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禾谷缢管蚜是西南麦区的第一大害虫。在小麦抽穗期采用大田罩网接蚜方式,研究了禾谷缢管蚜不同侵染量和危害历期对旗叶SPAD和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2头/茎的初始蚜量,从抽穗期侵染至乳熟期,旗叶SPAD值降幅较对照处理增加41.2%,千粒重降低15.8%,随着初始蚜量的增加,旗叶SPAD值和千粒重降幅增大。在起始蚜量5头/茎条件下,随着侵染时间的延长,蚜虫对旗叶危害增加,千粒重降幅增大,连续侵染14 d时,千粒重降幅12.3%,侵染28~56 d,千粒重降幅21.8%~48.0%。蚜虫防治时除考虑单茎蚜量外,还需考虑蚜虫繁殖速度,以确定蚜虫最佳防治时间。
关键词 禾谷缢管蚜;小麦;旗叶SPAD;千粒重
中图分类号 S435.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115-02
蚜虫吸食小麦汁液,传播黄矮病,使小麦产量和品质降低。我国小麦蚜虫主要种类有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和麦二叉蚜。由于区域生产生态条件不同,为害小麦的蚜虫种类也有所不同。黄荣汉等研究表明,1956—1975年麦长管蚜为四川省小麦蚜虫的优势种群,1976年以后禾谷缢管蚜逐渐上升为优势种群[1]。四川省小麦全生育期均有蚜虫危害,危害最严重的是抽穗—乳熟阶段,此时温度回升,蚜虫繁殖迅速。
研究普遍认为麦蚜的防治标准为5头/茎[2],但环境条件、蚜虫种类、虫龄结构、危害时长、天敌数量、小麦品种特性等因素均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蚜虫的危害程度[2-6]。与黄淮麦区及长江中下游麦区相比,四川盆地春季温度回升速度较快,抽穗开花时间较早,灌浆时间较长,相应的蚜虫危害时间也相对较长,但有关禾谷缢管蚜对四川小麦主推品种千粒重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蚜虫危害小麦造成产量损失,主要由于蚜量和危害历期2个因素的作用[6]。该文采用田间罩网方式促使接种蚜虫专一取食,减少群体流动,降低不良环境及天敌的负面影响,以研究禾谷缢管蚜初始侵染蚜量及危害历期对四川代表性小麦品种旗叶SPAD以及千粒重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1年3—5月在四川省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进行,供试小麦品种为川麦48,供试蚜虫为体型一致的禾谷缢管蚜成蚜。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侵染蚜量和危害历期2个因素,其中侵染蚜量按单茎0(CK1)、2、5、10、20、25头蚜虫接种,在乳熟期喷施吡虫啉杀灭罩网内全部蚜虫;危害历期按单茎5头蚜虫接种,分别在危害14、28、42、56 d时喷施吡虫啉灭除罩网内的蚜虫,以无蚜虫危害处理作对照(CK2),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4 m2,试验区外围设置5 m宽保护带。在抽穗初期每个小区选择长势一致的8个茎,仔细去除全部无翅蚜和飞蚜,用80目的尼龙网罩后接种蚜虫。
1.3 调查方法
在罩网前及试验结束后将小麦旗叶擦拭干净,用SPAD-502Plus叶绿素计测试SPAD值,小麦成熟后收获罩网内全部穗子晒干、脱粒,数出总粒数后称重,计算单穗重和千粒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侵染蚜量对乳熟期小麦旗叶SPAD的影响
该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接蚜后,危害时间经历抽穗、开花和灌浆阶段,初始蚜量的增加对灌浆期旗叶SPAD值影响明显。由图1可以看出,与侵染初期相比,在乳熟期,对照处理的旗叶SPAD值降幅仅为17.0%;随着初始侵染蚜量的增加,旗叶的SPAD值降幅增大,2头/茎处理降幅24.0%,5头/茎处理降幅达69.2%,而10~25头/茎处理的旗叶已接近干枯。
调查还显示,初始侵染蚜量10头/茎的处理在35 d时,生长空间内无翅蚜数量已达到饱和,有翅蚜开始出现,除旗叶以外的叶片已全部失绿;而侵染量在20、25头/茎的处理遮网内已出现50头以上的飞蚜,包括旗叶在内的所有叶片已完全失绿。
