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内外解析婚姻三部曲

来源 :健康与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s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你的周围是不是有着太多想结婚并且持续在相亲的人?而其中又有那么几个觉得结婚太麻烦,想保持单身的另一种人?而对于进入婚姻殿堂的人们也不全是像童话中的王子和公主一般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而是有很多人一直在婚姻的泥潭中挣扎。婚姻是幸福?拖累?不幸?还是你想逃离却有无法避免的纠结?


  为什么那么多人变成了结婚狂?
  纵观周围朋友,无论是从小鲜肉到大龄剩女,还是从正太到大叔,只要还没结婚,大部分都在寻找婚姻,寻找可以结婚的对象。近几年“红娘”这个职业起死回生,相亲服务卷土重来,新兴的社交APP如陌陌、花田等也成了未婚群体手机中的必备之宝。为什么人们如此想要结婚?婚姻是情感的一种载体,一种形式,一种选择,但现代人对于婚姻的热切到近乎盲目的追求,好像婚姻是幸福的必需品,是生活的唯一出路。婚姻的背后,究竟满足了人们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呢?
  1. 选择婚姻,降低了“你与别人不同”的焦虑
  身边几乎每个人都在追求婚姻,父母催促你赶快结婚,朋友向你吐槽他的婚姻生活,媒体大肆报道哪位名人又结婚了,而每位被冠名为“人生赢家”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已婚状态。好像全世界都在向你传达“婚姻是通往幸福的不二法门”。试想当你周围所有人都结婚了,只剩下你,这很可能会让你感觉很焦虑,意味着你和别人都不一样,好像自己真的是个异类,是不正常的。而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所认为的“婚姻是成功的一部分”,甚至让没有进入婚姻的人觉得自己是落后的、失败的。老老实实地结婚去,无疑可以消除和别人不同而引发的焦虑。
  2. 婚姻降低了存在性孤独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引发人类最基本焦虑的因素包括:死亡、自由、无意义、存在性孤独。存在性孤独是指个体自身与任何其他生命间无法跨越的鸿沟,是一种最基本的孤独——人与世界分离的孤独。而人们通过“关系”去被接触、被保护,体验和其他生命融合之感,去对抗存在性孤独,婚姻无疑成了人们去逃避个体基本存在性孤独的避难所。


  3. 结婚是在为死亡做准备
  相信很多被催婚的人都听过这样的话“不结婚你老了怎么办,谁管你啊?”很多热切想要进入到婚姻契约关系中的人,也都有“不结婚老了生病没人管”的担忧、恐惧。过去讲究“养儿防老”,而现在大家好像都默认孩子靠不上了,只能靠老伴了,所以就变成了“结婚防老”。很多宗教都在说,人生时所做之事,都是在为死亡做准备,其实,结婚也不例外。
  4. 婚姻是种合法的控制
  好友交了新男友,男方的工资卡、储蓄卡、信用卡,全部家当都掌握在朋友手上,一个大男人,想买件衣服都要向好友要钱,而好友理直气壮地说:“我们要结婚了!”是啊,结婚意味着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控制对方的一切了。除了金钱、不动产,还可以控制对方的自由,“一个结了婚的男人是不能不带老婆出去玩的”“一个已婚的女人是不能再和其他异性来往的”……结婚前想管不能管或不敢管的事情,婚后都可以肆无忌惮了,谁让婚姻是受法律保护的呢。
  什么样的人不会结婚?
  即使万人前仆后继地去结婚了,或者狂热地想要结婚,但不可忽视的是,仍有一批如英雄般的适龄男女是没有结婚或不结婚的。我将不结婚的人分为两大类:不会选择婚姻的和不能进入婚姻的。这两类人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对自己、对他人、对婚姻有很多思考,明确自己不选择婚姻的深层原因,是有意识的选择;而后者是受无意识的影响而“不能”进入婚姻,俗称“恐婚”。
  1. 无意识的恐惧者
  恐婚可能与父母婚姻的影响有关。如果父母的婚姻是充满了冲突、争吵、权力争夺,甚至暴力,那么孩子长大后很可能对婚姻的感受也是这样的,充满了痛苦煎熬,当然会很害怕进入婚姻。有一种情况在我的咨询工作中也是很常见的,一些受过良好教育、个性独立、重视个人想法主张、有职场野心的女性,强烈地抗拒着婚姻,对婚姻存在着很多偏见。这些女性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婚姻状态通常是,一个强势专制的父亲和一个贤良淑德的母亲。母亲是典型的好妻子、好女人,洗衣、做饭样样精通,为家庭付出很多,但没有事业、没有工作、没有想法、没有发言权,概括地说就是没有自我。这样家庭长大的女孩,潜意识里会认为,婚姻意味着失去自我,一旦结了婚,就要像妈妈那样以家为世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喜好,放弃自己的职业理想,放弃更精彩的世界。如若不能让这些女孩看到父母婚姻对自己的影响,看到婚姻生活的更多面,那么她们就会一直把父母的婚姻当作全世界婚姻生活的全部面貌,从而一直排斥和恐惧婚姻。
  恐婚也与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有关。在我的个案咨询工作中,一些来访者无法走入婚姻,是由于内心对于“亲密”的恐惧,这样的来访者一般在早年与父母的关系中经历过一些创伤,可能是身体上的殴打,可能是语言上的侮辱、指责、贬低或是精神上的忽略、无视。我的一位来访者曾经这样形容和妈妈之间的关系“我觉得我和她这样冷战挺好的,这样至少我还可以保护我的生活不受干扰,她不会来管我。要是我跟她和好了,过几天她就又要来管我的事”。她非常贴切地表达出了她妈妈对她侵入性的、吞噬性的爱,让她无法建立健康的心理边界,只能通过和“侵入者”保持一个外部的物理上的边界,才可以使得心理上的边界不至于太受威胁。稍稍靠近和亲密,对她来说,都可能带来被侵入、控制,甚至侵犯的感受,所以她不敢和异性建立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更加不敢走入婚姻。早年与父母的关系中施虐—受虐的,或侵入、吞噬的部分,都可能带来对于亲密的原初恐惧,结果就是“关系不能”“婚姻不能”。
  2. 内心强大的清醒者
  有一部分人,深知婚姻只是爱情无数种表现形式中的一种,婚姻生活只是无数生活方式中的一种,而结婚,也只是自己无数选择中的一个。思考过婚姻对于自己的意义,清楚婚姻的利弊而不带偏见,不会因为外界压力而盲目结婚,不会因为对于衰老死亡的恐惧而进入婚姻的契约,要求自由也不想用婚姻限制别人的自由,要求自我而不愿为婚姻的形式妥协,他们可以选择婚姻而不是被选择,就像他们一直在选择生活。如果你问他,你会结婚吗?他的回答很可能是“可能会,可能不会,可能暂时不会,可能永远不会,Who knows? ”


