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无疑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根本原则,确立了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素质教育的出台,无疑是一次对学生的大解放,其基本含义可理解为:用教育的手段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发展给以积极的影响,其内容包括三个层面四种素质。三个层面即: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文化层面;四种素质即为: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它要求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尽可能平衡和谐地发展,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让每个学生各有所好,各展其长。可以说,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两相比较,不难发现,应试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更多的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人功利追求上,大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八股取士之嫌。学生在考场见分晓,分数成了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新时代的“封建举人”,“封建状元”闪亮登场。试问:一个文化成绩再高的人,如果缺乏健康的心理,必要的能力素质与身体素质,这种人,于社会,国家又有何用呢?而素质教育正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遗憾的是,任何新事物的出现,总免不了遭来厄运。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素质教育在农村中学迟迟难以落实,课堂教学的“近视化”愈加严重,泛滥,概括起来存在着如下几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上的僵化
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依赖性,多讲则与其相违也。”以往的教学活动,大多以教师的“讲”为主。字、词、句、篇;几何图形的全等,二次根式的根与系数等。教师为讲“深”,讲“透”,在台上眉飞色舞,口干舌燥得灌,而学生则伸着一只张开的巴掌接。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教师投入,学生却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这种教法完全违背了主体意识教学原则,违背了教学过程中基本要素: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精神,教学过程应该围绕着学生来组织进行。教师在解决学生“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这三个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的教学仍在相当程度上重复着应试教育的覆辙,一味地要求学生背书,作文,运算,作图等。教师在授课中,围绕着一个个迁移的问题,大讲特讲,生怕漏了一粒芝麻;学生则只是简单地机械记忆,其真正动脑动手的机会很少,有时甚至为零。他们也世故地认为:谁的数、理、化成绩棒,作文写得好,谁就是班里的老大,教师的瑰宝。这一切,完全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培养求异思维,愉快教学的规律,扼杀了中学生好奇,好创造的天性,把本身应该富有生动活泼,甚至还须丰富情感参与的中学教学,变成了犹如工厂生产线似的标准化操作,其效果如何不言而喻。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单一
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机关团体,个人的评价,往往取决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而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总是存在着一条方方正正的框架,那是一条极为循规蹈矩的标准:你是教师,有着突出的教学业绩,那么,你近几年的成绩如何体现,你的学生在学区取得什么成绩;县、州、省、国家竞赛中,又有几人取得骄人之喜?仿佛这一切就是教师的护身符,晋升的开路牌。
毫无疑问,在这种评估制度下,老师已经成为学生背后坚强的驱赶者:手握着长长的教鞭时时不停地“抽打”着掉队的学生。学生可以丢掉一切爱好,兴趣,惟独不能丢掉课本。更有甚者,有些老师为了一点成绩,年终评优,评先进,公开向学生许诺:你们给我考多少分,我给你们多少物质或金钱奖励。金钱竟成为学生发奋的动力。当然,我们无须去谴责这些教师,其本身的言不由衷,无可奈何已经不言而喻:是教育体制扭曲着人的心灵。你想靠近素质教育,可你一个人挣扎,借用老舍《骆驼祥子》话:“你一只让人拴住腿的蚂蚱,蹦得再高,可总是让人拉着”。显然,走个人奋斗之路,棱角再利也会让环境磨光的。于是大家都闭着眼,为追求高分简直可以不择手段。教学弊病也就应运而生:教学围绕着各类考试的指挥棒转,相当普遍的带着急功好利倾向。教师忙于知识的灌输和强化应试技能的训练,教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成了应试研究。
三、教学内容功利化严重
中学生是一群富于想象,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对象,他们感知外界的能力来源于教师及自身的认识,缺乏必要的辨析力。一般情况下,教师给什么,他们便拿什么。可在他们骨子深处,好动,好奇,富于创造是他们的天性,他们需要五彩缤纷的世界,过早的用固定的框架去牢牢地拴住他们,这恰恰是素质教育所深恶痛绝的。凭心而论,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至少,在还没有一套更能体现学识与能力的标准的前提下,它还是有一定的生命力。为此,现行的农村中学教学上自然就是“考什么,教什么”,教是为了考,考是教的前提,如此这般,从根本上颠倒了二者的主次关系。于是,一些教师就在猜题上下工夫,凭自己的臆测,觉得可能考的就教,不可能考的就不教;与学习有关的教,与升学无关的,如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成了摆设干脆不上。教师猜题压宝良苦用心空前绝后。此举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与整体性,所造成的学生知识,能力的缺陷是极为严重的。人的成长,从心理上讲也是有阶段性的,在基础教育的某个阶段,知识,素养的欠缺,有许多以后是难以补上的。叶圣陶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批评过这种应试教育,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重新出现,是很不正常的。
