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幼儿园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我园以生活化为主要内容,着重研究如何开展符合幼儿身心需求的艺术教育,克服目前儿童艺术教育内容片面、手段生硬等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幼儿的艺术感觉和创造能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艺术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具有关爱、友善、尊重、分享、开放等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以促进幼儿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本土化园本化;爱乐雅;艺术素养
艺术来源于生活,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也应该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不少学者认为艺术教学与艺术学习应当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相连。艺术必须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用艺术深化生活、丰富生活环境,把生活作为儿童艺术教育的源头,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儿童加强两者之间的链接,使艺术真正具备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纲要》指出,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艺术可以陶冶情操,《纲要》要求“应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但一直以来,人们将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多地局限在艺术技能和技巧上,把音乐、舞蹈、美术等专门的艺术活动教育作为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从而对艺术教育的评价也往往有一个标准化和技能技巧要求的偏向,很少注重艺术的情感功能,即便是渗透了情感方面的教育,也只是象征性地一笔带过,培养目标缺乏系统性,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纲要》)”。显而易见,这样的艺术教育是不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的。
近几年来,我园提出了实现“小幼儿园 大雅堂”的目标愿景,将幼儿园的文化内涵注入园本课程的构建中,贯穿于幼儿园的一日各项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我们主张“爱 乐 雅”,实现创设优雅之境、锻造儒雅之师、培育文雅之生的目标。当我们的管理模式逐渐形成并走向成熟之后,课程文化建设是彰显幼儿园文化建设特色的最有效的载体。
在园本化课程研究中,开展富含地域特色的《潮汕民間综合性艺术教育研究》是我们一直坚持不懈的研究,此课题也是广东省“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课题,也成为广东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园研究项目。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潮汕的许多民间民俗逐渐远离城市的孩子,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因此我们更加注重传统的与现代的有机融合,注重选择贴近幼儿现代生活的内容开展活动,而同时要保留优秀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因此也衍生了生活化艺术课程的内容。
2.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在目标界定中,突破了传统艺术教育目标定位的单一性,建立生活化特点,突出兴趣与态度的养成,不仅有系统的艺术能力培养目标,同时,活动中更明显地指向人文素养目标;
(2)在内容的选择上,改变传统艺教育的单一性,寻找生活中的艺术为基本内容,以主题活动为线进行串联、整合,并共同创造富含艺术气息的生活环境,让儿童感受生活和大自然中的美,学会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生活美,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3)在师幼关系上,改变传统艺术教育中灌输传授、教师高高在上、至尊无比的角色,师幼关系是互动的、平等的,教师在与幼儿的共同活动中体验审美,并充分尊重相信幼儿的艺术潜能和艺术直觉,当儿童艺术体验与创作的引领者、合作者。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
上世纪60年代以后,一种综合性艺术教育思潮得到逐渐发展和壮大,至90年代,已经成为美国乃至世界艺术教育的主流。实际上,它是对下面两种观点的综合和超越。第一种观点是,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从艺术中学生可以学到有关我们自身和世界的知识、信仰和价值,这些知识、观点、体验和意义是任何其他学科不能提供和代替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开展艺术教育,不仅是因为艺术本身值得教和值得学,更重要的是它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带来的好处。一方面,艺术为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造性冲动提供了一个出口,使学生心理更加健康;另一方面,通过艺术进行的普通教育,是更生动活泼的教育,也是最成功的教育。这种观点进一步发展,人们又认识到,艺术教育强化了学生的知觉能力和表现能力,进而使其语言交流能力、表现能力、批评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三、课题研究预期价值
1.研究如何建立艺术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之间的有效链接,通过艺术教育开启多元智能的发展。
2.形成幼儿园生活化艺术教育的目标及内容体系,探索艺术教育本土化园本化的网络建构。
