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必然的。本文想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进城的背景调查,分析他们进入城市后面临着较大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几点思考。
农民工进城的背景:
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问题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农民”三大问题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重要问题,是摆在我们全党面前的一大重要难题。三农问题不再是纯农业问题而是政府工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它已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命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就有九亿农民有8000万人农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现有的以家庭为主体的生产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阻碍着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的应用,在农产品价格难以调查的情况下,要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竟争力特别是在国际上的竟争力,提高效益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杭州,人均可耕土地只有4分地,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农民在土地上获得的收入要维持生计和抚养老人和子女就学是一件十分困难的问题,劳动力的转移是必然的。农民工在城市的贡献与现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经济也自然而然地带进市场化,农村被卷进市场经济的大潮,农民成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随之而来的是许多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工成为市场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
农村流向城市人口的特征现状:第一,流动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年轻是我国流动人口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流动人口中,16-45年之间年轻劳动力成为主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研究专项调查,40岁以下的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90%。第二,流动人口以非举家流动为主。第三,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为主。人口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原因,对收入状况的考虑是流动人口跨越城市化障碍,克服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困难的重要原因。
农民工入城后所面临的问题:
前面讲过,我国目前农业的生产方式以单个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在土地资源的约束下,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后的今天,由于土地资源的约束,规模得不到扩大,新技术、新机械无法得到使用仍停留在原始生产方式的情况下,面对着农业不增效成本又无法降低的现实,以及农业对劳动力的要求和需求都较低的情况下,在农村存在的数量巨大的劳动力,在农村绝大部分处于失业状态。由此农村新增的劳动力和劳动能力较强的青壮年走出农村进城务工是必然的。农民工进城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对中国经济、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但是,农民工进入城市后面临着较大的问题:
(一)农民与农民工。我国在户籍制度和城市二元结构还未打破的情况下,农民及其所派生出的农民工,其权益即应得的社会福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难以得到保障。农民工虽然已作为产业工人的主体,但仍不能融入产业工人阶层,无法享受产业工人待遇,他们作为边缘化的特殊群体而工作和生活着,还只能以农民这种身份而存在,农民工成为农民另一类代名词。(成为受歧视、受剥削的代名词)。
(二)农民工就业与社会问题。农民工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普通较低,据调查,初中文化占72%,小学及以下占22%。这种结构使得约16%的进城农民无法找到就业机会,处于失业状态。而农民进城人员携款人员在500元以下的占42%,1000-500元的占33.5%,如果这些16%的人员在杭州滞留在10天以上,就会引起社会治安问题。据下城区文晖派出所调查统计,外来人员犯罪率占外来人员总数的0.8%,占发案的80%,对地区治安问题影响较大。
(三)农民工收入偏低,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工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他们就业的是以传统的企业和建筑业为主。许多企业长期以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获得一席之位和追求利润最大化,尽量降低农民工工资,更不可能为农民工交纳社会保障;另一方面,首先低层次劳务市场中的供求严重失衡,即初级体力劳务的供给远远高于社会对此类型劳务的需求,初级劳动相对剩余,产生就业竟争。其次,农民工从事的工作简单易学,对自身工作不具有专有性,其从事的职业是有完全的可替代性。由此,在企业主和包工头等眼里成为压低工资的理由。虽如此,农民工打工的收入还是远远高于在家务农的收益,因此在生活的压迫下甘愿忍辱负重和歧视。
社会保障体系缺位。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一般都为高强度脏、累、差行业,为从业群体中的高危劳动力,在工作中安全事故频发,在事故发生后得不到合理补偿。最主要的是目前全国农民工参加各类保险的比例很低。这里有企业的责任,也有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有工资偏低农民工不愿交纳和农民工的流动性强以及社保问题无法全国统一流动决定的原因。但是,农民工现在40多岁以下的约占90%,这些人社保问题不能很好解决,若干年以后步入老龄时,社会问题将会更加突出。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位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四)城市扩展后的失地农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失地农民已经成为一支庞大的队伍(每征用一亩地平均有1.4个农民离开土地),并且每年上访事件占的比例相当大占上访的73.3%以上。农民对自己的土地不拥有处置权,在土地征用迁建中,农民得到的只能是土地补偿费,而不是土地的最终售价价格,而二者差价高达上百倍,上百万至几百万。农民所得的只是几万乃至几千。
