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常因面临各种压力而影响身心健康和实习效果。压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时期。任何能使个体陷入壓力状态的因素称为压力源[1]。对于护生来说,压力源既包括自身对护理工作认识的不足也包括外围环境的改变。若不能很好应付,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而且会直接导致护理质量的下降,所以如何缓解各种压力源对护生的影响,减轻生理和心理负担,是一个值得护理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实习护生;临床实习;压力源;相关对策
前 言
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日益深化和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所承受的压力作为一种职业危险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护理专业学生(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常因面对各种压力而影响实习效果。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而持续高水平的压力会带来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影响[1],严重的可导致护生中断实习或动摇他们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心[2],给护理事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护生在医疗机构实习时,要面对陌生的环境、不同的患者、不一样的临床护理模式等压力源,他们在实习期间会更焦虑,更茫然,更需要机体各方面的适应,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本文就护生的临床实践压力源及相关对策综述如下。
1 护生临床实践中存在的压力源
1.1环境改变
护生来到医院实习,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改变,会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眠,皮肤过敏等不适反应。这些基本生理需要所发生的变化需要一定的适应期[3]。
另外,当护生离开熟悉的校园学习环境进入人员结构复杂的医疗环境时,将要面对陌生的面孔、新奇的工作环境、新的学习内容,就会产生紧张心理,从而产生头痛、失眠、月经失调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些表现[4]。尤其在实习过程中多采用轮转制度,护生每轮转到一个科室就要重新熟悉病房环境、医务人员、工作流程等。有研究表明,护生对于不可预料和不可控因素,比如轮换到新科室,其压力源不但不会随着时间减弱或消逝,反而会产生新的压力[5]。
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护士必要时需要倒班,因此原本在学校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被打乱,导致生物种、内分泌等多方面出现不适应。有调查显示,40%的护生是不能适应临床工作节奏的,23.23%的护生自行调整无效[6]。
临床护理中有很多以往学习中未曾接触过的事物,需要不断学习,但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生很难有精力在工作之外的时间看书。在一项研究中发现,210名被测试者中有164名感到有学习时间减少的压力[7]。繁重的体力劳动再加上脑力劳动使护生得不到充分的身心放松。
1.2社会价值观
有调查显示,护生专业自主选择者仅为3.87%[6]。绝大多数护生选择这个专业是出于非自愿的,因此对护理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感觉自身价值得不到满足[8]。未进入临床前,护生普遍认为护理工作纯洁而高尚,当满怀抱负走入临床实践后发现,护理工作相当琐碎,对患者赋予更多关注的同时,重复的照料项目也很多[9],这让护生会认为护理工作并不需要专业技能,有的护生疑惑自己学到的东西是否有价值或者在临床实习中到底该学什么[10]。
1.3实践能力薄弱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是护生感到最棘手的问题。护生多是被动地吸纳知识,并且多采用非“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成长的学生往往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11]。然而临床要求他们将书本知识转变成实际能力,要利用知识为患者提供切实的护理服务,在学和用衔接有一定的距离且理论和实践配合不够默契的情况下,多数护生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这给正处于角色转变过程中的护生带来一定的压力与困惑[12]。
护理专业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总的来说,操作技能的缺乏是护生存在的—个共性问题。由于在校期间模拟操作与临床工作的差别,使护生在实际工作中有巨大的落差感,而出现操作要领不得当,动作不协调,操作速度慢,对护理操作恐惧等心理[13]。
再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中,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一般总是拒绝临床经验少的护生为其进行治疗护理,这种态度给护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导致实习护生对自身操作能力产生了怀疑、焦虑等消极情绪。[14,15]
1.4人际沟通
在临床环境中,护生需要面对来自不同国籍的护理人员,有着不同社会地位、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的患者,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沟通能力较欠缺,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时,时时都在谨小慎微地尊重着对方的传统,而往往不知所措,一旦处理不好,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16]。
有资料显示,虽然89.68%的护生认为与病人交流有必要,但只有40.65%的护生与病人交流成功[6]。首先,由于缺乏语言交流的良好技能,大多数护生无法用语言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护患之间若存在语言交流障碍,那在情感、思想上都会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使病人在心理上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其次,由于病室病人周转快,护生无法在短时间内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再者,面对不同层次病人时,护生语言单一,过多地使用医学术语以及对不同层次的病人使用相同的沟通模式而达不到预期的沟通效果[7,17],最后,护生有时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因为害怕传递错误的信息而不能给予满意答复,以致得不到病人及家属地肯定评价。
