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钢筋混凝土的多层框架结构得到广泛应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的发展尤为迅速。高层建筑日益增多,框剪结构工程对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框剪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1-0145-01
1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框剪结构的两个基本优势:第一个是为室内装潢和设计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第二个是剪力结构本身的刚性以及防侧力性较好,有利于提升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想同时达到这两个目标,必须掌握好这三个基础技术:钢筋、混凝土和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1.1 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在构建框剪结构的时候,所选择的的建筑材料会直接决定建筑结构的质量。如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用到钢筋,它也会有不同的规格和形状,有三级钢或一级钢,有直径为8毫米或12毫米的钢筋。我们在安装钢筋以及对其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钢筋节点的高密集度,使其出现位移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会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解决:
首先,在安装钢筋过程中,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放样;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也可以制作更加精确的模具,以确保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进度;例如,对柱筋进行放样和定位,可以避免出现钢筋位移;其次,对于现代高层建筑施工来说,越来越多地使用到钢筋结构,同时也涉及到各个梁柱的节点问题,为了确保节点的有序、精确,需要进行现场绘图并计算,按照一定比例制作模版,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再有,在工程施工现场,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专业的人员,应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遵循实体样板模式,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做到按时完工。
1.2 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模板”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加强重视。首先,优化设计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其中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略短,才能确保其应用的精准性;而在支模过程中,也应当以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墙体作为参考,模板与墙体紧贴在一起;其次,在浇筑模板时,可能出现墙根移动现象,如果严重会影响模板质量,进而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数据造成偏差,这就需要在模板内侧置放一个短小的钢筋头,以此增强模板的精确性、稳定性、实用性;最后,增强墙体与楼板之间的紧密度,在浇筑混凝土时,应该在缝隙中添加砂浆、水泥等,避免发生漏浆现象。
1.3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由于混凝土在整个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要确保工程质量和建筑寿命。首先,要控制材料配比,在混凝土施工中,要注意定期抽检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浇筑的混凝土符合施工标准。
其次,严格按浇筑顺序进行施工。通常在施工中首先采取退筑法,在施工中要按浇筑强度依次浇筑,先浇筑等级强度交稿的墙柱,再进行等级较低的混凝土梁板浇筑,从而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此外,在浇筑大截面梁体时,应采取分层浇筑法来浇筑,从而确保混凝土强度的密实性。
最后,对浇筑后的剪力墙要安排专人进行洒水养护,确保墙体保湿时间大于七小时,防止混凝干燥产生裂纹。
2 剪力墙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
2.1 施工前技术和人员的准备
首先,工程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班组长要充分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施工规程以及质量验收标准,及时发现施工图纸与现场实际操作有冲突的地方,在混凝土施工前,由专业工长对施工现场班组长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工作,再由班组长对施工作业层具体的操作工人进行详细全面的技术交底工作,要使施工作业人员清楚自己工作的具体操作工艺和方法以及应达到的质量标准,混凝土振捣工必须由经过培训、考核后的持证人员担任。
2.2 剪力墙混凝土蜂窝和孔洞的质量控制措施
墙体混凝土浇筑时施工操作人员是关键,应加强其责任心并严格按照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操作,实测现场振捣棒后制作分层尺杆发给混凝土班组,确保混凝土分层浇筑的高度为40厘米左右。每一个施工流水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直到该流水段浇筑完毕为止。作业过程中间隔时间最多不得多于2小時,振捣与浇筑紧密配合,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将振捣棒插入下层5厘米左右,每浇筑一步,振捣一遍,按顺序依次振捣,振捣棒插入点间距不超过振捣半径的1.5倍,一般可按30-40厘米掌握,以保障每层混凝土的密实。
对于墙身重点部位应该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严格控制。墙体钢筋密集部位的振捣:当墙体内暗柱钢筋较密集振捣棒振捣困难时,可以采用较小型号的振动棒进行振捣,也可以采用振捣片进行振捣,并且结合敲动模板以检查此部位的混凝土是否振捣密实。对于墙体转角和门窗洞口区域的混凝土采取机械加人工配合振捣,即门窗洞口两侧采取机械同时均匀下料,门窗洞口过梁及墙体转角区域采取人工下料,将混凝土先卸在操作平台的料斗内然后人工下料。为了防止门窗洞口变形,在洞口下部模板适当位置开设排气孔,洞口两侧要等量下料并同时加强振捣防止把洞口挤变形或窗洞下台口不饱满。
2.3 剪力墙混凝土烂根的质量控制措施