(五)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目前,我国城市化已进入加速阶段,人口与非农活动向城市转移、集中和强化。 外来务工人员成了城镇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解决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是本世纪初教育急需关注和解决的新问题。根据务工人员的年龄结构,在今后这个数将继续扩大。子女就学是外来务工人员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就学和就学费用、就学的地点等。因此迫切希望政府予以关注。
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对策(思考)
农民工问题现在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民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就业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新农村建设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以及我国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增长的大问题。中央1号文件就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已经从农民中逐步分离出来并逐步融入城市。因此要解决农民工问题,经过调查形成几类对策思考。
(一)逐步打破城乡之机制,构建城乡一体化机制。建国以来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客观上起到了城乡分割的作用,使城乡二元结构处于相当稳固的地位。使农民与居民、城市和农村划分得一清二楚,两者享受的社会福利存在着巨大差异,同时也影响了农民工工业收入的差异。因此,改革现行的户藉制度势在必行。但这些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要从城乡统筹上考虑,以工补农、以工养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推进城乡改革,构建城乡一体化体制。
(二)就业与农业、农村建设。农民工进城就业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就业市场中供大于求,劳动力进入卖方市场,据调查16%以上进城农民工无法就业,势必带来社会问题、治安问题等。盲目来杭找工作的据春节的节后调查占外来就业人员的43%,就业的流动成本较高。要彻底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就需考虑让一部分农民工留在农村,这样就要求对农村进行改革,建设新农村提出生产发展,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及适用,转变农业化方式,但是目前的农村生产方式的单个家庭为主的生产模式就进行改革(变)让有能力的农民来组织其他农民进行有规模的生产(按照国内外经验农业生产必须要50亩以上才能造造农业规模效益),对土地进行适当的集中(有偿集中)。这样不尽可缓城市就业压力,同时可较高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同时也可更多的吸收新技术,使用新机械,从而提高劳动率,提高产量和质量,提高竞争力。使农业步入良性循环。再者加强农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拓宽农业生产途径,提高农业本身就业能力。
农民工进城的背景:
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问题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农民”三大问题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重要问题,是摆在我们全党面前的一大重要难题。三农问题不再是纯农业问题而是政府工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它已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命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就有九亿农民有8000万人农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现有的以家庭为主体的生产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阻碍着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的应用,在农产品价格难以调查的情况下,要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竟争力特别是在国际上的竟争力,提高效益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杭州,人均可耕土地只有4分地,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农民在土地上获得的收入要维持生计和抚养老人和子女就学是一件十分困难的问题,劳动力的转移是必然的。农民工在城市的贡献与现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经济也自然而然地带进市场化,农村被卷进市场经济的大潮,农民成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随之而来的是许多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工成为市场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
农村流向城市人口的特征现状:第一,流动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年轻是我国流动人口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流动人口中,16-45年之间年轻劳动力成为主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研究专项调查,40岁以下的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90%。第二,流动人口以非举家流动为主。第三,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为主。人口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原因,对收入状况的考虑是流动人口跨越城市化障碍,克服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困难的重要原因。
农民工入城后所面临的问题:
