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认知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语篇生成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表现出来的写作焦虑,并就如何最大程度地减轻学习者的写作焦虑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二语写作的学习者和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认知建构主义;焦虑;二语写作;对策
作者简介:侯志利(1982-),女,河南濮阳人,黄河科技学院外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河南 郑州 45006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研究关注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写作过程。文中的“二语写作”是指英语作为非母语的写作,包括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写作情况。英语写作作为衡量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方面和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英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重视。但长期以来,写作也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也是让学习者感到头疼的一个项目。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学生们往往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写作时表现出焦虑情绪。
英语中anxiety一词,在汉语中一般译为焦虑或烦恼,具有忧虑、不安、关切、引起焦虑不安的原因、渴望等含义。焦虑这个范畴在现代文献中是一个使用较为广泛的概念。对于写作而言,是指在创作过程中某种不安忧虑的内心状态——由内在冲突引发的一场精神上的剑拔弩张。随着20世纪80年代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兴起,对于二语习得情感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对学习者焦虑的研究是国内外外语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有关二语习得的许多研究表明过度焦虑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克服写作过程中的焦虑情绪,帮助学生从惧怕写作走向积极写作就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拟从认知建构主义视角出发,整合目前二语写作教学的实证性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旨在揭示写作过程的认知本质,并为揭开学习者写作心理情节找到切入点,以期为师生在二语写作课堂上提供一些参考。
一、写作焦虑的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的英语写作教学实际还是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标尺,尽管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语法及写作知识技能,但对话题内容却缺乏应有的思考,不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自如地表达内心思想。学习者对写作的过程性缺乏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写作的焦虑。
写作焦虑的产生还有另外一些因素,诸如生活积淀不足,英语水平有限等。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焦虑水平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有信心并能充分发挥潜能,写出的内容就越多,句法结构就越复杂。相反,英语水平差的学生,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失意,使得自己对写作持消极态度,对英语语言结构的控制能力差。
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知识的获得不是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而是学习者个体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习者一方面通过个体内部新旧知识的检验作用建构意义,另一方面在学习群体中积极展开与教师、同学之间的对话交流,通过合作、协商和调节不断完善认知结构。可见,学习虽然是一种学习者个体内在的心智活动,但有效的学习必然离不开与外部环境进行多向交流。然而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习主体的个人经验和知识初始状态,甚至强行嫁接写作知识与写作技巧,往往引导不足而灌输有余,从而限制了学生通过有效的互动与反思而形成自己对事物的批评性见解,其结果自然是所写的内容主体平庸、感受肤浅,教师评价反馈必然批评多于表扬。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学生怕写、教师怕改的消极心理,成为二语写作教学的最大情感障碍。
二、语篇生成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已有的经验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一方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另一方面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构建。强调人的发展认识主体的能力作用是建构主义最大的贡献。这对我们全面认识写作的性质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写作不仅是高度主体化循环式的认识过程,而且是思维创造过程。在二语写作课堂上,鉴于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水平,一篇较为成熟的语篇作品通常要经过教师、学生与文本间多向互动交流才得以初步完善。语篇的原型由学习者个体的独特经验以其特有认知方式而组建生成,这是语篇生成的起点。从起点到终点,即成为成品语篇,其间需要不断对原始的语篇进行打磨抛光和精细加工方能成型。教师对这一过程的操作与调控对成品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解决写作焦虑的有效途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在本质上是学习者对认知信息建构—解构—再建构—再解构的动态演进过程,在循环往复中不断生成新的意义,升级认知结构,丰富学习者的知识经验体系,从而完善对各种事物和观点的理解。
1.通过大量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不仅需要学习者拥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要有良好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积累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方面下的工夫越深,驾驭语言的能力就越强。写作也能够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对阅读能力具有一定的反拨作用。写作是一个输出过程,阅读是一个输入过程。语言的输出必须是以大量的语言输入为基础。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多阅读英语的原版作品,多看英语期刊报纸,有意识地加强对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的学习和积累。
2.模仿优秀范文,促进语篇升级
模仿不是简单的抄袭,是在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前提下,以建构主义、工作记忆力等为理论指导,将可理解性输入和输出并行运用到写作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表达能力。用英语写作,由于涉及语言表达转化和篇章结构之调整的双重挑战,应该像母语写作那样,多去模仿优秀范文。在选材上尽量选接近学生真实水平的优秀范文,使范文融入学生的写作过程。教师在范文讲解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分析,使他们了解和掌握英语语篇的文体风格、体裁架构和语篇模型,另一方面要精讲好词好句、修辞手段和衔接方式等。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解构选定的范文文本,不仅要搞清楚作者说了什么,而且要知道他如何说和为什么这么说。通过对典型语篇进行全面、动态的分析,就可以让我们对作者从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汲取经验写出优秀的英语作文。模仿是学习英语的必经之路,在二语写作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3.科学布置写作任务