3.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建立艺术教育新概念。
4.幼儿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在全面发展中突显艺术修养特质。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1.提高幼儿的艺术感觉和创造能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艺术的方式去表現和创造美,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具有关爱、友善、尊重、分享、开放等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2.提高教师对儿童艺术教育的认识,培养教师的艺术教育技能和课程的开发、整合能力;
3.积累案例素材,形成生活化的艺术教育园本课程体系,打造艺术教育特色。
五、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构建生活化艺术教育目标体系。体现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并重,尊重儿童的生活实际与情感体验,按人文主题展开,突出情感线索,艺术知识、技能从低到高要求,有机融合。提出园本艺术教育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整合发展的艺术教育总体目标和分阶段具体目标。通过学习宣传、研讨反思、环境建设和各种文化实践活动,浓厚艺术教育氛围,增强意识、内化观念。 2.构建生活化艺术教育内容脉络。寻求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需求,如以四季为线索、以爱为主题、以节日文化为特色等等,建立艺术教育与各领域教育之间的生态关系,将艺术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幼儿对各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各种活动的质量。
3.构建生活化艺术教育园本课程。潮汕地区具有丰富的民间艺术特色,我们在生活化基礎上力求突显本土特色与园本特色,充盈园本文化建设。
4.以艺术为特色构建园本课程文化。建设富有艺术特色的人文环境,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特色;开展丰富的节气文化活动,探索艺术教育园本特色与教学文化。
5.探索家园艺术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开展家长艺术讲座、亲子艺术沙龙等提高家长艺术修养,以征集资源、参与艺术课堂、参与节日文化活动等,形成共育共识。
六、课题的实施措施
1.以兴趣为集结点,形成教研学习共同体,促教师成长。
我们集结了对艺术教育有共同兴趣的教师,经过筛选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以课题主持人为核心,教学管理人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以及骨干教师为主,带动全园教师一起参与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定期进行研讨活动,定出几个研究阶段,一是收集资料,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撰写实施方案;对幼儿园现有的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反思和讨论,融合生态式艺术教育的理念,开展研讨活动;与相关研究专家取得联系,学习经验,讨教方法,统一思想,形成共同理念。二是开展具体研究与实践。教师开发活动案例,组织系列活动,积累经验方法,编写课程方案计划,整理目标体系与内容体系,逐步形成园本课程。实施评价自查,形成评价体系,衡量教师及幼儿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发展水平。三是整理有关资料,分析资料情况,作出评判,对目标达成度进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以及相关论文,编写有关教案集,出版成果册等。
2.以特色为落脚点,建设班级生活化艺术教育课程,促幼儿发展。
“爱乐雅”是我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实现“小幼儿园 大雅堂”是我园的目标愿景。近年来,我园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幼儿园的文化内涵注入园本课程的构建及贯穿于幼儿园的一日各项活动中,实现创设优雅之境、锻造儒雅之师、培育文雅之生的目标。在研究中,为了避免班级教师盲目跟随或者找不到重点,我们重在原有幼儿园文化的积淀上,帮助教师更好寻找班级的研究落脚点,构建属于班级特点的与众不同的生活化艺术课程。
3.以共享为连接点,丰富生活化艺术教育课程资源,促家园共育。
尝试开发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在组织形式的开发上主要有:一是艺术资源库。动员家长收集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歌曲、名画、名作、图书、多媒体视频等。让家长将适合孩子的DV、CD或网络资源等资料收集,成为班级的艺术资料。二是艺术沙龙活动。通过组织家长参与多种艺术沙龙活动,让家长亲身体验艺术的快乐,让家长互相传递艺术教育的经验。邀请艺术专业人士到园组织活动。三是艺术分享会。开展离园歌曲分享会、故事会、艺术造型亲子制作等,可以动员家长自由组合,以家庭的形式、或几个家长组合,选择经典的歌曲或故事,在离园的时候进行分享表演。在分享活动中,教师将有目的的辅导,确保分享活动艺术质量。四是“一日为师”活动。家长自愿自报走进幼儿园课堂,与孩子一起参与艺术分享与创作。
七、课题成果
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倡导的幼儿教育理念,我们一直将“幼儿学习方式游戏化、学习内容生活化”作为园本化课程建构的指导思想。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课程建构进行了新的顶层设计,将幼儿在潮汕文化环境中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机融合,融合我园“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教育理念,着力发掘适宜幼儿年龄特点的生活化与园本化的艺术教育内容。在课程的创建中我们在融合园本文化的同时,也鼓励包容老师的新想法、新创意。但百变不离其宗,在“小幼儿园 大雅堂”的大背景下,雅致、美好、生活化、本土化伴随着我们成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将课题研究中的收获归纳如下:
