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体育经济,就是指从生产与经营的角度出发,将大众性体育活动和与此有关的经济行为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项特殊产业进行发展。在西方国家,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如美国体育产业的年利润达到千亿美元以上,甚至超过了资金实力雄厚的石油、汽车等行业。近年来,我国体育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被誉为“朝阳产业”,但是因为对体育经济缺乏足够重视,造成体育经济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可见,调整与改革我国的体育经济政策,引导我国体育经济的快速发展已刻不容缓。
一、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传统体制的严重影响
我国的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由体育部门包办,形成一种按计划运转的机制。在改革过程中虽然尝试让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但是仍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企业在和体育部门联合举办体育赛事的过程中,常常不能获得应有的自主权,而且在赢利后,企业只能得到少数利润,导致赛事的投入越来越多,而效益却不尽人意。时间一长,就会打消准备投资体育企业的积极性。而国内企业又往往存在严重的盲从倾向,觉得哪种体育运动获利高,众商家都会一拥而上,导致重复建设、规划不科学及盲目攀比建设规模等不合理现象。
(二)高素质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稀缺
目前,我国体育经济市场中的人才严重不足,主要缺乏两种经营人才:其一是高素质通才,主要是指知识结构合理,能力素质全面的企业家人才,其二是学有专长、技有专攻的专业人才,即对某一项目市场的商业化运作具有实际营销经验与技能的销售人才。体育经济的发展需要不仅懂体育,而且懂经济与管理的人才,而目前的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大部分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等。他们普遍熟悉体育工作,但缺乏对市场运作及其规律的深刻认识。体育管理经营人才的严重缺乏,导致难以形成体育产业人才群体,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市场化发展。
(三)体育消费市场过于狭小
目前,我国的体育消费主要停留在低层次消费上,尚未向货币化与市场化的高层次消费。西方发达国家能形成体育消费与体育投资热,而中国尚未形成这一热点的原因,就在于我国国民的消费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我国单位劳动成果中可用于消费的部分偏少,用于体育消费的部分则更少。全国除少数大城市之外,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普遍不强,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尚未深入人心,体育消费结构也不够合理。许多人情愿把钱花在应酬或娱乐场所上,却不愿花钱进行体育锻炼。
二、排除体育经济发展中相关障碍的策略
(一)加快调整体育产业结构
体育产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是构成双向互动的。体育要走向社会化与产业化之路,只有全面走向市场,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新趋势。唯有符合社会与人民的需求,体育产业才能不断得到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和谐,努力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它要求现代体育从具有社会功用性目的的身体开发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进行自觉转化。因而体育产业要实现,就必须开展结构调整。为解决地域之间不平衡的问题,可建立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启动与扶持地方体育龙头企业与骨干产业,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用国家财政增投资金,利用社会资金建设一批不仅能举办比赛,而且能面向社会开放的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产业开发的阵地。同时,要提高各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增强比赛及表演的观赏性,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体育产品,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平衡。
(二)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依据我国体育市场发展的现状,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明确体育经济的管理部门及相应的职能、管理范围与管理权限等,从而规范体育市场的主体,并维护市场的秩序,强化对体育市场的管理、监督与调控。由于体育经营活动涉及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要求,因此,依法设立服务标准,明确体育市场服务标准,是严格体育市场管理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产业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国民健康是全民族素质提高的基础,而且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全民健康必须得到政府的强力推动,政府应重视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体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政府部门应当对体育产业发展给予必须的政策支持,要参照国家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原则,从而制定出台关于扶持体育产业方面的优惠政策,从税收与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比如,要投资于体育产业的投资商可以按照甚至优于当地的优惠政策,在贷款利率及税费征收等方面予以支持。
(三)深化体育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体系是体育经济得以发展的导向与载体。体育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起点,顺应市场,并拓展市场。要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以引导与刺激体育消费为核心,努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人才市场、观众市场、技术市场、文化市场、广告市场等等,并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而且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体系,从而为体育经济的发展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推进体育产业经营的法律化
政府要认真研究目前所执行的体育产业法律法规,应逐步调整完整的体育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力求对体育产业开展良好的监督与保护,以推动体育产业向法制化轨道不断发展。目前,我国体育市场的法制建设较为薄弱,应当尽快出台全国性的体育市场法规体系,并界定进入体育经济市场的专业条件、资格及审批程序,规定各类市场主体所拥有的法律地位、权利及责任,规范体育经济市场的主体,并维护好市场秩序,提高对体育市场进行监督与调控的能力。
总的来说,我国体育经济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但是,在体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体育产业走向商业化与职业化的道路还有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操作,不断学习与总结经验教训,就一定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经济发展新路。
