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疾病患者血小板相关组织因子水平及活性改变的意义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栓性疾病中血小板相关组织因子(TF)蛋白水平和活性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Sepharose 2B凝胶柱分离纯化血小板,ELISA法测定洗涤血小板破碎液TF蛋白含量;一期血浆凝固时间测定血小板相关TF促凝活性。结果 正常人静息血小板TF蛋白(16.37±6.39)ng/L,未活化的血小板促凝活性为(0.89±0.26)U/ml,胶原活化后的血小板促凝活性为(2.27±0.24)U/ml,加入特异性TF单抗后活性为(1.39±0.28)U/ml,活化血小板的活性能被TF单抗显著抑制(P<0.001),证明活化后血小板的促凝活性主要来自TF。血栓性疾病中冠心病组、脑梗死组、糖尿病组血小板破碎液中TF蛋白水平分别为(20.71±8.78)、(23.83±8.03)、(22.12±8.24)ng/L,其对应的未经胶原处理的血小板促凝活性分别为(1.71±0.24)、(1.69±0.25)、(1.75±0.31)U/ml,加入TF单抗后分别为(1.43±0.25)、(1.39±0.25)、(1.40±0.29)U/ml,血栓性疾病患者血小板破碎液中TF蛋白水平及活性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其促凝活性可被TF单抗显著抑制(P<0.01)。结论 血栓性疾病中血小板相关TF的变化可能参与了疾病过程中高凝状态的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国产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血压的影响情况。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糖耐量和血压等的变化。结果 共有92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比索洛尔组47例,卡托普利组45例。治疗前和经12周治疗后两组HbA1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表
期刊
慢性胰腺炎(CP)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病因引起胰腺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损害,其病理特征为胰腺纤维化。临床以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为主要症状,可合并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胰腺实质钙化、胰管结石,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国内缺乏流行病学方面的统计资料。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已获得了很好的疗效。近年来,很多实验及临床研究尝试用HSCT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AID)、实体瘤、神经系统疾病和遗传性疾病,并获得成功。
期刊
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不仅包括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失用、视空间障碍等,还可发生焦虑、抑郁、激越等情感障碍,这些认知和情感障碍是病人致残的主要原因,可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期刊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5年全国胃肠激素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3月25-27日在杭州举行,来自国内外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