护士的人际沟通能力是其胜任职业角色的最主要因素[18]。有调查显示,语言交流越不流利或越不顺利的学生心理压力也就会越大[19]。
1.5情感障碍
研究表明,失去社会支持对护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显著的影响[20]。大多护生临床实习后身边没有亲人和朋友陪伴,在“举目无亲”的状况下会产生失助感,孤独感,这些学生处于被社会所忽视的状况中,较难获得自尊以及自我概念的认同,可能变得焦虑、无所适从[21]。 再者,护生离开学校来到临床实践需要经历从学生到护理人员的角色转换。随着社会身份的改变,最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转变。临床上,有些護生会拒绝为异性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或者在遇到身患传染疾病的病人时出现厌恶的表情,再者,遇到熟悉的病人死亡等等。这些突发事件给初涉临床的护生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如果不及时处理或给予心理干预,将会导致护生中断实习等严重后果[10]。
2相关对策
护生在临床实践中产生的压力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实习成效,因此有效地解除护生的压力对于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上述通过环境、价值观、实践能力、人际沟通以及情感障碍5个方面认识了护生临床实习的压力源,以下将通过个人和外周环境2个方面管理临床实习护生的压力,提出护生对临床实践中各种压力源的相应对策。
2.1个人方面
2.1.1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个人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思维方式等[22],并直接决定医疗护理领域的服务导向。护理专业的本质是关怀,据Elfrink等研究认为,进行护理人文关怀的关键是护理人员能正确理解专业价值观以及这些价值观对护理行为的影响[23]。
护生可通过护理工作中模范护士的感人事迹明确护理工作在维护人类健康、防病治病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改变先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尊重自己的选择并热爱护理事业。临床实习的护生除了会学习护理教育模式还会进行护理服务。美国著名护理学家Leininger 在20 世纪60 年代首先提出跨文化护理,又称多元文化护理。“文化护理”即针对每位患者自身的文化特点,采取符合相应文化习俗传统的护理措施[24]。临床实习护生必须正确认识多元文化护理的观念,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和生活护理责任。适应跨文化护理是目前社会多元发展的指向,也是医学模式转变之后各国人民的健康需求。
2.1.2加强文化适应和人际沟通
语言是多元文化护理直接的重要手段,是医护人员与病人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促使病人康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25]。根据调查结果,语言使用的频率、流利程度以及地道程度与学生的压力程度成反比[19]。
若临床实习学生在面对新文化冲击的情况下能无障碍地与病人交流,这样可以减少心理压力,增强情感调适。其次,语言交流流利的学生很少会感到害羞或特别注重发音的纯正和语言使用的背景[26]。再者,护生善于观察、倾听,在护理领域中可借鉴海外文化鼓励表达沟通的交流方式,配合生动的肢体语言,有效地与患者进行交流。这样可使出国护生在日常生活中更自信地结交朋友,在学习过程中更自在地讨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总而言之,努力提高口语水平以及有效的交流技巧,可消除因语言造成的心理紧张。
2.1.3新建社会支持网络
一些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在改善心理状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0]。当护生远离亲人时,社会支持系统是应对和处理压力,缓解紧张心理的关键方式[27]。有些学者认为缺乏社会支持将成为一种压力源引起长期的寂寞感。有些学者还认为社会支持可以改进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
为了改进自身的心理状况,护生应该在一些主观因素方面采取措施,比如建立家庭,与同事相处和结交朋友。护理时代杂志调查显示,向同事倾诉是大多护士缓解压力的应对策略[28]。与向其他护生倾诉相比较而言,部分护生认为管理者(比如带教老师或护士长)的支持对缓解压力更有效。但有数据显示,由于权利使之产生距离,雇员往往害怕在老板面前叙述自己的不满[28]。由于恐惧与管理者交流,许多护生总体感觉缺乏安全感,更多的护生选择与同事或朋友讨论工作负荷和人际关系等问题,而向管理者倾诉临床和技术等困惑[29]。
2.1.4其他压力宣泄方式
大多数压力是无法避免的,提高身心对压力的承受力,可减轻压力反应。常用的方法包括进行有规律的运动,注意饮食营养和适当的休息,应用各种放松技巧,比如:深呼吸训练、听音乐等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主动、积极的应对方法能缓和压力所造成的不良影响[30]。然而有些压力应对策略会危害护生健康,比如吸烟,服药和喝酒等等。最近有报道发现,有些护士通过大量进食来减轻压力[31]。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护生几乎不会选择吸烟,服药,喝酒来减轻压力[32]。以上宣泄压力的方式常常被用于情感障碍,最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出国护生意识到内心孤独或无助是无法控制的[29]。
2.2外周环境方面
2.2.1熟悉环境,适应工作节奏
实习护生面对陌生环境产生的不适时可寻求朋友的帮助或者更好地照顾自己,比如保持平衡饮食,坚持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拥有健康的兴趣,采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度过适应期。
学校一方可利用带学生到医院见习的机会,帮助护生提前熟悉医院环境、工作制度、护理工作的特点等。在课堂教学中可安排临床实例和临床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临床管理一方可安排带教老师带领护生熟悉病房环境,向护生介绍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以增加护生对临床护理的感性认识,并使护生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
临床工作节奏与护生以往的生活节奏不同步,不注意生活节奏的调整,就会产生各种不适应。带教老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还是指引者,平时应注重学生适应状况,主动关心护生的生活,帮助护生调整作息时间,并指导其参加时间管理的培训课程来整体安排实习期间的学习。
2.2.2帮助护生建立护理专业价值观
