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在髋、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髋膝关节置换的后常见并发症,关于其影响因素介绍较多,但有关影响因素的阈值介绍较少.目的:探讨D-二聚体、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对髋、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行髋、膝关节置换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全膝关节置换77例,单髁置换31例,全髋关节置换35例,半髋关节置换73例.术后第1天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并由2名以上主治医师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86例,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者130例,比较不同置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差异.以年龄、性别及置换类型为标准利用PSM倾向评分配对方法从130例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172例患者(血栓形成组和对照组各86例)血浆D-二聚体、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利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髋、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效力.结果 与结论:①患者172例中,与对照组相比,血栓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P<0.05);②诊断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D-二聚体灵敏度为71.8%、特异度为74.1%;凝血酶原时间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66.7%;红细胞沉降率灵敏度为61.5%、特异度为70.4%;C-反应蛋白水平灵敏度为94.9%、特异度为33.3%;年龄灵敏度为71.8%、特异度为100%;③诊断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D-二聚体灵敏度为78.7%、特异度为44.1%;④上述数据证实,对髋、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而言,D-二聚体水平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敏感度,相比之下D-二聚体水在诊断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敏感度更高;而凝血酶原时间、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及年龄仅在诊断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其他文献
背景: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预后比较之前已有许多学者进行过讨论,然而目前尚缺乏对两种术式内固定失败后转为髋关节置换的长期预后对比性研究
背景:脊髓型颈椎病通过直接或间接压迫脊髓或周围的血管而引起椎管狭窄、脊髓功能障碍,颈后路椎板成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目的:评价保留颈后肌韧
目的探讨在颈椎病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应用稳定肌训练对颈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98例颈椎病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两组共脱落15例,最终纳入对照组42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出院后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延续性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稳定肌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
目的了解青年癌症患者对移动健康应用的使用体验,为提高健康应用的使用率及持续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0年5—6月选取江苏省南京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内科病房的12例青年癌症患者,采用描述性现象学方法对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归纳4个主题,分别为使用态度存在差异(用于康复管理、当作验证手段、产生抵触情绪、减少使用频率);功能开
目的:探讨调整择期手术应答时间及相应综合改革措施对手术室运行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7—12月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择期手术应答时间进行调整,建立多部门协作系统,优化手术
背景:斜外侧椎间融合是当前临床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而术后发生融合器侧移的处理方式尚无定论,利用有限元法进行斜外侧椎间融合后不同情况的生物力学分析成为越来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并进行主动脉夹层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6月住院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7—12月住院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SAS、SDS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