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華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一致的文化称谓、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应对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文化主张。
在2009年首届颁授典礼的现场,星云大师、宋祖英、冯骥才、海岩、裴艳玲、段先念、王中军、卢广、孙立军、热合曼·阿木提、无锡灵山梵宫设计团队曾登上舞台。93岁的国学大师饶宗颐虽未能亲临,也与上述各位艺术家一起被授予该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称号。
在“2010中华文化人物”颁奖礼上,周有光、余隆、张丽玲、金一南、郑云峰、孙玉龙、何镜堂、魏海敏、朱哲琴、陈维亚、王征十一位华人文化圈翘楚获颁该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称号。
2011年12月14日晚,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主办,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华侨城集团公司协办,深圳东部华侨城有限公司承办的“2011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在深圳东部华侨城举行。苏叔阳、谭晶、九把刀等11位获本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称号,捧得象征人文理念的“人文杯”。
此项活动自2009年12月启动以来,已有三十多位文化人物获此称号,其中既包括饶宗颐、周有光等当代大师级文化人物,也有宋祖英、谭晶等受人注目的演艺界文化人士,以及冯骥才、郑云峰等致力于地方传统文化整理和抢救工作的文化人士。
2011年获得“人文杯”的“中华文化人物”不但包括以新作《中国读本》、《西藏读本》向中外读者
讲述中华文明,并获巨大成功的作家苏叔阳;在中国首先提出“抢救民间艺术先抢救人”理念的土家族民间文艺家田发刚;出身于唐卡世家,19年来独自一人守护着古格王朝遗迹,西藏札达县古格王国都城遗址文物保护员普布曲桑;大力推进“一轴双城”的建设理念,完整保护好古城的同时,另外发展新城的大同市市长耿彦波;澳门蔡氏兄弟影业公司董事总经理、澳门电影协会会长、戏剧家蔡安安;融美声、民族和通俗三家之美的歌唱家谭晶;大唐西市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建中;为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付出毕生精力的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杭州越剧院院长侯军;台湾青年导演九把刀以及金牌编剧何冀平。
九把刀:用所有冒险精神 争取下一个梦想
被誉为“网络文学经典制造机”、以“三无”电影创造年度奇迹的台湾作家、电影导演九把刀,他的作品充满热血,人未登台就已经引发全场观众“热血”沸腾。
文促会主席团认为,九把刀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里所表现出的充沛的创造力和文学才华,尤其本年度创作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无大牌导演、无大牌演员、无巨额投资,却以崇高的声誉和令人惊讶的票房收入树立了一个奇迹般的典范。
九把刀在12年写作生涯中出版60本书,他庆幸自己拥有“说故事”的能力。谈到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九把刀说:“我认为一个创作者最害怕的不是没有才能、灵感枯竭,而是安于现状,失去冒险的勇气。我很庆幸两年前的我做了如此热血的决定,或许将来有一天我会变得不勇敢、会变得比较没有勇气,可是在那一天来临之前,我会用我所有的冒险精神再去争取我下一个梦想。”
侯军:我只做了应该做的
杭州越剧院院长侯军是当代越剧的旗帜人物,她领导的杭州越剧团不仅走遍中国还走向世界,并终于走出困境。2011年10月31日,最后一场《红楼梦》在长安大戏院谢幕,拉开了越剧复兴的崭新帷幕。
文促会主席团认为,侯军凭借巨大的艺术热忱和卓越的领导能力领导该院不断创新,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先后排演童话剧《寒号鸟》、易普生的《心比天高》、以及《流花溪》、《剪花情》等多部戏剧,尤以本年度复排的经典剧目《红楼梦》获得空前成功,已成为以“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杭越现象”并成为全国戏剧界的一面旗帜。
侯军院长激动不已,登台后连说四个感谢:“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们最基层的艺术院团的艺术管理者能站在今天这个舞台上获得如此崇高的荣誉。我非常感谢,感谢全体评审团,感谢我们杭州越剧院的全体同仁和我走过的19个春秋,感谢这个时代。我只做了我应该做的,我会继续努力。”
何冀平:编剧是最先被忘记的行当
香港金牌编剧何冀平曾创作过《新龙门客栈》、《西楚霸王》、《新白娘子传奇》等电影电视作品。2011年中国国家京剧院请何冀平将《德龄与慈禧》改编为京剧《曙色紫禁城》,这部作品除了对历史的追问,还为时代留下了厚重的艺术履痕。
文促会主席团认为,何冀平在话剧剧本创作方面的杰出成就,尤其话剧《天下第一楼》被誉为当代中国现实主义经典剧作,本年度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完成第500场演出,堪称中华文化走出去之典范。
何冀平打破编剧行当一贯的低调风格,她说:“我要感谢所有参与我舞台、电影、电视剧制作的导演和演员们,是他们为我笔下的文字注入生命,把我笔下的人物永久的留在了舞台和银幕上。我也要感谢这个奖项,它是对我和我们这些比较容易被忘记的同行们的一个很大的激励。我要用我手中的笔继续歌颂我们中华文化、歌颂我们的国家,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不辜负我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