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求在教学中善于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图画就是一种好好的直观教学手段,其直观形象是语言、文字等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因此,教师要自觉运用图画,使之为语文教学服务。
关键词 图画;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应该抓住低年级儿童的这些思维特点,在教学中善于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图画就是一种好好的直观教学手段。图画的直观形象是语言、文字等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而语文教材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配有单幅或多幅漂亮的图画。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充分利用图画,让图画和语言文字表达相呼应并协调发展,促进低年级儿童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而且图画和语言都是符号,它们也是儿童用来交流思想、传递意义的主要媒介,是儿童走向符号世界的主要工具。图画也是儿童了解世界、提高认知力的一个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图画使之为语文教学服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运用图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持续地倾注着积极感情的认识活动。儿童对某件事发生兴趣,感情会兴奋、愉快、欢乐;如果没有兴趣,他们会产生厌恶、痛苦、烦闷等消极的对立情绪。这也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与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兴趣。而“主动是一种态度,代表着一种创造力。”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在学习上很难专注。所以,一节课始终都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看做重中之重。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语文教学中要从学生感兴趣的图画入手,引导学生看图画图,不仅符合学生从具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更重要的是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高。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的《黄山奇石》一课,导入时选用大量黄山的景色图片,特别是怪石的图片,然后再配以教师优美的语言,学生们的兴趣及学习欲望轻松被激起,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又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雪地里的小画家》,导入时可以选择美丽的雪景,并把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在雪中的脚印用图画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课文的内容生动直观的展现于学生们面前,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运用图画帮助学生识字
识字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点。根据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巧用插图,能够激起孩子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当识字对于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境,里面充满了生活中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能比较轻松。要让孩子牢记的东西,首先必须是有趣的东西。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科学和艺术两个角度对教学中使用的图画进行合理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ɑ、o、e”三个韵母时,先出示课文插图:清晨,一只美丽的大公鸡对着东方昂首啼叫。顿时,太阳公公笑眯眯地跳出了地平线,金光遍洒。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来到清澈的小河边练习唱歌。她美妙的歌聲引来了一只骄傲的大白鹅,大白鹅听了小姑娘的歌,羞愧地低下了头。老师在指导学生看图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头脑里勾画这样一个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进一步问:“小姑娘唱了什么呀?大公鸡怎样叫的呢?大白鹅看见了自己的影子像什么呀?”学生在观察、想象、表达的过程中,轻而易举记住了拼音的音形。
三、运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字词
儿童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从象从感性到理性、具体到抽的过程。所以,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识字、学词都要与认识事物紧密结合,借助图画理解词义是最简便、最基本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词语复述是进行口语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菜园里》一课,文中分别描述了各种蔬菜的明显特征,如“豆角青青细又长”,从颜色和形状上进行了描述,虽然教师用语言来解释也可以,但是如果这时出示一幅豆角的图片,学生会对“青青”“细又长”这两个词语“一目了然”。很多字词都可以借助图画来记忆,会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又如《比一比》一课中的“多少”“大小”这两组反义词,根据课文内容利用一群鸭子和一只鸟、图画大黄牛和小猫,学生形象的“看”到这两组词,对它的意思绝对铭记于心。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大小”“多少”的意思自己来画一画,这样会更利于理解。
四、运用图画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精华和意境
图画就是让文字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而课文中的图画就是课文的精华凝结。而且图画在语文教学中不只是让学生欣赏的,也不仅仅是视觉的,应该是通过感观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感悟其中的意境。怎样让学生快速的领悟文章的精华和其中的意境呢?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利用图画创设情景,学生们在情景中体验和感悟,教学任务自然能完成。正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春到梅花山》时,利用多媒体出示大量梅花盛开的图片,适当播放音乐营造氛围,问学生们通过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想不想也到那去玩一玩?创设好情景后让学生随老师一起去梅花山“游一游”。接着播放梅花山景象的图片和影像,在这个创设好的情景中,孩子们的兴趣肯定高涨,高兴地和老师一起“走”进梅花山,感受梅花山的春天,学生们通过视觉感受,能够很好地理解课文中描述梅花的文字内容,孩子们在快活的游玩当中领悟了文章得精华,由衷地表达自己了对梅花的喜爱。
这样再去朗读课文,脑海中会根据课文内容浮现出一幅幅梅花的图片。效果自然就不一样。
参考文献
[1]魏学峰.图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实施策略[D].鲁东大学,2013.