2.2 侵染蚜量对小麦千粒重和单穗重的影响
小麦植株遭蚜虫危害后,叶片功能下降,衰老速度加快,从而影响籽粒的灌浆充实度。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侵染蚜量的增加,千粒重和单穗重均逐渐降低。侵染蚜量在2头/茎时,千粒重和单穗重降幅在15%左右;侵染量5头/茎时,降幅在50%左右;侵染量10头/茎以上时,降幅达70%以上。
2.3 危害历期对乳熟期小麦旗叶SPAD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禾谷缢管蚜在侵染量5头/茎条件下,随着危害时间的延长,乳熟期旗叶SPAD降幅增大。连续危害14~28 d时,禾谷缢管蚜的生长空间处于旗叶以下,且由于危害时间短,蚜量繁殖少,对旗叶衰老速度影响相对较小。随着危害时间的延长、蚜虫繁殖量的增加,且随着下部叶片的逐渐衰老,蚜虫生存空间逐步上移,对旗叶危害程度呈增大的趋势,旗叶衰老速度增加。和抽穗期相比,危害42 d的处理在乳熟期旗叶SPAD值降幅在50%以上,而CK2仅有17.0%。
2.4 危害历期对小麦千粒重和单穗重的影响
不同危害历期也会影响小麦的千粒重和单穗重,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危害时间延长,千粒重和单穗重降幅增大,在连续危害14 d后,小麦千粒重降幅12.3%,连续危害28 d,千粒重和单穗重降幅都在20%以上,连续危害42 d以上,其千粒重降幅达48%左右。
3 结论与讨论
禾谷缢管蚜喜高湿环境[7],在蚜虫感染初期,主要在植株的中下部聚集,此处的微环境湿度较高且可避免阳光直射。该研究在初始侵染蚜量5头/茎条件下,连续侵染14 d,旗叶SPAD值降幅和千粒重降幅较小。随着下部叶片的干枯,蚜虫生长空间上移,对旗叶危害增加,在连续侵染42 d时,旗叶SPAD值降幅比对照高194.1%,千粒重下降48.1%。且随着蚜虫初始侵染量的增加,乳熟期旗叶SAPD值降幅增大。旗叶是小麦灌浆阶段最主要的功能叶片,蚜虫危害后,旗叶物质合成和转运受阻,从而造成粒重下降。抽穗后14 d左右正值灌浆初期,此时防控可以避免蚜虫上移,减少对旗叶危害。 研究普遍认为,5头/茎是大田蚜虫防控标准。该研究结果表明,起始侵染蚜量为2头/茎时,自抽穗期至乳熟期连续侵染仍可使千粒重降低16%,起始侵染蚜量在5头/茎以上时,千粒重降幅在50%以上。受气候条件、品种特性等因素影响,蚜虫侵染后的繁殖速度不同,其危害程度也有所差异。郭良珍等利用累积虫日参数研究禾谷缢管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即使起始蚜量相同,不同生育阶段的危害程度也有很大差异,拔节至孕穗阶段,累积蚜量达3 894.7头/(日·穗)才会使产量明显降低,而扬花、灌浆期累计蚜量在171.8头/(日·穗)就会使产量大幅降低[8-10]。因此,蚜虫防治时除考虑单茎蚜量外,还需要考虑蚜虫的繁殖速度,以确定最佳的防治时间。
4 参考文献
[1] 黄荣汉,谢新民,曾伟,等.四川小麦蚜虫优势种群演替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18(6):554-556.
[2] 王随保.小麦蚜虫及黄矮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小麦研究,2003,24(1):34-36.
[3] 刘新伦,王亚娟,桑利群,等.小麦种质资源的抗蚜性及其与表型性状的关系[J].麦类作物学报,2006,26(6):24-28.
[4] 王冰,李克斌,尹姣,等.风雨对麦长管蚜自然种群发展的干扰作用[J].生态学报,2009,29(8):4317-4324.
[5] 印毅,杨益众,余月书.捕食性天敌对禾缢管蚜和麦长管蚜存活率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26(2):79-82.
[6] 曹雅忠,倪汉祥.禾缢管蚜危害小麦穗部损失估计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1992,18(2):17-181.
[7] 周福才,陆自强,陈丽芳,等.小麦形态特征与抗禾谷缢管蚜的关系[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8,19(4):39-42.