  为什么难以结束不幸的婚姻?
  1. 丧失依恋客体所带来的痛苦
  情感的终结可能会给很多人,尤其是早年有过分离创伤的人带来非常巨大的分离丧失的感受,这甚至类似于亲人的离世所引发的哀伤,会激起人内心的内疚感、空虚感、无助感,让人感觉心中“空如大海”。而正常的哀伤是一段艰难的旅程,需要完成5个过程:①确定和理解丧失的真实性——接受你已经失去你所依恋和爱着的这个人的事实;②表达和控制悲伤——哭泣,找朋友倾诉、吃东西、写日记,都是常见的结束感情和婚姻后表达悲伤的形式;③应对由于丧失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性的改变——比如因离婚带来的经济状况的改变;④转移与丧失的客体的心理联系——有时候虽然结束了婚姻关系,但心理和情感上仍保持联结,是时候将这种联结转移了;⑤修复内部的和社会环境中的自体——内心的复原。人都喜欢旧有的情感模式,熟悉的感觉,即使现有的情感关系是痛苦的,但结束一段关系所带来的痛苦会让一些人觉得更加可怕。
  2. 施虐——受虐所带来的快感
  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充满了各种形式的施虐与受虐,但是,这是会带来快感的!一位朋友这样描述她的婚姻关系“他打我的时候我特别生气伤心,每次我都难过地出去住几天,但是我每次回来,他看到我身上的淤青,都会特别心疼地抱着我哭,问我疼不疼,那个时候我感觉实在是太幸福了!”朋友描述了一种典型的施虐—受虐的关系所带来的快感,而且施虐与受虐者的位置是会来回互换的,当她看到他后悔心疼的眼泪时,她其实从受虐的一方变成了施虐的一方。每次朋友们劝她离婚,她都会说“我是不会离开他的,谁会像他这么心疼我呢!”如果追溯到她的早年客体关系,就可以理解她这种让人无语的想法了。她小时候只有挨完妈妈的打,才能得到妈妈的关心和爱护,每次挨完打妈妈哄她的时候,她都能感受到妈妈对她的在意,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孩子。
  3. 担心找不到更好的
  不得不承认,社会主流思想仍然将离婚、有婚史看成是一件不光彩,甚至是一个人的“污点”,所以离婚可并不像分手,过几天可能换了个更好的——离婚很可能意味着你在婚姻市场中是没有竞争力的,尤其对于女人。因此,很多人即使深陷不愉快婚姻的泥潭,也迟迟不愿选择离婚,因为他会觉得离了之后也找不到好的了。这是由于自己内心的自卑和低自我价值感而产生的观念。还有一种人,比如笔者之前认识的一位婚姻不幸的女士,她的老公经常在外夜夜笙歌,留她一人独守空房,她不离婚是因为她觉得“天下乌鸦一般黑”,所有男人都是这样的,再找一个也好不到哪去。她从小目睹母亲多次结婚又离婚,将其中的失望,绝望都看在眼里,所以她对于婚姻,对于男性也充满了绝望与无奈。从来不曾有一个爱她的、有责任的、忠诚的、保护性的男性客体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她没有见到过,所以也认为不存在。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中国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分析运用较多的PPP模式的特点,并结合实例研究PPP模式在投资海外公路项目中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该研究的成果对中国企业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了“北京市户籍成人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结果显示,本市户籍成人居民中,18岁组人群的健康期望寿命只有58.17岁,比期望寿命短了二十多年。换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