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变“行动”,“情绪”自然跟着变
处于现代的社会,不管是谁都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结果就是,我们已经走入一个很容易陷入各类恶性循环的时代。
特别是已经发生、变得高涨的情绪,是相当难以控制的。
但是如果在情绪产生的过程中,有“行动”要素介入,就比较能够有效地控制情绪。因为有“行动”的介入,因此只要透过控制“行动”,就可以间接地妥善控制“情绪”。
试着思考一下个人发怒的情况。
假设在公司里被经理降低评价,心中不断涌上怒气。但是如果就此发怒,既显得不成熟、血压也会上升、对心脏也不好,因此,当下很想把发怒的情绪压抑下去。
问题是,一旦涌上了心头的情绪,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压得下去。愈想压抑,心中愈是涌出“那个混蛋经理”的心情,直到控制不住。
会产生发怒的“情绪”,是属于自然现象,只凭自己的意志力,并不容易抑制。
因此,技巧上就要留意,控制住发怒之后采取的“行动”。
如果任凭怒气左右,对经理大声喊出:“为什么给我的评价这么低?”愤怒的情绪就会继续上升。我想经理给予的回答,也不外乎:“因为你不行,所以评价差呀!”
于是以牙还牙地回答对方:“你的考评很奇怪哪!”或者“你知道大家怎么形容你吗”等攻击对方的话,就会不断脱口而出。
于是怒气就愈升愈高,有时候情绪会失去控制,然后开始“碰!碰!”地拍打桌子,或是出手殴打经理。如果演变成这样,情况就无法挽回了。也就是说,已经被逼入非辞去工作不可的窘境了。
另一种反应是,就算对经理感到非常愤怒,却采取不同的行动。
“那个混蛋经理,绝对要胜过他!”也有些人心中会抱持这种意念,比以往更努力工作,用优异的工作表现让经理无话可说。
这一类的人,虽然怒气不会就此消失,但他遵守了规范,操控自己的情绪往社会期待的方向发展,因此产生良性的结果。
于是就会想,“那个经理,让人火大,真受不了。但或许就是因为他在我的心中点燃了一把怒火,才让我把工作做得这么好。”这样一来,原本生气的情绪就会被压抑住了。
本来两者最初的生气和冲动,都是很难控制的。后来因为反应行动的方式不同,一方让发怒的情绪继续升高,另一方则让愤怒的情绪减低。后者也因此间接地完全控制住整个人的情绪。
最近美国正在流行的愤怒控制(anger control)技巧,原则上,重点并非在于“控制愤怒的情绪”,而是在于“控制愤怒的行动”。
“情绪”无法改变,
可以更改“思考方式”
愤怒控制也是一样,都是从科学的角度、有系统地控制情绪,即所谓的行动疗法。有一种控制情绪的方法,称为“森田疗法”。所谓的森田疗法,是由森田正马医师(1874-1938年,日本医学家、精神科医生,他针对神经质的人创设精神疗法,被称为森田疗法)创设的治疗法,主要用于神经症(又称为神经官能症)的治疗。
森田疗法强调的不是去改变“情绪”,而是试着改变能够改变的“行动”等因素。
例如,假设有一个人“在他人面前容易紧张,害怕会脸红”或是“因为让别人看到自己脸红,会感到很丢脸,所以很少出门”吧!
对人类而言,脸红是很自然的现象,我们无法用意志力来控制脸部血液的流动。硬要去控制,只会弄得更加手忙脚乱而已。因此,就算脸红,我们只能考虑其他方法来因应(对话中的D为医生、C为患者)。
D:“如果脸红会怎样呢?”
C:“会让别人觉得讨厌。”
D:“所以你才不跟人打照面吗?”
C:“是。”
D:“但是,如果因为躲避、不跟人见面,结果不是会让人更讨厌你吗?”