(赵伟科,1977年生,辽宁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体育部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与运动训练以及体育管理)
一、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传统体制的严重影响
我国的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由体育部门包办,形成一种按计划运转的机制。在改革过程中虽然尝试让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但是仍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企业在和体育部门联合举办体育赛事的过程中,常常不能获得应有的自主权,而且在赢利后,企业只能得到少数利润,导致赛事的投入越来越多,而效益却不尽人意。时间一长,就会打消准备投资体育企业的积极性。而国内企业又往往存在严重的盲从倾向,觉得哪种体育运动获利高,众商家都会一拥而上,导致重复建设、规划不科学及盲目攀比建设规模等不合理现象。
(二)高素质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稀缺
目前,我国体育经济市场中的人才严重不足,主要缺乏两种经营人才:其一是高素质通才,主要是指知识结构合理,能力素质全面的企业家人才,其二是学有专长、技有专攻的专业人才,即对某一项目市场的商业化运作具有实际营销经验与技能的销售人才。体育经济的发展需要不仅懂体育,而且懂经济与管理的人才,而目前的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大部分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等。他们普遍熟悉体育工作,但缺乏对市场运作及其规律的深刻认识。体育管理经营人才的严重缺乏,导致难以形成体育产业人才群体,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市场化发展。
(三)体育消费市场过于狭小
目前,我国的体育消费主要停留在低层次消费上,尚未向货币化与市场化的高层次消费。西方发达国家能形成体育消费与体育投资热,而中国尚未形成这一热点的原因,就在于我国国民的消费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我国单位劳动成果中可用于消费的部分偏少,用于体育消费的部分则更少。全国除少数大城市之外,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普遍不强,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尚未深入人心,体育消费结构也不够合理。许多人情愿把钱花在应酬或娱乐场所上,却不愿花钱进行体育锻炼。
二、排除体育经济发展中相关障碍的策略
(一)加快调整体育产业结构
体育产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是构成双向互动的。体育要走向社会化与产业化之路,只有全面走向市场,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新趋势。唯有符合社会与人民的需求,体育产业才能不断得到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和谐,努力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它要求现代体育从具有社会功用性目的的身体开发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进行自觉转化。因而体育产业要实现,就必须开展结构调整。为解决地域之间不平衡的问题,可建立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启动与扶持地方体育龙头企业与骨干产业,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用国家财政增投资金,利用社会资金建设一批不仅能举办比赛,而且能面向社会开放的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产业开发的阵地。同时,要提高各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增强比赛及表演的观赏性,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体育产品,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平衡。
(二)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依据我国体育市场发展的现状,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明确体育经济的管理部门及相应的职能、管理范围与管理权限等,从而规范体育市场的主体,并维护市场的秩序,强化对体育市场的管理、监督与调控。由于体育经营活动涉及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要求,因此,依法设立服务标准,明确体育市场服务标准,是严格体育市场管理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产业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国民健康是全民族素质提高的基础,而且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全民健康必须得到政府的强力推动,政府应重视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体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政府部门应当对体育产业发展给予必须的政策支持,要参照国家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原则,从而制定出台关于扶持体育产业方面的优惠政策,从税收与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比如,要投资于体育产业的投资商可以按照甚至优于当地的优惠政策,在贷款利率及税费征收等方面予以支持。
(三)深化体育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体系是体育经济得以发展的导向与载体。体育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起点,顺应市场,并拓展市场。要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以引导与刺激体育消费为核心,努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人才市场、观众市场、技术市场、文化市场、广告市场等等,并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而且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体系,从而为体育经济的发展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推进体育产业经营的法律化
政府要认真研究目前所执行的体育产业法律法规,应逐步调整完整的体育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力求对体育产业开展良好的监督与保护,以推动体育产业向法制化轨道不断发展。目前,我国体育市场的法制建设较为薄弱,应当尽快出台全国性的体育市场法规体系,并界定进入体育经济市场的专业条件、资格及审批程序,规定各类市场主体所拥有的法律地位、权利及责任,规范体育经济市场的主体,并维护好市场秩序,提高对体育市场进行监督与调控的能力。
总的来说,我国体育经济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但是,在体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体育产业走向商业化与职业化的道路还有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操作,不断学习与总结经验教训,就一定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经济发展新路。
(赵伟科,1977年生,辽宁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体育部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与运动训练以及体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