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16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R68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38-02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手术治疗多适用于明显移位的二部分骨折、三部分骨折、四部分骨折的患者[1]。常用的固定方法主要有克氏针固定、三叶钢板或T型钢板固定,均各具优缺点。锁定加压钢板(LCP)为老年应有较为广泛的一种内固定方法,我院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共45例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31-69岁,平均51.3岁;左侧骨折23例,右侧骨折17例;车祸伤29例,摔伤11例,坠落伤5例;均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按照Neer评分标准分类,在二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29例、四部分骨折3例,均为闭合性骨折。
  1.2 手术方法
  患者术前均拍肩关节正位和穿胸位X线片,并做CT平扫或重建,了解骨折类型、移位程度及骨折线是否累及关节面。患者仰卧位,全麻或臂丛麻醉,患肩垫高。取肩关节前入路,由三角肌和胸大肌之间进入,显露并保护头静脉。保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暴露肱骨外科颈骨折端。以大结节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为标志整复对位,对严重骨缺损者行植骨。将骨折尽量解剖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放置适宜锁定接骨板,克氏针临时固定。C-臂机透视骨折复位、钢板位置满意。近端4-5枚锁定螺钉,远端一般3枚锁定螺钉固定。在此C-臂机透视骨折及内固定位置满意。修复关节周围组织,放置引流后缝合切口。
  1.3 术后处理
  术后应用抗生素3天,以三角巾悬吊患肢。术后24-48小时拔引流管。术后第二天开始活动,肘关节和腕手关节。术后一周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被动功能煅练,2-3周后开始逐步进行肩、肘关节的主动煅练。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7-13周,平均7.5周。至随访结束时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肱骨头坏死及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按Neer评分标准:优37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3.3%。
  3 讨论
  3.1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特点:肱骨外科颈骨折多发生于高龄老人,且发生率较高。同时由于功能解剖上的特点,骨折部位常承受较大的剪应力,影响骨折及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内固定的效果。还由于肱骨头血供应的特殊性,骨折时易使主要血供来源阻断,不但影响骨折愈合,且可能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及塌陷不良后果[2]。
  3.2 LCP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优势[3]:①LCP是根据肱骨近端解剖形状设计的,手术时不需要对钢板进行精确塑型;②螺钉和钢板锁定后是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内固定支架固定,钢板不会对骨面产生压力,也不会损伤骨膜;③由于螺钉和钢板是锁定在一起的,术后发生螺钉松动的概率很低;④LCP上的针孔设计,在术中可以通过针孔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有利于骨折的解剖复位;⑤螺钉与钢板具有成角固定,即使是骨质疏松患者也能达到坚强固定的要求;⑥操作简单,创伤少,软组织损伤少,符合微创原则。
  总之,应用LCP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操作简单,疗效确定,术后并发症少,对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尤為适用。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87-496.
  [2] 张颉,尚博,张闻声,等.肱骨外科颈骨折钛板内固定失败3例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4):308.
  [3] 尚勇,伍骥,赵旭红,等.LCP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J].空军总医院学报,2010,26(1):29-31.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目的:对老年胃癌合并胰腺受侵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法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老年胃癌合并胰腺受侵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其中32例接受了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治疗(观察组),而其余32例患者则在围手术期接受的是常规的治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术前分
期刊
期刊
【关键词】运动疗法;糖尿病患者;血糖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36-01  科学证明,合理运动有益于糖尿病的治疗①②,有利于控制血糖,使血糖降低。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给病人带来生活的自信心和乐趣,改善心肺功能,放松心情、提高免疫力。同时可以消耗脂肪,改善脂类代谢③,使体重下降,有利于控制体重。亦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