1.专业联动,催化快乐。
在课题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班级主要成员——教师的艺术素养问题,因此我们配备了在艺术方面富有特长的两位教师,同时邀请对应的行政人员进行对点指导。在提高教师艺术素养方面,我们利用每天的教师晨会活动进行各种学习、培训,给了教师许多提高自身能力水平的机会和平台。我们鼓励教师社团与艺术产生互动链接,有效的利用了教师社团的资源,联手教师社团,让社团活动参与到班级生活化艺术教育活动中来,联动提升了家长、幼儿参与的兴趣,更加凸显了班级的艺术特色。专业联动,催化艺术特色班级的活动,产生了更多的快乐。
2.艺术之美,缔造快乐。
艺术来源于生活,让艺术还于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艺术,使生活中充满艺术,使生活充满了雅与乐。幼儿来园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艺术环境,随手可触的艺术体验;丰富的系列活动,充盈于一日生活中的艺术活动;亲子艺术共体验,家长艺术团演出……通过课程活动的推进,班级突显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每个班级都是一個独立的艺术馆,整个幼儿园就是一个艺术体验博物馆,在这里,每一天的生活因一个小小的细节充满艺术感,每一个活动因艺术充满美好与快乐。
3.增设平台,展现自信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孩子和家长们搭建了各类展示自己的舞台。他们大手牵小手,自信的登上一个个舞台,每一个节日都成为展现、提升自我的时机。我们重视每一次节日活动的组织,让艺术节气活动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如“三八节”插花艺术展(礼物送妈妈)、“五一”厨艺大比拼、“六一”才艺派对、元旦迎新冬运亲子健康舞展示、毕业季童话剧展演等等,注重每个艺术活动的仪式感,让每一次仪式都正式而富有意义,每一次活动,每一位幼儿都能自信展示,幼儿园每位成员间获得最温馨的互动。
4.放大幸福,滋润童年
我们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启每天的黎明。不定期的组织各类沙龙、在无数个相互陪伴的日子里,我们深刻感受到幸福是可以放大的,爸爸妈妈高质量的陪伴,大大增加了孩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自信心,父母的参与也教给孩子社会生活的基本含义,他让孩子们感到自己是社会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为之做出贡献。班级特色文化,成为班级成员间情感交融的方式,滋润着幸福的童年,让整个童年焕发五彩的光芒。
在艺术创作与合作中,师生们共同分享了成长与快乐,在生活化艺术教育过程中,心与心的互动使感恩之情留驻在孩子们童稚的心中,留驻在老师和家长的记忆里,留驻在汕特中心园谱写的幸福诗篇中!
参考文献:
[1]《活教育的教学原则》陈鹤琴著
[2]《陶行知论生活教育》 徐莹晖、王文岭 著 2010年4月1日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3]《艺术教育前沿论丛: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刘悦笛著 2007年9月1日南京出版社出版
[4]《艺术与创生:生态式艺术教育》腾守尧著 2002年1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5]《幼儿艺术教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孙玉兰主编 2010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生活化;本土化园本化;爱乐雅;艺术素养
艺术来源于生活,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也应该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不少学者认为艺术教学与艺术学习应当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相连。艺术必须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用艺术深化生活、丰富生活环境,把生活作为儿童艺术教育的源头,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儿童加强两者之间的链接,使艺术真正具备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纲要》指出,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艺术可以陶冶情操,《纲要》要求“应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但一直以来,人们将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多地局限在艺术技能和技巧上,把音乐、舞蹈、美术等专门的艺术活动教育作为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从而对艺术教育的评价也往往有一个标准化和技能技巧要求的偏向,很少注重艺术的情感功能,即便是渗透了情感方面的教育,也只是象征性地一笔带过,培养目标缺乏系统性,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纲要》)”。显而易见,这样的艺术教育是不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的。
近几年来,我园提出了实现“小幼儿园 大雅堂”的目标愿景,将幼儿园的文化内涵注入园本课程的构建中,贯穿于幼儿园的一日各项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我们主张“爱 乐 雅”,实现创设优雅之境、锻造儒雅之师、培育文雅之生的目标。当我们的管理模式逐渐形成并走向成熟之后,课程文化建设是彰显幼儿园文化建设特色的最有效的载体。
在园本化课程研究中,开展富含地域特色的《潮汕民間综合性艺术教育研究》是我们一直坚持不懈的研究,此课题也是广东省“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课题,也成为广东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园研究项目。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潮汕的许多民间民俗逐渐远离城市的孩子,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因此我们更加注重传统的与现代的有机融合,注重选择贴近幼儿现代生活的内容开展活动,而同时要保留优秀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因此也衍生了生活化艺术课程的内容。
