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的悲剧》中罗伯达和桑德拉之间的对立统一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德莱塞的小说《美国的悲剧》中有两个主要女性角色:罗伯达和桑德拉,干差万别的她们与主角克莱德之间存在的感情纠葛,进一步影响、支配了克莱德的行动,进而导向了第二卷的高潮:悲剧的发生。更多人倾向于关注贯穿三卷的克莱德,而忽略了两个主要女性角色,即使有所描述,也一般将角色之间进行割裂,运用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抑或女权主义理论去分析单一人物,而造成这种思维定式的原因是微观角度在分析小说艺术时的缺失。依笔者之见,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揣摩这两个角色,注意作者德莱塞笔下她们的形象、性格而并非一味从社会、政治影响这样的大角度来阅读这部作品,可以发现她们之间实际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对立可以轻易涵盖,而注意到这两个角色之间的“互动性”、对立形象背后的统一性则是欣赏德莱塞高超写作功力以及用心刻画的关键,也是一直以来被忽视的一点。
  关键词:罗伯达 桑德拉 微观 宏观 对立 互动性 悲剧性
  《美国的悲剧》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德莱塞的重要代表作,小说分为三卷,第二卷中贫穷而充满野心的克莱德来到伯父所在的衬衣领子厂担任工头,随后他与穷女工罗伯达私通,又企图通过入赘豪门而勾引富家千金桑德拉;飞黄腾达的日子即将成真之际,克莱德为摆脱已有身孕的罗伯达,设计使她溺死于湖中,刻画了本文最直接的一个悲剧。通过阅读,我们会发现在德莱塞的笔下,有意识地将罗伯达和桑德拉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凸显悲剧性;与此同时,又在各个细节处暗示着这两个女性角色和克莱德这个男性角色更深层次的统一,体现出一种角色之间的互动性,进而來强化主题。
  一、微观角度:强烈对比凸显张力
  关于两者之间的鲜明对比是再清楚不过的了,穷女工罗伯达和与之对应的大厂主的掌上明珠桑德拉,“两种人,两种性格,两种生活,两个世界,都在向克莱德招手: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幻想世界。这样来写美国式的悲剧,当然是现实主义的大手笔”①。
  两极冲突构成的张力来自多个方面,包括自然、社会、政治、文化、宗教、伦理道德、精神心理等。关于评价德莱塞小说创作中的悲剧张力并非主要来自于自然或精神心理等因素,而是侧重体现社会和政治两个方面的说法,笔者并不是很赞同。的确,德莱塞小说创作的悲剧氛围体现了美国国内阶级矛盾、垄断与反垄断矛盾的激化使小说家对人们生存的社会及其前途的忧虑和思索。然而倘若忽略精神心理因素这样较为微观的因素,而一味注重从宏观角度来探讨小说的艺术,那么就会丢失读者在阅读小说时最直观的乐趣。德莱塞相当注重细节捕写,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忽略对人物的精神心理等微观因素的考虑,无疑难以体会到作者的高超写作技巧。正如观点“小说的实用性与娱乐性应当并行”②,悲剧的张力在精神心理因素或者社会政治因素的占比应该不分轻重,关键是分析者能否做到宏观微观双管齐下地看待这部杰作。笔者倾向于既分析微观层面、探讨角色之问的种种特性,又注重从诸如主旨这样的宏观层面来欣赏小说的艺术。
  首先,德莱塞将两人的不同展现在最直观的外貌上,正所谓相由心生,这种外观上的差异导向着各个角色心理上的差异。无疑,能让爱慕虚荣的克莱德发誓这辈子只和漂亮女孩交往的他倾心的她们都是容貌出众的,然而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她们的魅力是不同类型的。罗伯达“头戴一顶并不很新的棕色小帽,拉得低低的”③“她的鞋仿佛不太新,鞋底钉得相当结实,看来她很能干、认真,可又是那么聪明、整洁、真挚,充满了希望和活力”④“她身上具有眼前哪一个姑娘都没有的魅力,一种充满沉思和惊异的神情,可又跟一种自信的勇气和决心融合在一起,由此一下子显示出她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和信心的人”⑤。而桑德拉却是“克莱德从没见过的那么漂亮、自负而又可爱的一个姑娘,她与他过去认识的任何姑娘相比都迥然不同,高雅非凡”⑥“她穿着一套剪裁非常讲究的衣服,再配上一顶浅黑色小皮帽,诱人地低拉到眼梢上,显得更美了”⑦。罗伯达的魅力在于她的朴素与对悲惨命运不屈服而透露出的倔强,克莱德在百无聊赖的工作中,在粗俗的女工中发现这样一位出众的姑娘,势必如获至宝。而桑德拉的吸引力却不是那么温顺,而是充满攻击性和挑战意味,她坦率而敢于挑逗任何年轻男子;在克莱德眼里,她就是成功的全部代言词:“他觉得,年轻貌美,再加上这样显赫的社会地位,不啻是女性的最大胜利。”⑧