王初明(2005)曾指出,好的写作任务要有助于拓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如增加词汇量、学会新的句型等。因此,设计适当的写作任务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认知能力和外语水平以及他们的兴趣,从学生的感性经验入手引入话题,引发学生讨论,创造交际需求,激发学生思考。另外,对写作任务也有语言方面的要求,在语言流畅性基础上考虑加强语篇正确性和恰当性方面的指导。科学布置写作任务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缓解或消除学习者的写作焦虑情绪。因此,选择一个符合学生的兴趣、学习和生活的现实,有引导、教育等积极意义的写作任务,有利于他们树立自信心,尽情表达思想,努力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4.教师反馈的作用
写作教学中的反馈指“读者给作者提供的输入,其目的在于为作者修改自己的文章提供信息” (Keh1990)。教师反馈对语言学习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内容的完整性,深刻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推动学生不断修改习作,使学生写作能力在不断修改和完善作文的过程中得到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对学生的作文提供反馈,如师生面批、电子邮件、在线网聊等方式。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教师书面反馈信息一般是针对学习者作文层面错误的纠错性反馈,或是对语篇内容和组织结构的反馈。研究表明,教师作文评语与学生的写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对学生有显著影响。如果只强调学生的写作实践而忽略了作文评语的重要性、有效性,这种教学就会事倍功半,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所以教师在选择评语时要对语言多推敲,用适当的内容和难易程度鼓励学生,尽量保证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善于观察学生的焦虑心情,努力促使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促进积极情感因素和健康人格发展,并且努力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四、结束语
本文从认知建构主义的视角探讨了语篇生成过程中的焦虑因素及其对策,认为大量阅读能够帮助学习者建构写作素材,模仿优秀范文,促进语篇升级;科学布置写作任务,激发学生内在兴趣,教师反馈在写作过程中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途径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克服焦虑情绪,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提高他们学习外语的自信心,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指导者、推动者、促进者的作用。当然写作能力的养成也不是一日之力。我们还可以继续尝试从更多的角度,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学习者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Hu J.Thinking languages in L2 writing:Research findings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J].TESL Canada Journal,2003,(21/1):39-63.
[2]Keh C L.Feedback in the writing process:A model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ation[J].ELT Journal,1990,44(4):294-304.
[3]Tribble C.Writing[M].Oxford:OUP,1996.
[4]Zhu W.Performing argumentative writing in English: Difficulties,processes and strategies[J].TESL Canada Journal,2001,(19/1):34-50.
[5]Arnold 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6]皮亚杰.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8]王俊菊.英语写作认知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24-30.
[9]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0.
[10]马广惠,文秋芳.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
[11]王俊菊.二语写作认知心理策略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6,(6).
[12]王初明.以写促学中的词汇学习[J].外国语言文学,2005,(1):1-5.
[13]王文宇,王立非.二语写作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2004,(3):51-58.
(责任编辑:赵赟)
关键词:认知建构主义;焦虑;二语写作;对策
作者简介:侯志利(1982-),女,河南濮阳人,黄河科技学院外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河南 郑州 45006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研究关注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写作过程。文中的“二语写作”是指英语作为非母语的写作,包括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写作情况。英语写作作为衡量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方面和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英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重视。但长期以来,写作也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也是让学习者感到头疼的一个项目。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学生们往往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写作时表现出焦虑情绪。
英语中anxiety一词,在汉语中一般译为焦虑或烦恼,具有忧虑、不安、关切、引起焦虑不安的原因、渴望等含义。焦虑这个范畴在现代文献中是一个使用较为广泛的概念。对于写作而言,是指在创作过程中某种不安忧虑的内心状态——由内在冲突引发的一场精神上的剑拔弩张。随着20世纪80年代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兴起,对于二语习得情感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对学习者焦虑的研究是国内外外语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有关二语习得的许多研究表明过度焦虑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克服写作过程中的焦虑情绪,帮助学生从惧怕写作走向积极写作就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拟从认知建构主义视角出发,整合目前二语写作教学的实证性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旨在揭示写作过程的认知本质,并为揭开学习者写作心理情节找到切入点,以期为师生在二语写作课堂上提供一些参考。
一、写作焦虑的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的英语写作教学实际还是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标尺,尽管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语法及写作知识技能,但对话题内容却缺乏应有的思考,不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自如地表达内心思想。学习者对写作的过程性缺乏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写作的焦虑。
写作焦虑的产生还有另外一些因素,诸如生活积淀不足,英语水平有限等。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焦虑水平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有信心并能充分发挥潜能,写出的内容就越多,句法结构就越复杂。相反,英语水平差的学生,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失意,使得自己对写作持消极态度,对英语语言结构的控制能力差。
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知识的获得不是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而是学习者个体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习者一方面通过个体内部新旧知识的检验作用建构意义,另一方面在学习群体中积极展开与教师、同学之间的对话交流,通过合作、协商和调节不断完善认知结构。可见,学习虽然是一种学习者个体内在的心智活动,但有效的学习必然离不开与外部环境进行多向交流。然而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习主体的个人经验和知识初始状态,甚至强行嫁接写作知识与写作技巧,往往引导不足而灌输有余,从而限制了学生通过有效的互动与反思而形成自己对事物的批评性见解,其结果自然是所写的内容主体平庸、感受肤浅,教师评价反馈必然批评多于表扬。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学生怕写、教师怕改的消极心理,成为二语写作教学的最大情感障碍。
