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资文化盛行的城市,市民的居住条件大都相对局促。即使对于维也纳人,咖啡馆也是异国情调的所在
歌剧《费加罗婚礼》1786年在维也纳首演时,当时的皇帝向作曲家莫扎特诉苦:“音符何其多也,莫爱卿!”在那座城市,每次走过舒伯特、勃拉姆斯或西玛诺夫斯基的旧居,你的记忆会不断播放一些几成俗套的曲调;即使在郊外,你也难逃那张旋律之网。
暮色渐深,正是林中杜鹃和夜莺交接班的时刻,鸟群的轮唱似曾耳闻。我忽然顿悟:贝多芬在《牧歌交响乐》中展示的,就是这个地方。果不其然。村尽头是一小片空地,两块交叉的路牌向路人指示,那就是“贝多芬小道”和“英雄巷”的会合处。由此向西,便是大师度过余生的地方。
如此优雅的所在,却处于一个直面东方威胁的历史地理坐标点上。19世纪的奥地利名相梅特涅,就有过亚洲始于维也纳城下的夸张说法。这座外观明艳的城市(莫扎特和茜茜公主是其形象大使),微甜的风中永远弥漫着文明前哨特有的紧张气氛。本地人也总是用自己的教养,极力证明他们属于西方的正宗血脉。不止一次,我在街上用英语问路,对方会用法语答复。我怀疑他们会像《奥赛罗》中的苔丝忒蒙娜一样,被文明的丝绒柔软地窒息。这地方出弗洛伊德,看来不是偶然。
最近有机会重访维也纳,于是翻阅了几本有关的杂书,其中最有意思的是《维特根斯坦的维也纳》。我喜欢出游之前做些预习功课,只是这次仍下不了决心学德语。所幸两位作者雅尼思和图尔敏是英国人,对我没有语言障碍。本书的主旨是指出,理解早期维特根斯坦应该摆脱逻辑实证主义的传统思路。作者引用当年维氏写给《逻辑哲学论文》的编辑的信为证,信中说:“《论文》一书包括两个部分,即已呈上的部分,以及笔者尚未动笔的部分。确切地说,第二部分才是要义之所在。”因为作者的关心更多是在伦理方面,而不是纯粹的语言逻辑问题。
这些问题应该留给专治哲学的内行。对于我这样一个门外汉,本书更有意思的部分是作者对世纪末维也纳的细致描述,及其对维特根斯坦的人格和思想成长的作用。那是一座歌舞升平的梦幻都市:经过佛朗茨·约瑟夫皇帝的重建,1848年革命的痕迹扫除殆尽;城墙拆除后的地基上,筑成华厦林立的环城大道;佛拉芒风格的市政厅,建立在昔年土耳其军队围城时的营地;《蓝色多瑙河》的流行,正好掩饰了对普鲁士作战失败的屈辱。这种气质一路延续至今。这里,你不会像在柏林那样看到苏军占领的痕迹。一切伤痛都深埋于心,就像耶利内克笔下的女钢琴家那样不时发作一番。
30年的重建耗资巨大,却没能解决多数市民的居住问题。居室狭小,加上取暖困难,迫使人们白天跑到咖啡馆屠宰时间,结果歪打正着,刺激了公共空间的发展。没错,小资文化盛行的城市,市民的居住条件大都相对局促。即使对于维也纳人,咖啡馆也是异国情调的所在;咖啡毕竟来自土耳其。这就有了浪漫的精神性,而表现精神的理想做法,莫过于阅读。报纸副刊的地位便由此重要起来,于是出现了撰写文化散文的名家。他们点评的事情大多发生在舞台,比如戏剧和音乐,并以舞台的尺度衡量日常生活。其中最出名的是茨威格。
这种缺少现实感的文化,来自保守的政治体制、缺乏竞争的垄断经济,以及由此而来的言论管制。由于文化的市场化程度低下,文艺人士大都希望在国家项目中分一杯羹;而当国家财源日益枯竭,他们又要仰仗工商业寡头的保护和资助。维特根斯坦的父亲是奥匈帝国的钢铁大王,这个精明的赌徒靠各种灰色手段成为巨富,然后成了文化赞助人,著名的维也纳分离派之家,就由他出资建成。音乐方面,勃拉姆斯、施特劳斯、勋伯格等大腕,都是他的座上宾。
那是一种言不及义的文化,精致却无用,不能响应真实世界。维特根斯坦极简主义的行文风格,或许正是这种文化的反动。亚历山大·沃在近作《维特根斯坦家族》中,详尽描述过这种文化。书中一节讲到,1938年奥地利与纳粹德国合并后,维特根斯坦家因犹太背景受到清查。他们的收藏当中,有一部分在盖世太保的搜查中漏网。仅音乐家手稿一项,就有一部巴赫的《康塔塔》、两首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海顿的一部交响曲、贝多芬的一首晚期奏鸣曲、舒伯特的《鳟鱼》、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以及瓦格纳的《女武神》草稿。就像财富,文化教养并未让这个家庭免于灾难。五兄弟当中,三个死于自杀;幸存的两个,包括独臂钢琴家保罗和哲学家路德维希本人,也都有过自杀的打算。■
