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在最近加密货币市场一片红火、投资者渐渐陷入癫狂的时候,马斯克突然在5月中旬发推称,特斯拉决定不再接受用户使用比特币付款买车。理由是他认为,比特币的交易和挖矿耗费了过多电量以及化石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自那之后,比特币、狗狗币等数字货币的价格在几天之内被腰斩,整个币市遭遇血洗,超过万亿美元蒸发,无数投资者赔得血本无归。
由于加密货币价格经常出现大起大落,很多专家认为这是典型的投机泡沫,甚至可以说是“庞氏骗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对曾经存在的数字货币BitConnect发起诉讼,指控其为“庞氏骗局”。
最早的“击鼓传花”
庞氏骗局得名于意大利裔美国投机商人查尔斯·庞兹。1919年,一直幻想发大财的庞兹收到了一封欧洲寄来的邮件。当时的人寄国际邮件的时候,通常会在信封里附上一张邮票券,收信人可以在当地邮局将邮票券兑换成邮票贴在回信上。如此一来,回信人无需自掏腰包支付昂贵的国际邮件费用。
庞兹在这张小小的邮票券上发现了商机。他敏锐地观察到,邮票券在各国兑换当地邮票的价格是由国际条约确定的,但是各国货币的汇率却在随时发生变化。理论上来讲,人们可以从货币刚刚贬值的国家购买邮票券,然后拿到其他国家兑换成邮票,通过这种方法套利赚取差价。
很快,庞兹围绕着这一商业模型,成立了证券交易公司。但他并没有急于大面积地打广告,而是小心翼翼地经营自己的形象。庞兹会时不时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厅等社交场合,“不经意”地给朋友递上上好的雪茄,然后突然告别对方,跑去见他的“重要客户”—这些都是为了让人们觉得他是一个即将发财、但是不愿意透露太多信息的小气商人。
只有在别人反复询问或逼迫的情况下,他才会“不情愿地”向对方“透露”自己发现的邮票券套利商机。他宣称自己在整个欧洲都有代理商,他们随时可以根据货币汇率的变化,大量购买当地的邮票券,然后将这些邮票券带回美国,兑换成更值錢的邮票套现。
他并没有急于大面积地打广告,而是小心翼翼地经营自己的形象。
当铺垫工作全部到位之后,庞兹会承诺对方如果愿意参与这笔投资,可以在90天后得到50%的利润。就这样几个月后,现金开始慢慢流进庞兹的口袋,但他没有用这些钱去购买邮票券,所谓的“欧洲代理商”也纯属子虚乌有。
相反,庞兹开始在美国招募代理人,并亲自培训他们向更多的人推销这笔投资。如果代理人谈成一笔新的交易,他(她)将获得10%的提成。有的代理人还会聘用下一级代理人,分给对方5%的提成。
由于首批投资者实实在在地拿到了丰厚的收益,消息很快传开。庞兹成了备受追捧的“金融奇才”。当年夏天,波士顿各大报纸的头版几乎天天都有关于他的新闻。在庞兹的自传中,他吹嘘道:“对于那些排长队的投资者来说,我就是实现他们梦想、让贫民一夜之间变成富翁的魔法师。”
庞兹的证券交易公司在鼎盛时期,将办事处从波士顿开到了缅因和新泽西等地,最终有4万多人参与了投资,总额高达2000万美元。庞兹也从此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他用赚来的钱购买了多个公司的股份,甚至收购了曾经拒绝贷款给他2000美元的汉诺威信托银行。
但很快,这位高调的商人就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注意。美国邮政部的官员认为,由于监管措施十分健全,利用国际邮票券汇率进行套利是不现实的。检察机关很快对庞兹的公司发起了调查。曾经大肆吹嘘庞兹的《波士顿邮报》经过独立调查发现,他是一位有前科的诈骗犯,曾在加拿大因为伪造支票入狱,后来又在美国亚特兰大因为贩卖人口服刑。
不久后,联邦政府指派的审计员发现,庞兹根本就没有购买邮票券,他的公司负债700万美元,早已入不敷出。1920年8月,庞兹宣告破产,并于几年后被判入狱。闹剧的落幕,导致无数人倾家荡产,包括汉诺威信托银行在内的六家银行因此倒闭。
投资者遭受的损失,换算到今天相当于1.9亿美元。1934年,庞兹出狱后立刻被美国政府遣返回了意大利。回国后的庞兹不思悔改,继续在祖国行骗,但是再也没有取得成功。1949年,这位巨骗黯然离世,死前只留下75美元支付丧葬费用。
纳斯达克前主席的“弥天大谎”
庞兹的骗局虽然只持续了不到一年就草草谢幕,但是他所获得的巨大成功,给后世的诈骗犯带来了启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伯纳德·麦道夫。
1960年,还在读大学的麦道夫成立了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投资证券公司。他开始拿打零工挣来的5000美元购买一些廉价股票,随后他说服了亲戚朋友也来参与投资。但两年之后,美国经历了几十年一遇的大股灾,麦道夫的投资遭受重创,不得不靠当会计的岳父出手,才得以脱身。
对于这次失败的投资经历,麦道夫一直耿耿于怀。他认为,自己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进到华尔街的“核心圈子”,所以被动挨打。多年后被捕入狱的麦道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当时就是一家小公司,而不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成员。”
由于BitConnect一直以民间组织的形式运作,并未成立公司,政府甚至无从清算其资产。