护理专业价值观是在学校培养中初步形成。MaryLouise研究表明,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对其专业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33]。Schank等也认为学校需设置一系列的价值教育课程,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价值观是护理实践的基础[34]。Eddy等认为攻读护理课程的学生,其价值观要通过教育过程不断加以修正和扩充,以帮助他们做出与专业准则相一致的决策[35]。 专业价值观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教育及医疗服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管理者应定期组织护理工作者进行活动,以加强护理成员对护理专业价值的整体认识,并就一些问题如何做出选择与判断进行讨论,通过清晰的认知体系鼓励护理人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贡献。Peters等认为一个组织中拥有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的存在程度,是反映一个组织优秀与否的标志[36]。因此,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护理人员的专业价值观,才能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保障。
2.2.3社会支持
当实习护生寻找并重新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的同时,社会机构在相关支持系统方面应采取必要措施,比如学校或医院有责任向实习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计划和实习场所,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相关服务,比如安排专业的团体机构与实习护生进行主动联系[9]。据调查显示,实习护生在遇到困难时往往选择个人咨询而非专业团体的帮助[19]。因此,社会咨询机构正在向多选择途径的模式努力来帮助实习护生获得有效的建议和及时的帮助。咨询中心还可以与其他机构联手为护生提供服务以及各种适应方式,比如技能培训,文化交流等,积极探索平衡护生心理状况的方法。在这样的正规机构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护生可相互分享自己的经历,相互分析解决问题。
2.2.4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理论实践的发展中,理论来源于实践,所以实践是减少书本与现实差距的一种途径[37]。由于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有的护理教学理论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Rolfe 说,如果重新考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通过护理教育者向护生真实反映临床生活,这样就可以减少理论与实践的差距[37]。再者,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样护生在进入临床后就会主动汲取新技术、新知识,做到知其所以然并学以致用。
Sellek说,病房是学习的最好地方,但在这个环境中很少有护生能得到学习的满足[39]。因此,临床教学机构应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增加护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进行操作时应尽量选择易成功的操作,以减少失败建立自信。对于操作失败,带教老师应安慰护生,给予耐心地讲解和指导,并鼓励护生进行下一次的操作。
临床管理方面要根据实习情况,使护生有更多机会去不同科室轮转,以此培养对先进仪器设备的认识以及锻炼各方面的专业技能。
2.2.5加強心理素质训练
有调查显示,接受现实是学生采用最多的一种应对方式[40]。老师应注意了解和观察护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正确合理的引导使护生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只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才可以使人正确认识压力,并能采取有效的适应方式,变消极的应对方式为积极的应对方式,增进身心健康。因此,带教老师应对护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比如采用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谈心的方式,鼓励护生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交流应对压力的经验。一方面可以使护生疏泄内心紧张不安的情绪及消除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讨论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应教会护生一些缓解紧张情绪及消除疲劳的方法,以利于其达到心理平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自尊和自我实现是一个人较高层次的需求,它一般表现为荣誉感和成就感[41]。而荣誉感和成就感的取得,还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表扬对护生自信心和积极性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及时表扬护生取得的进步可强化和鼓舞其心理,调动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当护生发生差错受到批评时,带教老师要注意保持适度的宽容,态度和蔼,语言得体;选择合适的地点,不要在病房内或人多的地方批评护生,伤其自尊。
3.小 结
本文对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存在的压力源进行了探讨,并提供了相应对策。这对于准备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可作为参考。近年来,护理教育者和临床工作者都密切关注实习护生的压力,较多学者对护生压力进行研究,也有学者提到对于护生研究应该分成三个阶段,实习初期(第1—3个月),实习中期(第4—9个月)和实习末期(第10—12个月)[5],根据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心理需要的变化进行研究,这可以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另外,还可以针对国内护生与出国护生在实践中存在压力源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现在大多数文献主要对压力源的内容研究比较多,但对干预性研究比较少,这方面还可值得探索。
参考文献:
[1]胡静超,陶红,张静.国内护士压力源研究现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58.
[2]Oermann MH,Standfest KM.Differences in stress and challenge in clinical practice among AND and BSN stlldents in varying clinical courses[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1997,36(5):228.
[3]杨川.出国工作护士压力来源及对压力源的反应.实用医技,2000,7(9):729.
[4]井坤娟.不同层次护生毕业实习期适应状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594.