墙体模板缝隙的控制:在浇筑前,首先要仔细检查墙体模板的下口和洞口以及角模处拼接是否严密,模板支撑加固是否牢固。因为如果墙体模板缝隙过大就极易造成墙体根部的跑浆,所以必须把墙体模板与楼板之间的缝隙采用海绵条封堵严密才能避免墙体根部混凝土漏浆现象的出现。
墙体底部砂浆的铺设:在浇筑前,为了保证墙体混凝土根部的密实,避免烂根现象出现,在墙体底部先铺设3-5厘米厚的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并且要人工用铁锹均匀入模,不得用吊斗直接浇入模内。砂浆浇筑后,要及时进行振捣,不要造成砂浆成堆而要使砂浆分散均匀的铺设在墙体根部,从而保证墙体不烂根。
2.4 剪力墙混凝土离析的质量控制措施
墙体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为了避免墙体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按照试验配合比的要求进行控制,混凝土坍落度要符合规范和现场试验的要求。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时,混凝土进场后,现场技术人员和试验员首先要对到场混凝土的技术资料进行审查,再对进入现场的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检测,当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进行运输时的坍落度一般为16-18厘米,坍落度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合格是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前提条件。
混凝土的振捣要求:墙体混凝土振捣时,要保证混凝土不出现漏振,振捣必须充分以保证混凝土密实,但也不可过分振捣,当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并且不再冒气泡时,表明混凝土已经振捣密实,就不必再振捣,如若过分振捣将使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混凝土下料高度要求:当浇筑墙体混凝土时,布料机输送管出口距离模板内侧面应不小于5厘米,混凝土由高处落下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米,为了预防离析现象的发生,当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应采用串筒进行浇筑施工使混凝土下料高度控制在2米以内,避免墙体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结束语
框架剪力墙结构因其抗压强度高、结构灵活的优点,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随着建筑结构的日益复杂,给框剪结构施工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进行框剪结构工程设计时,应当综合考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处理,在建筑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同时,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与性能。
参考文献
[1] 何伟飞.浅谈新形势下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8(13):59.
[2] 贺海洋.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2,5(21):37.
[3] 胡建萍.浅议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3,12(10):12-13.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1-0145-01
1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框剪结构的两个基本优势:第一个是为室内装潢和设计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第二个是剪力结构本身的刚性以及防侧力性较好,有利于提升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想同时达到这两个目标,必须掌握好这三个基础技术:钢筋、混凝土和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1.1 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在构建框剪结构的时候,所选择的的建筑材料会直接决定建筑结构的质量。如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用到钢筋,它也会有不同的规格和形状,有三级钢或一级钢,有直径为8毫米或12毫米的钢筋。我们在安装钢筋以及对其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钢筋节点的高密集度,使其出现位移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会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解决:
首先,在安装钢筋过程中,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放样;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也可以制作更加精确的模具,以确保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进度;例如,对柱筋进行放样和定位,可以避免出现钢筋位移;其次,对于现代高层建筑施工来说,越来越多地使用到钢筋结构,同时也涉及到各个梁柱的节点问题,为了确保节点的有序、精确,需要进行现场绘图并计算,按照一定比例制作模版,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再有,在工程施工现场,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专业的人员,应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遵循实体样板模式,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做到按时完工。
1.2 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模板”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加强重视。首先,优化设计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其中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略短,才能确保其应用的精准性;而在支模过程中,也应当以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墙体作为参考,模板与墙体紧贴在一起;其次,在浇筑模板时,可能出现墙根移动现象,如果严重会影响模板质量,进而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数据造成偏差,这就需要在模板内侧置放一个短小的钢筋头,以此增强模板的精确性、稳定性、实用性;最后,增强墙体与楼板之间的紧密度,在浇筑混凝土时,应该在缝隙中添加砂浆、水泥等,避免发生漏浆现象。
