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实践教学改革的背景,结合武汉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际情况,指出该校实践教学整体规划中各级协调不畅、培养方案修订过于频繁等突出问题,并从强化各级合作意识,促进实践教学工作的条理化、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強化实践教学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 武汉工商学院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一、研究背景
由于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专业,全国综合类本科高等学校几乎都开办了工商管理专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数量也是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目标理论层面都无非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经营决策和有效管理的工商管理人才,但是,如何在这样趋同的培养目标指导下,一方面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效果,另一方面使得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社会,满足社会各种企事业单位对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这个问题也就自然被纳入研究范畴。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作出全面部署,对实践教学、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类型的实践活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2007年,教育部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因此,高校要着力突破工商管理专业办学的瓶颈,使工商管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产业升级、迈向新的台阶。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就成为关键性问题。
武汉工商学院是湖北省获得工商管理招生资格的民办高校之一,并于2012年开始招生,多年来伴随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引,普高校招生规模急剧增加,武汉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数量增加明显,工商管理专业办学规模也在持续扩大。目前,为顺应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目前已经开展,通过梳理工商管理专业相关实践教学研究,发现实践教学方式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不足。本文将结合武汉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长期的教学实践,以期找出培养工商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中应用的关键要素;找出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在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先进理念,探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真正解决武汉工商学院实践教学中的相关问题。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突出问题
(一)实践教学整体规划中各级协调不畅
学校办学以来,一直注重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建设,学校各个部门之间、教学团队及管理团队之间、校内与企业实践基地之间均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合作机制,较其他同类院校相比有更为完善的实践教学总体规划。学校通过不懈探索,形成了一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可概括为“七个结合”:①教与学相结合,通过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青年教师企业实践计划”、“双专业负责人”和聘请“企业导师”等方式,在强调学生学的同时,突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②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训相结合,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过精品、优质课程建设,带动课程建设的整体提升;建立了涵盖“三个层次”、囊括五大平台、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加强实验室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校内实验实训提供平台。③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如推行“3+1”培养模式。④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如推行“3+1”培养模式。学校针对校内实践教学要求已经有前期规划,但是这两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学校内部协调问题。学校教务部、实验教学中心、教师之间沟通和联络不畅通,无法积极支持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实际中学校部门之间衔接沟通不到位,协调不畅通,实践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务部门与实验教学中心多头指导的现实情况,导致教师在在和执行中不知道应该按照哪个部门的方案实践,执行力度被削弱。
二是学院与校外实习企业间的协调问题。实践教学基地稳定性较差,聘请企业人士或相关专家担任的企业导师一般都是与主管院长一对一沟通,一旦企业导师离职,会破坏整个企业实践计划,委派的新导师和学校沟通会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学生企业实践安排出现问题。
(二)培养方案修订过于频繁
武汉工商学院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学校为进一步更新完善工商管理教学内容,优化工商管理课程设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从而能促进开放共享,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资源。分别于2011年、2012年、2015年、2017年修订了《武汉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个版本对学校的实践教学工作的体系、学时、学分有详细要求,但由于频繁修订实验教学大纲,直接导致培养方案修订中一些细节落实不够,导致实践教学的连贯性不强,教学效果受到负面影响,进一步影响了实践教学目的实现。
(三)校内工商管理实践教学设备与场地投入需跟进
由于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可以为学生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学实践的保证和强化实践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环节,多年来,学校为开展和推进实践教学,积极投入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武汉工商学院的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学校一级管理,中心下设经济与管理、新闻传播与艺术设计、环境与生物工程、电信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公共计算机、外语共六个实验教学分中心。承担了全校8个学院40个本、专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年均教学工作量达130万人学时。与同类型的民办高校比较,武汉工商学院为学生经济管理专业的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提供更加良好的实践环境,采取的是大商科下的统一实践教学,其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的认识,为校外实习与实践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其中突出问题是目前学校并没有建成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实验室的相应实验软硬件均是针对学校大商科,而非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学校在進行实践性教学时,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采用模拟方式,譬如开设《企业经营模拟》课程,配比8个课时的课内实验市场营销课程,但是从目前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着实际动手能力太弱,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这需要学校教育方式方法亟需改进,加强实践课在规划、投入、建设中的力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三、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解决方案