[5]王惠珍,曾毅,高钰琳,翟惠敏.高护生临床实习早期心理压力源调查与分析.南方护理学报,2004,11(9):7.
[6]Liu Xiaoling.A survey and analysis of ambivalence of practical nurses and clinical teaching strategies.FAMILY NURSE,2008,6(6B)
[7]FENG Weihong,WANG Aiying,WANG Hui,LIU Kuikui. An analysis of pressure sources among nurse graduate students in practic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Nursing Management,2006,6(7):45-47. [8]杨永丽,赵秋利.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期间压力程度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因素研究[J].護理研究,2006,20(11B):2928- 2930.
[9]Barbara F.Green,Inez Johansson,Megan Rosser,Cassam Tengnah,Jeremy Segrott.Studying abroad:A multiple case study of nursing students’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Nurse Education Today(2008)28,981–992
[10]Farkhondeh Sharif,Sara Masoumi.A qualitative study of nursing student experiences of clinical Practice.BMC Nursing 2005,4:6
[11]Katinka J A H Prince,Henny P A Boshuizen,Cees P M van der Vleuten,Albert J J A Scherpbier.Students’ opinions about their preparation for clinical practice.Medical Education 2005;39:704–712.
[12]张传坤.护生临床实习压力的相关研究.护理学报,2007,14(9):13.
[13]刘军,寻丽彬,周立颖,梁椰林.探讨护生压力源及调适对策.护理教育,2006,24(5):60.
[14]Suikkala Arja,Leino-Kilpi Helena,Katajisto Jouko,Factors related to the nursing student–patient relationship:The students’ perspective.Nurse Education Today(2008)28,539–549.
[15]Arja Suikkala,Helena Leino-Kilpi,Nursing student–patient relationship:Experiences of students and patients.Nurse Education Today(2005)25,344–354.
[16]姚金兰.护生实习初期压力分析及对策[J].家庭护士,2006,4(8):56- 57.
[17]尤佳.本科实习护生压力的相关研究及展望.护理学报,2008,15(6):29.
[18]高林春,杜虹,徐维.实习护生角色行为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2,5(3):40.
[19]CHRISTINE J.YEH,MAYUKO INOSE.International students’ reported English fluency,social support satisfaction,and social connectedness as predictors of acculturative stress.Counselling Psychology Quarterly,2003,Vol.16,No.1,pp.15–28.
[20]Yang Luo,Honghong Wang.Correlation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impact on nursing students against stress,coping way and social support.Nurse Education Today(2009)29,5–8
[21]Pedersen,P.B.(1991)Counsel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19,10–58.
[22]Samovar L A,R E Porter,L A Stefani.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60 - 61.
[23]Elfrink V,Lutz E.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 essential values:National study of faculty perceptions,practices,and plans.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1991,7:239-245.
[24]刘月霞.跨文化护理初探[J].护理学杂志,1998,13(2):114-115.
[25]Margaret M A.Transcultural concepts in nursing care.Journal of Transcultural Nursing,2002,13(3):178-180
[26]Barratt,M.F.& Huba,M.E.(1994)Factors related to international undergraduate student adjustment in an American community.College Student Journal,28,422–436.
[27]Yeh,C.J.& Wang,Y.W.(2000)Asian American coping attitudes,sources,and practices:Implications for indigenous counseling strategies.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41,94–103. [28]Cole A.(1992)High anxiety.Nursing Times 88,26±29.
[29]Ganga Mahat,RN,C,EdD.Stress and Coping:Junior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in Clinical Settings.Nursing Forum Volume 33,No.1,January-March,1998
[30]李小妹.护理学导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1]Hope A.,Kelleher C.C.& O'Connor M.(1998)Lifestyle practices and the health promoting environment of hospital nurses.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8,438±447.
[32]Patrick Callaghan,Shiu Ann Tak-Ying,Peggy A.Wyatt.Factors related to stress and coping among Chinese nurses in Hong Kong.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0,31(6),1518±1527
[33]Mary Louise Welch.From tasks to caring:analysis of the changes in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the profession.Nursing Educator,1999,24(4):8-9.
[34]Raths L,Harmin M,Merrill & Simon S.Values and teaching.Columbus,OH:Charles Merrill,1966.
[35]Schank MJ,Weis D.Exploring commonality of professional values among nurse educators in the U.S.and England.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0,39(1):41-44.
[36]Peters T,Waterman R.In search of excellence.New York:Harper & Row,1982,86.
[37]Tolley KA:Theory from practice for practice:Is this a reality?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995,21(1):184-190.
[38]Rolfe G:Listening to students:Course evaluation as action research.Nurse Education Today 1994,14(3):223-227.
[39]Sellek T:Satisfying and anxiety creating incidents for nursing students.Nursing Times 1982,78(35):137-140.
