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面对食品价格上涨问题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yun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价格不会持续大幅上升
  
  对“食品价格会不会持续大幅上升?”的问题,占受调查者的54.5%回答“会”;占受调查者的21%回答“不会”;答“说不清”的,占受调查者的24%。对上述调查结果,可以从两方面分析:
  首先,调查结果真实反映了全社会对食品价格走势的忧虑,而这种忧虑是有道理的。
  我国目前的情况,食品尤其是粮食供给仅能基本自给。一旦出现较大的自然灾害,国内生产受影响减产较大,就会同时拉动国内、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同时上涨。粮食是其它食品比如肉禽蛋生产的基础,粮食价格上涨会很快带动肉禽蛋价格的上涨,同时会影响在外就餐价格上升。粮食价格稳定,食品价格就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从我国目前食品尤其是粮食生产能力看,可用资源有限。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出了对食品的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消费需求。从长期看,食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上升是合理的。
  其次,认为“食品价格会持续大幅上升”的看法忽视了宏观调控与科技进步。
  食品价格直接影响人民生活、直接影响社会稳定。食品价格的相对平稳一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最近几年,国家稳定食品价格采取了诸多的效果良好的措施。直接措施比如鼓励农业生产、直接影响粮食市场收购、销售价格、运输价格,制定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间接措施如制定并实施了各种惠农措施,用稳定农村、稳定农民、稳定农业的办法,间接稳定食品价格。
  农业生产科技的不断进步是食品价格长期基本稳定的另一项重要保障。科研进步带来的粮食品种如水稻、小麦、玉米单产的不断增加,会抑制食品价格大幅上升。
  可以说,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与迅速进步的农业生产技术抑制下,食品价格只可能在较短时间大幅上升,或在较长时间持续小幅上升,而不会持续大幅上升。
  
  理性消费能抑制价格上涨
  
  对“猪肉等食品价格的上涨对您的生活影响大吗?”的回答,回答“大”的,占总票数的72%;“不大”的,占约37%;“没有影响”的实际上可与“不大”归为一类。
  高达72%的受调查者认为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对其生活“影响大”,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食品花费在居民消费性支出、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依然较大。由于猪肉在食品中占的比重较大,猪肉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当然会大。另一方面,可能与目前我国的社会分配结构直接相关。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2000元,年人均购买猪肉16公斤左右,猪肉价格上涨对大多数居民生活影响应该“不大”或“不是很大”。但是,我国社会分配的结构是“金字塔”型,少数高收入者获得了大多数的社会收入。结果,猪肉等食品价格有一定程度的上涨,数量巨大的中低收入人群家庭生活支出增加,要挤占其它支出,再加上住房、教育、卫生需要的支出,感受到的压力就会很大,对生活的“影响”也就大了。
  87%的人认为薪酬必须上涨才能跟上物价上涨的需求,也就是不足以应付的,认为薪酬足以应付物价上涨的,共占总数的13%。物价的上涨,对任何人都会产生压力。只有薪酬的增加赶得上物价上涨,才不会导致实际收入水平降低,并进而导致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对于涨价幅度较大较快的食品”,占90%的受调查者明确表示“不买,买其它替代食品”,或表示“减少购买频率”,只有10%的人表示“照样买”。上述回答表明,目前市场食品供给总体上是丰富的,品种多样,一种食品价格上涨,消费者很快就会用购买替代品应对,既避免了不必要的生活支出,也会抑制该食品价格的继续上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非常理性。
  
  保证供给,保护农民利益是关键
  
  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样的,有可能是歉收,也可能是流通环节操纵、加价,运输价格上升,加工等环节税费增加,还可能是成本上升。食品价格上涨不一定导致农民收入增加。
  农民一直是食品价格上的弱者,其影响力、话语权都很小。大多数时候出现的情况是,食品价格上升,导致政府调控,结果农民得不到足够的价格上涨利益。而当价格下降时,调控措施对农民的扶助往往跟不上。最近猪肉价格上涨,其背景就是去年生猪价格大跌,养猪户赔本,最后不养,才导致了今年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生猪收购价格大幅下降时没人调控,保护农民的利益。而农民遭受了重大损失后,不养猪了,导致猪肉价格大幅上升,这本是补偿性上涨,结果引出了各种调控措施出台。中央目前对食品价格调控,粮食主产省份实行粮食保护价收购,农民是最大受益者。粮食的保护价收购,是对粮价的支持价格政策。
  保证供给,保护农民利益,从长远和大局看,有利于市场和整个社会的稳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国政府有能力调控好价格问题
  
  64%的投票者赞同食品价格上涨,我国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说法。其实“食品价格上涨,表明我国已经出现通货膨胀”的观点,逻辑上存在问题。食品价格上涨既不是通货膨胀出现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而是重要因素之一,食品价格上涨不上涨都可以出现通货膨胀。
  目前我国食品价格上涨,但因其它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并没有大幅度的上涨,甚至有些部门的消费价格在下降,市场整体上是稳定的。
  对“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不能切实起作用,控制住食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市场的影响?”的回答,33%的受调查者认为“能,政府有这个能力”;“不能,这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解决不了”的占26%;“不好判断”占41%。
  对于有那么多人认为我国政府“不能”调控食品价格和“不好判断”,表明大多数受访者对国内外情况、历史上控制食品价格的成功事例不了解。事实上,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对食品价格的调控,总体上是比较成功的。食品价格虽然有降有升,但总体上波动幅度不大。政府是有调控能力的。
  政府对食品价格的调控不是不让其波动,价格是调控需求的基本手段,必须让价格波动,价格配置资源、调节市场的作用才能发挥。不能因为政府调控而价格仍在波动,就认为政府调控“不能切实起作用”。政府调控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让价格有一定的波动。既要有波动,而又不能波动过于剧烈,这是理想的调控状态。如果调控的结果是冻结价格,经济就成一潭死水了。(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室主任)
其他文献
近10年来,广西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份额逐年增长,投资贡献率随之不断上升。但从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投入产出与国有经济的比较情况看,投入与产出不对称现象凸显。民营经
组织人事部门要注意在选拔任用人才中不断摸索、发现、掌握和运用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把握好选人用人的“火候”,最大限度地提高用人效益    人们常把电视频道某一珍贵的时段称为“黄金时段”,其实在人的生命中,也有一个“黄金时段”,考察中外科学史,笔者认为:各级管理者,特别要对人才发挥作用的“黄金时段”格外注意,把握好最佳的用人时机。  人才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人的年龄在变,身体条件在变,周围的环境也在
日前在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期间,新闻媒体进行现场报道,并且播出了人大代表按表决器镜头的新闻画面。有些学者认为,这样的新闻手法出现在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的人大代表投票表决时,有侵犯人大代表表决秘密的嫌疑。  的确,在行使民主权利,作出政治选择的时候,秘密投票可以有效地防止人大代表受到不应有的干扰,独立地作出自己的政治判断。所以,在任何国家的政治选举中,都预备了秘密写票装置,为公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