到了70年代,麦道夫敏锐抓住商机,率先采用当时刚刚出现的电子计算机进行报价和交易。20世纪80年代,由于自动化系统的高效以及回扣制度的成功,麦道夫的投资证券公司成了纽交所最大的做市商,包揽了后者高达15%的交易量。 正因如此,麦道夫在1990年顺理成章地出任了纳斯达克的主席。2000年,麦道夫的公司已经拥有了约3亿美元的资产。
与此同时,麦道夫的公司成立了所谓的“对冲基金”。公司声称,会通过投资价格稳定的蓝筹股,以及买入期货和期权等方式,让投资者每年可以获得十几个百分点的稳定回报。由于麦道夫已经在证券交易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他所宣称的交易策略现实中也确实存在,很多投資者开始把钱交给他管理。他的顾客包括社会名流、慈善基金、教育机构甚至银行。
实际上,麦道夫没有用这些钱进行任何投资,而是直接把它们打到了自己在大通银行开设的账户。然后,他像庞兹一样拆东墙补西墙,将新客户投进来的钱支付给老客户。据估算,麦道夫的账户可能为银行带来了数亿美元的收入,因此大通银行从未质疑过这笔钱的来源。再加上当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监管机构对于对冲基金的监管非常不健全,种种因素导致麦道夫的骗局得以维持运作几十年,没有被立即拆穿。
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客户开始要求提现,此时麦道夫的大通账户上只剩下2亿美元。由于无力偿还投资者,麦道夫对他的两个儿子坦白自己“完蛋了”,公司旗下的所谓“对冲基金”从一开始就是个庞氏骗局,或者用他的话说:“一个弥天大谎。”他的儿子立刻向证监局和司法部门举报了公司的违法行为,麦道夫终于被捕入狱。
翌年3月,法院宣布麦道夫因违反11项联邦法律,被判150年有期徒刑,1700万美元的资产被没收。最终的调查显示,麦道夫的公司总共从4800多名客户处骗得了多达648亿美元。麦道夫的长子马克,在他的父亲被捕两周年之际自杀身亡,他的另一个儿子安德鲁于4年后死于癌症。麦道夫本人于今年4月在狱中病逝。美国金融史上规模最大的庞氏骗局就此落幕。
如何追讨BitConnect?
就在5月28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加密货币BitConnect的创始人和宣传者发起诉讼,指控其为庞氏骗局。
BitConnect曾经是全球市值前20的加密货币项目。其币价从2016年刚刚发布时的0.17美元一度飙涨至2017年底的463美元。BitConnect推出的“租赁计划”,允许用户使用比特币兑换BitConnect币,然后平台会锁定兑换时的BitConnect市价,然后使用“交易机器人”和“市场浮动软件”为用户赚取每日高达1%的收益。
2018年1月,得克萨斯州证券委员会认定,这一租赁计划就是庞氏骗局:BitConnect实际上是在用新投资者的钱支付老投资者的利息。不久后BitConnect被勒令关闭,在几天之内损失了超过90%的市值。无数投资者没有要回租出去的比特币或者现金,而是得到了不值钱的BitConnect币。
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是否存在所谓的交易机器人和软件。证券交易委员会认为,BitConnect在没有获得执业许可的情况下,发行了价值超过20亿美元的证券。其创始人目前已经被控制,但由于BitConnect一直以民间组织的形式运作,并未成立公司,政府甚至无从清算其资产。这一骗局的众多受害者,可能永远也无法得到补偿。
洞察人性的成功之处
从以上著名的庞氏骗局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固定的范式。
诈骗者首先要营造人设和构建叙事。庞兹先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成功的商人,然后拿出了一套听起来似乎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型;麦道夫有之前做市的成就、纳斯达克主席的身份,而且可以拿出来一个理论上存在的交易策略;BitConnect像比特币一样,承诺建立一个透明、开放、去中心化的金融体系。
这类骗局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充分利用了信息的不对称。大部分美国人无法去欧洲核实庞兹是否有购买邮票券;麦道夫基金的投资者不知道自己的钱被拿来投资了什么东西;大部分购买BitConnect的人,也不会去查看项目的源代码。这样,可以确保骗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被拆穿。
最后,骗局的设计者洞察人性,充分利用了人们的种种心理诉求。大多数人看到身边的人开始发财的时候,很容易心生嫉妒,自己也忍不住参与进来。当整个波士顿的媒体都在报道一个回报如此丰厚的投资产品,老百姓就很难不上当了。麦道夫则是利用了人们害怕风险的心理,让投资者相信无论市场表现如何,他的基金都能提供稳定的回报。
麦道夫利用了人们害怕风险的心理,让投资者相信无论市场表现如何,他的基金都能提供稳定的回报。
最后则是侥幸心理。很多BitConnect的投资者都意识到了1%的超高日利率是无法维持的,但是他们认为自己只要在骗局被揭穿前出场,就能避免遭受损失,把风险转嫁给后面的人。
大部分人在尝到甜头之后,大脑分泌的多巴胺会让他们失去理智,立刻想去挣更多的钱,直到最终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就是赌博会让人上瘾的生理机制。骗局在满足了以上这些条件之后,为公众熟知的“拆东墙补西墙”才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