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为实现这以教学目标,就必须进行有效、有益的教学探索,从而找到最具课堂实效性的教学途径。据此,本文分析核心素养下的课堂实效教学策略,以期能为高中政治教师提供帮助。
核心素养 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7-0050-01
笔者认为,核心素养背景下,最具课堂实效性的教学途径应包括三部分,即认识上的转变、实践上的转变以及评价上的转变。三者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评价三个方面优化高中政治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1.认识上的转变:以学科素养浸润为主
(1)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
第一,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然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无论是在课程导入、课堂授课、课堂总结等环节均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期望为依据,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二,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并不是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作用就减弱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由原来的“领导者”变成了“引导者”和“启发者”,从根本上来说,其教学作用不减反增,只是退居二线,通过科学的引导方法让学生自主、自由的学习知识,这有利于培养其政治核心素养。
(2)坚持以核心素养浸润为根本教学目标
第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品德高尚的现代化人才,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素质人才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立足政治教育,从思想入手重塑学生的心性品格,从而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坚持以核心素养浸润为根本教学目标的首要的教学策略。
第二,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我国一党执政并实行多党协商,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共产党就是我国的第一大党,所以,政治教育的另一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的现代化人才,从而为学生日后立足社会甚至是投身政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反复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阐述党的执政方针和治国路线,从而让学生在心底里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培养其坚定的政治信仰。
2.实践上的转变:课堂以内外兼修为主
(1)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感悟,内修气质
第一,以相反生活实例让学生明辨是非对错。世间万物讲求矛盾和因果,通过一件事情的正反两面,我们可以学习到生活的道理。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论证一件事情的正反面(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提到的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等)来阐述政治知识,从而让学生明辨是非对错。
第二,以现代眼光看待人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虽然复杂,但从根本上来说,“和谐”是大目标。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也突出“和谐”二字,并以我国古代思想典籍(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非攻)影响学生的思想,并以开放、包容、平等、互助的眼光看待自己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2)引导学生从心出发,积极实践,外炼能力
第一,多做好人好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核心思想,以其中的“友善”为例,就是教育学生要与人为善,而与人为善的最好方式就是怀揣一颗纯真之心多做好人好事,把自己塑造成别人心中的“英雄”。
第二,关心国家大事小情,可尽力处应略尽绵薄之力。学生来说,关注国家的大事小情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我国的汶川地震,就是举国震动的大事,交警火海救人,就是感人肺腑的小情,但无论是大事还是小情,教师都要让学生明白“可尽力处应略尽绵薄之力”的道理。
3.评价上的转變:以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为主
(1)过程性评价——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一,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对比较漫长,标准较多而且难以量化,所以应采用过程性评价。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应从一开始就为学生建立评价档案,并把政治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所有指标记录在内,并时时记录。
第二,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可见、可控的,所以评价过程相对简单,只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教师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做到不设界限、不搞歧视,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第二,教师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奖惩机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2)终结性评价——核定学生的学习水平
第一,学生的个人品德和思想见识。在学年末,教师要进行终结性评价,首先一点就是要对学生的个人品德和思想见识进行评价,在这里,笔者不提倡打分或分等级的方式,而是以评语的方式进行评价,这样不仅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更能使其了解自身不足。
第二,学生的人际关际和他人评价。他人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所不同,主要是看被评价者与评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如果被评价者的人际关系好,则其评分就高。虽然这样的评价方式并不客观,但是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参考依据,评定学生日常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的课堂实效教学途径实际上就是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一系列举措。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深入学习和遵守新课改的有关要求,以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为基本目标,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浅见,更多更好的教学策略还需要各位教师不断探索和发现。
参考文献
[1]于春梅.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转向[J]. 好家长,2017(68):86-86.
[2]孙寿玉.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的高中政治教学分析[J]. 文理导航,2016(12):89-90.
核心素养 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7-0050-01
笔者认为,核心素养背景下,最具课堂实效性的教学途径应包括三部分,即认识上的转变、实践上的转变以及评价上的转变。三者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评价三个方面优化高中政治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1.认识上的转变:以学科素养浸润为主
(1)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
第一,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然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无论是在课程导入、课堂授课、课堂总结等环节均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期望为依据,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二,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并不是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作用就减弱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由原来的“领导者”变成了“引导者”和“启发者”,从根本上来说,其教学作用不减反增,只是退居二线,通过科学的引导方法让学生自主、自由的学习知识,这有利于培养其政治核心素养。
(2)坚持以核心素养浸润为根本教学目标
第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品德高尚的现代化人才,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素质人才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立足政治教育,从思想入手重塑学生的心性品格,从而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坚持以核心素养浸润为根本教学目标的首要的教学策略。
第二,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我国一党执政并实行多党协商,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共产党就是我国的第一大党,所以,政治教育的另一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的现代化人才,从而为学生日后立足社会甚至是投身政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反复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阐述党的执政方针和治国路线,从而让学生在心底里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培养其坚定的政治信仰。
2.实践上的转变:课堂以内外兼修为主
(1)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感悟,内修气质
第一,以相反生活实例让学生明辨是非对错。世间万物讲求矛盾和因果,通过一件事情的正反两面,我们可以学习到生活的道理。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论证一件事情的正反面(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提到的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等)来阐述政治知识,从而让学生明辨是非对错。
第二,以现代眼光看待人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虽然复杂,但从根本上来说,“和谐”是大目标。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也突出“和谐”二字,并以我国古代思想典籍(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非攻)影响学生的思想,并以开放、包容、平等、互助的眼光看待自己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2)引导学生从心出发,积极实践,外炼能力
第一,多做好人好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核心思想,以其中的“友善”为例,就是教育学生要与人为善,而与人为善的最好方式就是怀揣一颗纯真之心多做好人好事,把自己塑造成别人心中的“英雄”。
第二,关心国家大事小情,可尽力处应略尽绵薄之力。学生来说,关注国家的大事小情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我国的汶川地震,就是举国震动的大事,交警火海救人,就是感人肺腑的小情,但无论是大事还是小情,教师都要让学生明白“可尽力处应略尽绵薄之力”的道理。
3.评价上的转變:以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为主
(1)过程性评价——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一,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对比较漫长,标准较多而且难以量化,所以应采用过程性评价。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应从一开始就为学生建立评价档案,并把政治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所有指标记录在内,并时时记录。
第二,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可见、可控的,所以评价过程相对简单,只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教师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做到不设界限、不搞歧视,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第二,教师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奖惩机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2)终结性评价——核定学生的学习水平
第一,学生的个人品德和思想见识。在学年末,教师要进行终结性评价,首先一点就是要对学生的个人品德和思想见识进行评价,在这里,笔者不提倡打分或分等级的方式,而是以评语的方式进行评价,这样不仅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更能使其了解自身不足。
第二,学生的人际关际和他人评价。他人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所不同,主要是看被评价者与评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如果被评价者的人际关系好,则其评分就高。虽然这样的评价方式并不客观,但是教师可以以此作为参考依据,评定学生日常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的课堂实效教学途径实际上就是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一系列举措。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深入学习和遵守新课改的有关要求,以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为基本目标,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浅见,更多更好的教学策略还需要各位教师不断探索和发现。
参考文献
[1]于春梅.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转向[J]. 好家长,2017(68):86-86.
[2]孙寿玉.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的高中政治教学分析[J]. 文理导航,2016(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