[40]陳丽,胡均惠,文华.Roy适应模式对临床护生实习压力现状分析.井冈山医专学报,2004,11(1):75.
[41]杨青,杨玉莲,方平.护生实习初期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与康复,2005,4(6):461.
关键词:实习护生;临床实习;压力源;相关对策
前 言
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日益深化和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所承受的压力作为一种职业危险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护理专业学生(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常因面对各种压力而影响实习效果。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而持续高水平的压力会带来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影响[1],严重的可导致护生中断实习或动摇他们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心[2],给护理事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护生在医疗机构实习时,要面对陌生的环境、不同的患者、不一样的临床护理模式等压力源,他们在实习期间会更焦虑,更茫然,更需要机体各方面的适应,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本文就护生的临床实践压力源及相关对策综述如下。
1 护生临床实践中存在的压力源
1.1环境改变
护生来到医院实习,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改变,会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眠,皮肤过敏等不适反应。这些基本生理需要所发生的变化需要一定的适应期[3]。
另外,当护生离开熟悉的校园学习环境进入人员结构复杂的医疗环境时,将要面对陌生的面孔、新奇的工作环境、新的学习内容,就会产生紧张心理,从而产生头痛、失眠、月经失调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些表现[4]。尤其在实习过程中多采用轮转制度,护生每轮转到一个科室就要重新熟悉病房环境、医务人员、工作流程等。有研究表明,护生对于不可预料和不可控因素,比如轮换到新科室,其压力源不但不会随着时间减弱或消逝,反而会产生新的压力[5]。
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护士必要时需要倒班,因此原本在学校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被打乱,导致生物种、内分泌等多方面出现不适应。有调查显示,40%的护生是不能适应临床工作节奏的,23.23%的护生自行调整无效[6]。
临床护理中有很多以往学习中未曾接触过的事物,需要不断学习,但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生很难有精力在工作之外的时间看书。在一项研究中发现,210名被测试者中有164名感到有学习时间减少的压力[7]。繁重的体力劳动再加上脑力劳动使护生得不到充分的身心放松。
1.2社会价值观
有调查显示,护生专业自主选择者仅为3.87%[6]。绝大多数护生选择这个专业是出于非自愿的,因此对护理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感觉自身价值得不到满足[8]。未进入临床前,护生普遍认为护理工作纯洁而高尚,当满怀抱负走入临床实践后发现,护理工作相当琐碎,对患者赋予更多关注的同时,重复的照料项目也很多[9],这让护生会认为护理工作并不需要专业技能,有的护生疑惑自己学到的东西是否有价值或者在临床实习中到底该学什么[10]。
1.3实践能力薄弱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是护生感到最棘手的问题。护生多是被动地吸纳知识,并且多采用非“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成长的学生往往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11]。然而临床要求他们将书本知识转变成实际能力,要利用知识为患者提供切实的护理服务,在学和用衔接有一定的距离且理论和实践配合不够默契的情况下,多数护生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这给正处于角色转变过程中的护生带来一定的压力与困惑[12]。
护理专业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总的来说,操作技能的缺乏是护生存在的—个共性问题。由于在校期间模拟操作与临床工作的差别,使护生在实际工作中有巨大的落差感,而出现操作要领不得当,动作不协调,操作速度慢,对护理操作恐惧等心理[13]。
再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中,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一般总是拒绝临床经验少的护生为其进行治疗护理,这种态度给护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导致实习护生对自身操作能力产生了怀疑、焦虑等消极情绪。[14,15]
1.4人际沟通
在临床环境中,护生需要面对来自不同国籍的护理人员,有着不同社会地位、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的患者,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沟通能力较欠缺,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时,时时都在谨小慎微地尊重着对方的传统,而往往不知所措,一旦处理不好,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16]。
有资料显示,虽然89.68%的护生认为与病人交流有必要,但只有40.65%的护生与病人交流成功[6]。首先,由于缺乏语言交流的良好技能,大多数护生无法用语言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护患之间若存在语言交流障碍,那在情感、思想上都会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使病人在心理上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其次,由于病室病人周转快,护生无法在短时间内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再者,面对不同层次病人时,护生语言单一,过多地使用医学术语以及对不同层次的病人使用相同的沟通模式而达不到预期的沟通效果[7,17],最后,护生有时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因为害怕传递错误的信息而不能给予满意答复,以致得不到病人及家属地肯定评价。
护士的人际沟通能力是其胜任职业角色的最主要因素[18]。有调查显示,语言交流越不流利或越不顺利的学生心理压力也就会越大[19]。
1.5情感障碍