C:“……”
用这样的对话可以一点一滴、慢慢地改变患者的思考。
重要的是,即使会脸红还是应该出去见人。事实上,人们不会那么在意别人的事,如果真的去会见对方,之后通常都会产生“没有什么事啊”的新感觉。
本人或许会介意自己紧张脸红时,意思表达不清楚,所以担心对方会因此讨厌自己。但问题是从对方的角度来看,见到一个满脸通红、还拼命想要说话的人,或许对方会想:“真是个老实的人呢!”或许也有人会因此感动地想:“口才不好,还专程跑来见我。”
只要不胡思乱想,
情绪自然可以压抑下来
人类所谓的情绪冲动,并不会长久持续地存在。情绪愤怒的过程是,突然有怒气升上来,这股怒意不断往上攀升,到无法忍受时开始爆发,进入发怒行为状态。但是怒气达到最高点之后,也就开始消散了。
愤怒的情绪,再严重也不可能连续24小时维持强烈、极度的冲动。因为人类不具有如此强的能量。肚子饿了,就优先产生进食的冲动;想睡觉时,就优先顺应睡觉的冲动。所以如果不去理会,愤怒的强烈程度自然就会下降。
但是,如果人们想得太多,达到高峰的怒气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那家伙让人反感,反感到想杀掉他!混蛋!”愤怒达到顶点了。如果情绪可以在此顶点开始收尾就好,如果这时又想到“讨厌,杀不了他,但是这种讨厌的情绪却压不下去。那小子老是这样……”或想到“不可以生气,难道就没有方法可以把这怒气压下去吗?”等多余的事。因此自己的怒气,反而无论到何时都无法消散了。
不安的情绪也是一样的。“怎么办?这样下去,考试一定会落榜。”一直这样想着,反而无法开始用功。这时候只要不去想多余的事情,问题其实就能解决,不安的感觉也能缓和下来。
其实只要放下不管,人们的情绪张力就会逐渐舒缓下来。但因为自己很在意,才会导致时间过了,情绪还是很紧张的情形。这种做法,森田疗法称之为“处理”。
情绪这种东西,如果没有多余的刺激,达到顶端之后,就会自然下降并获得控制。但是如果人们刻意设法“处理”这股情绪,有时反而会让不愉快的情绪持续出现。
就像头痛或牙痛的时候一样,愈是注意疼痛的地方,头痛或牙疼的感觉就愈强烈。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别的事物上,尽量忘掉疼痛。
因为太过在意,就会控制不住过度的情绪或心情。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别刻意去“处理”情绪才好。
能量的方向要对外
世界上也有些人坚持完美主义、具有神经质个性。森田疗法称呼这种个性为“森田神经质”。
具有这种森田神经质的人,头痛时就非常执着在“头痛”这件事情上。因为一心只想着头痛这件事,因此落入了无法忍受的头痛状态,这种人通常会持续执着在同一件事上。
或者,在意自己脸红的人,从头到尾就只会留意“脸红”,并执着在这件事上面。这样的人即使脸红的情况已经稍微控制住,却还是会想着“脸还是很红、脸还是很红”。结果,情绪再度低落。好像自己很期待脸色红一般,陷入“脸红的话就完了”的痛苦思虑当中。
单就个性而言,这可是一种优点。具完美主义个性的人,表现出来的上进心也很强烈,努力求取更高的成就。他们具备了可以不断进步的特质。
但是,罹患森田神经质的人如果陷入“负面循环”,能量就会流向自己的身体内部。如同感觉“牙疼”、“脸红”、“不安”时一样,能量不断朝内部涌入,就是处于“把注意力放在否定方向的负面状态”。
另一种情况则是,如果人们能把自己执着的个性活用在工作上,能量的方向就转向对外。如果能顺利将能量用在对外的事物上,原来被认为是缺点的个性,也将会变成优点。