[2]李哲.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图画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12).
关键词 图画;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应该抓住低年级儿童的这些思维特点,在教学中善于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图画就是一种好好的直观教学手段。图画的直观形象是语言、文字等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而语文教材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配有单幅或多幅漂亮的图画。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充分利用图画,让图画和语言文字表达相呼应并协调发展,促进低年级儿童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而且图画和语言都是符号,它们也是儿童用来交流思想、传递意义的主要媒介,是儿童走向符号世界的主要工具。图画也是儿童了解世界、提高认知力的一个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图画使之为语文教学服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运用图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持续地倾注着积极感情的认识活动。儿童对某件事发生兴趣,感情会兴奋、愉快、欢乐;如果没有兴趣,他们会产生厌恶、痛苦、烦闷等消极的对立情绪。这也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与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兴趣。而“主动是一种态度,代表着一种创造力。”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在学习上很难专注。所以,一节课始终都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看做重中之重。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语文教学中要从学生感兴趣的图画入手,引导学生看图画图,不仅符合学生从具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更重要的是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高。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的《黄山奇石》一课,导入时选用大量黄山的景色图片,特别是怪石的图片,然后再配以教师优美的语言,学生们的兴趣及学习欲望轻松被激起,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又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雪地里的小画家》,导入时可以选择美丽的雪景,并把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在雪中的脚印用图画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课文的内容生动直观的展现于学生们面前,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运用图画帮助学生识字
识字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点。根据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巧用插图,能够激起孩子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当识字对于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境,里面充满了生活中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能比较轻松。要让孩子牢记的东西,首先必须是有趣的东西。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科学和艺术两个角度对教学中使用的图画进行合理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ɑ、o、e”三个韵母时,先出示课文插图:清晨,一只美丽的大公鸡对着东方昂首啼叫。顿时,太阳公公笑眯眯地跳出了地平线,金光遍洒。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来到清澈的小河边练习唱歌。她美妙的歌聲引来了一只骄傲的大白鹅,大白鹅听了小姑娘的歌,羞愧地低下了头。老师在指导学生看图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头脑里勾画这样一个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进一步问:“小姑娘唱了什么呀?大公鸡怎样叫的呢?大白鹅看见了自己的影子像什么呀?”学生在观察、想象、表达的过程中,轻而易举记住了拼音的音形。
三、运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字词
儿童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从象从感性到理性、具体到抽的过程。所以,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识字、学词都要与认识事物紧密结合,借助图画理解词义是最简便、最基本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词语复述是进行口语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菜园里》一课,文中分别描述了各种蔬菜的明显特征,如“豆角青青细又长”,从颜色和形状上进行了描述,虽然教师用语言来解释也可以,但是如果这时出示一幅豆角的图片,学生会对“青青”“细又长”这两个词语“一目了然”。很多字词都可以借助图画来记忆,会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又如《比一比》一课中的“多少”“大小”这两组反义词,根据课文内容利用一群鸭子和一只鸟、图画大黄牛和小猫,学生形象的“看”到这两组词,对它的意思绝对铭记于心。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大小”“多少”的意思自己来画一画,这样会更利于理解。
四、运用图画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精华和意境
图画就是让文字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而课文中的图画就是课文的精华凝结。而且图画在语文教学中不只是让学生欣赏的,也不仅仅是视觉的,应该是通过感观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感悟其中的意境。怎样让学生快速的领悟文章的精华和其中的意境呢?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利用图画创设情景,学生们在情景中体验和感悟,教学任务自然能完成。正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春到梅花山》时,利用多媒体出示大量梅花盛开的图片,适当播放音乐营造氛围,问学生们通过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想不想也到那去玩一玩?创设好情景后让学生随老师一起去梅花山“游一游”。接着播放梅花山景象的图片和影像,在这个创设好的情景中,孩子们的兴趣肯定高涨,高兴地和老师一起“走”进梅花山,感受梅花山的春天,学生们通过视觉感受,能够很好地理解课文中描述梅花的文字内容,孩子们在快活的游玩当中领悟了文章得精华,由衷地表达自己了对梅花的喜爱。
这样再去朗读课文,脑海中会根据课文内容浮现出一幅幅梅花的图片。效果自然就不一样。
参考文献
[1]魏学峰.图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实施策略[D].鲁东大学,2013.
[2]李哲.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图画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