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一周开始了。青岛某小学三年级女生茜茜,在课余时间向同学们兴奋地讲起了她在双休日,和父母一起去“海洋水族馆”游玩的经历,同学们都被她绘声绘色的讲述吸引住了,并表示回家一定要说服父母抽时间带他们去玩。
让茜茜没想到的是,她在把快乐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的同时,无形中给同班的另一个女生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刺激。
星期二,茜茜如常来上学,却不断有要好的伙伴问她,说你把父母带你去“海洋水族馆”讲得那么有声有色,把自己说得那么快乐幸福,是不是你编造的“美丽谎言”呢?还有人很直接地问她,上个周六,是不是你的父母吵得很凶,把家里的大鱼缸都砸碎了,而且你爸爸已经向你妈妈提出了离婚?
茜茜起初没在意,但此后越来越多的同学再也不听她讲什么“海洋水族馆”之类的事情了,而且有人讥讽她整天想入非非。茜茜委屈伤心极了,她不明白是谁在无中生有地对她那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进行诬蔑、造谣。还说什么父亲把家里的大鱼缸都砸了,自己家里那有什么大鱼缸啊!
小孩子无中生有的造谣,本来就破绽百出,没到放学,那个造谣者就暴露了出来:原来是同班的\、岁女生洪梅。于是,茜茜怒不可遏地找了几个证人,向班主任孔老师投诉了洪梅。
细心而负责的孔老师听了,心里的疑惑越来越重了。且不说洪梅和茜茜之间一直好像存在着矛盾,她嫉妒茜茜总在夸耀自己做生意的父亲多么有能耐,家庭如何美满,就是对别的同学,她给人家造谣生事也不是第一次了。
最典型的一次。班里有位男生在一次规模较大的少年声乐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孔老师便邀请那个男孩的母亲,来给家长们交流一下培养孩子音乐兴趣的经验。当时,那位男生的母亲因为有事没来参加。不料,第二天班里就有人说,那个男生的母亲不是生母,而是继母,他的母亲早已和他的父亲离了婚云云。
经过一番仔细调查后,孔老师发现就是洪梅在造谣。当时,孔老师批评了她,教育她一个女孩子不能有这么重的嫉妒心,还让洪梅在班上向那个男生当面道了歉。
洪梅这次又犯了同样的毛病。一个才11岁的小女孩儿怎么这样嫉妒别人呢?孔老师是一位有意使自己在儿童心理问题研究方面有所发展的年轻女教师,她觉得洪梅在给同学造谣的背后,可能还隐藏着一定的心理症结。
孔老师决定到洪梅家里去家访。当天晚上8点,她准时敲响了洪梅的家门。一进门,她马上感觉到这个家庭和其他家庭的异常之处。洪梅的父亲不在家,她的母亲一副很疏懒的样子,屋子里凌乱不堪,餐桌上的餐具也没收拾,晚饭看上去非常简单。更让孔老师惊讶的是,洪梅家客厅的墙角,就放着一个没有被完全砸碎的长方形鱼缸。
几乎不用问就猜得出,洪梅是把自己家里发生的情节,“移植”到了和父母幸福地逛了一天“海底世界”的茜茜身上。
孔老师以洪梅的英语成绩较差,请家长多督促她为由展开了话题。但洪梅的母亲仍显出一副心不在焉的神态,除去反复说“这个孩子太笨”,就是说“请老师多费心”,此外,她再也说不出别的话了。而一边的洪梅却显出很恐惧的样子,问她话时,她回答问题的声音一直在发抖,畏缩得狠不得躲到桌子底下去。孔老师见交谈这么困难,只好起身告辞。
没等孔老师解开洪梅的谜底,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洪梅的奶奶给孔老师打来电话,说洪梅病了,为她请几天假。孔老师很奇怪,怎么会是洪梅从未出面的奶奶打电话请假?奶奶并不和她住在一起啊?
当孔老师以探病为名赶到洪梅家里时,见到洪梅确实病了,高烧中的她,不时地在昏睡中发出尖叫:“都去死吧,去死吧!” 洪梅的奶奶流着泪,说出了孙女得病的原委: 洪梅原本有个和美的家庭,生活环境也很优裕。父亲做外贸生意,母亲爱好戏曲,家里曾经充满了笑声。但是,母亲在和形形色色京剧爱好者的交往中,不但发生了婚外情,还沾染上吸毒的恶习。
洪梅的父亲起初还忍着不去追究妻子的婚外情,并把她送到了戒毒所戒毒。但洪梅的母亲在走出戒毒所后,发现情人已弃她远走高飞,伤心过后,很快又复吸了,并和多人发生了性关系。洪梅的父亲忍无可忍,把她暴打一顿后,又把她送进了戒毒所。洪梅的幸福生活从此也画上了个黑色的句号
世上竟有这样的家庭?竟有这样的父母?