只是变换能量的方向,就可以将过去属于负面的个性变成正面,好好生活下去。这么一来,患者整体的生活也将跟着改变,能够避免让自己陷入“负面循环”的情绪当中。(摘自《疗愈好情绪》一书)(编辑/立原)
处于现代的社会,不管是谁都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结果就是,我们已经走入一个很容易陷入各类恶性循环的时代。
特别是已经发生、变得高涨的情绪,是相当难以控制的。
但是如果在情绪产生的过程中,有“行动”要素介入,就比较能够有效地控制情绪。因为有“行动”的介入,因此只要透过控制“行动”,就可以间接地妥善控制“情绪”。
试着思考一下个人发怒的情况。
假设在公司里被经理降低评价,心中不断涌上怒气。但是如果就此发怒,既显得不成熟、血压也会上升、对心脏也不好,因此,当下很想把发怒的情绪压抑下去。
问题是,一旦涌上了心头的情绪,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压得下去。愈想压抑,心中愈是涌出“那个混蛋经理”的心情,直到控制不住。
会产生发怒的“情绪”,是属于自然现象,只凭自己的意志力,并不容易抑制。
因此,技巧上就要留意,控制住发怒之后采取的“行动”。
如果任凭怒气左右,对经理大声喊出:“为什么给我的评价这么低?”愤怒的情绪就会继续上升。我想经理给予的回答,也不外乎:“因为你不行,所以评价差呀!”
于是以牙还牙地回答对方:“你的考评很奇怪哪!”或者“你知道大家怎么形容你吗”等攻击对方的话,就会不断脱口而出。
于是怒气就愈升愈高,有时候情绪会失去控制,然后开始“碰!碰!”地拍打桌子,或是出手殴打经理。如果演变成这样,情况就无法挽回了。也就是说,已经被逼入非辞去工作不可的窘境了。
另一种反应是,就算对经理感到非常愤怒,却采取不同的行动。
“那个混蛋经理,绝对要胜过他!”也有些人心中会抱持这种意念,比以往更努力工作,用优异的工作表现让经理无话可说。
这一类的人,虽然怒气不会就此消失,但他遵守了规范,操控自己的情绪往社会期待的方向发展,因此产生良性的结果。
于是就会想,“那个经理,让人火大,真受不了。但或许就是因为他在我的心中点燃了一把怒火,才让我把工作做得这么好。”这样一来,原本生气的情绪就会被压抑住了。
本来两者最初的生气和冲动,都是很难控制的。后来因为反应行动的方式不同,一方让发怒的情绪继续升高,另一方则让愤怒的情绪减低。后者也因此间接地完全控制住整个人的情绪。
最近美国正在流行的愤怒控制(anger control)技巧,原则上,重点并非在于“控制愤怒的情绪”,而是在于“控制愤怒的行动”。
“情绪”无法改变,
可以更改“思考方式”
愤怒控制也是一样,都是从科学的角度、有系统地控制情绪,即所谓的行动疗法。有一种控制情绪的方法,称为“森田疗法”。所谓的森田疗法,是由森田正马医师(1874-1938年,日本医学家、精神科医生,他针对神经质的人创设精神疗法,被称为森田疗法)创设的治疗法,主要用于神经症(又称为神经官能症)的治疗。
森田疗法强调的不是去改变“情绪”,而是试着改变能够改变的“行动”等因素。
例如,假设有一个人“在他人面前容易紧张,害怕会脸红”或是“因为让别人看到自己脸红,会感到很丢脸,所以很少出门”吧!
对人类而言,脸红是很自然的现象,我们无法用意志力来控制脸部血液的流动。硬要去控制,只会弄得更加手忙脚乱而已。因此,就算脸红,我们只能考虑其他方法来因应(对话中的D为医生、C为患者)。
D:“如果脸红会怎样呢?”
C:“会让别人觉得讨厌。”
D:“所以你才不跟人打照面吗?”
C:“是。”
D:“但是,如果因为躲避、不跟人见面,结果不是会让人更讨厌你吗?”