[8] 郭良珍,刘绍友,苏丽.小麦禾谷缢管蚜的危害损失和防治指标研究[J].植物保护,2000,26(6):12-14.
[9] 胡想顺,赵惠燕,胡钼庆,等.小麦苗期禾谷缢管蚜生物学反应及抗蚜性分析[J].西北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157-162.
[10] 李素娟,武予清,李巧丝,等.影响禾谷缢管蚜自然种群变动的关键因素研究[J].植物保护,2000(3):11-14.
关键词 禾谷缢管蚜;小麦;旗叶SPAD;千粒重
中图分类号 S435.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115-02
蚜虫吸食小麦汁液,传播黄矮病,使小麦产量和品质降低。我国小麦蚜虫主要种类有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和麦二叉蚜。由于区域生产生态条件不同,为害小麦的蚜虫种类也有所不同。黄荣汉等研究表明,1956—1975年麦长管蚜为四川省小麦蚜虫的优势种群,1976年以后禾谷缢管蚜逐渐上升为优势种群[1]。四川省小麦全生育期均有蚜虫危害,危害最严重的是抽穗—乳熟阶段,此时温度回升,蚜虫繁殖迅速。
研究普遍认为麦蚜的防治标准为5头/茎[2],但环境条件、蚜虫种类、虫龄结构、危害时长、天敌数量、小麦品种特性等因素均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蚜虫的危害程度[2-6]。与黄淮麦区及长江中下游麦区相比,四川盆地春季温度回升速度较快,抽穗开花时间较早,灌浆时间较长,相应的蚜虫危害时间也相对较长,但有关禾谷缢管蚜对四川小麦主推品种千粒重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蚜虫危害小麦造成产量损失,主要由于蚜量和危害历期2个因素的作用[6]。该文采用田间罩网方式促使接种蚜虫专一取食,减少群体流动,降低不良环境及天敌的负面影响,以研究禾谷缢管蚜初始侵染蚜量及危害历期对四川代表性小麦品种旗叶SPAD以及千粒重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1年3—5月在四川省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进行,供试小麦品种为川麦48,供试蚜虫为体型一致的禾谷缢管蚜成蚜。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侵染蚜量和危害历期2个因素,其中侵染蚜量按单茎0(CK1)、2、5、10、20、25头蚜虫接种,在乳熟期喷施吡虫啉杀灭罩网内全部蚜虫;危害历期按单茎5头蚜虫接种,分别在危害14、28、42、56 d时喷施吡虫啉灭除罩网内的蚜虫,以无蚜虫危害处理作对照(CK2),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4 m2,试验区外围设置5 m宽保护带。在抽穗初期每个小区选择长势一致的8个茎,仔细去除全部无翅蚜和飞蚜,用80目的尼龙网罩后接种蚜虫。
1.3 调查方法
在罩网前及试验结束后将小麦旗叶擦拭干净,用SPAD-502Plus叶绿素计测试SPAD值,小麦成熟后收获罩网内全部穗子晒干、脱粒,数出总粒数后称重,计算单穗重和千粒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侵染蚜量对乳熟期小麦旗叶SPAD的影响
该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接蚜后,危害时间经历抽穗、开花和灌浆阶段,初始蚜量的增加对灌浆期旗叶SPAD值影响明显。由图1可以看出,与侵染初期相比,在乳熟期,对照处理的旗叶SPAD值降幅仅为17.0%;随着初始侵染蚜量的增加,旗叶的SPAD值降幅增大,2头/茎处理降幅24.0%,5头/茎处理降幅达69.2%,而10~25头/茎处理的旗叶已接近干枯。
调查还显示,初始侵染蚜量10头/茎的处理在35 d时,生长空间内无翅蚜数量已达到饱和,有翅蚜开始出现,除旗叶以外的叶片已全部失绿;而侵染量在20、25头/茎的处理遮网内已出现50头以上的飞蚜,包括旗叶在内的所有叶片已完全失绿。
2.2 侵染蚜量对小麦千粒重和单穗重的影响
小麦植株遭蚜虫危害后,叶片功能下降,衰老速度加快,从而影响籽粒的灌浆充实度。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侵染蚜量的增加,千粒重和单穗重均逐渐降低。侵染蚜量在2头/茎时,千粒重和单穗重降幅在15%左右;侵染量5头/茎时,降幅在50%左右;侵染量10头/茎以上时,降幅达70%以上。