  此外,两人对待克莱德的态度也千差万别。这里不得不提到的一个观点就是:泛性论在营造德莱塞小说悲剧氛围是作为主要特征存在的。德莱塞小说中的不同人物在对待性欲的态度及其表现行为上,南于其社会地位的不同而显示出极大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了不同类型的悲剧人物:有些人成了受害者,有些人成了害人者,有些人两者兼而有之。出身贫苦的罗伯达在一开始就以仰望姿态注视着克莱德;在她的眼里,他是大富翁的亲侄子,而自己就是穷苦的女工。所以最初她对于两人的交往是那么惴惴不安而忧虑多思。一方面出于工厂禁止上下级暗通款曲,另一方面更是她因从小受到在农场生活的狭隘偏见和家教熏陶影响,而觉得自己与高高在上的克莱德私通是有悖社会规则的,因此她自始至终都是以顺从姿态对待克莱德,对于克莱德的种种要求也是近乎有求必应。而桑德拉则利用克莱德来报复吉尔伯特(克莱德高傲的堂兄)。她的若即若离、对克莱德大胆挑逗与冷漠拒绝,这种行为的矛盾性让克莱德可望而不可即,因而心急如焚痛苦万分。她爱上克莱德的初衷也是因为虽有显贵亲戚却钱财极少的克莱德总是以殷勤奉承满足她的虚荣心,他长得英俊而有一定社会地位,但却不得不完全依赖于她。她对克莱德的感情可以说是一味索取,而从未将真心给予他;与其说她爱的是克莱德,莫若说她爱的是那种支配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克莱德和罗伯达的关系中,克莱德反而是支配的那一方。克莱德在受害者和害人者的角色中不断变换,给读者带来对他怜悯和恐惧并行的痛苦感。罗伯达这个彻底的受害者与作为害人者存在的桑德拉形成鲜明对比时,读者不能不去思考当时美罔的社会制度对下层人民精神层面、心理层面带来的压迫。
  二、宏观角度:角色互动强化主题
其他文献
山城女孩唐红因患有小儿麻痹症,身高只有1.45米。她爱唱歌,歌声美她动听。可因身高的限制,在逐梦路上她屡屡受挫。在南非,她认识了一个身高1.8米的美国男孩。35厘米的身高差并没有阻挡他们的爱情。婚后,丈夫帮助她重新抬起了歌手的梦,伴随着丈夫的搞笑幽默,她成为南非最受欢迎最火的“华人女歌手”,为南非总统的婚礼热情献唱……  相差35厘米,爱情来了不敢接  1967年12月10日,唐红出生于山城重庆。
摘 要: 《平凡的世界》悲剧意识源于作者的生活悲剧、爱情悲剧、社会悲剧及作者身体悲剧的综合作用,同时与作者深沉的忧患意识也密切相关。  关键词: 《平凡的世界》 悲剧意识 探因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表现了浓厚的悲剧意识,悲剧的社会带来悲剧的人生,产生悲剧性格。悲剧意识来自作家悲剧审美观和特定时期的现实生活,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鲁迅说:“悲剧是将人
摘 要:马晓康的历史长诗《孙子》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对孙武的兵书《孙子兵法》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以全知的视角书写了历史发展的反复性与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长诗用宏大叙事将古今中外的战争联系起来,表现了马晓康对历史的独到见解与深刻反思,道出了孙武潜藏于心的人道主义,体现了历时性的人文价值。长诗《孙子》内蕴着经史精神,将诗歌的真实性、现实性与史识性融于一体,展现的是人道主义的历史书写与生命哲思。  关键词:马
摘 要:陶然尽管是“南来作家”,但记者、编辑等工作使他很快熟悉了香港这座高度商业化的城市,在中国内地与香港截然不同的经历,也使他可以两地之间回望穿梭。童年记忆、祖国山水、社会热点、爱情与友谊等都是其写作的素材。文章以之前学者研究为基础,从主题、题材、艺术形式三个方面对陶然小说研究进行總结。  关键词:陶然小说 综述 主题 题材 艺术形式  陶然的人生经历颇为奇特,出生于印尼,后求学于北京,自北京师