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她稚嫩的心灵,怎么能够,承受这样的家庭变故呢。
孔老师终于找到了这个11岁小女孩心理畸形的原因。现在,她的妈妈吸毒已走上一条不归路,父亲肯定会和这样的妻子离婚,也肯定会和另外一个女人重组家庭。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孩子怎么办?她是一个心理已经被扭曲,刚刚11岁的孩子啊?
孔老师当时几乎想不出合适的话,来安慰这位伤心至极的老人,她提出和洪梅的父亲认真地谈一谈。
等了三天,洪梅的父亲终于打来了电话。他告诉孔老师,洪梅的精神状态已经恢复了正常。孔老师恳切地对他说,想找他谈的就是这个问题。她希望洪梅的父亲能为孩子今后的身心健康,为孩子今后的人生前途着想,带女儿去看看心理医生。
洪梅的父亲委托孔老师帮助联系心理医生,随后,孔老师为洪梅联系了青岛大学教育心理学系的汤教授。
汤教授为洪梅进行了仔细的健康检查和心理测试。经过分析,她对洪梅严重的心理问题感到担忧。
汤教授说,洪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对父母的夫妻关系,对自己今后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忧虑和恐惧。一个孩子注定承担不起这么沉重的心理负担。每当她看到同学有那种幸福美满的家庭,心里的负性刺激就会更强烈。她给同学造谣,是出于她已经形成的病态求证欲求。每个人对自己都存在着求证欲求,一个小孩子的求证欲求往往更表现出成人不理解的天真。洪梅为了求证自己承受这个不幸结果的心理能力,更为了求证天下是不是所有人都像她这么不幸,她在下意识中就对别人的幸福生活产生了强烈的怀疑,同时也产生了病态的“求证妄想”。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她给别人造谣,不是道德品质的问题,也不是心胸狭隘的问题,更不是简单的嫉妒心理,她是出于自己的妄想,而且,她丝毫不怀疑自己妄想的事情是不是真实。可怜的小女孩已经在精神心理上发生了病态的“妄想偏执倾向”。
对这样的孩子,可靠的矫治,不是药物,而是给她一个平静的生活环境,给她充分的关怀和爱心!
洪梅的爸爸对女儿出现这样的心理症状,怀有深深的愧疚。他决心尽最大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汤教授已为洪梅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心理疏导计划,孔老师也答应尽自己所能来帮助自己这个心理遭遇重创的学生。
让茜茜没想到的是,她在把快乐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的同时,无形中给同班的另一个女生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刺激。
星期二,茜茜如常来上学,却不断有要好的伙伴问她,说你把父母带你去“海洋水族馆”讲得那么有声有色,把自己说得那么快乐幸福,是不是你编造的“美丽谎言”呢?还有人很直接地问她,上个周六,是不是你的父母吵得很凶,把家里的大鱼缸都砸碎了,而且你爸爸已经向你妈妈提出了离婚?
茜茜起初没在意,但此后越来越多的同学再也不听她讲什么“海洋水族馆”之类的事情了,而且有人讥讽她整天想入非非。茜茜委屈伤心极了,她不明白是谁在无中生有地对她那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进行诬蔑、造谣。还说什么父亲把家里的大鱼缸都砸了,自己家里那有什么大鱼缸啊!
