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江西赣州站大气CO2和CH4浓度高精度在线观测资料,对其CO2和CH4浓度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区域大气输送的影响以及潜在排放源区分布特征.结果 表明:研究期内赣州站CO2和CH4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33.1×10-6和2142.5×10-9.赣州站CO2和CH4浓度日变化均表现为日间低、早晚高,CO2浓度日振幅在夏季最大,为29.7×10-6,冬季最小,为6.9× 10-6.CH4浓度日振幅在秋季最大,为145.1×10-9,冬季最小,为41.4×10-9.C
【机 构】
:
江西省赣州市气象局,赣州341000;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南昌33009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江西赣州站大气CO2和CH4浓度高精度在线观测资料,对其CO2和CH4浓度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区域大气输送的影响以及潜在排放源区分布特征.结果 表明:研究期内赣州站CO2和CH4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33.1×10-6和2142.5×10-9.赣州站CO2和CH4浓度日变化均表现为日间低、早晚高,CO2浓度日振幅在夏季最大,为29.7×10-6,冬季最小,为6.9× 10-6.CH4浓度日振幅在秋季最大,为145.1×10-9,冬季最小,为41.4×10-9.CO2本底浓度季节变化表现为4-8月迅速下降,8-11月逐渐上升,最大值出现在1月,最小值出现在8月,季节振幅为26.2× 10-6.CH4本底浓度季节变化表现为1-7月逐渐下降,7-9月逐渐上升,最大值出现在1月,最小值出现在7月,季节振幅为79.5× 10-9,基本可代表江西赣州地区混合均匀大气的CO2和CH4季节变化状况.与南昌站对比分析表明,赣州站各季节CO2和CH4本底浓度均低于南昌站.赣州地区CO2和CH4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江西北部、湖北东部、安徽南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其他文献
为开发高效抗生素吸附剂,将钨酸铜通过静电作用负载到碘氧化铋晶体表面,制备了新型多金属氧酸盐复合材料(BiOI/CuWO4),并以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与X射线能谱等对其进行表征.选用环丙沙星(CIP)、恩诺沙星(ENR)、诺氟沙星(NOR)、氧氟沙星(OFL)这4种典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作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同时测定这4种FQs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基础上,研究了BiOI/CuWO4对FQS的吸附性能及溶液pH值和吸附剂量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 表明,实验浓度范围内BiOI/CuWO4对NOR、CI
人工湿地净化过程受基质、微生物及植物的多重作用,但有关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效果与微生物之间的关联及响应机制的认识较为匮乏.本文针对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分析了其低温条件下水质净化效果,通过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在OTU水平上利用微生物丰度聚类热图和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NMDS分析,揭示了湿地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及其与主要水质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 表明,湿地对TN、COD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对TP的去除效果不佳.基质微生物群落时空变化显著,与湿地净化效果密切相关,革兰氏阴性菌门类
重点生态功能区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主体功能定位,区内自然环境敏感性和脆弱性突出,研究其人类活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源排放特征与空间管控模式,对科学协调保护与利用、切实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和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青藏高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藏东南为例,基于环境污染源的固体废弃物、水体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分类估算与空间特征解析,探讨面向污染源排放强度和多尺度管控精度的分级空间管控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藏东南环境污染源的排放强度整体较低,雅鲁藏布江和雅尼河谷地因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密度较大,其污染
受COVID-19疫情影响,我国各地采取了一系列封锁管控措施,由此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本文以成都市为例,分析了2020年上半年的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浓度特征,并重点对臭氧浓度变化及同期对比结果进行了细致分析.结果 表明:①与2019年同期相比,除O3外的5种污染物(NO2、CO、SO2、PM1o、PM2.5)浓度均降低,降幅分别为13.60%、8.96%、6.30%、4.56%、1.80%,而O3浓度却异常升高,升幅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月(35.1%)和5月(36.1%).②2020年上半年,O3浓度
选取白洋淀下张庄、大田庄、邸庄、圈头乡、采蒲台5个典型淀中村为研究对象,分析村边水域沉积物中营养元素(N、P、S、OM)和重金属(Cd、Cr、Cu、Ni、Pb、Zn)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有机污染指数法、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进行系统性的沉积物污染水平、生态风险评价.结果 表明:沉积物TN、TP含量均值分别为1687.16和642.91 mg·kg-1,其TN、TP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大田庄水道水域,TN含量均值排序均为水道>沟壕>塘>开阔水面;除采蒲台外其余村落有机指数均处于Ⅳ等级,沉积物中有机污染和有
电镀污泥是电镀工业中重金属的“汇”,在降水的作用下可能向环境释放大量的重金属.本文通过连续浸出实验和动力学拟合探究了电镀污泥中重金属的溶出特性,并分析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吸附、迁移转化及淋出行为.结果 表明,在淋溶初期,重金属从电镀污泥中大量释放,且土壤中Cr(Ⅵ)、Ni的淋出浓度分别高达0.102、0.222 mg·L-1.淋溶后,表层土壤中Ni、Cu的总量及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含量均显著增加;由于专性吸附作用,Cu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也大量增加,Cu在土壤中的吸附率高达89.32%~ 97.67%,
316L不锈钢作为压水堆候选结构材料,在服役过程中需要承受辐照效应. 为了探明辐照对316L焊缝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系统研究了经氦离子辐照后316L钢焊缝表面形貌、微观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及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50keV氦离子辐照后试样表面产生大量细小的孔洞,这导致试样耐腐蚀性能降低,母材和焊缝金属腐蚀电流密度分别增加5.42×10?5与5.91×10?5A/cm2.辐照导致试样内部出现氦泡、位错等缺陷,这些缺陷使得试样产生辐照肿胀和辐照硬化现象,母材与焊缝肿胀率分别为0.10
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VSCs)是大气中一类重要的痕量活性气体,对全球硫循环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于2018年6-7月运用冷阱捕集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法测定了东海海水与大气中3种重要的VSCs即羰基硫(carbonyl sulfide,COS)、二甲基硫(dimethyl sulfide,DMS)、二硫化碳(carbon disulfide,CS2)的浓度,分析了其与相关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并估算了它们的海-气通量.研究结果表明,夏季东海表层海水中COS、DM
将非周期压电阻尼技术引入失谐叶盘结构形成机电耦合系统,推导了机电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从理论上分析了非周期压电系统对失谐叶盘结构振动局部化的抑制效果.构造了两种非周期压电系统模型:非周期压电分支模型和非周期压电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双周期压电网络系统相比,按照能量集中的程度不同连接而成的非周期压电系统具有更好的振动局部化抑制效果.在非周期压电网络系统的构造中,电阻不再是关键因素,而主要是通过电路形式改变整个叶盘结构中的能量分配情况,电感作为储能元件在其中至关重要.通过合理设计非周期压电网络电路形式,可
采用K-TIG焊实现15-5PH钢中厚板的焊接,并借助示踪法研究K-TIG焊熔池的流动行为. 结果表明,K-TIG穿孔型焊接时,焊缝上部为马兰戈尼对流圈,下部为表面张力与洛伦兹力导致的对流圈,两个对流圈中间为过渡区. 示踪法表明,熔池上部和下部W元素呈弧形分布于对流圈外围,而在过渡区中W元素未出现明显形状. 熔池下方对流圈EDS分析结果表明,熔池下方的熔融金属以内旋方式流动. 熔池流动计算及试验结果均表明,熔池上部和下部流动剧烈,但是中间层流动加速度很小,且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大,中间层流动加速度有降低的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