研究表明,失去社会支持对护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显著的影响[20]。大多护生临床实习后身边没有亲人和朋友陪伴,在“举目无亲”的状况下会产生失助感,孤独感,这些学生处于被社会所忽视的状况中,较难获得自尊以及自我概念的认同,可能变得焦虑、无所适从[21]。 再者,护生离开学校来到临床实践需要经历从学生到护理人员的角色转换。随着社会身份的改变,最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转变。临床上,有些護生会拒绝为异性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或者在遇到身患传染疾病的病人时出现厌恶的表情,再者,遇到熟悉的病人死亡等等。这些突发事件给初涉临床的护生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如果不及时处理或给予心理干预,将会导致护生中断实习等严重后果[10]。
2相关对策
护生在临床实践中产生的压力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实习成效,因此有效地解除护生的压力对于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上述通过环境、价值观、实践能力、人际沟通以及情感障碍5个方面认识了护生临床实习的压力源,以下将通过个人和外周环境2个方面管理临床实习护生的压力,提出护生对临床实践中各种压力源的相应对策。
2.1个人方面
2.1.1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个人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思维方式等[22],并直接决定医疗护理领域的服务导向。护理专业的本质是关怀,据Elfrink等研究认为,进行护理人文关怀的关键是护理人员能正确理解专业价值观以及这些价值观对护理行为的影响[23]。
护生可通过护理工作中模范护士的感人事迹明确护理工作在维护人类健康、防病治病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改变先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尊重自己的选择并热爱护理事业。临床实习的护生除了会学习护理教育模式还会进行护理服务。美国著名护理学家Leininger 在20 世纪60 年代首先提出跨文化护理,又称多元文化护理。“文化护理”即针对每位患者自身的文化特点,采取符合相应文化习俗传统的护理措施[24]。临床实习护生必须正确认识多元文化护理的观念,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和生活护理责任。适应跨文化护理是目前社会多元发展的指向,也是医学模式转变之后各国人民的健康需求。
2.1.2加强文化适应和人际沟通
语言是多元文化护理直接的重要手段,是医护人员与病人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促使病人康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25]。根据调查结果,语言使用的频率、流利程度以及地道程度与学生的压力程度成反比[19]。
若临床实习学生在面对新文化冲击的情况下能无障碍地与病人交流,这样可以减少心理压力,增强情感调适。其次,语言交流流利的学生很少会感到害羞或特别注重发音的纯正和语言使用的背景[26]。再者,护生善于观察、倾听,在护理领域中可借鉴海外文化鼓励表达沟通的交流方式,配合生动的肢体语言,有效地与患者进行交流。这样可使出国护生在日常生活中更自信地结交朋友,在学习过程中更自在地讨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总而言之,努力提高口语水平以及有效的交流技巧,可消除因语言造成的心理紧张。
2.1.3新建社会支持网络
一些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在改善心理状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0]。当护生远离亲人时,社会支持系统是应对和处理压力,缓解紧张心理的关键方式[27]。有些学者认为缺乏社会支持将成为一种压力源引起长期的寂寞感。有些学者还认为社会支持可以改进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
为了改进自身的心理状况,护生应该在一些主观因素方面采取措施,比如建立家庭,与同事相处和结交朋友。护理时代杂志调查显示,向同事倾诉是大多护士缓解压力的应对策略[28]。与向其他护生倾诉相比较而言,部分护生认为管理者(比如带教老师或护士长)的支持对缓解压力更有效。但有数据显示,由于权利使之产生距离,雇员往往害怕在老板面前叙述自己的不满[28]。由于恐惧与管理者交流,许多护生总体感觉缺乏安全感,更多的护生选择与同事或朋友讨论工作负荷和人际关系等问题,而向管理者倾诉临床和技术等困惑[29]。
2.1.4其他压力宣泄方式
大多数压力是无法避免的,提高身心对压力的承受力,可减轻压力反应。常用的方法包括进行有规律的运动,注意饮食营养和适当的休息,应用各种放松技巧,比如:深呼吸训练、听音乐等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主动、积极的应对方法能缓和压力所造成的不良影响[30]。然而有些压力应对策略会危害护生健康,比如吸烟,服药和喝酒等等。最近有报道发现,有些护士通过大量进食来减轻压力[31]。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护生几乎不会选择吸烟,服药,喝酒来减轻压力[32]。以上宣泄压力的方式常常被用于情感障碍,最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出国护生意识到内心孤独或无助是无法控制的[29]。
2.2外周环境方面
2.2.1熟悉环境,适应工作节奏
实习护生面对陌生环境产生的不适时可寻求朋友的帮助或者更好地照顾自己,比如保持平衡饮食,坚持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拥有健康的兴趣,采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度过适应期。
学校一方可利用带学生到医院见习的机会,帮助护生提前熟悉医院环境、工作制度、护理工作的特点等。在课堂教学中可安排临床实例和临床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临床管理一方可安排带教老师带领护生熟悉病房环境,向护生介绍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以增加护生对临床护理的感性认识,并使护生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
临床工作节奏与护生以往的生活节奏不同步,不注意生活节奏的调整,就会产生各种不适应。带教老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还是指引者,平时应注重学生适应状况,主动关心护生的生活,帮助护生调整作息时间,并指导其参加时间管理的培训课程来整体安排实习期间的学习。
2.2.2帮助护生建立护理专业价值观
