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扩大学生语文的课外阅读量是彻底改变语文教学困境的首要切入点。
关键词 语文 阅读量
一、扩大初中生语文的课外阅读量的意义
大量阅读课外书,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和思想内涵。“文以载道”,时常阅读一些有益身心的文章,受其中之“道”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均有重要作用,可以说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另一方面,大量阅读课外书,可以引导学生广泛积累字词句段,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语文成绩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引导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量,既是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内在规律的需要,势在必行。
二、扩大初中生语文的课外阅读量的策略
1、扩大课外阅读量须过三关
1)过好教师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如此浩大的阅读量,仅靠课堂阅读是远远不能达到目标的。语文课堂教学只起到“授之以法”的示范作用,感性的学习方法只有在大量的阅读实际操练中学生才能得以掌握运用,得以提高;只学不用,阅读能力永远无法提高。所以要破除各种清规戒律,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各种有益于健康成长的书籍。当然,开展这项工作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如给学生开列书目、平时加以指导检查等,都是额外的工作。另外,还可能会遭到各种非议。对此,教师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于奉献,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去开拓提高学生能力的新路子。
2)过好家长关。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和延伸,也是整体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使课外阅读有明显成效,教师必须通过家长会等形式,通报开展阅读的有关设想,以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在课外阅读问题上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取得一致的认识,对书籍选购、经费开支、平时督促检查等方面争取得到家长的大力配合支持。这样等于每个家庭都是一所课外学校,对形成教育网络很有帮助。
3)过好学生关。
学生是承担阅读任务的主体,除了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外,还要在培養自觉性和持久性上下功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阅读的兴趣,就会有自觉性。但初中生可塑性较强,兴趣很容易发生转移。因此,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等形式,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方法,为继续学习和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速对课本的学习
快速推进课本的学习。即在课本学习的过程中,能加快步伐,提高了速度。可以对单元课文逐篇推进,也可两篇一个单位推进,也可单元驾驭推进这就要求教师,抓紧备课,更快更富有紧迫感和效率感的去阅读教材、阅读参考书,及时确定教法,发挥好集体备课的作用,提高了教师备课的劳动强度。对每篇课文能做到删繁就简,学习一两点,灵活驾驭。推动课文学习较快速的行进,从而赢得时间进行单元相关主题学习丛书的阅读与学习时间。例如对小说的教学,由原来每篇课文的三四课时减到一二课时。一般较短篇幅的一一课时完成。有时一课时也可完成两篇较短的课文的学习。
3、示范学生的课外阅读
叶圣陶指出:“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生学完一篇课文,仅仅是阅读的开始,教师指导学生从横向和纵向上进行的补充阅读,可以更好地体现课内阅读教学的示范性和训练要求,且这一阅读是由教师指导,有时间保证,有群体合作进行的,可以保证补充阅读材料的阅读质量,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阶梯。课内的补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示范,对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如何选择课外读物。
4、授予良好的课外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学习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低段更应该重视朗读和默读的训练。为此我注重利用课堂教学实例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过程中增加词汇积累量,培养他们的语流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让学生逐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断增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力度,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通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5、课内补充阅读材料
首先是阅读与课本单元内容配套的“主题丛书”, “语文主题阅读丛书”,就是在课本每单元一个主题的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每单元再扩充一册书的相同主题的有关文章,利用课堂时间大大扩充学生的同一主题范围下的阅读量,从而达到通过课堂同一主题文章的阅读量的增加,加深和学会对同一主题文章的理解领悟与掌握。当然,同一主题,“主题”只是个大致的界定,或是指内容范围大致相当,如“都是童年或少年时代的文章”,“都是歌咏四季的文章”;或是写作手法大致有共同点,如都运用“象征手法”;还可以是文学体裁相同,如“诗歌单元”。等等。通过对同一主题文章阅读的量的扩大,进而学会这一单元与主题,最终达到举三反一的效果。探究“主题丛书”的教法及与课本的有效结合,从而达到“多读多背”。在主题丛书的阅读与学习方面,我们不断探寻主题丛书与课本结合的有效途径,不断总结如何让主题丛书举三反一式的落实到对单元主题文章的深入领会与学习。教师积极进行主题学习丛书的阅读,对学生的阅读积极进行引导与指导。
6、强化课外阅读评价手段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巩固课外阅读的成果,尤为重要。定期定时检查每个学生的阅读量是否达标,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家长也了解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每天督促子女完成适量的阅读任务。教师根据阅读材料的实情提出朗读和背诵的不同要求,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采用比赛、背诵等手段多元评价、强化阅读效果。
