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早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最简探索:框架》(Chomsky,1998)为理论框架,对汉语被动句的典型句式“被”字结构做了初步探讨。本文认同“被”字是汉语中特有的一个带有强名词性特征的功能语类的假说,它应该选择一个及物结构vP。“被”字结构的主语是通过移位生成的。本文还在早期研究——对完全被动句和施事省略句的转换生成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领属被动句和双宾被动句的转换生成假说,并通过实例加以解释说明。
关键词:《最简探索:框架》 功能语类 领属被动句 双宾被动句
汉语中的“被”字结构因其独具的特点和多变的句式一直吸引着广大研究者的注意,涌现出了众多自成体系的观点。本文首先回顾几家有代表性的“被”字结构假说,然后在《最简探索》的相关理论前提下谈谈“被”字的语类特征,最后讨论几种被动句式的转换及生成。
一、“被”字结构假说
本文所讨论的“被”字句有以下几种:
(1)书被弟弟撕了。
(2)书被撕了。
(3)我被狗咬伤了一条腿。
(4)书被我给了小王。
我们把(1)叫完全被动句;(2)叫施事省略句;(3)叫领属被动句;(4)叫双宾被动句。从所掌握的资料看,有代表性的分析方法是把“被”字分析为动词或次动词(light verb)和功能语类(functional category)。下面简要回顾各家之言。
冯胜利(1997)把“被”字分析为动词——一种类似于英语的硬移位(tough-movement)结构。“被”字结构中的移位是空算子(null operator)为获得释义而进行的移位。冯先生在处理例(2)这类施事省略句时,采用了cheng(1986)的“重分析原则”,即把“被”字与后面的动词分析为一个复杂动词。该复杂动词是一个被动化了的动词,没有赋格能力,其宾语在格驱动下前移。在冯先生的分析方法里,“被”字可以统一为一个动词,但在他的分析里也只有施事省略句才有典型的动词被动化特征。
黄正德(1997)的分析方法有一点与冯先生的方法类似。他把施事省略句叫做“短式”(short forms),施事没有被省略的叫“长式”(long forms)。在短式里,“被”是次动词(light verb),是汉语进行被动化的功能词;在长式里,“被”为动词。无论是在长式还是短式里,“被”字前面的主语都是基础生成的。主语的论元角色是在该位置上实现的。同样,在黄先生的分析里也只有施事省略句才有典型的动词被动化特征。
徐杰(1999)对领属被动句和领主属宾句进行了统一分析,他认为两类句子的主语都是通过提取宾语NP中[spec,NP]位置上的NP而派生出来的,即领属者前移。至于“被”字,它是一个被动成分,加了被动成分的动词没有赋宾格的能力,其宾语需全部或部分前移,保留宾语获得 “部分格”(partitive case)。
吴庚堂(1999,2000)在《最简方案》框架下,提出了“被”字是次动词之说。他认为“被”字有统一的特征,不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被”。“被”就是表示被动的功能词。吴先生认为,“被”字结构中的主语NP不是基础生成的,而是通过提升到达该位置生成的,因为动词的赋格能力被吸收,动词已被动化。他认为像“小张被打了”这类被动式是施事随意省略的结果。
李红梅(2004)借鉴《最简方案:框架》(Chomsky,1998)的相关假设,提出将“被”字分析成一个汉语特有的具有强名词特征P-feature的功能语类。该功能语类选择一个及物结构vP。同时,通过对长式被动句和短式被动句生成过程的实例描述验证了“被”字功能语类特征的假设,并为这两类被动句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别提供了句法上的分析。以上简单介绍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学说,对前四种的否定性分析有很多文献可查,在此不一一赘述。我们基本赞同李红梅(2004)的观点,在其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领属被动句和双宾被动句的转换生成。
二、理论背景
(一)表达式的生成
