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寒湿热论治流行性感冒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w1988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性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目前临床尚无经济、可靠的诊疗方案及特效药物.中医学上常以“风温”“湿温”等论治,作者通过临床观察,提出流行性感冒患儿常见的临床症状用“风温”“湿温”等不能尽作出解释,故提出了以“风、寒、湿、热”四大病因为主的“病因辨证”诊疗方法.此辨证体系,既符合中医辨证论治规律,又能更贴近临床实际,为今后流行性感冒的诊治提供了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有效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试验组26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消肿理疗法(CDT),试验组采用复方精油穴位按摩联合微波理疗和CDT的复合理疗方法,分别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8周,患侧手臂周径、中医症状积分及乳腺癌淋巴水肿症状体验指数(BCLE-SEI)等指标.结果 干预后8周,2组患者患肢水肿程度均较干预后4周减轻(P<0.05),试验组减轻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试
目的 研究分析温针灸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脾肾亏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截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济南市市中嘉懿中医诊所收治患脾肾亏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平均分入2组当中,参照组45例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试验组45例患者采取温针灸+补脾益气丸治疗,治疗后比较组间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疾病症状缓解时间各项均短于参照组患者(P<0.05),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脾肾亏虚型慢性
探讨穴位埋线操作过程中可应用的针刺补泻手法,以提高临床疗效.通过研究穴位埋线及补泻手法相关文献,总结穴位埋线补泻手法目前应用现状,论述相关补泻手法的操作方法及重要性,探讨穴位埋线操作过程中可应用的针刺补泻手法及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进一步研究思路.
目的 研究针灸联合本体感觉康复训练对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策略.方法 研究对象以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0)例为主,入院时间为2020年11月-2021年6月,通过前瞻性和半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与试验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针灸及本体感觉康复训练.结果 治疗2周后及出院前,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踝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AOFAS、Berg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开展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