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模式强调教育与发展的责任对受教育者的回归,从真正意义上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造就和培养“有能力之人”为目标。
关键词: 活动为手段 外语教学模式
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及其主要特点
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模式(the Activity-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系指在外语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固有的主导作用,使他们有效地掌握语言结构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并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实现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决策、自我评价、自我提高和自我更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有以下特点:
1.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活动式的外语教学以学生的自主为前提,以教学活动为杠杆,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语言能力为支点,以挖掘和培养语言能力为目的。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起指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强调教育和发展的责任对受教育者的回归,而教师不再是教学直接而唯一的责任人。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模式倡导人坚持内因为主,外因为辅,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原则。
2.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外语教学的模式强调教学研究的开放性。引进接受美学(Received Aesthetics)和课堂研究(Classroom Research)理论,把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真正置于整个教学活动的首位,教师自觉地将学生对教学的反应视为自己教学的出发点,关注、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学习要求和课堂反应,重视学生自发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实施个别化、个性化教育;学生则认识到自己不再是“工具人”,而是“能源人”,并朝“能力人”方向发展。我们重教学论研究,还要重学习论研究;重学习论研究,还要重多变量研究。师生共同认识到 Learning by doing 的道理,因为语言是一系列习惯的综合体,而习惯的形成又依靠日常大量的实践,因此,活动式外语教学突出语言教学的实践性。语言课堂成为工厂里的车间,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或教师的工具,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所有课堂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使用语言工具的主人。此外,将左右脑理论引入学习论中,把对学生左右脑的开发与训练贯穿于整个活动教学过程的始终。当然,怎样充分发挥学生左右脑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这不仅仅涉及到教学法问题,还与教学大纲的制订、教材的编写、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因素密切相关。
3.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可以融合各种外语教学方法。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和成熟现已进入大融合、大分类、大发展的时代。我们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及教学环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可以吸纳百川,为我所用。为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强调学生的自主地位,达到“内强英语文化素质,外强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目标,活动式外语教学模式强调三点:
(1) 学生课堂活动比例占整个课堂活动比例的 75% 以上,使整个课堂活动化。
(2) 多种教学法的有效综合,古老传统的也好,当代新潮的也好,都在借鉴之列。
(3) 开展学生的课堂的互教互学的交互式教学,发挥学生固有的教师作用。
二、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模式的实施
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最直接的体现。但作为一种模式,不可能一成不变,而是动态的,可随机整合。
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原则:
1.将学生课堂活动比例提高到 75% 以上。学生是主体,需要训练的是学生,不是教师。教师看似“轻闲”了,实际上却是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分析课文重点,还是解答练习中的难点、疑点(尤其是在学生手头的教参比教师多得多的情况下),需要教师加倍做好“三备” (备课、备学生、备方法)的工作,寻求最佳的知识和能力载体。
2.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的安排以学生左右脑功能交叉的科学训练为前提,变单项输入为多项输入,变单项输出为多项输出。在一个内容一种形式上停留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扩大信息量,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给学生以新的兴奋点、新的焦虑感,促进学习正迁移。
3.课堂的回归原则──将课堂还给学生。课上的值日生报告,可讲故事、复述故事、微型演讲,这都是学生公认的“很好的活动”,也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体现。操作方法:每次安排一位学生准备一个值日报告(内容不限,时间不超过 3 分钟),课上脱稿讲述,然后请一、两位学生简单复述或提问,或是让同学们给以评判,前后时间 5 分钟左右。这样做可以确保学生的口语、听力训练经常化、制度化,又可以起到上正课前的 warming-up,使学习者尽快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4.活动的设计要注意鼓励课堂里的交际。鼓励课堂里的交际的最佳策略是消除教室的局限性。交际化课堂活动主要指 problem-solving tasks,communicative tasks,productive tasks 三种,难度逐一加大,要求越来越高,将学生置于全新的、更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交际活动过程之中──这是优化语言教学过程的需要,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大的效益。交际化课堂活动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小组活动。
5.活动的设计要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自我反思、自我吸收是课堂研究的重要概念。反思的涵盖面甚广,可指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可指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反思,也可指对教学效果或学习效果的反思。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必要经常作自我反思。只有反思才能吸收。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汲取。因此教师应对教学过程随时总结,为课堂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