(一)强化各级单位的合作意识,促进实践教学工作的条理化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三部分对实践育人的组织领导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切实推进和落实这项工作,强化各部门责任意识,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因此,学校各级单位首先要充分认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深刻认识到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深刻把握开展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培养目的,不断增强服务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工作中发挥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激发创新实践教育的热情。提高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知,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各个环节中做到事前沟通,事后总结,各部门做到积极配合,注重各部门关于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效果,进一步促进实践教学工作的条理化。
(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实践教学激励机制建设
学校各级部门及二级单位在制度建设上下工夫,建立起配套的管理制度与规范,尤其是涉及实践教学制度方面的内容建章立制时要强化沟通,为完善实践教学管理的各级制度做出保障,同时学校高层应强化实践教学激励机制建设,严格按照以政策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励促教学的指导思想,加强实践教学激励机制并建设建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制度与规范,激发老师与学生的实践教学热情,引导教师从本质上转变重视课堂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在理论教学中紧密联系实践,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完成。同时将工商管理的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师职称评聘、奖金挂钩,进一步强化教职员工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认识及重视程度,调动各级员工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商管理专业实践管理制度。
(三)整合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资源,推动产学研的结合,
整合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为工商管理专业发展产学研建设提供保障,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分阶段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服务,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内实践教学资源要贴近理论教学,以协助学生掌握理论教学的知识点,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为重点。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应该以应用专业理论知识,了解企业真实运作,提高工作适应能力为重点。企事业单位是学生实习实践的重要基地,国家社会层面也一贯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意见》里明确指出对加强实践育人基地的建设提出了统筹性安排,指出要依托现有资源,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高职实训基地,同时还指出,企事业单位支付给学生的相关报酬,可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强调了国家对企事业单位接收学生实习实训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对实践育人工作的支持。整合校内资源,包括学校领导层面、学校任课教师个人层面的各级各类的社会资源,加大投入,并统筹规划,加快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推动产学研的结合。
四、结语
武汉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学科获批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工商管理学科获批“楚天学者”设岗学科,聘请了法国里昂大学龚业明教授为楚天学者讲座教授;工商管理专业获批双学士学位授予权;工商管理、专业获批“专升本”,在前期荣誉面前学校对培养实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是学校需要长期关注和投入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学校应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 武汉工商学院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一、研究背景
由于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专业,全国综合类本科高等学校几乎都开办了工商管理专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数量也是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目标理论层面都无非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经营决策和有效管理的工商管理人才,但是,如何在这样趋同的培养目标指导下,一方面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效果,另一方面使得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社会,满足社会各种企事业单位对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这个问题也就自然被纳入研究范畴。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作出全面部署,对实践教学、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类型的实践活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2007年,教育部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因此,高校要着力突破工商管理专业办学的瓶颈,使工商管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产业升级、迈向新的台阶。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就成为关键性问题。
武汉工商学院是湖北省获得工商管理招生资格的民办高校之一,并于2012年开始招生,多年来伴随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引,普高校招生规模急剧增加,武汉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数量增加明显,工商管理专业办学规模也在持续扩大。目前,为顺应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目前已经开展,通过梳理工商管理专业相关实践教学研究,发现实践教学方式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不足。本文将结合武汉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长期的教学实践,以期找出培养工商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中应用的关键要素;找出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在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先进理念,探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真正解决武汉工商学院实践教学中的相关问题。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突出问题
(一)实践教学整体规划中各级协调不畅
学校办学以来,一直注重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建设,学校各个部门之间、教学团队及管理团队之间、校内与企业实践基地之间均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合作机制,较其他同类院校相比有更为完善的实践教学总体规划。学校通过不懈探索,形成了一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可概括为“七个结合”:①教与学相结合,通过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青年教师企业实践计划”、“双专业负责人”和聘请“企业导师”等方式,在强调学生学的同时,突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②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训相结合,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过精品、优质课程建设,带动课程建设的整体提升;建立了涵盖“三个层次”、囊括五大平台、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加强实验室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校内实验实训提供平台。③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如推行“3+1”培养模式。④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如推行“3+1”培养模式。学校针对校内实践教学要求已经有前期规划,但是这两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学校内部协调问题。学校教务部、实验教学中心、教师之间沟通和联络不畅通,无法积极支持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实际中学校部门之间衔接沟通不到位,协调不畅通,实践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务部门与实验教学中心多头指导的现实情况,导致教师在在和执行中不知道应该按照哪个部门的方案实践,执行力度被削弱。
