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情绪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及调节策略

来源 :心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z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两个实验考察愤怒情绪对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并探究调节愤怒情绪对削弱恶意创造力表现的效应。实验1比较愤怒、悲伤、中性情绪下个体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差异,发现愤怒情绪下个体生成更多、更新颖的恶意观点,情绪唤醒度和内隐攻击性中介了愤怒对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实验2探究不同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如何影响愤怒个体的恶意创造力表现,发现认知重评组和表达抑制组的恶意创造力表现比无策略的控制组水平更低,情绪唤醒度和内隐攻击性中介了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对个体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愤怒情绪通过
其他文献
青少年更倾向于从事冒险或鲁莽行为,并且更容易受到同伴影响。从个人特质和社交互动等多个角度探讨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伴对青少年冒险行为存在助长作用,即当同伴在场时,青少年的行为会更加冒险。同伴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作用机制可以从心理、神经、遗传、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解释:在心理层面,这种影响源于青少年寻求同伴认可和归属感的需要,以及社会学习的作用;在神经机制层面,源于认知控制网络和刺激处理系统的相互作用;在遗传层面,源于特定基因的易感性等;在社会文化层面,同伴影响会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程度与表现上的差异。未来研究应从
个体主动性行为是组织中个体主动做出的面向未来和面向变革的工作行为,近年来成为组织行为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从现有研究来看:(1)在研究主题上,多数研究发现了个体主动性行为可以带来正向结果,个别学者也注意到了个体主动性行为的代价;(2)在分析视角上,主要包括个体主动性行为对个体层面和组织情境层面的正向与负向影响;(3)在理论机制上,个体主动性行为的“利弊”效应可用优势互补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归因理论来解释。未来研究可着重进行以下理论整合:(1)从个体主动性行为类型出发,基于智慧主动性的视角揭示其内在机制;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从一个诞生时仅有五十多名党员的幼小组织发展到如今已有九千五百多万名党员的强大组织,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成为中华民族伟
期刊
以往研究表明共情的特点包括自动化与情境依赖性。但是,有关共情的理论模型与潜在神经机制仍存有争议。为更好地适应现实需求,研究重点从共情的结构和功能角度逐渐向塑造和调节共情发展。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自上而下的心理过程与共情调节有关,特别是共情的目标表征形式,以及目标的价值权衡。因此,考虑到共情的目标导向性对于共情的内部构建与外部表现形式的影响,建议未来研究考虑从自上而下视角考察共情的可调节性。
通过评述道德困境研究范式的发展过程,系统阐释了经典两难法、加工分离法、CNI模型法和CAN算法的优缺点和理论价值。后来的研究范式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之前研究范式的局限。加工分离法克服了经典两难法的加工纯粹性假设等局限,CNI模型法在加工分离法基础上进一步分离了道德困境决策的多种心理过程, CAN算法则修正了CNI模型法的序列加工的不恰当预设。研究范式的沿革启示研究者综合应用新方法来解决研究争议和重新审视以往道德理论,合理应用新方法来探索其他具有潜在冲突性的研究议题。总之,本文为道德困境及相关研究提供了方法
网店刷单是由网店与非真实消费者合谋,通过虚拟交易、虚拟好评,以使指定网店在商品搜索中排名靠前、牟取利益的非法行为.网店刷单分为三种模式:返利模式、混杂模式、分级模式
在转型中国的刑法立法论范畴内,关于犯罪圈的划定问题,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两种观点在论争中形成了安全维护与自由保护之争、刑法前置与刑法谦抑之争、回应性立法与情绪化立法之
现代政党政治的经验教训表明,强化权力运行监督、不断解决自身问题,是执政党永葆旺盛生命力、永葆执政地位的源泉和法则。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自我监督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对巡视制度进行革命性改造,使之成为党之利剑、国之利器。
在我国城乡发展存在巨大差距的背景下,农村社区矫正工作不仅具有自身特点,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农村社区矫正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公职人员数量少、
积极交往和消极交往分别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有利和不利影响,然而,探讨消极交往的负面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研究主要涉及消极交往的类型(社会隔离、丧偶或离婚)、来源(配偶、子女或朋友)及强度,并探讨感知评估、自尊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婚姻、受教育水平等变量的调节作用。社会情感选择理论、优劣势整合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及镜中我理论在一定范围内对消极交往的负面作用做出了合理解释。采取“原谅”或“认知疏远”的应对策略能有效缓解消极交往的负面影响。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考察不同文化背景及社会网络背景下消极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