护理专业价值观是在学校培养中初步形成。MaryLouise研究表明,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对其专业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33]。Schank等也认为学校需设置一系列的价值教育课程,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价值观是护理实践的基础[34]。Eddy等认为攻读护理课程的学生,其价值观要通过教育过程不断加以修正和扩充,以帮助他们做出与专业准则相一致的决策[35]。 专业价值观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教育及医疗服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管理者应定期组织护理工作者进行活动,以加强护理成员对护理专业价值的整体认识,并就一些问题如何做出选择与判断进行讨论,通过清晰的认知体系鼓励护理人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贡献。Peters等认为一个组织中拥有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的存在程度,是反映一个组织优秀与否的标志[36]。因此,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护理人员的专业价值观,才能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保障。
2.2.3社会支持
当实习护生寻找并重新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的同时,社会机构在相关支持系统方面应采取必要措施,比如学校或医院有责任向实习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计划和实习场所,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相关服务,比如安排专业的团体机构与实习护生进行主动联系[9]。据调查显示,实习护生在遇到困难时往往选择个人咨询而非专业团体的帮助[19]。因此,社会咨询机构正在向多选择途径的模式努力来帮助实习护生获得有效的建议和及时的帮助。咨询中心还可以与其他机构联手为护生提供服务以及各种适应方式,比如技能培训,文化交流等,积极探索平衡护生心理状况的方法。在这样的正规机构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护生可相互分享自己的经历,相互分析解决问题。
2.2.4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理论实践的发展中,理论来源于实践,所以实践是减少书本与现实差距的一种途径[37]。由于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有的护理教学理论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Rolfe 说,如果重新考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通过护理教育者向护生真实反映临床生活,这样就可以减少理论与实践的差距[37]。再者,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样护生在进入临床后就会主动汲取新技术、新知识,做到知其所以然并学以致用。
Sellek说,病房是学习的最好地方,但在这个环境中很少有护生能得到学习的满足[39]。因此,临床教学机构应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增加护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进行操作时应尽量选择易成功的操作,以减少失败建立自信。对于操作失败,带教老师应安慰护生,给予耐心地讲解和指导,并鼓励护生进行下一次的操作。
临床管理方面要根据实习情况,使护生有更多机会去不同科室轮转,以此培养对先进仪器设备的认识以及锻炼各方面的专业技能。
2.2.5加強心理素质训练
有调查显示,接受现实是学生采用最多的一种应对方式[40]。老师应注意了解和观察护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正确合理的引导使护生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只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才可以使人正确认识压力,并能采取有效的适应方式,变消极的应对方式为积极的应对方式,增进身心健康。因此,带教老师应对护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比如采用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谈心的方式,鼓励护生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交流应对压力的经验。一方面可以使护生疏泄内心紧张不安的情绪及消除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讨论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应教会护生一些缓解紧张情绪及消除疲劳的方法,以利于其达到心理平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自尊和自我实现是一个人较高层次的需求,它一般表现为荣誉感和成就感[41]。而荣誉感和成就感的取得,还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表扬对护生自信心和积极性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及时表扬护生取得的进步可强化和鼓舞其心理,调动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当护生发生差错受到批评时,带教老师要注意保持适度的宽容,态度和蔼,语言得体;选择合适的地点,不要在病房内或人多的地方批评护生,伤其自尊。
3.小 结
本文对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存在的压力源进行了探讨,并提供了相应对策。这对于准备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可作为参考。近年来,护理教育者和临床工作者都密切关注实习护生的压力,较多学者对护生压力进行研究,也有学者提到对于护生研究应该分成三个阶段,实习初期(第1—3个月),实习中期(第4—9个月)和实习末期(第10—12个月)[5],根据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心理需要的变化进行研究,这可以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另外,还可以针对国内护生与出国护生在实践中存在压力源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现在大多数文献主要对压力源的内容研究比较多,但对干预性研究比较少,这方面还可值得探索。
参考文献:
[1]胡静超,陶红,张静.国内护士压力源研究现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58.
[2]Oermann MH,Standfest KM.Differences in stress and challenge in clinical practice among AND and BSN stlldents in varying clinical courses[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1997,36(5):228.
[3]杨川.出国工作护士压力来源及对压力源的反应.实用医技,2000,7(9):729.
[4]井坤娟.不同层次护生毕业实习期适应状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594.
[5]王惠珍,曾毅,高钰琳,翟惠敏.高护生临床实习早期心理压力源调查与分析.南方护理学报,2004,11(9):7.