二是学院与校外实习企业间的协调问题。实践教学基地稳定性较差,聘请企业人士或相关专家担任的企业导师一般都是与主管院长一对一沟通,一旦企业导师离职,会破坏整个企业实践计划,委派的新导师和学校沟通会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学生企业实践安排出现问题。
(二)培养方案修订过于频繁
武汉工商学院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学校为进一步更新完善工商管理教学内容,优化工商管理课程设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从而能促进开放共享,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资源。分别于2011年、2012年、2015年、2017年修订了《武汉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个版本对学校的实践教学工作的体系、学时、学分有详细要求,但由于频繁修订实验教学大纲,直接导致培养方案修订中一些细节落实不够,导致实践教学的连贯性不强,教学效果受到负面影响,进一步影响了实践教学目的实现。
(三)校内工商管理实践教学设备与场地投入需跟进
由于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可以为学生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学实践的保证和强化实践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环节,多年来,学校为开展和推进实践教学,积极投入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武汉工商学院的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学校一级管理,中心下设经济与管理、新闻传播与艺术设计、环境与生物工程、电信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公共计算机、外语共六个实验教学分中心。承担了全校8个学院40个本、专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年均教学工作量达130万人学时。与同类型的民办高校比较,武汉工商学院为学生经济管理专业的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提供更加良好的实践环境,采取的是大商科下的统一实践教学,其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的认识,为校外实习与实践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其中突出问题是目前学校并没有建成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实验室的相应实验软硬件均是针对学校大商科,而非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学校在進行实践性教学时,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采用模拟方式,譬如开设《企业经营模拟》课程,配比8个课时的课内实验市场营销课程,但是从目前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着实际动手能力太弱,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这需要学校教育方式方法亟需改进,加强实践课在规划、投入、建设中的力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三、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解决方案
(一)强化各级单位的合作意识,促进实践教学工作的条理化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三部分对实践育人的组织领导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切实推进和落实这项工作,强化各部门责任意识,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因此,学校各级单位首先要充分认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深刻认识到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深刻把握开展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培养目的,不断增强服务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工作中发挥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激发创新实践教育的热情。提高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知,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各个环节中做到事前沟通,事后总结,各部门做到积极配合,注重各部门关于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效果,进一步促进实践教学工作的条理化。
(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实践教学激励机制建设
学校各级部门及二级单位在制度建设上下工夫,建立起配套的管理制度与规范,尤其是涉及实践教学制度方面的内容建章立制时要强化沟通,为完善实践教学管理的各级制度做出保障,同时学校高层应强化实践教学激励机制建设,严格按照以政策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励促教学的指导思想,加强实践教学激励机制并建设建立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制度与规范,激发老师与学生的实践教学热情,引导教师从本质上转变重视课堂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在理论教学中紧密联系实践,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完成。同时将工商管理的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师职称评聘、奖金挂钩,进一步强化教职员工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认识及重视程度,调动各级员工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商管理专业实践管理制度。
(三)整合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资源,推动产学研的结合,
整合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为工商管理专业发展产学研建设提供保障,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分阶段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服务,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内实践教学资源要贴近理论教学,以协助学生掌握理论教学的知识点,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为重点。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应该以应用专业理论知识,了解企业真实运作,提高工作适应能力为重点。企事业单位是学生实习实践的重要基地,国家社会层面也一贯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意见》里明确指出对加强实践育人基地的建设提出了统筹性安排,指出要依托现有资源,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高职实训基地,同时还指出,企事业单位支付给学生的相关报酬,可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强调了国家对企事业单位接收学生实习实训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对实践育人工作的支持。整合校内资源,包括学校领导层面、学校任课教师个人层面的各级各类的社会资源,加大投入,并统筹规划,加快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推动产学研的结合。
四、结语
武汉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学科获批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工商管理学科获批“楚天学者”设岗学科,聘请了法国里昂大学龚业明教授为楚天学者讲座教授;工商管理专业获批双学士学位授予权;工商管理、专业获批“专升本”,在前期荣誉面前学校对培养实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是学校需要长期关注和投入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学校应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