1.3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由于混凝土在整个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要确保工程质量和建筑寿命。首先,要控制材料配比,在混凝土施工中,要注意定期抽检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浇筑的混凝土符合施工标准。
其次,严格按浇筑顺序进行施工。通常在施工中首先采取退筑法,在施工中要按浇筑强度依次浇筑,先浇筑等级强度交稿的墙柱,再进行等级较低的混凝土梁板浇筑,从而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此外,在浇筑大截面梁体时,应采取分层浇筑法来浇筑,从而确保混凝土强度的密实性。
最后,对浇筑后的剪力墙要安排专人进行洒水养护,确保墙体保湿时间大于七小时,防止混凝干燥产生裂纹。
2 剪力墙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
2.1 施工前技术和人员的准备
首先,工程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班组长要充分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施工规程以及质量验收标准,及时发现施工图纸与现场实际操作有冲突的地方,在混凝土施工前,由专业工长对施工现场班组长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工作,再由班组长对施工作业层具体的操作工人进行详细全面的技术交底工作,要使施工作业人员清楚自己工作的具体操作工艺和方法以及应达到的质量标准,混凝土振捣工必须由经过培训、考核后的持证人员担任。
2.2 剪力墙混凝土蜂窝和孔洞的质量控制措施
墙体混凝土浇筑时施工操作人员是关键,应加强其责任心并严格按照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操作,实测现场振捣棒后制作分层尺杆发给混凝土班组,确保混凝土分层浇筑的高度为40厘米左右。每一个施工流水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直到该流水段浇筑完毕为止。作业过程中间隔时间最多不得多于2小時,振捣与浇筑紧密配合,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将振捣棒插入下层5厘米左右,每浇筑一步,振捣一遍,按顺序依次振捣,振捣棒插入点间距不超过振捣半径的1.5倍,一般可按30-40厘米掌握,以保障每层混凝土的密实。
对于墙身重点部位应该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严格控制。墙体钢筋密集部位的振捣:当墙体内暗柱钢筋较密集振捣棒振捣困难时,可以采用较小型号的振动棒进行振捣,也可以采用振捣片进行振捣,并且结合敲动模板以检查此部位的混凝土是否振捣密实。对于墙体转角和门窗洞口区域的混凝土采取机械加人工配合振捣,即门窗洞口两侧采取机械同时均匀下料,门窗洞口过梁及墙体转角区域采取人工下料,将混凝土先卸在操作平台的料斗内然后人工下料。为了防止门窗洞口变形,在洞口下部模板适当位置开设排气孔,洞口两侧要等量下料并同时加强振捣防止把洞口挤变形或窗洞下台口不饱满。
2.3 剪力墙混凝土烂根的质量控制措施
墙体模板缝隙的控制:在浇筑前,首先要仔细检查墙体模板的下口和洞口以及角模处拼接是否严密,模板支撑加固是否牢固。因为如果墙体模板缝隙过大就极易造成墙体根部的跑浆,所以必须把墙体模板与楼板之间的缝隙采用海绵条封堵严密才能避免墙体根部混凝土漏浆现象的出现。
墙体底部砂浆的铺设:在浇筑前,为了保证墙体混凝土根部的密实,避免烂根现象出现,在墙体底部先铺设3-5厘米厚的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并且要人工用铁锹均匀入模,不得用吊斗直接浇入模内。砂浆浇筑后,要及时进行振捣,不要造成砂浆成堆而要使砂浆分散均匀的铺设在墙体根部,从而保证墙体不烂根。
2.4 剪力墙混凝土离析的质量控制措施
墙体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为了避免墙体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按照试验配合比的要求进行控制,混凝土坍落度要符合规范和现场试验的要求。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时,混凝土进场后,现场技术人员和试验员首先要对到场混凝土的技术资料进行审查,再对进入现场的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检测,当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进行运输时的坍落度一般为16-18厘米,坍落度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合格是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前提条件。
混凝土的振捣要求:墙体混凝土振捣时,要保证混凝土不出现漏振,振捣必须充分以保证混凝土密实,但也不可过分振捣,当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并且不再冒气泡时,表明混凝土已经振捣密实,就不必再振捣,如若过分振捣将使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混凝土下料高度要求:当浇筑墙体混凝土时,布料机输送管出口距离模板内侧面应不小于5厘米,混凝土由高处落下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米,为了预防离析现象的发生,当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应采用串筒进行浇筑施工使混凝土下料高度控制在2米以内,避免墙体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结束语
框架剪力墙结构因其抗压强度高、结构灵活的优点,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随着建筑结构的日益复杂,给框剪结构施工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进行框剪结构工程设计时,应当综合考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处理,在建筑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同时,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与性能。
参考文献
[1] 何伟飞.浅谈新形势下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8(13):59.
[2] 贺海洋.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2,5(21):37.
[3] 胡建萍.浅议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3,12(1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