[6]Liu Xiaoling.A survey and analysis of ambivalence of practical nurses and clinical teaching strategies.FAMILY NURSE,2008,6(6B)
[7]FENG Weihong,WANG Aiying,WANG Hui,LIU Kuikui. An analysis of pressure sources among nurse graduate students in practic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Nursing Management,2006,6(7):45-47. [8]杨永丽,赵秋利.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期间压力程度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因素研究[J].護理研究,2006,20(11B):2928- 2930.
[9]Barbara F.Green,Inez Johansson,Megan Rosser,Cassam Tengnah,Jeremy Segrott.Studying abroad:A multiple case study of nursing students’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Nurse Education Today(2008)28,981–992
[10]Farkhondeh Sharif,Sara Masoumi.A qualitative study of nursing student experiences of clinical Practice.BMC Nursing 2005,4:6
[11]Katinka J A H Prince,Henny P A Boshuizen,Cees P M van der Vleuten,Albert J J A Scherpbier.Students’ opinions about their preparation for clinical practice.Medical Education 2005;39:704–712.
[12]张传坤.护生临床实习压力的相关研究.护理学报,2007,14(9):13.
[13]刘军,寻丽彬,周立颖,梁椰林.探讨护生压力源及调适对策.护理教育,2006,24(5):60.
[14]Suikkala Arja,Leino-Kilpi Helena,Katajisto Jouko,Factors related to the nursing student–patient relationship:The students’ perspective.Nurse Education Today(2008)28,539–549.
[15]Arja Suikkala,Helena Leino-Kilpi,Nursing student–patient relationship:Experiences of students and patients.Nurse Education Today(2005)25,344–354.
[16]姚金兰.护生实习初期压力分析及对策[J].家庭护士,2006,4(8):56- 57.
[17]尤佳.本科实习护生压力的相关研究及展望.护理学报,2008,15(6):29.
[18]高林春,杜虹,徐维.实习护生角色行为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2,5(3):40.
[19]CHRISTINE J.YEH,MAYUKO INOSE.International students’ reported English fluency,social support satisfaction,and social connectedness as predictors of acculturative stress.Counselling Psychology Quarterly,2003,Vol.16,No.1,pp.15–28.
[20]Yang Luo,Honghong Wang.Correlation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impact on nursing students against stress,coping way and social support.Nurse Education Today(2009)29,5–8
[21]Pedersen,P.B.(1991)Counsel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19,10–58.
[22]Samovar L A,R E Porter,L A Stefani.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60 - 61.
[23]Elfrink V,Lutz E.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 essential values:National study of faculty perceptions,practices,and plans.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1991,7:239-245.
[24]刘月霞.跨文化护理初探[J].护理学杂志,1998,13(2):114-115.
[25]Margaret M A.Transcultural concepts in nursing care.Journal of Transcultural Nursing,2002,13(3):178-180
[26]Barratt,M.F.& Huba,M.E.(1994)Factors related to international undergraduate student adjustment in an American community.College Student Journal,28,422–436.
[27]Yeh,C.J.& Wang,Y.W.(2000)Asian American coping attitudes,sources,and practices:Implications for indigenous counseling strategies.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41,94–103. [28]Cole A.(1992)High anxiety.Nursing Times 88,26±29.
[29]Ganga Mahat,RN,C,EdD.Stress and Coping:Junior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in Clinical Settings.Nursing Forum Volume 33,No.1,January-March,1998
[30]李小妹.护理学导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1]Hope A.,Kelleher C.C.& O'Connor M.(1998)Lifestyle practices and the health promoting environment of hospital nurses.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8,438±447.
[32]Patrick Callaghan,Shiu Ann Tak-Ying,Peggy A.Wyatt.Factors related to stress and coping among Chinese nurses in Hong Kong.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0,31(6),1518±1527
[33]Mary Louise Welch.From tasks to caring:analysis of the changes in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the profession.Nursing Educator,1999,24(4):8-9.
[34]Raths L,Harmin M,Merrill & Simon S.Values and teaching.Columbus,OH:Charles Merrill,1966.
[35]Schank MJ,Weis D.Exploring commonality of professional values among nurse educators in the U.S.and England.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0,39(1):41-44.
[36]Peters T,Waterman R.In search of excellence.New York:Harper & Row,1982,86.
[37]Tolley KA:Theory from practice for practice:Is this a reality?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995,21(1):184-190.
[38]Rolfe G:Listening to students:Course evaluation as action research.Nurse Education Today 1994,14(3):223-227.
[39]Sellek T:Satisfying and anxiety creating incidents for nursing students.Nursing Times 1982,78(35):137-140.
[40]陳丽,胡均惠,文华.Roy适应模式对临床护生实习压力现状分析.井冈山医专学报,2004,11(1):75.
[41]杨青,杨玉莲,方平.护生实习初期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与康复,2005,4(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