6.活动的设计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必须指出,学生不应只局限于单一的语言学习或学习法的探究,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多变量因素进行考察和反思:智力、语言能力、学习动机、认知方式及人格因素等。
四、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模式的优点
1.师生合作趋于默契,基本上消除了常见的师生互为埋怨的情形,更缩短了通常使用新教法时可能出现的适应期。接受美学理论赋予教师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教师对学生反应的作用绝不可低估。教师在课前预见、课中课后关注学生的反应或反馈,视之为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依据。学生的自我反思则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变自我,重塑自我。而心理安全感和亲和力的形成又使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得以建立,师生从教学的边缘回归到教学的中心,从而促进个性化教育。
2.每单元以活动进行操练,其效果比教师精讲细说、学生死记硬背要好得多。必须指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比教会任何其它东西都来得强,使学生不再依赖自己的教师才是好教师。此外,在课堂上注意学生左右脑的交叉使用和训练,有助于学习者集中注意力,保持兴奋点,调动一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让“闲置”的 IQ 和 EQ 在学习中发挥了应有作用。
3.小组活动式教学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形式,这种教的效果往往比教师教的效果还好。“因为同学间的操练活动使学生承受更少的心理压力,能使操练方式更多样化和趣味化,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和利用无意的注意”。(张正东《外语教育学》)小组式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过程,从而更自觉、更主动、更自主地学习。
每日报告,小组讨论及其它课堂交际活动使外语课成了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充分发挥教师教、导、引、带的作用,充分调动和引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研究和实践均表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人会互相纠正各自语言中的错误,学习者会把经过纠正的语言材料吸收进去。国外教育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课堂上进行专题讨论。中国留学生每当遇到这类讨论活动就会怯场,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或抵触情绪。
4.听力和口语是学生英语学习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努力抓好每节的听力训练,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活动中让学生听、让学生说,同时培养他们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
结论
开展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意识、自我调控、自我决策、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能力;同时也向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需要教师加倍做好“三备”──备课、备学生、备方法,寻求最佳的知识和能力载体;需要教师了解更多的教学方法,并将其整合在不同的课型当中。
参考文献:
[1]刘道义.C.Jacques.B.Adamson.英语第一册(上)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张正东.(外语教育学).重庆出版社,1987.
[4]Allwright.D.&K.M.Bailey.Focus on the Language Classroom:An Introduction to Classroom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5]Nunan.D.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关键词: 活动为手段 外语教学模式
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及其主要特点
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模式(the Activity-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系指在外语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固有的主导作用,使他们有效地掌握语言结构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并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实现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决策、自我评价、自我提高和自我更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有以下特点:
1.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活动式的外语教学以学生的自主为前提,以教学活动为杠杆,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语言能力为支点,以挖掘和培养语言能力为目的。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起指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强调教育和发展的责任对受教育者的回归,而教师不再是教学直接而唯一的责任人。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模式倡导人坚持内因为主,外因为辅,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原则。
2.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外语教学的模式强调教学研究的开放性。引进接受美学(Received Aesthetics)和课堂研究(Classroom Research)理论,把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真正置于整个教学活动的首位,教师自觉地将学生对教学的反应视为自己教学的出发点,关注、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学习要求和课堂反应,重视学生自发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实施个别化、个性化教育;学生则认识到自己不再是“工具人”,而是“能源人”,并朝“能力人”方向发展。我们重教学论研究,还要重学习论研究;重学习论研究,还要重多变量研究。师生共同认识到 Learning by doing 的道理,因为语言是一系列习惯的综合体,而习惯的形成又依靠日常大量的实践,因此,活动式外语教学突出语言教学的实践性。语言课堂成为工厂里的车间,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或教师的工具,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所有课堂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使用语言工具的主人。此外,将左右脑理论引入学习论中,把对学生左右脑的开发与训练贯穿于整个活动教学过程的始终。当然,怎样充分发挥学生左右脑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这不仅仅涉及到教学法问题,还与教学大纲的制订、教材的编写、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因素密切相关。
3.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可以融合各种外语教学方法。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和成熟现已进入大融合、大分类、大发展的时代。我们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及教学环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可以吸纳百川,为我所用。为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强调学生的自主地位,达到“内强英语文化素质,外强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目标,活动式外语教学模式强调三点:
