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8日上午,中国最先进的科考船“向阳红01”离开青岛码头,开始环球科考。这将是目前中国水平最高的一次环球海洋科考,也是首次整合大洋科考和极地科考的航程。19世纪,英国“挑战者”号为期4年的环球科学考察,奠定了海洋学的基础。“向阳红01”此次环球综合科考,主要集中在人类认识较少的南半球海洋,一路巡游南印度洋、南大西洋和东南太平洋,综合考察资源、环境和气候。
此次科考预计历时260天。沿途停靠南非开普敦、南美洲最南端的蓬塔阿雷纳斯、中国南极长城站、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帕皮提和关岛,于2018年5月返回青岛。
上亿电邮遭泄露
美国雅虎新闻网8月31日报道称,一些垃圾邮件制造者将这些非法搜索来的数据储存于荷兰的一台网络服务器上,其中包括高达7.11亿条电子邮箱地址以及大量邮箱登录密码。由于这台服务器疏于维护,任何访问该服务器的人都可以从上面下载这些数据。仅从数据量上看,此次泄密事件远高于2016年的领英网“泄密门”事件,但这些数据中含有多少无效信息尚无法统计。英国《卫报》称,被发现的数据包中含有大量的重复信息,还有不少邮件地址系“高仿”账号和虚假账号。
网络安全专家警告称,国际互联网可能正在上演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数据泄露事件,媒体建议电子邮件用户最好立刻修改自己的邮箱密码。
中国已成为纳米科研强国
第七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会议29日在北京开幕。在这个两年一次的会议上,中科院院长、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白春礼说,中国纳米科技研究的整体实力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而在当天由中国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发布的《中国纳米科技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则指出:中国已崛起为纳米科研强国。而此前的历次大会上最多只是称中国为纳米科技大国。
数据统计显示,1997年与纳米相关的SCI论文中,中国只占6%,而现在中国贡献了全球超过1/3的纳米科研论文,几乎是美国的两倍。
海水升温2℃或导致鱼类体型缩小30%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24日报道,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若海洋温度上升2摄氏度,鱼类的体型将会缩小20%~30%。
研究人员威廉·张博士和丹尼尔·保利博士的研究结果显示,鱼类作为冷血动物, 无法调节自己的体温,因此当水温变暖时,鱼类会加速新陈代谢,即需要更多的氧气来维持身体机能。然而,由于鳃的生长速度比身体其他部位慢,当氧气供应速度跟不上其他部位生长的速度时,鱼类就停止生长了。保利博士称这个原理为 “鳃氧限制理论”。
3阿秒!X光脉冲再创迄今最短时间纪录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8日报道,华裔科学家常增虎领导的科研团队,再次创造出迄今最短的X光脉冲——仅53阿秒(1阿秒=10-18秒),打破了其2012年创下的67阿秒极紫外光脉冲纪录,这一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阿秒是一种时间量程,原子核内部作用过程的持续时间可用阿秒表示。在53阿秒的时间里,光线的行进距离不到人类头发直径的千分之一。(编辑/有庆)
此次科考预计历时260天。沿途停靠南非开普敦、南美洲最南端的蓬塔阿雷纳斯、中国南极长城站、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帕皮提和关岛,于2018年5月返回青岛。

上亿电邮遭泄露
美国雅虎新闻网8月31日报道称,一些垃圾邮件制造者将这些非法搜索来的数据储存于荷兰的一台网络服务器上,其中包括高达7.11亿条电子邮箱地址以及大量邮箱登录密码。由于这台服务器疏于维护,任何访问该服务器的人都可以从上面下载这些数据。仅从数据量上看,此次泄密事件远高于2016年的领英网“泄密门”事件,但这些数据中含有多少无效信息尚无法统计。英国《卫报》称,被发现的数据包中含有大量的重复信息,还有不少邮件地址系“高仿”账号和虚假账号。
网络安全专家警告称,国际互联网可能正在上演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数据泄露事件,媒体建议电子邮件用户最好立刻修改自己的邮箱密码。

中国已成为纳米科研强国
第七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会议29日在北京开幕。在这个两年一次的会议上,中科院院长、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白春礼说,中国纳米科技研究的整体实力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而在当天由中国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发布的《中国纳米科技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则指出:中国已崛起为纳米科研强国。而此前的历次大会上最多只是称中国为纳米科技大国。
数据统计显示,1997年与纳米相关的SCI论文中,中国只占6%,而现在中国贡献了全球超过1/3的纳米科研论文,几乎是美国的两倍。

海水升温2℃或导致鱼类体型缩小30%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24日报道,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若海洋温度上升2摄氏度,鱼类的体型将会缩小20%~30%。
研究人员威廉·张博士和丹尼尔·保利博士的研究结果显示,鱼类作为冷血动物, 无法调节自己的体温,因此当水温变暖时,鱼类会加速新陈代谢,即需要更多的氧气来维持身体机能。然而,由于鳃的生长速度比身体其他部位慢,当氧气供应速度跟不上其他部位生长的速度时,鱼类就停止生长了。保利博士称这个原理为 “鳃氧限制理论”。

3阿秒!X光脉冲再创迄今最短时间纪录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8日报道,华裔科学家常增虎领导的科研团队,再次创造出迄今最短的X光脉冲——仅53阿秒(1阿秒=10-18秒),打破了其2012年创下的67阿秒极紫外光脉冲纪录,这一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阿秒是一种时间量程,原子核内部作用过程的持续时间可用阿秒表示。在53阿秒的时间里,光线的行进距离不到人类头发直径的千分之一。(编辑/有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