C:“……”
用这样的对话可以一点一滴、慢慢地改变患者的思考。
重要的是,即使会脸红还是应该出去见人。事实上,人们不会那么在意别人的事,如果真的去会见对方,之后通常都会产生“没有什么事啊”的新感觉。
本人或许会介意自己紧张脸红时,意思表达不清楚,所以担心对方会因此讨厌自己。但问题是从对方的角度来看,见到一个满脸通红、还拼命想要说话的人,或许对方会想:“真是个老实的人呢!”或许也有人会因此感动地想:“口才不好,还专程跑来见我。”
只要不胡思乱想,
情绪自然可以压抑下来
人类所谓的情绪冲动,并不会长久持续地存在。情绪愤怒的过程是,突然有怒气升上来,这股怒意不断往上攀升,到无法忍受时开始爆发,进入发怒行为状态。但是怒气达到最高点之后,也就开始消散了。
愤怒的情绪,再严重也不可能连续24小时维持强烈、极度的冲动。因为人类不具有如此强的能量。肚子饿了,就优先产生进食的冲动;想睡觉时,就优先顺应睡觉的冲动。所以如果不去理会,愤怒的强烈程度自然就会下降。
但是,如果人们想得太多,达到高峰的怒气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那家伙让人反感,反感到想杀掉他!混蛋!”愤怒达到顶点了。如果情绪可以在此顶点开始收尾就好,如果这时又想到“讨厌,杀不了他,但是这种讨厌的情绪却压不下去。那小子老是这样……”或想到“不可以生气,难道就没有方法可以把这怒气压下去吗?”等多余的事。因此自己的怒气,反而无论到何时都无法消散了。
不安的情绪也是一样的。“怎么办?这样下去,考试一定会落榜。”一直这样想着,反而无法开始用功。这时候只要不去想多余的事情,问题其实就能解决,不安的感觉也能缓和下来。
其实只要放下不管,人们的情绪张力就会逐渐舒缓下来。但因为自己很在意,才会导致时间过了,情绪还是很紧张的情形。这种做法,森田疗法称之为“处理”。
情绪这种东西,如果没有多余的刺激,达到顶端之后,就会自然下降并获得控制。但是如果人们刻意设法“处理”这股情绪,有时反而会让不愉快的情绪持续出现。
就像头痛或牙痛的时候一样,愈是注意疼痛的地方,头痛或牙疼的感觉就愈强烈。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别的事物上,尽量忘掉疼痛。
因为太过在意,就会控制不住过度的情绪或心情。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别刻意去“处理”情绪才好。
能量的方向要对外
世界上也有些人坚持完美主义、具有神经质个性。森田疗法称呼这种个性为“森田神经质”。
具有这种森田神经质的人,头痛时就非常执着在“头痛”这件事情上。因为一心只想着头痛这件事,因此落入了无法忍受的头痛状态,这种人通常会持续执着在同一件事上。
或者,在意自己脸红的人,从头到尾就只会留意“脸红”,并执着在这件事上面。这样的人即使脸红的情况已经稍微控制住,却还是会想着“脸还是很红、脸还是很红”。结果,情绪再度低落。好像自己很期待脸色红一般,陷入“脸红的话就完了”的痛苦思虑当中。
单就个性而言,这可是一种优点。具完美主义个性的人,表现出来的上进心也很强烈,努力求取更高的成就。他们具备了可以不断进步的特质。
但是,罹患森田神经质的人如果陷入“负面循环”,能量就会流向自己的身体内部。如同感觉“牙疼”、“脸红”、“不安”时一样,能量不断朝内部涌入,就是处于“把注意力放在否定方向的负面状态”。
另一种情况则是,如果人们能把自己执着的个性活用在工作上,能量的方向就转向对外。如果能顺利将能量用在对外的事物上,原来被认为是缺点的个性,也将会变成优点。
只是变换能量的方向,就可以将过去属于负面的个性变成正面,好好生活下去。这么一来,患者整体的生活也将跟着改变,能够避免让自己陷入“负面循环”的情绪当中。(摘自《疗愈好情绪》一书)(编辑/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