(1) 学生课堂活动比例占整个课堂活动比例的 75% 以上,使整个课堂活动化。
(2) 多种教学法的有效综合,古老传统的也好,当代新潮的也好,都在借鉴之列。
(3) 开展学生的课堂的互教互学的交互式教学,发挥学生固有的教师作用。
二、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模式的实施
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最直接的体现。但作为一种模式,不可能一成不变,而是动态的,可随机整合。
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原则:
1.将学生课堂活动比例提高到 75% 以上。学生是主体,需要训练的是学生,不是教师。教师看似“轻闲”了,实际上却是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分析课文重点,还是解答练习中的难点、疑点(尤其是在学生手头的教参比教师多得多的情况下),需要教师加倍做好“三备” (备课、备学生、备方法)的工作,寻求最佳的知识和能力载体。
2.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的安排以学生左右脑功能交叉的科学训练为前提,变单项输入为多项输入,变单项输出为多项输出。在一个内容一种形式上停留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扩大信息量,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给学生以新的兴奋点、新的焦虑感,促进学习正迁移。
3.课堂的回归原则──将课堂还给学生。课上的值日生报告,可讲故事、复述故事、微型演讲,这都是学生公认的“很好的活动”,也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体现。操作方法:每次安排一位学生准备一个值日报告(内容不限,时间不超过 3 分钟),课上脱稿讲述,然后请一、两位学生简单复述或提问,或是让同学们给以评判,前后时间 5 分钟左右。这样做可以确保学生的口语、听力训练经常化、制度化,又可以起到上正课前的 warming-up,使学习者尽快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4.活动的设计要注意鼓励课堂里的交际。鼓励课堂里的交际的最佳策略是消除教室的局限性。交际化课堂活动主要指 problem-solving tasks,communicative tasks,productive tasks 三种,难度逐一加大,要求越来越高,将学生置于全新的、更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交际活动过程之中──这是优化语言教学过程的需要,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大的效益。交际化课堂活动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小组活动。
5.活动的设计要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自我反思、自我吸收是课堂研究的重要概念。反思的涵盖面甚广,可指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可指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反思,也可指对教学效果或学习效果的反思。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必要经常作自我反思。只有反思才能吸收。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汲取。因此教师应对教学过程随时总结,为课堂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
6.活动的设计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必须指出,学生不应只局限于单一的语言学习或学习法的探究,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多变量因素进行考察和反思:智力、语言能力、学习动机、认知方式及人格因素等。
四、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模式的优点
1.师生合作趋于默契,基本上消除了常见的师生互为埋怨的情形,更缩短了通常使用新教法时可能出现的适应期。接受美学理论赋予教师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教师对学生反应的作用绝不可低估。教师在课前预见、课中课后关注学生的反应或反馈,视之为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依据。学生的自我反思则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变自我,重塑自我。而心理安全感和亲和力的形成又使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得以建立,师生从教学的边缘回归到教学的中心,从而促进个性化教育。
2.每单元以活动进行操练,其效果比教师精讲细说、学生死记硬背要好得多。必须指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比教会任何其它东西都来得强,使学生不再依赖自己的教师才是好教师。此外,在课堂上注意学生左右脑的交叉使用和训练,有助于学习者集中注意力,保持兴奋点,调动一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让“闲置”的 IQ 和 EQ 在学习中发挥了应有作用。
3.小组活动式教学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形式,这种教的效果往往比教师教的效果还好。“因为同学间的操练活动使学生承受更少的心理压力,能使操练方式更多样化和趣味化,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和利用无意的注意”。(张正东《外语教育学》)小组式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过程,从而更自觉、更主动、更自主地学习。
每日报告,小组讨论及其它课堂交际活动使外语课成了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充分发挥教师教、导、引、带的作用,充分调动和引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研究和实践均表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人会互相纠正各自语言中的错误,学习者会把经过纠正的语言材料吸收进去。国外教育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课堂上进行专题讨论。中国留学生每当遇到这类讨论活动就会怯场,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或抵触情绪。
4.听力和口语是学生英语学习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努力抓好每节的听力训练,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活动中让学生听、让学生说,同时培养他们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
结论
开展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意识、自我调控、自我决策、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能力;同时也向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需要教师加倍做好“三备”──备课、备学生、备方法,寻求最佳的知识和能力载体;需要教师了解更多的教学方法,并将其整合在不同的课型当中。
参考文献:
[1]刘道义.C.Jacques.B.Adamson.英语第一册(上)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张正东.(外语教育学).重庆出版社,1987.
[4]Allwright.D.&K.M.Bailey.Focus on the Language Classroom:An Introduction to Classroom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5]Nunan.D.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