在《最简方案》中,任何表达式的生成都开始于选择一个数据型词库(Lexicon),计算系统从该词库中取词,并依据相关原则进行组合。在《框架》(Chomsky 1998)中,语言L首先从普遍特征集F中选择特征,构成词汇项LEX(lexical item);然后从词汇项LEX中选择词汇矩阵LA(Lexicalarray);从词汇矩阵LA选择一个语段(phase)所需词汇项构成词汇次矩阵LS(lexical subarray),最终将词汇次矩阵LS投射到表达式。
(二)核心功能语类及其语类选择特征
在《框架》中Chomsky明确指出:核心语类CFCs只包括C、T和v,并且这三个核心功能语类都有一致性特征(N-feature);且T和v的一致性特征必须满足。在语类选择方面,C可以不被选择,T和v则必须被选择;C可以被一个实词类选择,v只能被一个功能语类选择,T可以被C或v选择。如果被C选择,T便有一个具有一致性特征的完全补语(full complement);如果T被v选择,它即为不定式。C选择T,T和v选择动词成分。另外,v也可以选一个NP或DP充当它的域外论元EA(external argument)。每个核心功能语类除去它的语类选择外,还允许有一个标志语(spec)。C的标志语是一个提升的wh-短语,T的标志语是形式主语,而v的是通过宾语提升的短语。C和v的这一特征类似于T的EPP特征,不过,T的EPP特征可能是语言的共性,而对于作为语段中心词(phase head)的C和v来说,该特征因语言而异,是选择性特征。根据上述假说,Chomsky(1998:16)将核心功能语类的基本结构特征表示为
其中H代表核心功能语类,XP代表核心功能语类的标志语,EA是核心功能语类v的域外论元。当H是核心功能语类v时,XP必须通过移动而不是合并来引入;另一方面EA不能通过移动,而必须经由纯粹合并(pure Merge)来引入。
(三)语段及转换
在《框架》中,Chomsky引入了语段(phase)的概念:语段就是句法实体SO(syntactic object);它既可以是分派了所有论元角色的一个次动词组vP,也可以是一个具有词态的完整句子CP。语段的中心词触发“合并”,“一致”及“移动”操作。转换通过语段逐个来完成,只有当某一个语段的中心词不能触发进一步的操作时,转换方可继续进行。
三、“被”字的语类特征
1.“被”字为介词,早期的生成语法学者大多将汉语的“被”等同于英语被动句中的“by”(Huang,1982;Li, 1990)。
2.“被”字是助词,一个类似英语被动句中附在动词后的词缀-en(Goodall,1992)。
3.“被”字是一个带小句的动词(冯胜利,1997;丁仁,1995)。
4.“被”字是次动词(light verb)(吴庚堂,1999)。
5.“被”字有双重身份,带施事的“被”是介词,另一个“被”是被动标记,相当于早期生成语法中的功能性成分。(石定栩、胡建华,2005)。
6.“被”是汉语言特有的功能语类(李红梅,2004)。
关于前几种观点的否定意见已有很多,不再重述。本文基本同意李红梅的观点,“被”字是汉语中特有的功能语类。其理论依据如下:
Radford(1997)在《句法-最简介绍》一书中将功能词定义为“只具有语法功能,指示数、人称、时态等语法特征,而无描述性内容的一类词。他认为,判断一个词是否具有描述性内容的一个有效做法就是看它是否有一个对应的反义词。显然,汉语中不存在“不被”这样一个反义词;而且“被”在汉语中表示“被动”的语法特征十分明显。据此我们认为“被”属于功能语类,表示为“B”。
在“被”字结构中,“被”是一个有语音存在的功能语类,具有表示“被动”的语法功能。另外,由于只有及物动词才带宾语,即含有域内论元的句子才能成为被动句(Grimshaw,1990),而v是及物结构的次动中心词,因而“被”作为表示“被动”的功能语类应选择一个及物结构vP。根据Chomsky有关核心功能语类选择特征的相关假设,v必须被选择,且只能被功能语类所选,因此功能语类“被”选择v从理论上说是完全可行的。综上所述,“被”字结构的基本句法结构可表示为:
四、“被”字结构的转换及生成
(一)完全被动句的转换生成
关于“被”字结构的转换及生成,我们认同早期研究者的观点:“被动句的主语在起始阶段是动词的补语(complement),在随后的句法过程中提升到最终的位置上来”(石定栩,1999:125)。另外,关于被动句主语的论元角色,本文认同何晓炜根据《框架》精神提出的“名词性词组NP在词汇LA中已获得论元角色”(1999:341)假设及有关论元阶层及合并顺序的观点,即“动词先和具有客体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合并,再和具有目标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合并,最后和具有施事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合并”(1999:342)。借鉴李红梅提出的“在被字结构的转换及生成过程中,具有施事者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不能占据汉语功能语类B的标志语位置(2004)”。