前面讲过,我国目前农业的生产方式以单个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在土地资源的约束下,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后的今天,由于土地资源的约束,规模得不到扩大,新技术、新机械无法得到使用仍停留在原始生产方式的情况下,面对着农业不增效成本又无法降低的现实,以及农业对劳动力的要求和需求都较低的情况下,在农村存在的数量巨大的劳动力,在农村绝大部分处于失业状态。由此农村新增的劳动力和劳动能力较强的青壮年走出农村进城务工是必然的。农民工进城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对中国经济、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但是,农民工进入城市后面临着较大的问题:
(一)农民与农民工。我国在户籍制度和城市二元结构还未打破的情况下,农民及其所派生出的农民工,其权益即应得的社会福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难以得到保障。农民工虽然已作为产业工人的主体,但仍不能融入产业工人阶层,无法享受产业工人待遇,他们作为边缘化的特殊群体而工作和生活着,还只能以农民这种身份而存在,农民工成为农民另一类代名词。(成为受歧视、受剥削的代名词)。
(二)农民工就业与社会问题。农民工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普通较低,据调查,初中文化占72%,小学及以下占22%。这种结构使得约16%的进城农民无法找到就业机会,处于失业状态。而农民进城人员携款人员在500元以下的占42%,1000-500元的占33.5%,如果这些16%的人员在杭州滞留在10天以上,就会引起社会治安问题。据下城区文晖派出所调查统计,外来人员犯罪率占外来人员总数的0.8%,占发案的80%,对地区治安问题影响较大。
(三)农民工收入偏低,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工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他们就业的是以传统的企业和建筑业为主。许多企业长期以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获得一席之位和追求利润最大化,尽量降低农民工工资,更不可能为农民工交纳社会保障;另一方面,首先低层次劳务市场中的供求严重失衡,即初级体力劳务的供给远远高于社会对此类型劳务的需求,初级劳动相对剩余,产生就业竟争。其次,农民工从事的工作简单易学,对自身工作不具有专有性,其从事的职业是有完全的可替代性。由此,在企业主和包工头等眼里成为压低工资的理由。虽如此,农民工打工的收入还是远远高于在家务农的收益,因此在生活的压迫下甘愿忍辱负重和歧视。
社会保障体系缺位。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一般都为高强度脏、累、差行业,为从业群体中的高危劳动力,在工作中安全事故频发,在事故发生后得不到合理补偿。最主要的是目前全国农民工参加各类保险的比例很低。这里有企业的责任,也有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有工资偏低农民工不愿交纳和农民工的流动性强以及社保问题无法全国统一流动决定的原因。但是,农民工现在40多岁以下的约占90%,这些人社保问题不能很好解决,若干年以后步入老龄时,社会问题将会更加突出。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位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四)城市扩展后的失地农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失地农民已经成为一支庞大的队伍(每征用一亩地平均有1.4个农民离开土地),并且每年上访事件占的比例相当大占上访的73.3%以上。农民对自己的土地不拥有处置权,在土地征用迁建中,农民得到的只能是土地补偿费,而不是土地的最终售价价格,而二者差价高达上百倍,上百万至几百万。农民所得的只是几万乃至几千。
(五)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目前,我国城市化已进入加速阶段,人口与非农活动向城市转移、集中和强化。 外来务工人员成了城镇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解决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是本世纪初教育急需关注和解决的新问题。根据务工人员的年龄结构,在今后这个数将继续扩大。子女就学是外来务工人员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就学和就学费用、就学的地点等。因此迫切希望政府予以关注。
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对策(思考)
农民工问题现在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民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就业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新农村建设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以及我国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增长的大问题。中央1号文件就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已经从农民中逐步分离出来并逐步融入城市。因此要解决农民工问题,经过调查形成几类对策思考。
(一)逐步打破城乡之机制,构建城乡一体化机制。建国以来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客观上起到了城乡分割的作用,使城乡二元结构处于相当稳固的地位。使农民与居民、城市和农村划分得一清二楚,两者享受的社会福利存在着巨大差异,同时也影响了农民工工业收入的差异。因此,改革现行的户藉制度势在必行。但这些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要从城乡统筹上考虑,以工补农、以工养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推进城乡改革,构建城乡一体化体制。
(二)就业与农业、农村建设。农民工进城就业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就业市场中供大于求,劳动力进入卖方市场,据调查16%以上进城农民工无法就业,势必带来社会问题、治安问题等。盲目来杭找工作的据春节的节后调查占外来就业人员的43%,就业的流动成本较高。要彻底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就需考虑让一部分农民工留在农村,这样就要求对农村进行改革,建设新农村提出生产发展,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及适用,转变农业化方式,但是目前的农村生产方式的单个家庭为主的生产模式就进行改革(变)让有能力的农民来组织其他农民进行有规模的生产(按照国内外经验农业生产必须要50亩以上才能造造农业规模效益),对土地进行适当的集中(有偿集中)。这样不尽可缓城市就业压力,同时可较高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同时也可更多的吸收新技术,使用新机械,从而提高劳动率,提高产量和质量,提高竞争力。使农业步入良性循环。再者加强农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拓宽农业生产途径,提高农业本身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