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7月4日,两岸关系掀开历史新页。两岸三通,从不通、暗通到明通,因直航包机而得以畅通;两岸关系,从“名词”、“形容词”到“动词”,因双方互惠而不再是片面之词。
2008年8月的北京奥运,两岸进一步搁置争议,台湾运动员得以参与历史盛会。在台湾社会,虽有政治上的蓝绿之分,但在两岸和平发展上却展现趋同现象。蓝营当然乐观其成,即使是绿营,对两岸发展的观点,亦从“封锁政策”逐步转为“陆客来台人数为何不足”的讨论。
1949年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基本上是“名词阶段”,两岸对主权归属与政治名词各自固执,坚不退让,使得两岸关系陷入僵局。李登辉主政期间虽经两次汪辜会谈,以创造性的模糊达成“九二共识”,使得两岸关系稍见和缓;但在1999年李登辉提出“两国论”后,海基会与海协会的商谈被迫中断。
2000年5月民进党执政,陈水扁不仅大幅修改两岸的政治名词,更进一步加上颜色夸张甚至充满偏见的形容词,以台独的意识形态为基底,以冲撞的烽火外交为工具。这种“形容词阶段”使两岸未见对话先见对立,未曾前进即见后退。台海形势日趋严峻,两会商谈完全停摆。
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和国民党连战主席举行国共两党60年来首次会谈,两党发表《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为改善两岸关系注入春天的气息”。2008年5月28日胡锦涛与吴伯雄举行两岸执政党最高领导人会谈。两次会谈成果在实质意义上明显不同:连战只是意见理念的交换,未获具体、准政策性的承诺;但吴伯雄在胡吴会后返台,立即要求台湾海基会准备好两会复谈的相关事宜。两岸关系的进展,至此正式进入“动词阶段”。胡吴会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定桩下锚:以和平发展为主轴,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两岸人民为主体。
过去20年,台湾在两岸关系上一直享有多项优势,包括经济实力、管理能力、文化水平、人文关怀等。然而,从李登辉的“戒急用忍”到陈水扁的封锁政策,台湾的优势逐渐丧失。两岸经济互动的趋势,明显从“大陆依赖台湾”转为“台湾依赖大陆”。大陆连续多年稳居台湾最大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
2000年至2008年,民进党因为坚持意识形态与“政治正确”,屡次在国际关系与两岸经贸上逆势而为,使得台湾在国际社会日益孤立,2008年的“入联公投”即是一例。反观大陆经济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迅速崛起,从世界工厂转为世界市场,对各国产生“磁吸效应”。依据大陆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降税进程,会员国之间的大部分商品关税将于 2010年降到零。届时,如果台湾仍然未能加入东盟,那么多数商品会进一步失去竞争优势。
2008年5月,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两岸政策由封锁转向开放,两会亦重启中断近10年之久的两岸协商谈判,两会的对话风格明显从汪辜的文化人转为陈江的专业人。汪辜讲究修辞身段,陈江着重务实成果。抚今追昔,不免慨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汪辜陈江,任凭思量。汪洋叹零丁,辜恩任飘零;陈年忆往事,江山万里情。
对执政初期民调不佳的马英九而言,开放大陆俨然成为挽救台湾经济与提振个人政治生命的良方。7月4日的首航虽然兑现了马英九与国民党对台湾人民的第一张大陆支票,但就在同一日,国民党籍立委却封杀了由马英九提名的“监察院副院长”沈富雄,这显示国民党内部势力并没有完全臣服于马英九的意志之下。这桩人事案是马英九权力的红色警戒,代表国民党内情绪的反弹。对马英九资源分配不公的抗议,虽可视为国民党党内民主的具体表现,但更是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与马英九权力产生嫌隙的具体表征。2008年7月4日的直航包机,只是两岸关系朝向开放发展的序幕,后续发展能否真正达到“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阶段,国民党的内部整合与外部适应厥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