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充满着“新鲜”和“智能”的气息。人们的观念也逐渐变得开放和多元。社会对“因材施教”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相对于以往的学生,当代小学生更加注重个人意志,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按传统的“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不仅无法突出学生的个人优势,反而会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分层教学应运而生。分层教学旨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针对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进行描述,以说明分层教学的优势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层
我们知道,分层教学的提出,旨在解决传统小学数学中不注重学生个性化的、笼统的教学缺点。所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分层,是实施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得有一个正确的教学态度和认知,好的态度和认知是落实分层教学的开始。
每个学生由于家庭环境、成长氛围、社会经验的不同,会导致他们获取经验知识的快慢、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的不同。教师必须承认这些差异化的存在,并且对每个学生的差异有着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方便教师“因材施教”,也才能更顺利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但是,很多数学教师只是单纯地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来划分优等生还是差等生,这种划分确实事出有因,是为了方便数学教师有针对性地教授知识、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但是,如果实施不好的话,就很容易让成绩差的学生误以为受到歧视,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情绪。
笔者认为,教师首先需要对自己班上的学生细心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和学生相处一学期了都还叫不全班上学生的名字,这就是教师失职。其次,在新课改的教育环境下,我们总在强调教师对于学生的朋友身份。这种身份有助于师生之间拉近距离,进行相对深入和深刻的交流,这也是教师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的有效方法。完成这些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有一个适当合理的划分,比如哪些是开朗的,哪些是文静的,哪些是爱动的……教师可以依据性格的不同,對学生施以不同程度的人文关怀,再加之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指导,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和轻松的数学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授课内容的多样分层
众所周知,教师在教授数学课之前,是有一个清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而科学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往往是高效合理教学的前提。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分层的目标对象——即不同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内容授课。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教师站在讲台上,照着课本,或许没有任何起伏地去宣讲课本上的内容,这样一人、一桌、一书加上生硬枯燥的数学公式和方程式的教学模式,对数学优异的学生可能没什么不妥,但容易成为一些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催眠神曲”。
分层教学,这种注重人性化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最鲜明的优势莫过于“前后兼顾”“个性教学”“共同进步”,教师不会忽略所谓的“数学差生”,而是注重学生每个人的优劣势,有着“全班共同进步”的大局者风范教学。例如,有的数学教师在推行分层教学的教育模式时,会事先在备课环节就针对学生的差异,平衡好重难点,兼顾好知识点难易的分配;然后在数学课堂上,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差异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力图达到让“数学差生”打好数学基础、跟得上学习进度,对“数学强者”来说,强化数学基础,有利于他们迈入更高层次的知识圈。
课后作业的有效分层
数学课后作业是检验学生对当天数学课堂知识掌握程度、是否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数学课后作业的练习来扫除知识盲点、强化知识基础,从而提高数学综合能力和学习素质。所以,通过课后作业的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
不管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新课改下多样化教学模式,“题海战术”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并没有因为时代的演变衰落,反而是随着时代的变革和发展,逐渐适应新的教学体制和新的教育观念,变得更加完善。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基础扎实程度来合理安排数学题型。通常来说,根据题目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教师会把课后作业上的题型划分为三个梯度:简单基础的、在基础上拔高的、奥数拓展的。各类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知识情况来答题。比如,对于“数学能力弱者”,教师可以对他们放宽要求,让他们先做“简单基础的”题型来巩固知识点,这样可以更好地维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结束语
当前社会的新兴事物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观念也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更具个性化。对于教育来说,亦是如此。分层教学,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下的产物。在以人为本的新时代,分层教学的教育理念无疑是更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主流旋律——注重个性教学,尊重和呵护每一个孩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丁家庄小学)
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层
我们知道,分层教学的提出,旨在解决传统小学数学中不注重学生个性化的、笼统的教学缺点。所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分层,是实施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得有一个正确的教学态度和认知,好的态度和认知是落实分层教学的开始。
每个学生由于家庭环境、成长氛围、社会经验的不同,会导致他们获取经验知识的快慢、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的不同。教师必须承认这些差异化的存在,并且对每个学生的差异有着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方便教师“因材施教”,也才能更顺利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但是,很多数学教师只是单纯地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来划分优等生还是差等生,这种划分确实事出有因,是为了方便数学教师有针对性地教授知识、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但是,如果实施不好的话,就很容易让成绩差的学生误以为受到歧视,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情绪。
笔者认为,教师首先需要对自己班上的学生细心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和学生相处一学期了都还叫不全班上学生的名字,这就是教师失职。其次,在新课改的教育环境下,我们总在强调教师对于学生的朋友身份。这种身份有助于师生之间拉近距离,进行相对深入和深刻的交流,这也是教师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的有效方法。完成这些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有一个适当合理的划分,比如哪些是开朗的,哪些是文静的,哪些是爱动的……教师可以依据性格的不同,對学生施以不同程度的人文关怀,再加之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指导,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和轻松的数学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授课内容的多样分层
众所周知,教师在教授数学课之前,是有一个清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而科学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往往是高效合理教学的前提。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分层的目标对象——即不同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内容授课。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教师站在讲台上,照着课本,或许没有任何起伏地去宣讲课本上的内容,这样一人、一桌、一书加上生硬枯燥的数学公式和方程式的教学模式,对数学优异的学生可能没什么不妥,但容易成为一些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催眠神曲”。
分层教学,这种注重人性化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最鲜明的优势莫过于“前后兼顾”“个性教学”“共同进步”,教师不会忽略所谓的“数学差生”,而是注重学生每个人的优劣势,有着“全班共同进步”的大局者风范教学。例如,有的数学教师在推行分层教学的教育模式时,会事先在备课环节就针对学生的差异,平衡好重难点,兼顾好知识点难易的分配;然后在数学课堂上,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差异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力图达到让“数学差生”打好数学基础、跟得上学习进度,对“数学强者”来说,强化数学基础,有利于他们迈入更高层次的知识圈。
课后作业的有效分层
数学课后作业是检验学生对当天数学课堂知识掌握程度、是否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数学课后作业的练习来扫除知识盲点、强化知识基础,从而提高数学综合能力和学习素质。所以,通过课后作业的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
不管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新课改下多样化教学模式,“题海战术”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并没有因为时代的演变衰落,反而是随着时代的变革和发展,逐渐适应新的教学体制和新的教育观念,变得更加完善。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基础扎实程度来合理安排数学题型。通常来说,根据题目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教师会把课后作业上的题型划分为三个梯度:简单基础的、在基础上拔高的、奥数拓展的。各类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知识情况来答题。比如,对于“数学能力弱者”,教师可以对他们放宽要求,让他们先做“简单基础的”题型来巩固知识点,这样可以更好地维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结束语
当前社会的新兴事物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观念也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更具个性化。对于教育来说,亦是如此。分层教学,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下的产物。在以人为本的新时代,分层教学的教育理念无疑是更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主流旋律——注重个性教学,尊重和呵护每一个孩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丁家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