以往的经典代表作和最新力作,数量超过40幅。  她在作品中诠释着黑与白的渐变关系,试图撇去一切色彩以外的干扰,剖析自我与本我。通过色彩不同的软硬度、轻重感、明快感或忧郁感等方式的不同运用,她用水墨般的色彩引领我们感悟向上的力量,在油画和粉画作品中尽显色彩心理学的魅力。 
期刊
2013年12月23日,由北京文化局、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作为指导单位,99艺术网主办的“多元时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国际视野与发展——第四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CAMS 2013)”在京召开。  本届高峰论坛首次增设专家演讲环节。主题定为“多元时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国际视野与发展”,下设的三个单元主题分别为:“经济环境和艺术品市场发展走向”、“当代艺术与古代艺术未来收藏的趋势”及“中国艺术品拍
期刊
2014年1月7日,印尼华人收藏家余德耀私人美术馆在上海落成。该馆坐落于上海“西岸文化走廊”,由原龙华机场的大机库改建而成,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担纲设计。由巫鸿策展的美术馆首展将于今年5月开幕。余德耀自述其在中国大陆没有生意进行,无需借助建立美术馆来提升产业形象,完全是凭一腔热爱为华人世界添彩,并增进国内外的当代艺术交流。选择前机库建馆,则是为了以其硕大空间方便展示不少超大型当代艺术装置的收藏。  
期刊
Fragrant房地产集团自2003年第一个公寓项目Fragrant 77推出至今已11个年头,从一个夹在众多地产大鳄中的外来创业者,变成如今在泰国发展最快的房地产企业之一,并计划在今年上市,根本原因在段一鸣看来除了泰国经济发展与地理位置的优势,企业注重细节和着眼未来的精神同样举足轻重!  企业文化  一项事业,是一种组织社会资源的宏观融合再体现,包括资本、人脉、技术等方面的积累,并用来推动一个组
期刊
@徐子林不加V:我总结我身边有两种朋友,一种是满脑子艺术,不吃不喝玩命搞艺术……最后把艺术搞没了!另外一种是艺术是个噱头,怎么赚钱怎么搞……最终远离了艺术!其实,艺术最终是我们的情人,一个我们逮着机会就想去约会却不能时时刻刻在一起的情人!这种感觉你懂吗!
期刊
@王春辰:在读20世纪中国美术,如果不从中国画到水墨画的关系上去探究,所谓当下的新水墨的讨论和创作都会失去依托。新水墨无新可言,旧水墨也并没有认清旧的窠臼在哪。水墨的理论和判断可谓是一片混乱,除了市场维系一部分强悍的旧水墨外,就是体制化水墨盛行。水墨批评不如80年代锋利,处处是你好我好的水墨。
期刊
2013年12月29日,诗人、画家许德民诗集《抽象诗》在季风书园举行了新书发布会。上海文化艺术界的作家、诗人、画家、摄影家、媒体人和读者共100多人出席了活动。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诗集《抽象诗》收入了许德民自2005年以来创作的抽象诗和其他诗歌作品,2005年,复旦诗社首任社长、诗人许德明提出了抽象诗的概念,抽象诗是颠覆文字的词组、语法和逻辑规律,舍弃主题、故事和抒情,以“诗从字开始”的诗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