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义德的去蔽工作及其身后的文化悖论

来源 :当代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43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9月25日,后殖民理论的一代宗师爱德华·赛义德久病之后在纽约去世,他身后留下了《东方学》和《文化与帝国主义》等后殖民理论经典,影响极其深远。赛义德超出常人之处,就在于揭示了西方发达国家在旧殖民体系崩溃后,对第三世界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改型和精神文化占领,由此展开新一轮殖民掠夺。西方话语是“主体”,是“霸权”,对东方的“客体”与“他者”实行文化殖民,它比之旧殖民模式更有隐蔽性和杀伤力,赛义德的后殖民理论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它对西方殖民主义的文化殖民及其危害明察秋毫。
其他文献
新时期,历史题材受到越来越多作家的重视,逐渐成为重要的创作来源,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有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和文化传统,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文字可考的就有三千多年,这给
<正>&#39;一带一路&#39;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是用文化将历史、现实与未来连接在一起而成为中国面向全球化的战略架构。中医药文化不仅是中华民
期刊
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和伟大的诗人,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历代有所作为的帝王的诗词的豪迈和大气,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体现了革命导师的伟大思想。毛泽东诗词在抛弃了历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