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蓼汀花溆”四字密码议语文教学

来源 :中学语文·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l87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文典先生破译《红楼梦》中“蓼汀花溆”四字的寓言式密码,在西南联大轰动当时,学生几十年之后仍然留有回味.在新课改背景下这对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有两点启示:其一,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有自己不囿于成说的独到见解,同时敢于拿出来与学生探讨,以此点燃学生的热情,启发学生的思维并赢得自己的专业尊严;其二,多读书才能会讲精讲能写,教师要用自己的读、写实践给学生示范,哪怕是一讲到底的包场也属启发式教学,也远比与学生捉迷藏式的满堂问有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以《百合花》为例,对孙绍振先生倡导的课堂教学文本解读“三法”运用进行探讨。以期为教师从文本细读入手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文本解读;《百合花》;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堂应该从师生平等对话而开始,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共享经验和知识、沟通情感,获得学习体验。孙绍振针对语文教学提出多种文本解读法,围绕其倡导的“三法”对于文学作品展开分析,在导入、鉴赏、
从地理信息服务升级到地理知识服务,既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信息爆炸困境下的迫切现实需求。本文辨析了地理知识服务的内涵、与地理信息服务的联系及区别,以及其对形式化知识表示与智能化知识处理的要求。在分析传统人工智能技术的局限性和人工智能技术新近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指出最新发展水平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发展地理知识服务提供了令人乐观的认知智能基础。从地理知识服务的时空本质特性的角度,指出了发展地理知识服务
笔者在《劝学》《师说》的学习任务群中,设计了四种学习性写作活动,即感知与梳理(概写行文思路)、鉴赏与运用(仿写名句事例)、探究与交流(补写文本结尾)、拓展与提升(评写思辨片段)等,让学生的读写活动深度融合,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动态精密工程测量可用于监测工程结构物的建设期和运营期的状态变化。随着各类传感器及智能车、无人机、无人船、机器人等自动化移动平台的快速普及,工程测量逐渐向自动化、动态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具备了运动状态下的测量能力。同时,也发展了系列成熟的测量设备,如测量机器人、移动测量车、专用集成测量装备等,它们可进行动态精密的位置、姿态、表观形状、内部状态等参数测量。本文围绕专用集成的智能化测量装备,首先梳理了智
我国有大量的煤矿区,其中煤与矸石是煤矿区的主要固体堆放物,它们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会发生自燃、滑坡、坍塌等,造成严重的环境与灾害问题。因此,如何通过遥感手段进行煤与矸石的快速、有效识别,以及堆放情况的动态监测成为一个重要而又现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