二、语篇生成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已有的经验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一方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另一方面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构建。强调人的发展认识主体的能力作用是建构主义最大的贡献。这对我们全面认识写作的性质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写作不仅是高度主体化循环式的认识过程,而且是思维创造过程。在二语写作课堂上,鉴于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水平,一篇较为成熟的语篇作品通常要经过教师、学生与文本间多向互动交流才得以初步完善。语篇的原型由学习者个体的独特经验以其特有认知方式而组建生成,这是语篇生成的起点。从起点到终点,即成为成品语篇,其间需要不断对原始的语篇进行打磨抛光和精细加工方能成型。教师对这一过程的操作与调控对成品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解决写作焦虑的有效途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在本质上是学习者对认知信息建构—解构—再建构—再解构的动态演进过程,在循环往复中不断生成新的意义,升级认知结构,丰富学习者的知识经验体系,从而完善对各种事物和观点的理解。
1.通过大量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不仅需要学习者拥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要有良好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积累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方面下的工夫越深,驾驭语言的能力就越强。写作也能够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对阅读能力具有一定的反拨作用。写作是一个输出过程,阅读是一个输入过程。语言的输出必须是以大量的语言输入为基础。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多阅读英语的原版作品,多看英语期刊报纸,有意识地加强对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的学习和积累。
2.模仿优秀范文,促进语篇升级
模仿不是简单的抄袭,是在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前提下,以建构主义、工作记忆力等为理论指导,将可理解性输入和输出并行运用到写作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表达能力。用英语写作,由于涉及语言表达转化和篇章结构之调整的双重挑战,应该像母语写作那样,多去模仿优秀范文。在选材上尽量选接近学生真实水平的优秀范文,使范文融入学生的写作过程。教师在范文讲解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分析,使他们了解和掌握英语语篇的文体风格、体裁架构和语篇模型,另一方面要精讲好词好句、修辞手段和衔接方式等。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解构选定的范文文本,不仅要搞清楚作者说了什么,而且要知道他如何说和为什么这么说。通过对典型语篇进行全面、动态的分析,就可以让我们对作者从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汲取经验写出优秀的英语作文。模仿是学习英语的必经之路,在二语写作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3.科学布置写作任务
王初明(2005)曾指出,好的写作任务要有助于拓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如增加词汇量、学会新的句型等。因此,设计适当的写作任务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认知能力和外语水平以及他们的兴趣,从学生的感性经验入手引入话题,引发学生讨论,创造交际需求,激发学生思考。另外,对写作任务也有语言方面的要求,在语言流畅性基础上考虑加强语篇正确性和恰当性方面的指导。科学布置写作任务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缓解或消除学习者的写作焦虑情绪。因此,选择一个符合学生的兴趣、学习和生活的现实,有引导、教育等积极意义的写作任务,有利于他们树立自信心,尽情表达思想,努力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4.教师反馈的作用
写作教学中的反馈指“读者给作者提供的输入,其目的在于为作者修改自己的文章提供信息” (Keh1990)。教师反馈对语言学习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内容的完整性,深刻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推动学生不断修改习作,使学生写作能力在不断修改和完善作文的过程中得到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对学生的作文提供反馈,如师生面批、电子邮件、在线网聊等方式。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教师书面反馈信息一般是针对学习者作文层面错误的纠错性反馈,或是对语篇内容和组织结构的反馈。研究表明,教师作文评语与学生的写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对学生有显著影响。如果只强调学生的写作实践而忽略了作文评语的重要性、有效性,这种教学就会事倍功半,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所以教师在选择评语时要对语言多推敲,用适当的内容和难易程度鼓励学生,尽量保证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善于观察学生的焦虑心情,努力促使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促进积极情感因素和健康人格发展,并且努力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四、结束语
本文从认知建构主义的视角探讨了语篇生成过程中的焦虑因素及其对策,认为大量阅读能够帮助学习者建构写作素材,模仿优秀范文,促进语篇升级;科学布置写作任务,激发学生内在兴趣,教师反馈在写作过程中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途径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克服焦虑情绪,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提高他们学习外语的自信心,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指导者、推动者、促进者的作用。当然写作能力的养成也不是一日之力。我们还可以继续尝试从更多的角度,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学习者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Hu J.Thinking languages in L2 writing:Research findings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J].TESL Canada Journal,2003,(21/1):39-63.
[2]Keh C L.Feedback in the writing process:A model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ation[J].ELT Journal,1990,44(4):294-304.
[3]Tribble C.Writing[M].Oxford:OUP,1996.
[4]Zhu W.Performing argumentative writing in English: Difficulties,processes and strategies[J].TESL Canada Journal,2001,(19/1):34-50.
[5]Arnold 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6]皮亚杰.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8]王俊菊.英语写作认知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24-30.
[9]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0.
[10]马广惠,文秋芳.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
[11]王俊菊.二语写作认知心理策略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6,(6).
[12]王初明.以写促学中的词汇学习[J].外国语言文学,2005,(1):1-5.
[13]王文宇,王立非.二语写作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2004,(3):51-58.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