小孩子无中生有的造谣,本来就破绽百出,没到放学,那个造谣者就暴露了出来:原来是同班的\、岁女生洪梅。于是,茜茜怒不可遏地找了几个证人,向班主任孔老师投诉了洪梅。
细心而负责的孔老师听了,心里的疑惑越来越重了。且不说洪梅和茜茜之间一直好像存在着矛盾,她嫉妒茜茜总在夸耀自己做生意的父亲多么有能耐,家庭如何美满,就是对别的同学,她给人家造谣生事也不是第一次了。
最典型的一次。班里有位男生在一次规模较大的少年声乐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孔老师便邀请那个男孩的母亲,来给家长们交流一下培养孩子音乐兴趣的经验。当时,那位男生的母亲因为有事没来参加。不料,第二天班里就有人说,那个男生的母亲不是生母,而是继母,他的母亲早已和他的父亲离了婚云云。
经过一番仔细调查后,孔老师发现就是洪梅在造谣。当时,孔老师批评了她,教育她一个女孩子不能有这么重的嫉妒心,还让洪梅在班上向那个男生当面道了歉。
洪梅这次又犯了同样的毛病。一个才11岁的小女孩儿怎么这样嫉妒别人呢?孔老师是一位有意使自己在儿童心理问题研究方面有所发展的年轻女教师,她觉得洪梅在给同学造谣的背后,可能还隐藏着一定的心理症结。
孔老师决定到洪梅家里去家访。当天晚上8点,她准时敲响了洪梅的家门。一进门,她马上感觉到这个家庭和其他家庭的异常之处。洪梅的父亲不在家,她的母亲一副很疏懒的样子,屋子里凌乱不堪,餐桌上的餐具也没收拾,晚饭看上去非常简单。更让孔老师惊讶的是,洪梅家客厅的墙角,就放着一个没有被完全砸碎的长方形鱼缸。
几乎不用问就猜得出,洪梅是把自己家里发生的情节,“移植”到了和父母幸福地逛了一天“海底世界”的茜茜身上。
孔老师以洪梅的英语成绩较差,请家长多督促她为由展开了话题。但洪梅的母亲仍显出一副心不在焉的神态,除去反复说“这个孩子太笨”,就是说“请老师多费心”,此外,她再也说不出别的话了。而一边的洪梅却显出很恐惧的样子,问她话时,她回答问题的声音一直在发抖,畏缩得狠不得躲到桌子底下去。孔老师见交谈这么困难,只好起身告辞。
没等孔老师解开洪梅的谜底,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洪梅的奶奶给孔老师打来电话,说洪梅病了,为她请几天假。孔老师很奇怪,怎么会是洪梅从未出面的奶奶打电话请假?奶奶并不和她住在一起啊?
当孔老师以探病为名赶到洪梅家里时,见到洪梅确实病了,高烧中的她,不时地在昏睡中发出尖叫:“都去死吧,去死吧!” 洪梅的奶奶流着泪,说出了孙女得病的原委: 洪梅原本有个和美的家庭,生活环境也很优裕。父亲做外贸生意,母亲爱好戏曲,家里曾经充满了笑声。但是,母亲在和形形色色京剧爱好者的交往中,不但发生了婚外情,还沾染上吸毒的恶习。
洪梅的父亲起初还忍着不去追究妻子的婚外情,并把她送到了戒毒所戒毒。但洪梅的母亲在走出戒毒所后,发现情人已弃她远走高飞,伤心过后,很快又复吸了,并和多人发生了性关系。洪梅的父亲忍无可忍,把她暴打一顿后,又把她送进了戒毒所。洪梅的幸福生活从此也画上了个黑色的句号
世上竟有这样的家庭?竟有这样的父母?
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她稚嫩的心灵,怎么能够,承受这样的家庭变故呢。
孔老师终于找到了这个11岁小女孩心理畸形的原因。现在,她的妈妈吸毒已走上一条不归路,父亲肯定会和这样的妻子离婚,也肯定会和另外一个女人重组家庭。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孩子怎么办?她是一个心理已经被扭曲,刚刚11岁的孩子啊?
孔老师当时几乎想不出合适的话,来安慰这位伤心至极的老人,她提出和洪梅的父亲认真地谈一谈。
等了三天,洪梅的父亲终于打来了电话。他告诉孔老师,洪梅的精神状态已经恢复了正常。孔老师恳切地对他说,想找他谈的就是这个问题。她希望洪梅的父亲能为孩子今后的身心健康,为孩子今后的人生前途着想,带女儿去看看心理医生。
洪梅的父亲委托孔老师帮助联系心理医生,随后,孔老师为洪梅联系了青岛大学教育心理学系的汤教授。
汤教授为洪梅进行了仔细的健康检查和心理测试。经过分析,她对洪梅严重的心理问题感到担忧。
汤教授说,洪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对父母的夫妻关系,对自己今后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忧虑和恐惧。一个孩子注定承担不起这么沉重的心理负担。每当她看到同学有那种幸福美满的家庭,心里的负性刺激就会更强烈。她给同学造谣,是出于她已经形成的病态求证欲求。每个人对自己都存在着求证欲求,一个小孩子的求证欲求往往更表现出成人不理解的天真。洪梅为了求证自己承受这个不幸结果的心理能力,更为了求证天下是不是所有人都像她这么不幸,她在下意识中就对别人的幸福生活产生了强烈的怀疑,同时也产生了病态的“求证妄想”。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她给别人造谣,不是道德品质的问题,也不是心胸狭隘的问题,更不是简单的嫉妒心理,她是出于自己的妄想,而且,她丝毫不怀疑自己妄想的事情是不是真实。可怜的小女孩已经在精神心理上发生了病态的“妄想偏执倾向”。
对这样的孩子,可靠的矫治,不是药物,而是给她一个平静的生活环境,给她充分的关怀和爱心!
洪梅的爸爸对女儿出现这样的心理症状,怀有深深的愧疚。他决心尽最大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汤教授已为洪梅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心理疏导计划,孔老师也答应尽自己所能来帮助自己这个心理遭遇重创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