2.3 危害历期对乳熟期小麦旗叶SPAD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禾谷缢管蚜在侵染量5头/茎条件下,随着危害时间的延长,乳熟期旗叶SPAD降幅增大。连续危害14~28 d时,禾谷缢管蚜的生长空间处于旗叶以下,且由于危害时间短,蚜量繁殖少,对旗叶衰老速度影响相对较小。随着危害时间的延长、蚜虫繁殖量的增加,且随着下部叶片的逐渐衰老,蚜虫生存空间逐步上移,对旗叶危害程度呈增大的趋势,旗叶衰老速度增加。和抽穗期相比,危害42 d的处理在乳熟期旗叶SPAD值降幅在50%以上,而CK2仅有17.0%。
2.4 危害历期对小麦千粒重和单穗重的影响
不同危害历期也会影响小麦的千粒重和单穗重,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危害时间延长,千粒重和单穗重降幅增大,在连续危害14 d后,小麦千粒重降幅12.3%,连续危害28 d,千粒重和单穗重降幅都在20%以上,连续危害42 d以上,其千粒重降幅达48%左右。
3 结论与讨论
禾谷缢管蚜喜高湿环境[7],在蚜虫感染初期,主要在植株的中下部聚集,此处的微环境湿度较高且可避免阳光直射。该研究在初始侵染蚜量5头/茎条件下,连续侵染14 d,旗叶SPAD值降幅和千粒重降幅较小。随着下部叶片的干枯,蚜虫生长空间上移,对旗叶危害增加,在连续侵染42 d时,旗叶SPAD值降幅比对照高194.1%,千粒重下降48.1%。且随着蚜虫初始侵染量的增加,乳熟期旗叶SAPD值降幅增大。旗叶是小麦灌浆阶段最主要的功能叶片,蚜虫危害后,旗叶物质合成和转运受阻,从而造成粒重下降。抽穗后14 d左右正值灌浆初期,此时防控可以避免蚜虫上移,减少对旗叶危害。 研究普遍认为,5头/茎是大田蚜虫防控标准。该研究结果表明,起始侵染蚜量为2头/茎时,自抽穗期至乳熟期连续侵染仍可使千粒重降低16%,起始侵染蚜量在5头/茎以上时,千粒重降幅在50%以上。受气候条件、品种特性等因素影响,蚜虫侵染后的繁殖速度不同,其危害程度也有所差异。郭良珍等利用累积虫日参数研究禾谷缢管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即使起始蚜量相同,不同生育阶段的危害程度也有很大差异,拔节至孕穗阶段,累积蚜量达3 894.7头/(日·穗)才会使产量明显降低,而扬花、灌浆期累计蚜量在171.8头/(日·穗)就会使产量大幅降低[8-10]。因此,蚜虫防治时除考虑单茎蚜量外,还需要考虑蚜虫的繁殖速度,以确定最佳的防治时间。
4 参考文献
[1] 黄荣汉,谢新民,曾伟,等.四川小麦蚜虫优势种群演替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18(6):554-556.
[2] 王随保.小麦蚜虫及黄矮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小麦研究,2003,24(1):34-36.
[3] 刘新伦,王亚娟,桑利群,等.小麦种质资源的抗蚜性及其与表型性状的关系[J].麦类作物学报,2006,26(6):24-28.
[4] 王冰,李克斌,尹姣,等.风雨对麦长管蚜自然种群发展的干扰作用[J].生态学报,2009,29(8):4317-4324.
[5] 印毅,杨益众,余月书.捕食性天敌对禾缢管蚜和麦长管蚜存活率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26(2):79-82.
[6] 曹雅忠,倪汉祥.禾缢管蚜危害小麦穗部损失估计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1992,18(2):17-181.
[7] 周福才,陆自强,陈丽芳,等.小麦形态特征与抗禾谷缢管蚜的关系[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8,19(4):39-42.
[8] 郭良珍,刘绍友,苏丽.小麦禾谷缢管蚜的危害损失和防治指标研究[J].植物保护,2000,26(6):12-14.
[9] 胡想顺,赵惠燕,胡钼庆,等.小麦苗期禾谷缢管蚜生物学反应及抗蚜性分析[J].西北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157-162.
[10] 李素娟,武予清,李巧丝,等.影响禾谷缢管蚜自然种群变动的关键因素研究[J].植物保护,2000(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