根据《框架》精神及上述假设,我们如此解释完全被动句(1)的运算过程:
“书”根据何晓炜(1999)有关论元阶层及合并顺序的观点,该句的动词词组“撕了”首先和具有客体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书”合并构成VP,使其在词汇矩阵中赋予的客体论元角色得到实现;然后VP与功能语类v合并,及物动词“撕了”附于v构成v’。根据Chomsky在《框架》中的观点,三个核心功能语类都有一致性特征(N-feature),对于T和v而言,一致性特征必须得到满足;作为不可解释性特征(uninterpretable feature),一致性特征构成(结构)格一致系统(system of(structural)case agreement)及移位(dislocation)操作的核心。在本运算阶段,除了v的一致性特征外,还有两个不可解释性特征:v的强名词性特征和NP“书”的一致性特征(其中包括结构格特征)。把v的一致性特征看作探针(probe),它要寻找的与之匹配的目标正是NP“书”的一致性特征。根据《框架》的精神,如果两个不可解释性特征相匹配,那么他们通过一致操作不需要移位就可以被消除。这样一来,还剩下的v的强名词性特征未被核查。按照Chomsky(1998)的观点,核心功能语类v可以选择一个名词性词组充当它的域外论元,并且该域外论元必须经由纯粹合并来引入。所以,在接下来的步骤中,具有施事者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弟弟”被从词汇矩阵中提出并与v合并,实现其在词汇矩阵中被赋予的施事者论元角色。同时,v的强名词性特征得到核查,其不可解释性特征全部消除。至此,词汇次矩阵中的词项已用尽,不可解释性特征也已消除,该语段的中心词v已不能再激发进一步的操作。
运算进入第二阶段,“被”从词汇矩阵中提出并与vP合并。因为“被”是功能语类,所以假设它也具有强名词特征(李红梅2004)。该特征类似于T的EPP特征,它要求有一个XP移到它的标志语spec位置,通过特征核查予以消除。根据前文假设,只有具有客体论元角色的名词“书”能移动到[spec,B]的位置。“书”的移动消除了B的强名词性特征。至此,与功能语类B相关的不可解释性特征已消除,产生BP(Bei Phrase)。
在接下来的运算过程中,T由词汇矩阵中提出,放入词汇次矩阵与BP合并。在此阶段与T相关的有两个不可解释性特征:T的EPP特征和T的一致性特征。根据Chomsky的观点,“一个DP可多次参与EPP特征核查及一致操作”(1995:284),因此,NP“书”再次参与本阶段运算。T的一致性特征与NP“书”的一致性特征相匹配,而T的EPP特征要求NP“书”移至[spec,T]位置。在NP“书”经过移位占据[spec,T]位置之后,所有不可解释性特征都被消除,运算的第三阶段到此结束。
(二)施事省略句的转换及生成
根据Chomsky(1998)有关核心功能语类选择特征的观点假设:核心功能语类v的结构特点造成完全被动句与施事省略句在形式上的区别。李红梅认为v的域外论元及其标志语并非必选内容,在有些情况下v的结构特征可以如下图所示:
与完全被动句(1)的生成过程相同,动词词组“撕了”首先和具有客体论元角色的名词词组“书”合并构成VP,使其在词汇矩阵中被赋予的客体论元角色得到实现。然后,VP与功能语类v合并。及物动词“撕了”附于v构成 vP,此时的v的域外论元EA可以不被选择。运算至此有两个不可解释性特征。由于这两个不可解释性特征相匹配,它们通过一致操作不需要移位就可以被消除。此时,词汇次矩阵中的词项已用尽,不可解释性特征也已消除。随后的运算与完全被动句的运算相同。
(三)领属被动句的转换与生成
在例(3)所示的领属被动句中,以往研究者认为提取项与保留项是领属关系,但我们认为“咬伤了”的直接宾语应该是“一条腿”,“我”是“咬伤了腿”这一事件的遭受者(affectee),可以看作间接宾语,借鉴Radford(1997)对双宾结构的分析,例(3)的转换生成过程如下:
动词词组“咬伤了”首先和具有客体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一条腿”合并构成V’,使其在词汇矩阵中被赋予的客体论元角色得到实现。然后,V’与具有遭受者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我”合并构成VP,使其在词汇矩阵中被赋予的遭受者(affectee)论元角色得到实现。VP再与功能语类v合并,及物动词“咬伤了”附于v构成v’,运算至此有三个不可解释性特征:v的强名词性特征,v的一致性特征和NP“一条腿”的一致性特征。
由于v的一致性特征和NP“一条腿”的一致性特征相匹配,它们通过一致操作不需要移位就可以被消除。v的强名词性特征促使具有施事者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狗”被从词汇矩阵中提出并与v’合并,实现其在词汇矩阵中被赋予的施事论元角色。同时,v的强名词特征得到核查消除。
在运算的第二阶段B“被”从词汇矩阵中提出并与vP合并。B的强名词性特征要求有一个XP移到它的标志语位置。因此,具有客体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我”移到[spec,B]的位置。“我”的移动消除了B“被”的强名词性特征。至此,与功能语类B相关的不可解释性特征已消除,产生BP。随后的运算与(1),(2)相同。
(四)双宾被动句的生成与转换
本文所讨论的双宾被动句是以如下的方式变换而来的较典型的被动式:VN1N2→N2被[]V(给)(了)N1,[]表示可加上相应的施事者,N1与N2之间没有任何结构关系(张保乾,1995)
(12)
动词词组“给了”首先和具有客体论元角色的NP “书”合并成V’,然后V’与具有接受者论元角色的NP “小王”合并构成VP,VP再与功能语类v合并,及物动词“给了”附于v构成v’,运算至此有三个不可解释性特征:v的强名词性特征,v的一致特征和名词性词组“小王”的一致性特征。由于v的一致性特征和“小王”的一致性特征相匹配。它们通过一致操作不需要移动就可以被消除。v的强名词性特征促使具有施事者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我”从词汇矩阵中被提取并与v’合并,实现其在词汇矩阵中被赋予的施事者论元角色,v的强名词性特征也在同时得到核查删除。接下来的运算与(1)同,不再重述。
五、结语
本文在其他研究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Chomsky最新《框架》的相关假说,针对“被”字的语类特征及“被”字结构的转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被”字是一个汉语特有的带强名词性特征的功能语类。笔者通过对领属被动句和双宾被动句转换生成过程的分析,验证了“被”字功能语类的假说。
参考文献:
[1]Chomsky,N.1995.The Minimalist Program [M].Cambridge, Mass.:MIT Press.
[2]Chomsky,N.1998.Minimalist Inquiries: the Framework [M].MIT Occasional Paper in Linguistics 15,MIT.
[3]Radford,A.1997.Syntax-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 [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Ting,Jen. 1998. Deriving the Bei-Construction in MandarinChinese [J].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7.
[4]何晓炜.双宾语结构的句法研究[J].现代外语,1999,(4).
[5]李红梅.《最简探索:框架》下对“被”字结构的再探索[J].现代外语,2004,(2).
[6]石定栩.“把”字句和“被”字句研究[A].徐烈炯主编.共性与个性[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7]石定栩,胡建华.“被”的句法地位[J].当代语言学,2005,(3).
[8]吴庚堂.“被”字的特征与转换[J].当代语言学,1999,(4).
