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低中度近视术后中央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056168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低中度近视患者行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后中央角膜上皮厚度(CCET)的变化。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行TPRK手术的近视患者62例(114眼),按等效球镜度(SE)分为低度近视组(-3.00~-1.25 D)和中度近视组(-6.00~-3.25 D)。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的裸眼视力(UCVA)、SE、CCET的变化。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比较2组术前、术后各时间点各参数的变化。

结果:

2组术前UCVA、SE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605,P=0.01;t=15.374,P=0.01),最佳矫正视力(BCVA)、CCE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1周CCE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2,P=0.01),且低度近视组较中度近视组大,但术后其他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及组内术后各观察时间点UCVA及S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内CCET除术后1个月与2周,术后6个月、1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TPRK术后早期低度近视组CCET较中度近视组恢复快;2组CCET均于术后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并维持稳定;TPRK手术治疗低中度近视具有较高的术后视力可预测性和屈光度数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氨酚羟考酮联合加巴喷丁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9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氨酚羟考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巴喷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研究药物用量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0 d,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
目的探讨派特灵辅助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对阴道微生态及阴道灌洗液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将临沂市中医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接诊的145例CIN患者随机分为派特灵组73例(给予干扰素+派特灵治疗)和干扰素组72例(仅给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CIN的疗效及阴道微生态、阴道灌洗液IL-10、IF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成人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寿光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拉莫三嗪,连续用药6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安全性,同时检测并比较两组脑电活动情况,评估并比较两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目前全球致盲的主要病因之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疗法已成为新生血管性AMD的一线治疗方案。考虑到抗VEGF药物的费用昂贵,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接受反复抗VEGF注射治疗,了解真实世界中抗VEGF的治疗情况,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改善患者诊疗路径乃至卫生决策都十分重要。近年来基于电子化信息平台的新生血管性AMD数据分析研究向我们展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新生血
影像检查技术在眼底疾病的筛查、评估、诊断、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多模式影像,影像标准化操作及数据分析均得到了蓬勃发展,人工智能辅助下的眼底影像技术在提高疾病确诊率,加速新药研发,改善诊疗体验以及判断疾病预后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笔者对人工智能与眼底影像结合的研究现状、困难和趋势,并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论述,希望能较为客观地展示此领域研究的主题以及近年来新的发展趋势。
目的:利用Corvis ST评估高度近视患者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7年6-10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高度近视患者53例,其中男17例,女36例,年龄18~53(33.0±9.6)岁,均取右眼检测数据。应用Corvis ST测量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包括第1次压平速率(A1V)、长度(A1L);第2次压平速率(A2V)、长度(A2L)以及最大凹陷位置的形
期刊
目的:观察局灶性脉络膜凹陷(FCE)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金华眼科医院就诊的FCE患者12例(22眼)。所有患者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眼底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等检查,部分患者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12例患者中,双眼FCE 10例,单眼FCE 2例。22眼中,正视10眼,近视12眼。患眼初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黄斑病变国际分型特征及其与视网膜劈裂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16例(174眼)高度近视患者的病史资料和眼科检查信息,所有患者均接受眼底照相及高清OCT扫描检查,对图像进行分析评价。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结果: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