2.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在目标界定中,突破了传统艺术教育目标定位的单一性,建立生活化特点,突出兴趣与态度的养成,不仅有系统的艺术能力培养目标,同时,活动中更明显地指向人文素养目标;
(2)在内容的选择上,改变传统艺教育的单一性,寻找生活中的艺术为基本内容,以主题活动为线进行串联、整合,并共同创造富含艺术气息的生活环境,让儿童感受生活和大自然中的美,学会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生活美,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3)在师幼关系上,改变传统艺术教育中灌输传授、教师高高在上、至尊无比的角色,师幼关系是互动的、平等的,教师在与幼儿的共同活动中体验审美,并充分尊重相信幼儿的艺术潜能和艺术直觉,当儿童艺术体验与创作的引领者、合作者。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
上世纪60年代以后,一种综合性艺术教育思潮得到逐渐发展和壮大,至90年代,已经成为美国乃至世界艺术教育的主流。实际上,它是对下面两种观点的综合和超越。第一种观点是,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从艺术中学生可以学到有关我们自身和世界的知识、信仰和价值,这些知识、观点、体验和意义是任何其他学科不能提供和代替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开展艺术教育,不仅是因为艺术本身值得教和值得学,更重要的是它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带来的好处。一方面,艺术为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造性冲动提供了一个出口,使学生心理更加健康;另一方面,通过艺术进行的普通教育,是更生动活泼的教育,也是最成功的教育。这种观点进一步发展,人们又认识到,艺术教育强化了学生的知觉能力和表现能力,进而使其语言交流能力、表现能力、批评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三、课题研究预期价值
1.研究如何建立艺术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之间的有效链接,通过艺术教育开启多元智能的发展。
2.形成幼儿园生活化艺术教育的目标及内容体系,探索艺术教育本土化园本化的网络建构。
3.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建立艺术教育新概念。
4.幼儿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在全面发展中突显艺术修养特质。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1.提高幼儿的艺术感觉和创造能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艺术的方式去表現和创造美,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具有关爱、友善、尊重、分享、开放等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2.提高教师对儿童艺术教育的认识,培养教师的艺术教育技能和课程的开发、整合能力;
3.积累案例素材,形成生活化的艺术教育园本课程体系,打造艺术教育特色。
五、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构建生活化艺术教育目标体系。体现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并重,尊重儿童的生活实际与情感体验,按人文主题展开,突出情感线索,艺术知识、技能从低到高要求,有机融合。提出园本艺术教育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整合发展的艺术教育总体目标和分阶段具体目标。通过学习宣传、研讨反思、环境建设和各种文化实践活动,浓厚艺术教育氛围,增强意识、内化观念。 2.构建生活化艺术教育内容脉络。寻求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需求,如以四季为线索、以爱为主题、以节日文化为特色等等,建立艺术教育与各领域教育之间的生态关系,将艺术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幼儿对各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各种活动的质量。
3.构建生活化艺术教育园本课程。潮汕地区具有丰富的民间艺术特色,我们在生活化基礎上力求突显本土特色与园本特色,充盈园本文化建设。
4.以艺术为特色构建园本课程文化。建设富有艺术特色的人文环境,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特色;开展丰富的节气文化活动,探索艺术教育园本特色与教学文化。
5.探索家园艺术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开展家长艺术讲座、亲子艺术沙龙等提高家长艺术修养,以征集资源、参与艺术课堂、参与节日文化活动等,形成共育共识。
六、课题的实施措施
1.以兴趣为集结点,形成教研学习共同体,促教师成长。
我们集结了对艺术教育有共同兴趣的教师,经过筛选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以课题主持人为核心,教学管理人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以及骨干教师为主,带动全园教师一起参与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定期进行研讨活动,定出几个研究阶段,一是收集资料,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撰写实施方案;对幼儿园现有的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反思和讨论,融合生态式艺术教育的理念,开展研讨活动;与相关研究专家取得联系,学习经验,讨教方法,统一思想,形成共同理念。二是开展具体研究与实践。教师开发活动案例,组织系列活动,积累经验方法,编写课程方案计划,整理目标体系与内容体系,逐步形成园本课程。实施评价自查,形成评价体系,衡量教师及幼儿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发展水平。三是整理有关资料,分析资料情况,作出评判,对目标达成度进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以及相关论文,编写有关教案集,出版成果册等。