摘 要: 被放置五年的《狗十三》最终在中国上映与观众见面,不同于以往以回忆点点滴滴的时光、描摹轰轰烈烈的爱情、追逐洋洋洒洒的梦想作为主题的青春电影,《狗十三》着眼于当代青春的苦涩成长现实,通过“狗”象征意象来外化女孩李玩成长的心路历程,延展电影内涵,在成长的情绪宣泄中思考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契合点。使成长适宜青春的年岁,不急也不缓,应付得了生活中意料之外的离别和失败。  关键词:青春 成长 “狗
对于柳岩,人们首先看到的总是“性感”。在纷繁迷乱的娱乐圈,太多的“性感女郎”如流星一闪而过,便被湮没在一茬接一茬的“花旦”和“鲜肉”中。柳岩不是“流星”,出道10多年,凭借自己的坚持与努力,柳岩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尤物之外”的自己。“别一提到我就想到性感,我希望大家能看到我的其他方面。”近几年来她频频参演电影、电视剧,逐渐摆脱“花瓶”的角色,回归爱笑、率真的本性。  比起“艳星”,我更愿意做“谐星”
《两地书》于2020年4月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部演艺界人士与普通大众集体向武汉抗“疫”致敬的书,表达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强烈心声。该书共收入演艺界人士写给武汉抗“疫”一线工作者的二十封书信,每封信前面设置了“新闻背景”这个版块。在重大事件面前,《两地书》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告诉大家:我们没有缺席。  一、出版人关注时事,勇于承担自己的使命  出版业虽是一个很小的行业,但图书承载的
摘 要: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近年来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之一,她的作品因高度关注人类在物质社会中的生存难题而享誉世界。《浮现》是阿特伍德早期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中的无名女主人公隐喻了加拿大民族,这个民族长期以被殖民的身份存在着,独立后的加拿大依然难逃美国文化殖民的威胁,这种被殖民的创伤记忆始终笼罩着加拿大。因此,以后殖民主义为视角,剖析《浮现》中无名女主人公的创伤记忆,去理解阿特伍德借《浮现》
摘 要: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而大学生社团则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浙江万里学院“田野风”社会调查研究社通过“口述史”采访与整理,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实践模式。学术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价值定位,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并重的训练指向,社团导师和前任社员双重指导的方式,活动项目与竞赛项目双管齐下的提升机制,不仅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
过年回家,我妈要我留一个上海的紧急联系人电话,万一找不到我可以找那个人,结果我一个名字都想不出来。  30岁HR彭成  我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空巢青年”吧,可是我并不觉得孤单,因为我还有个“它”。这个小小的生命,却让身为独生子女的我学会了牵挂,哪怕疯玩时,也总担心它是否饿了?它是否想我?照顾并不容易,但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我却欣喜于有它的陪伴。  24岁教师刘琦  到了20多岁的年纪,越来越觉得自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