[9]吴庚堂.汉语被动式与动词被动化[J].现代外语,2000,(3).
[10]张保乾.浅谈双宾语的被动变换[J].泰安师专学报,1995,(2).
(成玉珍 韩景泉,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最简探索:框架》 功能语类 领属被动句 双宾被动句
汉语中的“被”字结构因其独具的特点和多变的句式一直吸引着广大研究者的注意,涌现出了众多自成体系的观点。本文首先回顾几家有代表性的“被”字结构假说,然后在《最简探索》的相关理论前提下谈谈“被”字的语类特征,最后讨论几种被动句式的转换及生成。
一、“被”字结构假说
本文所讨论的“被”字句有以下几种:
(1)书被弟弟撕了。
(2)书被撕了。
(3)我被狗咬伤了一条腿。
(4)书被我给了小王。
我们把(1)叫完全被动句;(2)叫施事省略句;(3)叫领属被动句;(4)叫双宾被动句。从所掌握的资料看,有代表性的分析方法是把“被”字分析为动词或次动词(light verb)和功能语类(functional category)。下面简要回顾各家之言。
冯胜利(1997)把“被”字分析为动词——一种类似于英语的硬移位(tough-movement)结构。“被”字结构中的移位是空算子(null operator)为获得释义而进行的移位。冯先生在处理例(2)这类施事省略句时,采用了cheng(1986)的“重分析原则”,即把“被”字与后面的动词分析为一个复杂动词。该复杂动词是一个被动化了的动词,没有赋格能力,其宾语在格驱动下前移。在冯先生的分析方法里,“被”字可以统一为一个动词,但在他的分析里也只有施事省略句才有典型的动词被动化特征。
黄正德(1997)的分析方法有一点与冯先生的方法类似。他把施事省略句叫做“短式”(short forms),施事没有被省略的叫“长式”(long forms)。在短式里,“被”是次动词(light verb),是汉语进行被动化的功能词;在长式里,“被”为动词。无论是在长式还是短式里,“被”字前面的主语都是基础生成的。主语的论元角色是在该位置上实现的。同样,在黄先生的分析里也只有施事省略句才有典型的动词被动化特征。
徐杰(1999)对领属被动句和领主属宾句进行了统一分析,他认为两类句子的主语都是通过提取宾语NP中[spec,NP]位置上的NP而派生出来的,即领属者前移。至于“被”字,它是一个被动成分,加了被动成分的动词没有赋宾格的能力,其宾语需全部或部分前移,保留宾语获得 “部分格”(partitive case)。
吴庚堂(1999,2000)在《最简方案》框架下,提出了“被”字是次动词之说。他认为“被”字有统一的特征,不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被”。“被”就是表示被动的功能词。吴先生认为,“被”字结构中的主语NP不是基础生成的,而是通过提升到达该位置生成的,因为动词的赋格能力被吸收,动词已被动化。他认为像“小张被打了”这类被动式是施事随意省略的结果。
李红梅(2004)借鉴《最简方案:框架》(Chomsky,1998)的相关假设,提出将“被”字分析成一个汉语特有的具有强名词特征P-feature的功能语类。该功能语类选择一个及物结构vP。同时,通过对长式被动句和短式被动句生成过程的实例描述验证了“被”字功能语类特征的假设,并为这两类被动句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别提供了句法上的分析。以上简单介绍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学说,对前四种的否定性分析有很多文献可查,在此不一一赘述。我们基本赞同李红梅(2004)的观点,在其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领属被动句和双宾被动句的转换生成。
二、理论背景
(一)表达式的生成
在《最简方案》中,任何表达式的生成都开始于选择一个数据型词库(Lexicon),计算系统从该词库中取词,并依据相关原则进行组合。在《框架》(Chomsky 1998)中,语言L首先从普遍特征集F中选择特征,构成词汇项LEX(lexical item);然后从词汇项LEX中选择词汇矩阵LA(Lexicalarray);从词汇矩阵LA选择一个语段(phase)所需词汇项构成词汇次矩阵LS(lexical subarray),最终将词汇次矩阵LS投射到表达式。
(二)核心功能语类及其语类选择特征