李大卫:作家,评论家,现居美国
歌剧《费加罗婚礼》1786年在维也纳首演时,当时的皇帝向作曲家莫扎特诉苦:“音符何其多也,莫爱卿!”在那座城市,每次走过舒伯特、勃拉姆斯或西玛诺夫斯基的旧居,你的记忆会不断播放一些几成俗套的曲调;即使在郊外,你也难逃那张旋律之网。
暮色渐深,正是林中杜鹃和夜莺交接班的时刻,鸟群的轮唱似曾耳闻。我忽然顿悟:贝多芬在《牧歌交响乐》中展示的,就是这个地方。果不其然。村尽头是一小片空地,两块交叉的路牌向路人指示,那就是“贝多芬小道”和“英雄巷”的会合处。由此向西,便是大师度过余生的地方。
如此优雅的所在,却处于一个直面东方威胁的历史地理坐标点上。19世纪的奥地利名相梅特涅,就有过亚洲始于维也纳城下的夸张说法。这座外观明艳的城市(莫扎特和茜茜公主是其形象大使),微甜的风中永远弥漫着文明前哨特有的紧张气氛。本地人也总是用自己的教养,极力证明他们属于西方的正宗血脉。不止一次,我在街上用英语问路,对方会用法语答复。我怀疑他们会像《奥赛罗》中的苔丝忒蒙娜一样,被文明的丝绒柔软地窒息。这地方出弗洛伊德,看来不是偶然。
最近有机会重访维也纳,于是翻阅了几本有关的杂书,其中最有意思的是《维特根斯坦的维也纳》。我喜欢出游之前做些预习功课,只是这次仍下不了决心学德语。所幸两位作者雅尼思和图尔敏是英国人,对我没有语言障碍。本书的主旨是指出,理解早期维特根斯坦应该摆脱逻辑实证主义的传统思路。作者引用当年维氏写给《逻辑哲学论文》的编辑的信为证,信中说:“《论文》一书包括两个部分,即已呈上的部分,以及笔者尚未动笔的部分。确切地说,第二部分才是要义之所在。”因为作者的关心更多是在伦理方面,而不是纯粹的语言逻辑问题。
这些问题应该留给专治哲学的内行。对于我这样一个门外汉,本书更有意思的部分是作者对世纪末维也纳的细致描述,及其对维特根斯坦的人格和思想成长的作用。那是一座歌舞升平的梦幻都市:经过佛朗茨·约瑟夫皇帝的重建,1848年革命的痕迹扫除殆尽;城墙拆除后的地基上,筑成华厦林立的环城大道;佛拉芒风格的市政厅,建立在昔年土耳其军队围城时的营地;《蓝色多瑙河》的流行,正好掩饰了对普鲁士作战失败的屈辱。这种气质一路延续至今。这里,你不会像在柏林那样看到苏军占领的痕迹。一切伤痛都深埋于心,就像耶利内克笔下的女钢琴家那样不时发作一番。
30年的重建耗资巨大,却没能解决多数市民的居住问题。居室狭小,加上取暖困难,迫使人们白天跑到咖啡馆屠宰时间,结果歪打正着,刺激了公共空间的发展。没错,小资文化盛行的城市,市民的居住条件大都相对局促。即使对于维也纳人,咖啡馆也是异国情调的所在;咖啡毕竟来自土耳其。这就有了浪漫的精神性,而表现精神的理想做法,莫过于阅读。报纸副刊的地位便由此重要起来,于是出现了撰写文化散文的名家。他们点评的事情大多发生在舞台,比如戏剧和音乐,并以舞台的尺度衡量日常生活。其中最出名的是茨威格。
这种缺少现实感的文化,来自保守的政治体制、缺乏竞争的垄断经济,以及由此而来的言论管制。由于文化的市场化程度低下,文艺人士大都希望在国家项目中分一杯羹;而当国家财源日益枯竭,他们又要仰仗工商业寡头的保护和资助。维特根斯坦的父亲是奥匈帝国的钢铁大王,这个精明的赌徒靠各种灰色手段成为巨富,然后成了文化赞助人,著名的维也纳分离派之家,就由他出资建成。音乐方面,勃拉姆斯、施特劳斯、勋伯格等大腕,都是他的座上宾。
那是一种言不及义的文化,精致却无用,不能响应真实世界。维特根斯坦极简主义的行文风格,或许正是这种文化的反动。亚历山大·沃在近作《维特根斯坦家族》中,详尽描述过这种文化。书中一节讲到,1938年奥地利与纳粹德国合并后,维特根斯坦家因犹太背景受到清查。他们的收藏当中,有一部分在盖世太保的搜查中漏网。仅音乐家手稿一项,就有一部巴赫的《康塔塔》、两首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海顿的一部交响曲、贝多芬的一首晚期奏鸣曲、舒伯特的《鳟鱼》、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以及瓦格纳的《女武神》草稿。就像财富,文化教养并未让这个家庭免于灾难。五兄弟当中,三个死于自杀;幸存的两个,包括独臂钢琴家保罗和哲学家路德维希本人,也都有过自杀的打算。■
李大卫:作家,评论家,现居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