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谱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将向何处去?
这里的终极追问,并非从哲学意义、生命意义这两个高度提出,而仅仅是从具体的家谱出发,使我们知其来处,以鉴将来。所谓慎终追远,要在莫忘根基,踵其祖武,使家族后人,不再混沌莫名。
由此,便催生了当下的修谱热。
就我有限的观察,这一轮民间修谱热来势甚猛,且并非高门世家所独致,一般人家也在同宗同姓之间联系搜罗。基于此而催生的修谱生意,让一些有点传统文化底子的中老年人在民间大为抢手。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修家谱的号召力空前强大起来。
另一方面,古旧书店的家谱、族谱等书籍也开始热销,有些尽管不是正规出版社出版,有的干脆由家人掏钱自费印刷,但也一样受市场欢迎。编和修的手法与思路,正在成为后来者很好的借鉴。先行者提供的参考,在书店和图书馆里很容易就被后来的效法者找到,这其实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有序承续。
对于更大耗费的宗祠修建工程,一些有条件的家族也在积极尝试。如今,一部分打工致富的人回到家乡,希望以实际行动报效家乡和族人,有的选择修路,有的也选择修宗祠,以此寄托自己的家族情怀。
解决温饱问题之后的文化寻根,让中华大地上穿梭着一个忙碌的文化群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家谱寻根者。江山更替,时代变迁,家族的繁衍生息,家庭的流离播迁,让同宗同姓的人口,千百年來蛛网一般密布在神州大地。寻访意味着长时间的旅行。这样的旅行,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尚且是一个紧要的历史工程,对于这样一个由千万家族组合维系起来的民族和国家来说,更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历史进程的浩大工程。
然而,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连年战乱,被腰斩甚至消灭殆尽的传世家谱已经断线失传了上千年,要知其来处谈何容易。明清两代篡修的家谱,尚且有很多伪造,遑论五代十国以后、明清两朝以前的家谱。为此,早有专家提出,当下民间的修谱热,要在审慎取证。由此,必要的脚力、脑力、耐力和笔力,都考验着这群寻根者。辑佚和辨误也是修谱者必须的功夫,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那些民间代劳的中老年人以及他们最后的成果,更多是一种心理慰藉和形象摆设。以此出发的家族修谱,离真正意义上的修谱尚有很长的文化之路要走。
即便是庄重而严谨的修谱,也尚需在家族历史和当下现实之间做出科学的平衡。当下即历史,假如没有完整清晰的家族传承记录,从当下开始,也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文化立场,至少,对于后来人,从当下开始,有了完整的家族记录。枝叶丰满,当然需要从根芽生发出发,而当根芽被历史拦腰截断,重新播种,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
家风
对于修谱这样浩大而繁琐的文化工程,在没有名利可图的情况下,历史留给我们的,就是最大限度抵进家族的历史,并在这些历史的断片里,寻找到家谱中遗留下来的家风,并以此教训和规范后来者,这应该是文化寻根者和修谱人最大的心愿和共识。
从这一个精神向度出发,我们或许可以在体系相对完备、训面相对周详的世家家谱里,找到有价值的参照。由民国版的《钱氏家乘》而到新中国修订的《钱氏家谱》,可以作为很好的镜鉴。
《钱氏家乘》的一世起于少典,记录为“神农时有熊国诸侯”。到九世陆终时,有三子名籛铿,这个“籛”字,就已经接近于后来的“钱”了。但这个古老的谱系对于真正的钱氏家族来说,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真正的家族意义,实际是从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锣才开始显现,因为《钱氏家训》到了这个历史时期才真正完成,由此,钱镠被公认为钱家先祖。
《钱氏家训》不仅对钱姓人有用,对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尽管其家训所持的文化依据因为宗奉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让很多人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但在具体涵盖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给予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思想行为所作出的规范和教诲,仍然具有很强的普适价值,说它是中国人家风的源典,应该并不为过。当然,从国家层面出发所践行的“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的训言,因为更多贴合了钱氏家族千百年而下非王即侯的家族现实,并不能成为通用的家风家训,但这样的家国情怀,仍然使今天的我们每每读之而感慨动容。
翻读《钱氏家训》,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验。从“家庭”和“社会”两篇的训言里,可以见出这个世家所占的家风高度。诸如“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这些家风家训,乍一看不免失之空洞说教,认真践行,方见出它的高瞻远瞩和幽微体贴。而诸如“勤俭为本,忠厚传家”以及“恤寡矜孤,敬老怀幼”这样的家风家训,不亦是时下最迫切倡导的良好风尚吗?
对于修家谱、建宗祠的有识之士而言,这样的家风家训又岂能限于一家之用?春风化雨,为我而用,为时而用,这或许是我们今天修谱建祠的最大价值。历史上的断代虽然可惜,但也并非全是遗憾。真正的遗憾在于,从当下开始的断代,以及从当代开始的家风缺失。
沧海不拘细流,众妙合成交响。骨血相连,气脉相通的中国人,在今天所承继者,非仅在一氏一族之贫贱荣辱,更在于一家一国之宗法传统。所以一室见其一族,一家见其一国。百年、或者千年,一家之史,足以昭一国之史。从家谱出发,效家风而治,补其阙如,淳化风俗,才是当下修谱寻根热的最终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