2.以特色为落脚点,建设班级生活化艺术教育课程,促幼儿发展。
“爱乐雅”是我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实现“小幼儿园 大雅堂”是我园的目标愿景。近年来,我园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幼儿园的文化内涵注入园本课程的构建及贯穿于幼儿园的一日各项活动中,实现创设优雅之境、锻造儒雅之师、培育文雅之生的目标。在研究中,为了避免班级教师盲目跟随或者找不到重点,我们重在原有幼儿园文化的积淀上,帮助教师更好寻找班级的研究落脚点,构建属于班级特点的与众不同的生活化艺术课程。
3.以共享为连接点,丰富生活化艺术教育课程资源,促家园共育。
尝试开发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在组织形式的开发上主要有:一是艺术资源库。动员家长收集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歌曲、名画、名作、图书、多媒体视频等。让家长将适合孩子的DV、CD或网络资源等资料收集,成为班级的艺术资料。二是艺术沙龙活动。通过组织家长参与多种艺术沙龙活动,让家长亲身体验艺术的快乐,让家长互相传递艺术教育的经验。邀请艺术专业人士到园组织活动。三是艺术分享会。开展离园歌曲分享会、故事会、艺术造型亲子制作等,可以动员家长自由组合,以家庭的形式、或几个家长组合,选择经典的歌曲或故事,在离园的时候进行分享表演。在分享活动中,教师将有目的的辅导,确保分享活动艺术质量。四是“一日为师”活动。家长自愿自报走进幼儿园课堂,与孩子一起参与艺术分享与创作。
七、课题成果
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倡导的幼儿教育理念,我们一直将“幼儿学习方式游戏化、学习内容生活化”作为园本化课程建构的指导思想。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课程建构进行了新的顶层设计,将幼儿在潮汕文化环境中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机融合,融合我园“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教育理念,着力发掘适宜幼儿年龄特点的生活化与园本化的艺术教育内容。在课程的创建中我们在融合园本文化的同时,也鼓励包容老师的新想法、新创意。但百变不离其宗,在“小幼儿园 大雅堂”的大背景下,雅致、美好、生活化、本土化伴随着我们成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将课题研究中的收获归纳如下:
1.专业联动,催化快乐。
在课题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班级主要成员——教师的艺术素养问题,因此我们配备了在艺术方面富有特长的两位教师,同时邀请对应的行政人员进行对点指导。在提高教师艺术素养方面,我们利用每天的教师晨会活动进行各种学习、培训,给了教师许多提高自身能力水平的机会和平台。我们鼓励教师社团与艺术产生互动链接,有效的利用了教师社团的资源,联手教师社团,让社团活动参与到班级生活化艺术教育活动中来,联动提升了家长、幼儿参与的兴趣,更加凸显了班级的艺术特色。专业联动,催化艺术特色班级的活动,产生了更多的快乐。
2.艺术之美,缔造快乐。
艺术来源于生活,让艺术还于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艺术,使生活中充满艺术,使生活充满了雅与乐。幼儿来园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艺术环境,随手可触的艺术体验;丰富的系列活动,充盈于一日生活中的艺术活动;亲子艺术共体验,家长艺术团演出……通过课程活动的推进,班级突显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每个班级都是一個独立的艺术馆,整个幼儿园就是一个艺术体验博物馆,在这里,每一天的生活因一个小小的细节充满艺术感,每一个活动因艺术充满美好与快乐。
3.增设平台,展现自信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孩子和家长们搭建了各类展示自己的舞台。他们大手牵小手,自信的登上一个个舞台,每一个节日都成为展现、提升自我的时机。我们重视每一次节日活动的组织,让艺术节气活动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如“三八节”插花艺术展(礼物送妈妈)、“五一”厨艺大比拼、“六一”才艺派对、元旦迎新冬运亲子健康舞展示、毕业季童话剧展演等等,注重每个艺术活动的仪式感,让每一次仪式都正式而富有意义,每一次活动,每一位幼儿都能自信展示,幼儿园每位成员间获得最温馨的互动。
4.放大幸福,滋润童年
我们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启每天的黎明。不定期的组织各类沙龙、在无数个相互陪伴的日子里,我们深刻感受到幸福是可以放大的,爸爸妈妈高质量的陪伴,大大增加了孩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自信心,父母的参与也教给孩子社会生活的基本含义,他让孩子们感到自己是社会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为之做出贡献。班级特色文化,成为班级成员间情感交融的方式,滋润着幸福的童年,让整个童年焕发五彩的光芒。
在艺术创作与合作中,师生们共同分享了成长与快乐,在生活化艺术教育过程中,心与心的互动使感恩之情留驻在孩子们童稚的心中,留驻在老师和家长的记忆里,留驻在汕特中心园谱写的幸福诗篇中!
参考文献:
[1]《活教育的教学原则》陈鹤琴著
[2]《陶行知论生活教育》 徐莹晖、王文岭 著 2010年4月1日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3]《艺术教育前沿论丛: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刘悦笛著 2007年9月1日南京出版社出版
[4]《艺术与创生:生态式艺术教育》腾守尧著 2002年1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5]《幼儿艺术教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孙玉兰主编 2010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