在《框架》中Chomsky明确指出:核心语类CFCs只包括C、T和v,并且这三个核心功能语类都有一致性特征(N-feature);且T和v的一致性特征必须满足。在语类选择方面,C可以不被选择,T和v则必须被选择;C可以被一个实词类选择,v只能被一个功能语类选择,T可以被C或v选择。如果被C选择,T便有一个具有一致性特征的完全补语(full complement);如果T被v选择,它即为不定式。C选择T,T和v选择动词成分。另外,v也可以选一个NP或DP充当它的域外论元EA(external argument)。每个核心功能语类除去它的语类选择外,还允许有一个标志语(spec)。C的标志语是一个提升的wh-短语,T的标志语是形式主语,而v的是通过宾语提升的短语。C和v的这一特征类似于T的EPP特征,不过,T的EPP特征可能是语言的共性,而对于作为语段中心词(phase head)的C和v来说,该特征因语言而异,是选择性特征。根据上述假说,Chomsky(1998:16)将核心功能语类的基本结构特征表示为
其中H代表核心功能语类,XP代表核心功能语类的标志语,EA是核心功能语类v的域外论元。当H是核心功能语类v时,XP必须通过移动而不是合并来引入;另一方面EA不能通过移动,而必须经由纯粹合并(pure Merge)来引入。
(三)语段及转换
在《框架》中,Chomsky引入了语段(phase)的概念:语段就是句法实体SO(syntactic object);它既可以是分派了所有论元角色的一个次动词组vP,也可以是一个具有词态的完整句子CP。语段的中心词触发“合并”,“一致”及“移动”操作。转换通过语段逐个来完成,只有当某一个语段的中心词不能触发进一步的操作时,转换方可继续进行。
三、“被”字的语类特征
1.“被”字为介词,早期的生成语法学者大多将汉语的“被”等同于英语被动句中的“by”(Huang,1982;Li, 1990)。
2.“被”字是助词,一个类似英语被动句中附在动词后的词缀-en(Goodall,1992)。
3.“被”字是一个带小句的动词(冯胜利,1997;丁仁,1995)。
4.“被”字是次动词(light verb)(吴庚堂,1999)。
5.“被”字有双重身份,带施事的“被”是介词,另一个“被”是被动标记,相当于早期生成语法中的功能性成分。(石定栩、胡建华,2005)。
6.“被”是汉语言特有的功能语类(李红梅,2004)。
关于前几种观点的否定意见已有很多,不再重述。本文基本同意李红梅的观点,“被”字是汉语中特有的功能语类。其理论依据如下:
Radford(1997)在《句法-最简介绍》一书中将功能词定义为“只具有语法功能,指示数、人称、时态等语法特征,而无描述性内容的一类词。他认为,判断一个词是否具有描述性内容的一个有效做法就是看它是否有一个对应的反义词。显然,汉语中不存在“不被”这样一个反义词;而且“被”在汉语中表示“被动”的语法特征十分明显。据此我们认为“被”属于功能语类,表示为“B”。
在“被”字结构中,“被”是一个有语音存在的功能语类,具有表示“被动”的语法功能。另外,由于只有及物动词才带宾语,即含有域内论元的句子才能成为被动句(Grimshaw,1990),而v是及物结构的次动中心词,因而“被”作为表示“被动”的功能语类应选择一个及物结构vP。根据Chomsky有关核心功能语类选择特征的相关假设,v必须被选择,且只能被功能语类所选,因此功能语类“被”选择v从理论上说是完全可行的。综上所述,“被”字结构的基本句法结构可表示为:
四、“被”字结构的转换及生成
(一)完全被动句的转换生成
关于“被”字结构的转换及生成,我们认同早期研究者的观点:“被动句的主语在起始阶段是动词的补语(complement),在随后的句法过程中提升到最终的位置上来”(石定栩,1999:125)。另外,关于被动句主语的论元角色,本文认同何晓炜根据《框架》精神提出的“名词性词组NP在词汇LA中已获得论元角色”(1999:341)假设及有关论元阶层及合并顺序的观点,即“动词先和具有客体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合并,再和具有目标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合并,最后和具有施事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合并”(1999:342)。借鉴李红梅提出的“在被字结构的转换及生成过程中,具有施事者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不能占据汉语功能语类B的标志语位置(2004)”。