关键词 语文 阅读量
一、扩大初中生语文的课外阅读量的意义
大量阅读课外书,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和思想内涵。“文以载道”,时常阅读一些有益身心的文章,受其中之“道”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均有重要作用,可以说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另一方面,大量阅读课外书,可以引导学生广泛积累字词句段,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语文成绩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引导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量,既是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内在规律的需要,势在必行。
二、扩大初中生语文的课外阅读量的策略
1、扩大课外阅读量须过三关
1)过好教师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如此浩大的阅读量,仅靠课堂阅读是远远不能达到目标的。语文课堂教学只起到“授之以法”的示范作用,感性的学习方法只有在大量的阅读实际操练中学生才能得以掌握运用,得以提高;只学不用,阅读能力永远无法提高。所以要破除各种清规戒律,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各种有益于健康成长的书籍。当然,开展这项工作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如给学生开列书目、平时加以指导检查等,都是额外的工作。另外,还可能会遭到各种非议。对此,教师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于奉献,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去开拓提高学生能力的新路子。
2)过好家长关。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和延伸,也是整体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使课外阅读有明显成效,教师必须通过家长会等形式,通报开展阅读的有关设想,以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在课外阅读问题上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取得一致的认识,对书籍选购、经费开支、平时督促检查等方面争取得到家长的大力配合支持。这样等于每个家庭都是一所课外学校,对形成教育网络很有帮助。
3)过好学生关。
学生是承担阅读任务的主体,除了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外,还要在培養自觉性和持久性上下功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阅读的兴趣,就会有自觉性。但初中生可塑性较强,兴趣很容易发生转移。因此,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等形式,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方法,为继续学习和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速对课本的学习
快速推进课本的学习。即在课本学习的过程中,能加快步伐,提高了速度。可以对单元课文逐篇推进,也可两篇一个单位推进,也可单元驾驭推进这就要求教师,抓紧备课,更快更富有紧迫感和效率感的去阅读教材、阅读参考书,及时确定教法,发挥好集体备课的作用,提高了教师备课的劳动强度。对每篇课文能做到删繁就简,学习一两点,灵活驾驭。推动课文学习较快速的行进,从而赢得时间进行单元相关主题学习丛书的阅读与学习时间。例如对小说的教学,由原来每篇课文的三四课时减到一二课时。一般较短篇幅的一一课时完成。有时一课时也可完成两篇较短的课文的学习。
3、示范学生的课外阅读
叶圣陶指出:“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生学完一篇课文,仅仅是阅读的开始,教师指导学生从横向和纵向上进行的补充阅读,可以更好地体现课内阅读教学的示范性和训练要求,且这一阅读是由教师指导,有时间保证,有群体合作进行的,可以保证补充阅读材料的阅读质量,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阶梯。课内的补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示范,对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如何选择课外读物。
4、授予良好的课外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学习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低段更应该重视朗读和默读的训练。为此我注重利用课堂教学实例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过程中增加词汇积累量,培养他们的语流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让学生逐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断增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力度,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通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5、课内补充阅读材料
首先是阅读与课本单元内容配套的“主题丛书”, “语文主题阅读丛书”,就是在课本每单元一个主题的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每单元再扩充一册书的相同主题的有关文章,利用课堂时间大大扩充学生的同一主题范围下的阅读量,从而达到通过课堂同一主题文章的阅读量的增加,加深和学会对同一主题文章的理解领悟与掌握。当然,同一主题,“主题”只是个大致的界定,或是指内容范围大致相当,如“都是童年或少年时代的文章”,“都是歌咏四季的文章”;或是写作手法大致有共同点,如都运用“象征手法”;还可以是文学体裁相同,如“诗歌单元”。等等。通过对同一主题文章阅读的量的扩大,进而学会这一单元与主题,最终达到举三反一的效果。探究“主题丛书”的教法及与课本的有效结合,从而达到“多读多背”。在主题丛书的阅读与学习方面,我们不断探寻主题丛书与课本结合的有效途径,不断总结如何让主题丛书举三反一式的落实到对单元主题文章的深入领会与学习。教师积极进行主题学习丛书的阅读,对学生的阅读积极进行引导与指导。
6、强化课外阅读评价手段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巩固课外阅读的成果,尤为重要。定期定时检查每个学生的阅读量是否达标,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家长也了解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每天督促子女完成适量的阅读任务。教师根据阅读材料的实情提出朗读和背诵的不同要求,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采用比赛、背诵等手段多元评价、强化阅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