另外,素质教育主张教材应体现着如下问题:知识与兴趣,社会与文化,但实际上,现行教材与素质教育不太相适應,总是或多或少的刻着应试教育的烙印,淡化了素质教育的主题,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中学教学的宗旨。毋庸置疑,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近视”了的教育现状,提高对素质教育的全新认识,仍需广大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在此,不妨援引革命导师孙中山与毛泽东语呐喊两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素质教育的出台,无疑是一次对学生的大解放,其基本含义可理解为:用教育的手段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发展给以积极的影响,其内容包括三个层面四种素质。三个层面即: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文化层面;四种素质即为: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它要求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尽可能平衡和谐地发展,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让每个学生各有所好,各展其长。可以说,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两相比较,不难发现,应试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更多的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人功利追求上,大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八股取士之嫌。学生在考场见分晓,分数成了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新时代的“封建举人”,“封建状元”闪亮登场。试问:一个文化成绩再高的人,如果缺乏健康的心理,必要的能力素质与身体素质,这种人,于社会,国家又有何用呢?而素质教育正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遗憾的是,任何新事物的出现,总免不了遭来厄运。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素质教育在农村中学迟迟难以落实,课堂教学的“近视化”愈加严重,泛滥,概括起来存在着如下几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上的僵化
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依赖性,多讲则与其相违也。”以往的教学活动,大多以教师的“讲”为主。字、词、句、篇;几何图形的全等,二次根式的根与系数等。教师为讲“深”,讲“透”,在台上眉飞色舞,口干舌燥得灌,而学生则伸着一只张开的巴掌接。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教师投入,学生却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这种教法完全违背了主体意识教学原则,违背了教学过程中基本要素: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精神,教学过程应该围绕着学生来组织进行。教师在解决学生“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这三个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的教学仍在相当程度上重复着应试教育的覆辙,一味地要求学生背书,作文,运算,作图等。教师在授课中,围绕着一个个迁移的问题,大讲特讲,生怕漏了一粒芝麻;学生则只是简单地机械记忆,其真正动脑动手的机会很少,有时甚至为零。他们也世故地认为:谁的数、理、化成绩棒,作文写得好,谁就是班里的老大,教师的瑰宝。这一切,完全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培养求异思维,愉快教学的规律,扼杀了中学生好奇,好创造的天性,把本身应该富有生动活泼,甚至还须丰富情感参与的中学教学,变成了犹如工厂生产线似的标准化操作,其效果如何不言而喻。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单一
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机关团体,个人的评价,往往取决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而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总是存在着一条方方正正的框架,那是一条极为循规蹈矩的标准:你是教师,有着突出的教学业绩,那么,你近几年的成绩如何体现,你的学生在学区取得什么成绩;县、州、省、国家竞赛中,又有几人取得骄人之喜?仿佛这一切就是教师的护身符,晋升的开路牌。
毫无疑问,在这种评估制度下,老师已经成为学生背后坚强的驱赶者:手握着长长的教鞭时时不停地“抽打”着掉队的学生。学生可以丢掉一切爱好,兴趣,惟独不能丢掉课本。更有甚者,有些老师为了一点成绩,年终评优,评先进,公开向学生许诺:你们给我考多少分,我给你们多少物质或金钱奖励。金钱竟成为学生发奋的动力。当然,我们无须去谴责这些教师,其本身的言不由衷,无可奈何已经不言而喻:是教育体制扭曲着人的心灵。你想靠近素质教育,可你一个人挣扎,借用老舍《骆驼祥子》话:“你一只让人拴住腿的蚂蚱,蹦得再高,可总是让人拉着”。显然,走个人奋斗之路,棱角再利也会让环境磨光的。于是大家都闭着眼,为追求高分简直可以不择手段。教学弊病也就应运而生:教学围绕着各类考试的指挥棒转,相当普遍的带着急功好利倾向。教师忙于知识的灌输和强化应试技能的训练,教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成了应试研究。
三、教学内容功利化严重
中学生是一群富于想象,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对象,他们感知外界的能力来源于教师及自身的认识,缺乏必要的辨析力。一般情况下,教师给什么,他们便拿什么。可在他们骨子深处,好动,好奇,富于创造是他们的天性,他们需要五彩缤纷的世界,过早的用固定的框架去牢牢地拴住他们,这恰恰是素质教育所深恶痛绝的。凭心而论,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至少,在还没有一套更能体现学识与能力的标准的前提下,它还是有一定的生命力。为此,现行的农村中学教学上自然就是“考什么,教什么”,教是为了考,考是教的前提,如此这般,从根本上颠倒了二者的主次关系。于是,一些教师就在猜题上下工夫,凭自己的臆测,觉得可能考的就教,不可能考的就不教;与学习有关的教,与升学无关的,如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成了摆设干脆不上。教师猜题压宝良苦用心空前绝后。此举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与整体性,所造成的学生知识,能力的缺陷是极为严重的。人的成长,从心理上讲也是有阶段性的,在基础教育的某个阶段,知识,素养的欠缺,有许多以后是难以补上的。叶圣陶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批评过这种应试教育,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重新出现,是很不正常的。
另外,素质教育主张教材应体现着如下问题:知识与兴趣,社会与文化,但实际上,现行教材与素质教育不太相适應,总是或多或少的刻着应试教育的烙印,淡化了素质教育的主题,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中学教学的宗旨。毋庸置疑,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近视”了的教育现状,提高对素质教育的全新认识,仍需广大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在此,不妨援引革命导师孙中山与毛泽东语呐喊两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