根据《框架》精神及上述假设,我们如此解释完全被动句(1)的运算过程:
“书”根据何晓炜(1999)有关论元阶层及合并顺序的观点,该句的动词词组“撕了”首先和具有客体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书”合并构成VP,使其在词汇矩阵中赋予的客体论元角色得到实现;然后VP与功能语类v合并,及物动词“撕了”附于v构成v’。根据Chomsky在《框架》中的观点,三个核心功能语类都有一致性特征(N-feature),对于T和v而言,一致性特征必须得到满足;作为不可解释性特征(uninterpretable feature),一致性特征构成(结构)格一致系统(system of(structural)case agreement)及移位(dislocation)操作的核心。在本运算阶段,除了v的一致性特征外,还有两个不可解释性特征:v的强名词性特征和NP“书”的一致性特征(其中包括结构格特征)。把v的一致性特征看作探针(probe),它要寻找的与之匹配的目标正是NP“书”的一致性特征。根据《框架》的精神,如果两个不可解释性特征相匹配,那么他们通过一致操作不需要移位就可以被消除。这样一来,还剩下的v的强名词性特征未被核查。按照Chomsky(1998)的观点,核心功能语类v可以选择一个名词性词组充当它的域外论元,并且该域外论元必须经由纯粹合并来引入。所以,在接下来的步骤中,具有施事者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弟弟”被从词汇矩阵中提出并与v合并,实现其在词汇矩阵中被赋予的施事者论元角色。同时,v的强名词性特征得到核查,其不可解释性特征全部消除。至此,词汇次矩阵中的词项已用尽,不可解释性特征也已消除,该语段的中心词v已不能再激发进一步的操作。
运算进入第二阶段,“被”从词汇矩阵中提出并与vP合并。因为“被”是功能语类,所以假设它也具有强名词特征(李红梅2004)。该特征类似于T的EPP特征,它要求有一个XP移到它的标志语spec位置,通过特征核查予以消除。根据前文假设,只有具有客体论元角色的名词“书”能移动到[spec,B]的位置。“书”的移动消除了B的强名词性特征。至此,与功能语类B相关的不可解释性特征已消除,产生BP(Bei Phrase)。
在接下来的运算过程中,T由词汇矩阵中提出,放入词汇次矩阵与BP合并。在此阶段与T相关的有两个不可解释性特征:T的EPP特征和T的一致性特征。根据Chomsky的观点,“一个DP可多次参与EPP特征核查及一致操作”(1995:284),因此,NP“书”再次参与本阶段运算。T的一致性特征与NP“书”的一致性特征相匹配,而T的EPP特征要求NP“书”移至[spec,T]位置。在NP“书”经过移位占据[spec,T]位置之后,所有不可解释性特征都被消除,运算的第三阶段到此结束。
(二)施事省略句的转换及生成
根据Chomsky(1998)有关核心功能语类选择特征的观点假设:核心功能语类v的结构特点造成完全被动句与施事省略句在形式上的区别。李红梅认为v的域外论元及其标志语并非必选内容,在有些情况下v的结构特征可以如下图所示:
与完全被动句(1)的生成过程相同,动词词组“撕了”首先和具有客体论元角色的名词词组“书”合并构成VP,使其在词汇矩阵中被赋予的客体论元角色得到实现。然后,VP与功能语类v合并。及物动词“撕了”附于v构成 vP,此时的v的域外论元EA可以不被选择。运算至此有两个不可解释性特征。由于这两个不可解释性特征相匹配,它们通过一致操作不需要移位就可以被消除。此时,词汇次矩阵中的词项已用尽,不可解释性特征也已消除。随后的运算与完全被动句的运算相同。
(三)领属被动句的转换与生成
在例(3)所示的领属被动句中,以往研究者认为提取项与保留项是领属关系,但我们认为“咬伤了”的直接宾语应该是“一条腿”,“我”是“咬伤了腿”这一事件的遭受者(affectee),可以看作间接宾语,借鉴Radford(1997)对双宾结构的分析,例(3)的转换生成过程如下:
动词词组“咬伤了”首先和具有客体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一条腿”合并构成V’,使其在词汇矩阵中被赋予的客体论元角色得到实现。然后,V’与具有遭受者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我”合并构成VP,使其在词汇矩阵中被赋予的遭受者(affectee)论元角色得到实现。VP再与功能语类v合并,及物动词“咬伤了”附于v构成v’,运算至此有三个不可解释性特征:v的强名词性特征,v的一致性特征和NP“一条腿”的一致性特征。
由于v的一致性特征和NP“一条腿”的一致性特征相匹配,它们通过一致操作不需要移位就可以被消除。v的强名词性特征促使具有施事者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狗”被从词汇矩阵中提出并与v’合并,实现其在词汇矩阵中被赋予的施事论元角色。同时,v的强名词特征得到核查消除。
在运算的第二阶段B“被”从词汇矩阵中提出并与vP合并。B的强名词性特征要求有一个XP移到它的标志语位置。因此,具有客体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我”移到[spec,B]的位置。“我”的移动消除了B“被”的强名词性特征。至此,与功能语类B相关的不可解释性特征已消除,产生BP。随后的运算与(1),(2)相同。
(四)双宾被动句的生成与转换
本文所讨论的双宾被动句是以如下的方式变换而来的较典型的被动式:VN1N2→N2被[]V(给)(了)N1,[]表示可加上相应的施事者,N1与N2之间没有任何结构关系(张保乾,1995)
(12)
动词词组“给了”首先和具有客体论元角色的NP “书”合并成V’,然后V’与具有接受者论元角色的NP “小王”合并构成VP,VP再与功能语类v合并,及物动词“给了”附于v构成v’,运算至此有三个不可解释性特征:v的强名词性特征,v的一致特征和名词性词组“小王”的一致性特征。由于v的一致性特征和“小王”的一致性特征相匹配。它们通过一致操作不需要移动就可以被消除。v的强名词性特征促使具有施事者论元角色的名词性词组“我”从词汇矩阵中被提取并与v’合并,实现其在词汇矩阵中被赋予的施事者论元角色,v的强名词性特征也在同时得到核查删除。接下来的运算与(1)同,不再重述。
五、结语
本文在其他研究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Chomsky最新《框架》的相关假说,针对“被”字的语类特征及“被”字结构的转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被”字是一个汉语特有的带强名词性特征的功能语类。笔者通过对领属被动句和双宾被动句转换生成过程的分析,验证了“被”字功能语类的假说。
参考文献:
[1]Chomsky,N.1995.The Minimalist Program [M].Cambridge, Mass.:MIT Press.
[2]Chomsky,N.1998.Minimalist Inquiries: the Framework [M].MIT Occasional Paper in Linguistics 15,MIT.
[3]Radford,A.1997.Syntax-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 [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Ting,Jen. 1998. Deriving the Bei-Construction in MandarinChinese [J].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7.
[4]何晓炜.双宾语结构的句法研究[J].现代外语,1999,(4).
[5]李红梅.《最简探索:框架》下对“被”字结构的再探索[J].现代外语,2004,(2).
[6]石定栩.“把”字句和“被”字句研究[A].徐烈炯主编.共性与个性[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7]石定栩,胡建华.“被”的句法地位[J].当代语言学,2005,(3).
[8]吴庚堂.“被”字的特征与转换[J].当代语言学,1999,(4).
[9]吴庚堂.汉语被动式与动词被动化[J].现代外语,2000,(3).
[10]张保乾.浅谈双宾语的被动变换[J].泰安师专学报,1995,(2).
(成玉珍 韩景泉,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